检测技术

搜索文档
科美诊断申请生物素标记的小分子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专利,有利于提高临床检测的精度和准度
金融界· 2025-06-28 19:22
专利技术 -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生物素标记的小分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214293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 [1] - 专利涉及一种生物素标记的小分子制备方法,包括将分子量小于1000Da的小分子与活化剂反应,再与分子量为1000Da~10000Da的生物素化标记物试剂反应 [1] 公司概况 - 科美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北京市,注册资本40110.8万人民币,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 [1] - 公司对外投资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74次,拥有商标360条、专利475条、行政许可110个 [1] - 科美博阳诊断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上海市,注册资本3408.8364万人民币,主要从事医药制造业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1家企业,参与招投标87次,拥有商标36条、专利315条、行政许可126个 [2]
研判2025!中国无损检测设备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竞争较为缓和,主要以技术竞争为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8 09:22
无损检测设备行业概述 - 无损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1]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达63.63亿元,同比增长3.87%,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期 [1][13] - 主要检测方法包括超声、射线、磁粉、渗透和涡流五大类,对应设备类型明确区分 [3][4] 政策环境 - 2021-2024年国家密集出台《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12项政策,强制要求关键行业实施无损检测 [6][8] - 政策重点推动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化、国际化,支持建设国家级检测认证平台 [8] - 2025年目标实现智能检测技术全面满足制造业需求,核心零部件自主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电子元器件、金属/光学材料供应商,中游为设备制造商,下游为5.3万家检验检测机构 [9] - 下游检验检测行业2024年营收4875.97亿元,机构户均营收增长5.94%,形成规模效应 [11]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技术壁垒高,涉及声学/自动化/材料学等多学科,国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15][16] - 高端市场被奥林巴斯、贝克休斯等外资垄断,但多浦乐等国内企业在相控阵技术领域快速追赶 [16][17] - 超研股份2024年毛利率达70.79%,多浦乐工业检测设备收入占比43.49%,体现专业化优势 [19][21] 技术发展方向 - 数字化检测数据采集/云计算分析成为趋势,推动检测决策智能化 [23] - 产业链协同加速,涵盖原材料供应商至检测服务商的全链条合作模式 [23] 代表企业动态 - 汕头超声研究所获国防技术发明奖,客户覆盖中石化、中航工业等央企 [18] - 奥林巴斯提供全品类超声/涡流设备,贝克休斯专注石油领域检测方案 [17] - 多浦乐形成从换能器到自动化系统的全链条业务体系 [21]
国缆检测(301289) - 301289国缆检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7
2025-06-27 15:32
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 | --- | |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类别 | □现场参观 | | |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 银河证券 王艳 | | 参与单位名称及 | 义柏资本 姜嘉伟 | | | 东北证券 唐凯 | | 人员姓名 | 沣沃资本 赵静 | | | 稠州银行 刘俊 | | 时间 | 2025 年 6 月 26 日 | | 地点 | 公司会议室 | | | 董事会秘书:王晨生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证券事务代表:王俊 | | 员姓名 | 证券事务专员:李雯 | | | 公司简介: | | | 国缆检测业务起源于 1983 年上海电缆所成立的线缆检测中心, | | |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线缆检验检测的机构之一,公司是中国电工行业首 | | | 张检测机构认可证书(证书编号:电检字 001)获得机构,亦是首家 | | | 获得国家级线缆质检中心授权的检测机构,公司目前为国有控股企 | | | 业。 | | |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及光纤光缆的 ...
2025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检测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结构、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分析及发展前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推动机动车尾气检测需求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5 09:18
行业概述 - 机动车尾气已成为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全国总量34%以上,其中重型货车贡献80% [1][16] - 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机动车排放对PM2.5贡献率超40% [1][16] - 国六标准要求检测7大指标:CO₂、CO、NOx、NO₂、O₂、HC及PM(限值3mg/km) [4][5] - 2024年中国机动车尾气检测市场规模达116.06亿元,未来增长动力来自保有量增加(4.53亿辆)及政策趋严 [1][13][16] 检测技术与方法 - 汽油车检测方法:双怠速法(成本低但无法测NOx)、稳态工况法(技术成熟)、简易瞬态工况法(精度高但设备贵) [6] - 柴油车检测方法:自由加速法(操作简易)、加载减速法(反映高负荷排放) [6] - 传感器为核心部件,2024年气体传感器市场规模67.9亿元(占传感器总市场1.67%),O₂和NOx传感器优化燃烧控制 [11] 政策环境 - 2023年天津要求提升尾气检测机构数据质量,2025年九部门推动配置OBD诊断仪/尾气检测仪等专业设备 [7][8] - 政策强化跨部门监管(公安/生态/交通联合),严打数据造假,推动遥感监测技术研发 [7][8] 产业链格局 - 上游:传感器/分析仪/测功机等设备部件 [9] - 中游:安车检测(覆盖全国31省,2024年检测系统收入2.38亿元)、南华仪器(2024年检测设备收入1.16亿元,+12.62%) [21][23] - 下游:终端用户+监管机构(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 [9] 竞争格局 - 国有主导:中汽中心/中国汽研(政策技术优势) [18][19] - 民营差异化:安车检测(智能交通方案)、夏阳检测(安徽首家社会化机构) [18][19] - 地方补充:上海汽检(华东华南唯一国家级第三方)、长春检测中心(新能源/智能网联检测) [19] 发展趋势 - 智能化:AI算法优化检测精度,5G支持移动式检测,实现"被动检测→主动预警"转型 [28] - 规范化:区块链防数据造假,第三方检测市场成熟 [29] - 技术多元化:激光光谱(NOx实时ppm级监测)、TDLAS技术及移动检测网络构建 [30] 行业挑战 - 技术迭代压力:新排放标准要求设备/人员持续升级 [25] - 成本高企:设备维护及人力投入大 [26] - 标准不统一:跨区域管理难度大 [27]
Nature子刊:深圳大学张学记/刘翼振/陈勇团队开发基于Cas13a的新型DNA检测技术
生物世界· 2025-06-21 11:23
CRISPR-Cas13a技术突破 - 张锋教授发现的Cas13a是一种VI型CRISPR-Cas效应蛋白,具有RNA介导的RNA切割活性和靶标单链RNA的反式切割活性,可用于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检测RNA病毒[1] - 深圳大学研究团队发现LbuCas13a能够直接靶向DNA并具有强大的反式切割活性,不受PFS和PAM序列限制,且不降解DNA靶标[3] - LbuCas13a对DNA的单核苷酸特异性相较于RNA有所增强,这归因于crRNA对DNA的亲和力较低,提高了结合能量障碍[4] SUREST分子诊断技术平台 - 研究团队基于LbuCas13a开发了SUREST技术平台,能够实现高灵敏度的DNA突变检测,检测限低至0.3阿摩尔的CYP2C19 DNA浓度[4] - SUREST技术在人类基因分型场景中表现优异,在广泛突变和序列背景下均表现出色[5] - 该技术代表了实时核酸检测技术的新进步,有望成为临床诊断中病原体识别和基因突变分析的有用工具[6] 技术应用前景 - CYP2C19基因编码的酶参与多种药物代谢,其活性受基因多态性影响,SUREST技术可用于评估个体药物代谢能力差异,指导精准用药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4] - 该技术突破了传统认知,实现了DNA直接检测,为分子诊断领域带来了新的技术路径[3][6]
黄子韬控股的朵薇卫生巾有异物?此前称引入AI污点检测技术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22:42
消费者投诉事件 - 江西消费者投诉朵薇卫生巾存在黑色异物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1] - 消费者提供的图片显示卫生巾上有黑色小点 质疑商家提供的4月合格检验报告与涉事产品批次不符 [2] - 商家回应称经研发团队检测及全环节核查 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但后续客服解释黑色异物为"烘焙烤焦"且未完成检验 [2] 公司回应与检测机制 - 朵薇官方客服称产品均经过严格检测并符合国家标准 但未直接回应消费者具体投诉 [6] - 公司宣称工厂引入AI污点检测系统 废品率仅2% 但未披露设备检测精度等细节 [8] - 行业头部品牌普遍设有视觉检测系统 通过激光透视检查确保无异物 [8] 品牌背景与股权结构 - 朵薇为黄子韬控股品牌 其直接持有浙江朵薇护理用品有限公司15%股份 并通过持股99%的杭州龙悦谦网络科技间接持股 [6] - 黄子韬于2023年4月收购朵薇工厂 停用旧版本产品 改造后工厂自动化程度达90% [6] - 浙江朵薇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 遥望科技亦为间接股东 [6] 市场关注与宣传 - 黄子韬入局卫生巾赛道引发行业关注 其通过抖音直播宣布收购工厂并参与品牌宣传活动 [6][8]
引入AI污点检测技术却被曝有黑色异物?朵薇:非有害物质
南方都市报· 2025-06-17 22:23
朵薇卫生巾黑色异物事件 - 江西消费者投诉购买的朵薇卫生巾出现黑色异物,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1] - 公司回应称黑点为无纺布生产过程中部分纤维受热碳化所致,并非有害物质 [1][7] - 公司视觉检测控制标准为0.3mm,更小黑点难以被机器识别剔除 [1][7] - 消费者质疑商家提供的合格检验报告与投诉产品批次不符 [2] - 公司客服表示产品经全环节核查符合质量标准,但消费者反映客服解释前后矛盾 [2][6] 朵薇公司背景与技术 - 公司为艺人黄子韬控股品牌,黄子韬直接持股15%,其控股公司间接持股 [10][12] - 公司宣称工厂引入AI污点检测系统,废品率仅2% [6] - 黄子韬4月收购工厂后停掉旧产品线,改造工厂引入新设备,自动化程度达90% [10] - 公司生产线设有污点检测设备,但未透露具体识别精度细节 [6] 行业情况与竞争格局 - 多家头部卫生巾品牌设有污点检测区域,采用视觉检测系统进行透视检查 [6] - 行业对黑点的控制标准普遍为0.5mm左右 [7] - 东方甄选和三只松鼠等企业近期也布局卫生巾赛道 [12] - 明星效应在个护日化品类中作用显著,但产品质量是关键 [12] 公司应对措施 - 针对客诉问题采取纸箱升级、增加封箱机等措施 [7] - 承诺遇到问题的消费者可联系客服补发新产品 [7] - 黄子韬公开表态将坚持对消费者负责 [7][12]
“醋葫芦”变“宝葫芦”,山西老陈醋打响提质升级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7 08:31
山西老陈醋行业现状 - 山西老陈醋拥有3000余年历史,面临江苏恒顺等大型醋企的激烈市场竞争和假冒伪劣产品的困扰 [1] - 清徐县作为发源地,年产量近80万吨,产业链产值65亿元,带动10万劳动力就业 [2] - 2020年获"中国醋都"称号,2022年入选山西首批十大省级重点特色专业镇 [2] 产品标准与认证 - 山西老陈醋需满足总酸度6度、陈放一年以上等10项指标要求,执行GB/T19777国家标准 [2][3] - 新标准将指标从5项扩充至10项,包括川芎嗪≥30mg/L、总黄酮≥60mg/100g等严格要求 [3] - 清徐县打造5500平方米检测认证创新平台,投入1亿元,配备500余套设备 [4][5] - 平台开发《冰乙酸假冒食醋鉴别方法》等检测技术,为市场监管提供支持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通过五大中心建设推动产品质量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 [4] - 技术团队承担多项检测任务和科研项目,积累丰富经验 [4] - 将食品真实性指标引入《清徐陈醋》团体标准,引领质量提升 [5] 健康功能开发 - 山西老陈醋富含总黄酮等健康成分,具有免疫调节等功能 [6] - 平台正筛选功能性强、品质优的产品,研究其营养功能特性 [6] - 目标是将产品从调味品拓展到健康食品领域,开辟新赛道 [6]
弘则医享汇|创新药大品种跟踪 - 三代TKI市场的商业化趋势
2025-06-10 23:26
的术后辅助患者可能受商保影响。此外,不同地区参保率差异显著,发达地区 如广东、上海参保率较高,而落后地区参保率低。因此,总体而言,商保政策 对这些药品的市场覆盖不会产生重大变化。 弘则医享汇|创新药大品种跟踪 - 三代 TKI 市场的商业化 趋势 20250610 摘要 反腐政策对部分外资药企(如阿斯利康)的推广活动产生限制,会议覆 盖率显著下降,对其销售增长构成一定挑战。但对已纳入医保的三代 TKI 产品影响较小,商保影响主要集中在术后辅助治疗患者。 奥希替尼 2025 年全年增长目标已下调至 10%左右,上半年增长仅 4%,且在压货情况下仍微跌,实现双位数增长面临挑战。公司政策对市 场推广的严格限制是主要阻碍。 EGFR 和 c-MET 双抗产品市场前景取决于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c-MET 靶点联合用药(如与 ADC 联合)在耐药基因治疗中具有潜力, 市场容量或可达 10 亿级别,但需等待临床数据验证。 国产第三代 TKI 产品陆续上市,但市场份额主要由艾克替尼、贝福替尼、 瑞尔替尼占据,新产品难以撼动现有格局,除非进行大规模资源投入。 国家反腐政策限制了大规模投入的可能性。 阿斯利康侧重 TOP ...
西华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研发高精度氨气检测系统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7:19
氨气检测技术发展 - 氨气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应用广泛 市场对高精度氨气检测技术需求增长 [1] - 西华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发团队推出高精度氨气检测系统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 - 该系统能精准监测氨气浓度 快速响应泄漏事件 为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1] 研发团队情况 - 联合研发团队由专业背景深厚 科研经验丰富的人才组成 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 [1] - 团队成员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敏锐科研洞察力 以创新为驱动 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1] - 团队在高精度氨气检测系统研发中攻克多个技术难题 确保项目成功落地 [1] 未来发展展望 - 研发团队将继续秉承"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使命 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2] - 团队致力于保障工业生产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 - 校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引导学生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贡献青年智慧和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