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免疫疗法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长江生命科技(00775)再涨超8% 公司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研发成果 疫苗研究进程...
新浪财经· 2025-11-13 14:48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再涨超8%,截至发稿涨8.6%报1.01港元,成交额2328.15万港元 [1] 研发进展 - 公司在癌症免疫疗法学会2025年会上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的研发成果 [1] - 重点阐述针对TROP2、PRAME及PD-L1的研发中癌症疫苗取得重大进展,并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的潜力 [1] - 公司针对TROP2及PRAME/PDL1的候选疫苗成果令人鼓舞,预期将加快有效治疗性癌症疫苗的发展进程 [1] 未来发展 - 现阶段目标为推进这些候选疫苗至临床试验阶段 [1]
长江生命科技再涨超8% 公司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研发成果 疫苗研究进程有望加速
智通财经· 2025-11-13 14:34
公司股价表现 - 长江生命科技股价再涨超8%,截至发稿涨8.6%,报1.01港元,成交额2328.15万港元 [1] 研发成果展示 - 公司在癌症免疫疗法学会2025年会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研发成果 [1] - 重点阐述针对TROP2、PRAME及PD-L1的研发中癌症疫苗的重大进展,并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的潜力 [1] 候选疫苗进展 - 针对TROP2及PRAME/PDL1的研发中癌症候选疫苗成果令人鼓舞 [1] - 预期将可加快有效治疗性癌症疫苗的发展进程 [1] - 现阶段目标为推进这些候选疫苗至临床试验阶段 [1]
港股异动 | 长江生命科技(00775)再涨超8% 公司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研发成果 疫苗研究进程有望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11-13 14:2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上涨8 6%至1 01港元 成交额2328 15万港元 [1] 研发成果展示 - 公司在癌症免疫疗法学会2025年会上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的研发成果 [1] - 重点阐述针对TROP2、PRAME及PD-L1的研发中癌症疫苗取得重大进展 [1] - 展示的候选疫苗显示出抑制肿瘤生长的潜力 [1] 研发进展与规划 - 针对TROP2及PRAME/PD-L1的候选疫苗成果令人鼓舞 [1] - 预期将加快有效治疗性癌症疫苗的发展进程 [1] - 现阶段目标为推进这些候选疫苗至临床试验阶段 [1]
港股异动 | 长江生命科技(00775)午后涨近7% 公司在2025 SITC年会展示抑制肿瘤...
新浪财经· 2025-11-12 14:59
公司股价表现 - 长江生命科技股价午后涨近7%,截至发稿时报0.94港元,成交额达1042.98万港元[1] 研发成果展示 - 公司在癌症免疫疗法学会2025年会上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的研发成果[1] - 重点阐述针对TROP2、PRAME及PD-L1的研发中癌症疫苗的重大进展[1] - 研发团队披露两款针对TROP2蛋白的创新疫苗,该蛋白在乳癌、肺癌及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中呈现高度表达[1] 疫苗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可同步针对PD-L1及PRAME两种关键癌症抗原的创新疫苗研发成果[1] - TAT-PD-L1-PRAME变异体的T细胞激活增强效果尤为显著[1] - 在预防性肺癌模型中,接种疫苗后肿瘤生长抑制率超过95%[1] - 接种疫苗三个月后对肿瘤再挑战测试仍保持防御能力,反映疫苗能引发持久免疫记忆[1]
长江生命科技午后涨近7% 公司在2025 SITC年会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研发成果
智通财经· 2025-11-12 14:55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涨近7%,截至发稿时上涨6.82%至0.94港元,成交额为1042.98万港元 [1] 研发成果展示 - 公司在癌症免疫疗法学会2025年会上展示了其抑制肿瘤生长的研发成果 [1] - 重点阐述针对TROP2、PRAME及PD-L1的研发中癌症疫苗的重大进展 [1] - 研发团队披露两款针对TROP2蛋白的创新疫苗,该蛋白在乳癌、肺癌及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中呈现高度表达 [1] 疫苗技术突破 - 公司发布可同步针对PD-L1及PRAME两种关键癌症抗原的创新疫苗研发成果 [1] - 其中TAT-PD-L1-PRAME变异体的T细胞激活增强效果尤为显著 [1] - 在预防性肺癌模型中,接种疫苗后肿瘤生长抑制率超过95% [1] - 接种疫苗三个月后对肿瘤再挑战测试仍保持防御能力,反映疫苗能引发持久免疫记忆 [1]
港股异动 | 长江生命科技(00775)午后涨近7% 公司在2025 SITC年会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研发成果
智通财经网· 2025-11-12 14:52
公司股价表现 - 长江生命科技股价午后涨近7%,截至发稿涨6.82%至0.94港元,成交额达1042.98万港元 [1] 研发成果展示 - 公司在癌症免疫疗法学会2025年会上展示抑制肿瘤生长的研发成果 [1] - 重点阐述针对TROP2、PRAME及PD-L1的研发中癌症疫苗的重大进展 [1] - 研发团队披露两款针对TROP2蛋白的创新疫苗,该蛋白在乳癌、肺癌及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中高度表达 [1] 疫苗实验数据 - 发布可同步针对PD-L1及PRAME两种关键癌症抗原的创新疫苗,其中TAT-PD-L1-PRAME变异体的T细胞激活增强效果显著 [1] - 在预防性肺癌模型中,接种疫苗后肿瘤生长抑制率超过95% [1] - 接种疫苗三个月后对肿瘤再挑战测试仍保持防御能力,显示疫苗能引发持久免疫记忆 [1]
Cell子刊:甘勇/吴锦慧合作开发Zn²⁺-siRNA,增强CD47阻断疗法的抗癌效果
生物世界· 2025-11-04 12:21
研究核心发现 - 研究开发了生物矿化纳米颗粒ZnCO₃@BSA/siCD47,通过促进抗原呈递细胞对癌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线粒体DNA感应,增强CD47阻断疗法的治疗效果[2] - 该策略利用锌离子过载,同步触发钙网蛋白暴露和线粒体DNA释放,以增强CD47阻断介导的吞噬作用与mtDNA感知[5] - 在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模型中,该纳米颗粒实现了93%的肿瘤生长抑制率[5][6] 技术机制与设计 - 纳米颗粒由Zn²⁺与牛血清白蛋白和靶向CD47的siRNA配位形成,是一种pH响应型递送系统,平衡了siRNA的稳定封装与高效细胞内释放[5][6] - 该设计旨在实现CD47的强效沉默与Zn²⁺过载的时空协同[5] - 其核心机制是增强抗原呈递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并通过感知癌细胞线粒体DNA来启动抗原呈递,这是CD47阻断疗法的关键限速步骤[2] 行业背景与挑战 - 癌症免疫疗法通过调动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其关键策略之一是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以激活抗原呈递细胞[4] - 当前免疫疗法效果常因免疫逃逸机制受损,特别是大多数肿瘤细胞过表达CD47膜蛋白,会抵消免疫激活信号,促使吞噬作用通过免疫沉默途径进行[4][5] - 目前大多数靶向CD47的策略缺乏对线粒体DNA感知的调控[2]
Nature:华人学者首次证实,新冠mRNA疫苗增强癌症免疫疗法,显著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期
生物世界· 2025-10-23 12:13
研究核心发现 - SARS-CoV-2 mRNA疫苗可作为广谱免疫激活剂,显著提高晚期癌症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敏感性,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4][5] -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临床上已可用的mRNA疫苗(针对非肿瘤抗原)能够重置肿瘤微环境,使对免疫疗法耐药的肿瘤变得敏感[2][4][12] 临床数据分析结果 - 对超过1000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在开始ICI治疗100天内接种SARS-CoV-2 mRNA疫苗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延长[8]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20.6个月提高至37.3个月[8] - 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26.7个月提高至超过36个月[8] - 这种生存期改善是SARS-CoV-2 mRNA疫苗特有的,接种肺炎或流感疫苗或使用其他癌症疗法的患者未观察到类似益处[8] 作用机制 - SARS-CoV-2 mRNA疫苗能诱导I型干扰素(IFN-I)显著增加,并显著激活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10] - 疫苗可启动CD8+ T细胞对抗肿瘤,同时提高肿瘤中PD-L1蛋白表达,促进肿瘤微环境中T淋巴细胞的激活[10] - 在健康志愿者中也观察到接种疫苗后IFN-I水平显著增加,T细胞和NK细胞被显著激活[12] 治疗意义 - 该发现表明或许已经拥有了现成的癌症疫苗——SARS-CoV-2 mRNA疫苗[5] - 临床上可用的mRNA疫苗是强大的免疫调节剂,能够使免疫"冷"肿瘤对免疫疗法敏感[12] - 疫苗与ICI联合使用可维持T细胞响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并提高患者生存率[12]
百亿美元交易未带动信达生物股价大涨,医药股对外授权交易行情结束了吗
第一财经· 2025-10-22 15:37
交易概述 - 信达生物与日本武田制药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新一代肿瘤免疫疗法IBI363和ADC药物IBI343,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1][2] - 公司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溢价战略股权投资)及潜在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2] - 合作模式为双方按40/60比例(信达生物/武田制药)分担IBI363全球开发成本并分配美国市场利润或损失[5] 合作细节与战略意义 - IBI363为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抗,已进入多项注册临床开发,并获得中美监管机构突破性疗法认定[4] - 公司未完全放弃海外商业化雄心,通过与武田在美国共同商业化IBI363来搭建全球商业化能力[1][5] - 此次合作旨在解决公司海外市场未打开的心病,特别是其PD-1产品曾在美国遭遇FDA拒批[3] 市场反应与行业背景 - 交易公布当日公司股价反而下跌2.88%,截至下午三点半仍跌1.90%,与利好形成反差[1] - 股价表现可能源于公司前期股价累计涨幅已翻倍、估值较高,以及医药股再融资对市场资金的"抽水"效应[7][8]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单年对外授权总金额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纪录[6] 行业前景展望 - 有观点认为医药股行情仍可持续,但行业整体估值已修复,部分个股存在泡沫,市场正处于调整和寻找新热点的阶段[9] - 对外授权交易既能提前兑现在研产品收益,也可解决药企融资问题,是全球对中国临床数据和研发能力的肯定[6]
Transgene and BioInvent's Armed Oncolytic Virus BT-001 Shows Positive Local, Abscopal, and Sustained Antitumoral Activity in Advanced Refractory Tumors
Globenewswire· 2025-10-20 14:30
临床数据核心发现 - BT-001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疗法耐受性良好,并在注射和非注射病灶中均显示出持续的抗肿瘤活性[1][2] - 在16个注射病灶中,有5个观察到显著肿瘤缩小(最长直径减少≥30%),涉及3名黑色素瘤患者和1名肉瘤患者[3] - 4名患者的非注射病灶出现肿瘤缩小[3] - 在一名对抗PD-1/抗CTLA-4联合疗法耐药的黑色素瘤患者和一名经过大量预治疗的PD-L1阴性平滑肌肉瘤患者中观察到长期部分缓解[4] 作用机制与转化分析 - 转化分析显示,联合治疗后血液中T细胞趋化因子增加,肿瘤内活化的CD8+ 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增多[3] - 该疗法通过将“冷”肿瘤转化为免疫学上的活跃肿瘤来发挥作用,其免疫介导的肿瘤缩小与此机制假设一致[5] - BT-001是一种溶瘤病毒,被设计用于表达GM-CSF和全长抗CTLA-4单克隆抗体,以在实体瘤中引发强效抗肿瘤反应[6] 公司评论与开发计划 - 专家评论认为BT-001代表了一类有前景的新型免疫疗法,具有扩大多种肿瘤类型治疗选择的潜力[6] - 公司管理层强调BT-001单药以及联合疗法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并证实了其作用机制和早期临床获益迹象[6] - 公司计划与合作伙伴继续探索BT-001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分享更多数据,支持其在一系列实体瘤中的进一步开发[1][5][6] 产品与试验背景 - BT-001是使用Transgene的InvirIO®平台开发的溶瘤病毒,并整合了BioInvent的抗CTLA-4抗体[6][10] - 正在进行的I/IIa期试验(NCT04725331)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旨在评估瘤内注射BT-001单药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