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精神

搜索文档
浙江嘉兴:校园开启红色教育“开学第一课”
人民网· 2025-09-04 16:53
开学主题活动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学生9月4日参加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并朗诵诗歌《红船从南湖启航》[1]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学生9月4日在大讲堂参加以红船精神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1] 爱国主义教育 - 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教师9月4日向学生讲解嘉兴市新四军老战士抗战英勇事迹图版巡展内容[2] - 嘉兴市实验小学全国优秀辅导员陈伟凤9月4日与学生交流观看九三阅兵后的感受[2] 红船文化传承 - 浙江省新时代好少年莫景铄9月4日在嘉兴市实验小学向新一批红船小讲解员传授讲解经验并介绍学校红船小讲解历史[3] - 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王希然9月4日在嘉兴市实验小学校史连廊为新一批红船小讲解员讲述百年校史[3]
民航华东局成功组织嘉兴南湖机场建设工程试飞
中国民航网· 2025-08-28 13:20
机场建设与试飞验证 - 嘉兴南湖机场建设工程成功完成试飞 使用东航空客A321NEO型飞机进行验证 历时1小时30分钟 [1][3] - 试飞验证内容包括飞行程序 运行最低标准 通信导航设备 目视助航设施 飞行区道面标绘 机场净空情况等 [3] - 试飞结果表明飞行程序设计合理 设施设备工作正常 达到预期目标 为机场从建设阶段转向运营阶段奠定基础 [3] 机场定位与投资规模 - 嘉兴南湖机场定位为长三角首个专业性国际货运枢纽 总投资306亿元 总用地7781亩 [10] - 规划建设4E级飞行区 56个机位及110万平方米航空物流基地 [10] - 被列为浙江省2025年"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目标建成辐射全球的航空物流机场 [10] 空域协调与运行保障 - 机场紧邻上海 杭州等繁忙机场 空域环境复杂 通过军地民协调实现空域结构精准调整 [9] - 军民航强化运行协同 制定满足客货并举功能定位和军民合用特点的空域使用方案 [9] - 华东局将结合试飞情况督促运行准备 深化军民航协调 确保飞行程序运行安全 [9] 政府支持与发展规划 - 嘉兴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 锚定"6月建成 年底投运"目标推进建设 [10] - 管理局要求机场弘扬红船精神 做好行业验收及通航准备 强化保障体系建设 [7] - 希望嘉兴市深化政策协同 推动民航从"飞起来"向"飞得好 飞得远"发展 服务长三角协同发展 [7]
魅力中国的软实力(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8-13 05:56
入境旅游市场升温 - 中国成为德国游客首选目的地 主要得益于便利的免签政策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1] - 全球公众对中国的正面评价持续攀升 中国形象获得更广泛国际认同 [1] - 巴西记者在华观察到中国发展的三个维度:北京的历史厚重 井冈山的红色基因 上海的现代活力 [1] 文化产业发展特征 - 考古热 文博热 国潮文创火爆 显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实现双向融合 [2] - 嘉兴通过红船精神驱动产业创新 在不具备资源优势情况下发展成为羽绒服 箱包 化纤产业高地 [2] - 京杭大运河 六尺巷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体现"没有中断的文明"的持续发展力 [2] 经济韧性支撑因素 - 制造业持续升级带动出口竞争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数量达1509个 占全球总量40%以上 [3] - 宏观调控政策有效 包括优化出口退税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等企业支持措施 [3] - 多家机构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反映对产业支撑和创新动能的信心 [3] 现代化发展路径 - 中国式现代化融合历史文明根基 红色精神传承与实践创新三大要素 [3] - 上海等城市的高科技发展场景展现"酷中国"的立体形象 [1][3] -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中国正为全球提供"稳定锚"并影响多极化未来格局 [3]
润物细无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下)
新华社· 2025-07-29 00:16
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 - 文化软实力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 - 浙江精神激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占全省67.2%的生产总值、73.4%的税收、80.8%的进出口、87.5%的就业、96.8%的经营主体 [13] - 民营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5个榜单上数量位列第一 [13] 文化产业创新与改革 - 横店影视城从无到有,成为全球最大影视拍摄基地,实验区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 [18][19][20] - 浙江动漫产业从起步到繁荣,杭州成为"动漫之都",拥有270多家上下游企业,从业人员超1.2万人 [25][27] - 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国有文化单位"华丽转身",浙江歌舞剧院等完成"事转企"改制 [28] 民营经济转型与升级 - 浙江民营经济面临"成长的烦恼",用电、用水、土地供给紧张,利润一度滑坡 [11] - 民营企业"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现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 [12] - 浙商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资源节约、人才管理,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 [12] 文化IP与全球化 - 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销量登顶,中国文化惊艳世界 [23] - 中南卡通制作《郑和下西洋》《郑成功》等国潮动漫,版权卖到海外,单笔交易达10万美金 [25] - 中国国际动漫节永久落户杭州,现场销售额突破千万元,达成合同成交额30亿元 [27]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 磐安乌石村保护古村落,文旅收入达2亿元,吸引107万游客 [51] - "钱江浪花"艺术团送演出5000多场,吸引观众1000多万人次 [44][48] - 文化特派员制度带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48]
超100万人次关注!杭州再次掀起“实践热”
杭州日报· 2025-07-24 11:00
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热潮 - 杭州第二届"青爱的杭州"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不到一个月即获得超过100万人次关注 [5] - 高校实践团队结合专业特长开展"小切口、大纵深"调研,在城乡大地实施特色服务 [5] -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故事在杭州新闻App形成强势传播效应,多支团队课题报告阅读量突破100万人次 [9] 热门实践主题 - "红船精神"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成为两大核心主题,其中后者正值理念提出20周年 [8] - 浙江大学医学院团队通过红色基地寻访、健康科普等活动探索"红医精神"在医疗技术革新等领域的时代新篇 [7] - 浙大城市学院团队运用高光谱智能计算技术监测京杭运河与西湖水质,推动"科技+人文"协同环保 [8] 标杆实践案例 - 浙江树人学院团队连续多年调研安吉县,与"两山"合作社共建实践基地,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9] -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团队考察文化特派员制度,收集300多份问卷并访谈50余人,总结乡村振兴与文化繁荣共生经验 [10] - 实践成果包括形成科学治理依据、建立合作机制、产出传播素材等多维度产出 [8][9][10]
红途寻史迹,青春共语声——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子宣讲队暑期实践团赴莱芜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
齐鲁晚报· 2025-07-06 22:03
活动概述 -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建"红途寻史迹,青春共语声"学子宣讲队暑期实践团,计划前往潍坊、泰安、滨州、烟台等多地开展系列宣讲实践活动,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感悟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担当时代使命 [1] - 7月5日,实践团联合济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赴莱芜战役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参观学习、交流分享、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及"重温中共一大党史"主题宣讲 [1] 莱芜战役纪念馆参观 - 莱芜战役纪念馆是山东省内唯一全面反映鲁中区全民抗战的综合性场馆,师生重点参观了鲁中抗战展览馆,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详实的文献资料和逼真的场景复原,全方位了解1947年2月那场著名的莱芜战役 [2] - 莱芜战役由陈毅、粟裕指挥,历时63小时,是一场运动歼灭战,使渤海、鲁中、胶东解放区连成一片,稳定了山东大局,为全国解放积累了宝贵经验 [2] - 师生们通过展览深入了解战前部署、先烈浴血奋战的历程以及战役胜利的重大影响,深刻体会到山东军民保家卫国的艰辛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2] - 在莱芜战役全景画馆,师生们通过高17米、周长120米的模拟实战场景大屏,结合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与绘画艺术,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战争中的硝烟与战火 [5] 党史宣讲与精神传承 - 实践团成员张雅晗以《开天辟地换新貌,南湖红船扬帆行》为题,进行"重温中共一大党史"主题宣讲,讲述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程 [9] - 宣讲阐述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作为建党精神之源的重要意义 [9] - 宣讲在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9] 社会实践基地共建 -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与莱芜战役纪念馆举行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馆方希望通过共建基地为更多高校学生提供了解鲁中抗战历史的机会,期待青年学子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 [12] - 学院辅导员于一凡表示,共建基地将莱芜战役纪念馆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历史教育的鲜活教材,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坚强阵地,希望全体同学依托基地讲好抗战故事 [12] - 本次联合实践促进了校际交流合作,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践基地为将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让学生实地感悟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提供了有效平台 [14]
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传承红色精神
央广网· 2025-07-02 15:23
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 - 中共一大纪念馆发布上海首个虚拟现实电影"数字一大·初心之旅",结合虚拟现实技术与红色文化主题 [2] - 通过数字化工具传播党的创建历史,使不同场域的观众感受党的诞生地魅力 [2] 红色旅游与产业发展 - 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推出"秀水泱泱 红船见证"专题展,展示20年"红船精神"研究成果及2005-2025年嘉兴全国劳动模范事迹 [2][3] - 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地考察井冈山神山村,记录革命老区通过红色旅游、黄桃、毛竹、茶叶等产业发展的情况 [3]
红船领航二十载④|“无中生有”的嘉兴,铸就产业丰碑
新浪财经· 2025-07-01 17:58
嘉兴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嘉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69.5亿元,工业实力仅次于杭州和宁波,发展质效跻身浙江省第一梯队[2] - 从农业小城崛起为工业强市,通过统筹优化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 - "无中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产羊毛却成为全球最大毛衫集散中心,不产羽绒却供应全国半数羽绒服,无油脉却成为世界化纤产业高地[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洪合毛衫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马路市场"起步,发展至200多家企业、7万从业人员,年出口额超200亿元[4] - 2008年金融危机后洪合毛衫商会抱团参加广交会,开创行业先例,近两年转向欧洲、俄罗斯、迪拜市场,跨境电商平台"毛衫派"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美元[5] - 桐昆集团从濒临倒闭的乡镇化纤厂发展为营收超2000亿元的全球化纤龙头,新凤鸣集团年产量达1700万吨,数字化改造后人均产能800吨/年[5]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 2024年嘉兴十七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1819.4亿元(全省第二),同比增长13.3%(全省第一)[7] -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44.4%,列全省第二,形成"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体系[10] - 南湖高新区2024年工业总产值605亿元,集聚微电子、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产业,拥有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国家级实验室[9][10] 未来产业布局 - 中国电科南湖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个类脑医疗大模型"脑启-素问",可解析200万篇临床文献与100万本医学书籍[11] - "乌镇之光"超算中心算力峰值180PFLOPs,存储能力60PB,带动嘉兴形成6.5万P智算规模(占浙江全省60%)[11] - 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未来能源三大领域,氢能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布局,燃料电池电堆年产能1.25万套[13]
学习手记 |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
新华社· 2025-06-30 11:2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具体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输出相关内容。新闻主要围绕"红船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展开,属于政治和历史范畴,与投资银行研究的公司和行业分析无关。建议提供包含经济、行业或公司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一所大学“解码”红船精神20年
中国青年报· 2025-06-29 06:33
红船精神研究机构 - 嘉兴大学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是全国高校首家红船精神研究机构,地理位置靠近嘉兴南湖 [1] - 研究中心由时任学校党委书记胡建成领衔,成立两年后获批成为教育部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联合设立的首批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 - 中心聚焦红船精神内涵研究,包括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三大核心 [1] 红船精神提出背景 - 红船精神由习近平于2005年6月21日在《光明日报》文章中首次提出,今年是提出20周年 [1] -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象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1] - 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体现青年精神与政党创立初期的活力 [4] 研究成果与转化 - 研究中心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打造"真理的味道·红船旁的大思政课"品牌 [1] - 开设"红船精神青春实践"必修课,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如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创演情景剧)感悟红船精神 [5] - 原创话剧《初心》已演出160余场,600余师生参与编导演,覆盖建党历史叙事 [6] 学术影响力与拓展 - 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填补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研究的空白,提出早期成员58人的结论 [7] - "红船精神与时代价值"线上课程被360所高校采用,选课人数达19.69万,互动199万次 [8] - 嘉兴大学牵头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编写覆盖各学段的红船精神教材 [8] 青年教育与传播创新 - 通过话剧《初心》等"青年化表达"形式增强思政教育感染力 [6] - 研究生团队以红船精神传播项目获浙江省"挑战杯"竞赛金奖,探索可复制的育人模式 [9] - 课程设计结合专业背景与重大纪念日(如建党百年、共青团百年),强化实践参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