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

搜索文档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中秋假期丨VR秀如何成为文旅“新秀”?
新华网· 2025-10-05 22:14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上海迎来旅游热潮,仅首日就接待近360万人次中外游客。记者走访发现,上海各大文旅地标和文博场馆纷纷推出VR 秀,以科技感和"穿越体验"吸引观众。 戴上头显,一秒钟就能"穿越"到1874年的法国巴黎,看莫奈、雷诺阿聚会写生;踏上殷商女将军妇好的战车,近距离看"女战神"指挥若定、 征战四方;走进《再见青花:海上丝绸之路沉浸式体验展》场景,就能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漂洋过海,寻找烧制青花瓷的秘密颜料"苏麻离 青"。 "眼下,不配上一点沉浸式VR,文旅体验就显得很不时尚。"一位文旅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投入应用,VR秀的制 作周期大幅缩短,制作成本显著降低,我国文旅市场将迎来一大波新鲜制作出炉的VR秀。 随着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引发的观展热潮,与之配套的法国创作的VR秀《消失的法老》备受追捧。在头部项目的示范 效应下,本土创作力量加速入场。国庆期间,上海各大热门文旅地标和文博场馆迎来VR体验项目集中亮相。 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了不起的老祖宗——周同学的时空奇遇记"主题艺术秀已启幕。展览展出上博12件青铜器、玉器、青花瓷和粉彩 瓷文物,观众还可以在"周同学" ...
专访丨中国以创新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访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波洛利卡什维利
新华网· 2025-10-03 14:23
新华社马德里10月3日电 专访|中国以创新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访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波 洛利卡什维利 新华社记者黄燕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作 为该组织"重要且活跃"的成员,正以创新带动旅游发展。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世界级的城市和良 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这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拍摄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的资料照片(2024年6 月11日摄)。 新华社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供图) 波洛利卡什维利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评选为例,指出旅游不仅是休闲活动,更是 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在推动乡村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方面也能发挥积极作用。这项自2021年发起的评 选活动,旨在促进旅游在保护乡村及其景观、生态和文化多样性等方面的作用。 2024年11月,云南阿者科、湖南十八洞、山东烟墩角等7个中国乡村入选"最佳旅游乡村"名单。至 此,中国的"最佳旅游乡村"总数达到15个,居世界第一。 波洛利卡什维利说,中国是重要的游客输出地和旅游目的地,在拉动出境游和国内游方面对全球旅 游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国家移民 ...
东西问·北京文化论坛|短评:科技将如何重塑全球文明对话?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9:50
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 - 人工智能复原敦煌壁画 虚拟现实重现圆明园遗址 区块链技术赋能文物保护 体现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的跨界实践成功案例 [3] - 数字技术突飞猛进 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深度渗透社会生活 科技从工具转变为环境 推动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全链条加速重构演进 [4] - 科技呈现明显不对称性 全球文化数字化进程由少数技术强国主导 技术基础设施可能编码特定文明价值观 威胁文明对话平等性并加剧数字鸿沟与文化鸿沟 [6] 2025北京文化论坛核心内容 - 论坛以"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年度主题 设置6场平行论坛和20余场专业沙龙 涵盖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 科技激发文化原创力等方向 [8] - 平行论坛聚焦数字时代文明对话新范式 科技助力文化传承新动能 涉及保护传承 破界共生 城市文化 交流互鉴四大板块 [8] - 设置"交流互鉴:尊重文明多样性"平行论坛 强调相互尊重与平等互鉴的文明对话 呼应全球化挑战下的价值选择 [10] 科技应用与文化传承关系 - 科技具有双刃剑属性 数字化拷贝不等于有效传承 算法可能决定文化内容接触 虚拟体验替代真实交流 存在文化主体性被吞噬风险 [4] - 真正融合需基于文化基因创造性转化 科技应增强而非替代人的创造力 拓展而非压缩文明表现形式 北京实践体现以人为本以文为魂的应用理念 [8] - 故宫数字化重生 中轴线智慧保护 胡同创意改造 工业遗址文化赋能 展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教科书级案例 [8] 技术实践与文明对话 - XR全景奇幻展《流动的敦煌:千色之域》等实践 呈现传统与现代 虚拟与现实 东方与西方的多元对话 [10] - 论坛聚焦方向超越技术手段更新 触及文明交流互鉴本质 涉及文化保护传承技术更新与哲学命题深度思考 [6][8] - 技术应为文明对话搭建便捷桥梁 但需避免简单连接取代深度理解 防止数字鸿沟反噬文化多样性 [4][6]
捷安高科(300845) - 捷安高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7
2025-09-17 19:16
业务概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虚拟仿真实训解决方案业务,聚焦轨道交通实训和应急安全领域,2024年轨道交通业务营收占比79%,其他业务(应急安全、航空运输、航海舰船)占比21% [2] - 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达3.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93万元 [2] - 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4% [6] 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军工业务2025年上半年订单同比增长,公司计划将其打造为新的业绩增长曲线 [5] - 海外业务通过鲁班工坊项目以设备销售为切入点,未来计划向培训服务提供方转型 [8] - 公司产品线覆盖轨道交通9大专业(车、机、工、电、辆、供、通、客、货),支持多岗位协同演练 [6]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大模型平台处于平台设计和前期研发阶段,目前在公司内部产品中小范围应用 [5] - 研发资源主要投入核心业务迭代升级(如轨交系统)和新兴技术探索(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应用) [6] - 通过AI技术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短期赋能现有业务提升毛利率,中长期打造智能化职教平台 [5] 运营与风险管理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090.10万元,主要因年终奖发放、供应商货款结算及客户回款周期影响 [7] - 公司成立回款小组对应收账款进行专项跟踪,回款情况持续改善 [7] - 主要运营风险为项目交付周期延长(客户验收环节复杂),通过加强客户沟通和需求落地提升交付效率 [8] 竞争策略与核心优势 - 核心竞争力包括综合性研发优势(完备开发平台和工具链)、行业先发优势(完备产品线)和品牌优势(大赛运营、行业标准建设) [6] - 为应对毛利率压力(2025年上半年职业教育业务毛利率显著下滑),采取供应链优化、"模块化+定制化"生产策略、提高产品标准率等措施,成效预计2026年体现 [4]
这不是科幻,是未来江苏从车间黑科技到“穿越”回北宋,江苏VR未来可期
齐鲁晚报· 2025-09-17 09:05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VR,作为数字经济重头戏,江苏表现如何呢? 其实,在去年的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交流大会上,南京雨花台区、苏州昆山就已经入选江苏省VR先行试 点了。南京的原力数字科技做的3D数字展,能让沉睡千年的甲骨文"活"起来,还带你"穿越"回北宋汴梁 看市井烟火。不仅仅是文旅,甚至在航空航天、自动驾驶这些硬核领域也有南京企业的身影。昆山则一 门心思布局元宇宙产业,目前已建成1100平方米的元宇宙创新中心,累计培育元宇宙领域上市企业7 家。 截至今年6月,江苏VR产业发明专利申请就有超6000件、授权1600余件,双双处于全国前列! 在钢厂车间,我们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工人戴着AR眼镜巡检,设备状态、生产数据实时浮现眼前。一 旦发现异常,立即通过5G将画面传给远端专家,短短几分钟,故障排除,生产线重新轰鸣。 这个黑科技,就是"5G+AR"智慧点巡检系统。而在江苏,这样的场景,只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一个 缩影。 当然,如果想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江苏的VR产业还有提升空间,面临着终端推广、内容创作等挑 战,但江苏正把"虚拟"一步步照进现实。未来,真的值得期待! 统筹:邵文晶 文案:郝建荣 柏丽娟 摄像:华苏杰 出镜 ...
服贸会“北京大视听”展攻略:跟随薯队长打卡,解锁视听盛宴隐藏惊喜!
搜狐财经· 2025-09-11 15:09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打造"北京大视听"展区 主题为"视听无界·活力广电" 展期9月10日至14日向公众开放 [1] - 展区面积近600平方米 划分为精品影视 文商旅体融合 超高清视听 新型应急广播四大主题板块 [3] 展区内容亮点 - 热播剧《国色芳华》实景复刻区成为最大亮点 观众可身着古装在盛唐场景中拍照打卡 [3] - 采用影院级裸眼3D技术 通过"内容观赏+场景打卡+文创联动"创新模式实现多维度文化体验 [3] - 互动体验区设置全国产超高清8K广播级EFP摄像系统与全域行走拍摄机器人组成智能拍摄矩阵 [5] - 室外展区展示行业首款影视制作特种专用车优酷影视制作车 针对影视创作痛点研发 [5] 技术应用展示 - 科大讯飞智能直播同传系统实现多语种实时翻译 [3] - "5G+8K"超高清直播技术提供极致视听享受 [3] - PICO品牌推出热映动漫联名游戏《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首次展出 [3] - 大空间体验项目《达芬奇·时空之轮》及VITURE Pro XR眼镜展示虚拟现实技术沉浸魅力 [3] 应急广播系统 - 展出新型应急广播市级平台 具备紧急信息发布 多渠道传输 分级分区管理等核心功能 [5] - 通过电视 广播 户外屏等终端实现精准推送 现场演示防灾预警场景 [5] 社交媒体互动 - 小红书知名IP"薯队长"化身探展达人 通过第一视角带领网友云逛展 [6] - 打卡路线覆盖所有核心展项包括古风场景 科技装备 应急系统及互动装置 [6]
多举措挖掘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潜力
新华日报· 2025-08-14 06:54
行业技术发展与应用背景 - 虚拟现实技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传感等技术发展,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并支持人机互动 [1] - 该技术可整合教学资源辅助课程教学,并通过虚拟仿真实践基地建设支持技能训练 [1] 政策与战略规划 - 行业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激增 [2] - 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包括研读政策文件、规划数字化升级、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购置维护,并将技术应用情况与高校评估考核关联 [2] -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短期突破高危高成本实训领域采用轻量化技术如裸眼3D和移动VR 中期侧重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联盟建设 长期构建教育生态包括学分互认和风险防控体系 [3] 教学体系优化与内容创新 -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智能白板展现仿真场景支持人机互动,并根据学生情况智能推荐学习计划和自动生成测试题 [4] - 利用技术对抽象概念具象化呈现或模拟反应过程,例如动态展示植物生长周期供学生观察形态特征 [4] -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在虚拟场景中验证假设以节约成本并培养创造力,例如机械课程中设计零件和模拟设备运行 [5] 资源共享与平台建设 - 建设网页搭载的共享教学平台,使高校和企业可获取教学资源、课程开发经验和仿真场景,并依托5G开发教育直播平台实现实时课程共享和答疑 [5] 实践课程与技能训练强化 - 虚拟现实技术可安全开展危险性实验,例如放射性或有毒有害项目,以及模拟火灾地震等灾害现场进行安全演习 [7] - 虚拟实验教材需与课程同步,采用电子文档、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实验原理和仪器,提高学生参与度 [7] - 利用计算机和Web3D技术开发数字场馆漫游,支持角色演练和实践学习,例如医学生观察专家手术并反复进行外科训练 [8]
黄沙:VR电影的发展路径将有别于传统电影
南方都市报· 2025-08-11 22:41
行业活动与主题分享 - 2025粤港澳大湾区动画电影周于8月8日至9日在东莞举行 涵盖创作、制片、发行等产业全链条主题分享 [1] - 分享内容从理论到实践、故事创意到AI审美、技术应用到产业布局 面向广东动画行业一线从业者 [1] VR技术发展历程与突破 - 2015年虚拟现实行业领军企业The Void巅峰期融资20亿美元 但于2018年因空间定位技术未突破导致运营成本过高破产 [1] - 2024年SLAM厘米级空间定位技术突破 使VR影院运营坪效提升 破解行业十年运营瓶颈 [1] - VR技术核心在于"生理级沉浸感" 使观众从生理层面确信身处虚拟场景 [1] VR电影与传统电影差异 - VR电影制作逻辑更接近游戏设计 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在开放空间控制角色进行战斗和故事演进 [2] - 以《黑神话:悟空》为例 通过事件编排、CG视觉和场景交互点设计引导玩家注意力 [2] - VR电影需要剧本 其艺术性、美术和场景制作水平与传统电影持平或更高 [2] VR技术心理学影响与伦理框架 - 当大脑相信虚拟体验为真实时 产生的心理影响与现实无异 VR技术具有类似原子弹的潜在影响力 [2] - 需建立伦理框架管控沉浸感带来的认知风险 规避暴力/血腥内容 谨慎使用VR特有的感官影响 [2]
从传统丝织工艺中的宋代风雅,揭开沉睡700多年的时尚密码
央视网· 2025-07-11 11:19
行业背景与历史 - 南京云锦拥有1600多年传承历史,以"金纱翠羽"材质和"灿若云霞"色泽著称,目前宋代罗衫摹制品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1] - 清代云锦生产达到高峰,秦淮河一带形成规模化机户集群,江宁织造府负责管理生产,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详细记载其工艺美学[3] 核心工艺与技术壁垒 - 采用提花木机双人协作织造,提花工控制经线,织造工处理纬线与敷彩,日产量仅5-6厘米,形成"寸锦寸金"价值标准[5] - 独家使用黄金线和孔雀羽毛线织造,支持图案随机变色技术,目前机器仍无法替代该工艺[7] 现代创新与市场拓展 - 开发"云锦+"时尚产品线(披肩、胸针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效率并吸引年轻消费群体[9] - 运用云锦技法复刻《蒙娜丽莎》亮相米兰世博会,实现传统文化国际输出[11] 数字化转型方向 - 部署AR扫描触发AI讲解系统,未来拟通过VR技术模拟大花楼织机操作体验[13] - 南京大学团队推动虚拟织造技术应用,加速云锦文化传播与价值挖掘[13]
将虚拟现实技术深度嵌入动画设计
新华日报· 2025-07-10 06:53
虚拟现实技术在动画产业的应用 - 虚拟现实技术是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科技之一,随着计算机图形学、传感器技术等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1] - 动画设计公司可以采取增强虚拟现实动画的沉浸感、提升动画体验用户参与度等措施,将虚拟现实技术深度嵌入动画设计,推动沉浸式动画体验设计创新发展 [1]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动画产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转型升级 [1] 增强虚拟现实动画沉浸感的技术手段 - 高分辨率显示技术是打造沉浸式动画视觉体验的基石,高像素密度的显示屏能够减少画面的颗粒感与纱窗效应,使虚拟动画场景中的纹理、细节清晰可辨 [2] - 实时光线追踪技术通过模拟光线在虚拟场景中的真实传播路径,实现对光线反射、折射、阴影等效果的精准渲染,使光影效果更加逼真自然 [2] - 空间音频技术能够模拟现实世界中声音的传播特性,构建出逼真的三维声场,使观众能够依据声音判断动画场景中声源的位置与动态变化 [2] - 多感官协同技术整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使观众从多个维度深度融入虚拟动画世界 [2] 提升动画体验用户参与度的技术手段 - 手势识别技术通过捕捉用户手部的动作、姿态和轨迹,将其转化为虚拟动画世界中的交互指令,实现自然、直观的人机交互 [3] - 情感识别技术通过分析用户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生理信号,实时感知用户的情绪状态,并根据用户的情感变化动态调整动画内容和交互方式 [3] - 多用户共享空间技术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进入同一虚拟动画世界,进行实时互动与协作,形成独特社交化动画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