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搜索文档
Only 18% of Americans earn more than $100K/year — here’s the 1 big thing they credit most for success
Yahoo Finance· 2025-09-18 19:15
The six-figure club is larger than you might think. According to 2024 data from YouGov Profiles, nearly 18% of American adults earn more than $100,000 a year. Among those aged 35 to 44, the figure rises to 25% — one in four. Across all age groups, members of this high-income bracket overwhelmingly point to one key factor behind their success: education. Despite growing skepticism about the value of college degrees, the data suggests that higher education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reliable paths to long-ter ...
千人调查揭秘:85%学生都用AI,首要目的不是偷懒
虎嗅· 2025-09-02 20:03
文章核心观点 - 生成式AI正在深刻改变高等教育模式 但未扼杀大学价值 学生使用AI主要作为学习辅助工具而非作弊手段 同时呼吁学校提供系统化的AI素养教育[4][11][12][16][44][50][68] AI在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现状 - 85%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使用生成式AI处理课程作业 主要用途包括头脑风暴想法(55%) 像导师一样提问(50%) 备考考试或测验(46%)[12][13] - 较少学生用AI完成作业(25%)或写完整论文(19%) 使用AI写论文的学生更易认为AI对批判性思维产生负面影响(12% vs 6%)[12][14][15] - 男性使用AI进行头脑风暴和完成作业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且对AI的积极评价更高(超三分之一男性认为提升思维能力 女性仅五分之一)[37] 学术不端的驱动因素 - 取得好成绩的压力是学生认为同龄人违规使用AI的首要原因(占比37%) 其次是时间紧迫(27%)和对学术诚信政策漠不关心(26%)[18] - 25岁以上成年学习者更倾向将作弊归因于时间不足和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年轻学生更可能认为同龄人不在乎政策或对课程缺乏兴趣[19] 学生对AI政策的需求 - 53%学生支持通过教育引导合理使用AI 而非使用检测软件(仅21%支持)或限制课堂技术(仅18%支持)[22] - 近半数学生希望学校允许灵活使用AI工具 前提是使用过程公开透明[23] - 57%已步入职场的成年学生希望学校提供AI工具的专业和伦理使用培训[42] - 仅16%学生认为应对AI应交由个别教师或院系负责 仅5%认为学校无需采取任何行动[41] AI对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 - 55%使用AI的学生认为其对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好坏参半 既提供帮助又可能削弱深度思考[33] - 27%学生认为影响总体积极 仅7%认为净效应为负面[34] AI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认知影响 - 35%学生认为AI未改变高等教育价值 23%认为价值提升 仅18%表示更质疑大学价值[45] - 约四分之一学生承认AI改变了个人对大学价值的认知但尚未形成明确判断[49] 教师使用AI的学生反馈 - 29%学生对教师使用AI设计作业持谨慎支持态度 前提是使用过程需兼具审慎性与透明度[28] - 39%学生表现出担忧 主要聚焦教学质量与过度依赖问题 15%持中立态度[31][32] 专家观点与院校实践 - 伯克利学院教授Jason Gulya认为调查结果挑战了"AI杀死大学"的观点 学生过度依赖AI与追求高分压力相关[67][70] - 肯塔基大学采用"学生使用AI量表"明确AI使用层级 从独立完成到全面协作共分5级[75] - 密西西比大学专家强调需尊重教师学术自由 同时院校需提供统一的AI整合指导方向[76][77][78]
习近平:中方将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三大合作平台、三大合作中心
新华社· 2025-09-01 16:40
能源行业 - 中国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平台 [1] 绿色产业 - 中国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 [1] 数字经济 - 中国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合作平台 [1] 科技创新 - 中国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科技创新合作中心 [1] 高等教育 - 中国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高等教育合作中心 [1] 职业技术教育 - 中国将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 [1]
除了少数顶级名校,典型的美国大学究竟什么样?
虎嗅· 2025-08-26 09:59
美国高等教育学生结构 - 美国大学生总数超过1900万 其中43%就读于社区大学[2][4] - 约75%的社区大学学生为兼职学习 主要因学费较低和课程安排灵活[5] - 20%的本科生为家长群体 其中140万单身母亲占本科生总数9%[6][7] 在线教育发展现状 - 至少1030万名学生参加部分线上课程 疫情推动在线教育发展[8] - 完全在线学习比例从十年前的11%上升至26%[10] - 在线学生普遍缺乏校园归属感 对学校忠诚度较低[10] 学生债务状况 - 普通大学生负债中位数约为19000美元 较20年前经通胀调整的13000美元有所上升[14] - 1080万名学生欠款超过44000美元 研究生平均债务高达69000美元[13][14] - 女性承担三分之二学生贷款债务 黑人女性平均33000美元债务为白人男性三倍[15] 财政援助体系 - 约三分之一本科生获得佩尔助学金 总额超过310亿美元[16][17] - 去年学生获得超过1000亿美元联邦 州和地方财政援助[16] - 4100万美国人拥有大学学分但未获得学位 占全国人口12%[18] 社区大学经济功能 - 社区大学作为当地经济劳动力发展部门 与雇主合作提供定制化培训[28] - 达勒姆理工学院与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合作 获600万美元捐赠建设生命科学培训中心[29] - 该校九周建筑课程毕业生77%在三个月内就业 并提供儿童保育等支持服务[32]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研究三角区聚集IBM 思科和礼来等企业 依托杜克大学等三所研究型大学形成产业集群[25][26] - 达勒姆理工学院为当地培养生物制造 制药生产和医疗保健领域技术人才[26][29] - 该校毕业生Armond Shaw在百健公司担任制造助理三级 负责生物反应器药物生产[32] 多元化发展举措 - 达勒姆理工学院黑人 白人和西班牙裔学生比例基本相等 反映当地多元化人口结构[30] - 开设专门招收女性和有色人种学生的职业培训项目 包括建筑行业课程[31] - 为国际学生设立全球学习者中心 西班牙语授课的暖通空调维修课程报名超员[37] 学生支持体系 - 学校食品储藏室每月为500名学生提供食物援助 包括新鲜蔬菜和肉类[39] - 每年提供75000美元紧急援助资金 用于支付无家可归学生住宿费用[40] - 为退伍军人 有子女学生等群体提供定制化咨询和辅导服务[38]
AI时代,高等教育有何可为与不为?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5:29
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 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猜想与假设的想象力 这些是驱动人类进步的原始动力[1] - 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培养可具体化为学生精准提问 思辨创新 协作领导三大能力的形成[1] - 学生能力培养有赖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课程在资源 工具 教法等方面创新改革 通过智能体建设形成智慧课程[1] 智慧课程创新与技术应用 - 智慧课程创新的基本逻辑在于有效性 简洁性 体系性 推动学习效率与质量提升 使教学交互更简单 优质资源更易获得 课程内容更具体系和深度[2] - 数智技术开拓沉浸式教学新形态 例如文化遗产数字演绎剧场涵盖智慧数据建设 古籍智能化整理 图像语义理解 3D建模与虚拟呈现 地理信息系统等研究方向[2] - 技术应用引发研究方法论挑战 包括信息过载带来的管理难题 AI算法黑箱化导致的工具可用性问题 研究复杂性和学科交叉性要求范式创新[2] 人工智能教育风险与治理 - 学生若缺乏专业思辨能力 易受AI工具虚假或错误内容影响 开发教育大模型需保障内容正确性 防止风险信息输出和"AI幻觉"问题[2] - 需加快研制关键标准规范 为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提供清晰指引 深化伦理风险研究与治理 提出前瞻性治理框架与策略[3] - 推广智能向善的教育实践范式 引导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教育应以人为中心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判别能力 避免过度依赖AI[3]
多举措挖掘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潜力
新华日报· 2025-08-14 06:54
行业技术发展与应用背景 - 虚拟现实技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传感等技术发展,通过计算机仿真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并支持人机互动 [1] - 该技术可整合教学资源辅助课程教学,并通过虚拟仿真实践基地建设支持技能训练 [1] 政策与战略规划 - 行业需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以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激增 [2] - 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包括研读政策文件、规划数字化升级、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购置维护,并将技术应用情况与高校评估考核关联 [2] - 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短期突破高危高成本实训领域采用轻量化技术如裸眼3D和移动VR 中期侧重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联盟建设 长期构建教育生态包括学分互认和风险防控体系 [3] 教学体系优化与内容创新 - 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智能白板展现仿真场景支持人机互动,并根据学生情况智能推荐学习计划和自动生成测试题 [4] - 利用技术对抽象概念具象化呈现或模拟反应过程,例如动态展示植物生长周期供学生观察形态特征 [4] -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在虚拟场景中验证假设以节约成本并培养创造力,例如机械课程中设计零件和模拟设备运行 [5] 资源共享与平台建设 - 建设网页搭载的共享教学平台,使高校和企业可获取教学资源、课程开发经验和仿真场景,并依托5G开发教育直播平台实现实时课程共享和答疑 [5] 实践课程与技能训练强化 - 虚拟现实技术可安全开展危险性实验,例如放射性或有毒有害项目,以及模拟火灾地震等灾害现场进行安全演习 [7] - 虚拟实验教材需与课程同步,采用电子文档、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实验原理和仪器,提高学生参与度 [7] - 利用计算机和Web3D技术开发数字场馆漫游,支持角色演练和实践学习,例如医学生观察专家手术并反复进行外科训练 [8]
镜观·回响丨春风育人,硕果盈枝
新华网· 2025-08-10 12:21
教育强国战略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提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 [1] - 五年来新时代教育事业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取得新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1] 教育对口帮扶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对口帮扶是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路径,要把孩子们培养好 [2][4] - 上海援青团队落实各类教育资金改善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校园面貌,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带动办学水平提高 [6] - 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新疆谢依特小学支教近三年,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8] - 对口教育援藏工作补充了西藏娘蒲乡中心小学专业师资力量,改善了学校硬软件设施 [10] 职业教育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培养一批批大国工匠 [11] - "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体系深入改革,结构布局持续优化,产教融合向实向深 [13] - 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一线从业人员来自职业院校 [15] -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德国教育力量共建产业学院,培养适合制造型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6]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无人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培养学生,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需求越来越匹配 [16] 高等教育建设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7][18] - "十四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更加多元,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加速 [21] - 同济大学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建立城市防灾韧性创新实验室,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智慧支持 [2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通过验收,是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4] - 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在工业机器人、生物医学机器人等领域开展研究和产学研合作 [24] - 湖北省依托高校院所优势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推出"天问""劳动者""荆楚"等系列产品 [25] 教师队伍建设 - "十四五"期间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结构优化、待遇提高,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7] - 97岁退休教师叶连平坚持每周上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9] - 云南大学青年教师黄光福带领学生扎根田间,培育出"一次栽种、连续收割"的水稻新品种 [31][32]
投资400亿,中国富豪开始扎堆办大学
36氪· 2025-07-29 17:14
企业家办学现象分析 - 中国多位富豪近期集中投资创办大学,包括钟睒睒(钱塘大学)、曹德旺(福建福耀科技大学)、虞仁荣(宁波东方理工大学)[2] - 企业家办学与企业办学存在本质差异:后者以定向培养人才为目的(如吉利汽车在全国生产基地配套设立汽车工程院校),前者更侧重社会声誉与产业资源整合[8][9][11] 办学投入与运营模式 - 头部985高校年度预算显示:清华大学321.5亿元最高,厦门大学92.7亿元最低,曹德旺100亿投资仅够维持厦大一年开支,钟睒睒400亿投入相当于农夫山泉近5年净利润总和[13] - 办学定位聚焦"小而精":福耀科技大学主攻材料/能源领域,首年招生规模从100人压缩至50人;宁波东方理工侧重集成电路,师生比达6:1,学费仅5460元/年[14][16] - 非营利性模式是主流:可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如宁波市政府向东方理工出资160亿+提供2300亩用地),但学费收入微薄(福耀科技大学年学费收入不足30万,仅覆盖1-2名教师成本)[18][20] 历史参照与长期挑战 - 国际案例:斯坦福大学初期因创始人遗产冻结陷入财务危机,最终通过土地租赁机制(衍生出硅谷)实现产学研循环[25][26] - 国内先例:厦门大学1921年由华侨陈嘉庚创办,后因经济危机转为公办,显示民办高校持续运营存在挑战[29][30] - 当前价值:企业家通过产业资源加速学术成果转化,弥补高等教育体系短板,但需解决资金可持续性问题(如建立独立法人治理结构)[31][33] 市场反馈与竞争态势 - 招生表现:福耀科技大学首年投档线已超过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传统名校,录取环节由校长亲签通知书强化品牌效应[17] - 师资配置:福耀科技大学引进15位院士,校长王树国曾任C9联盟校长22年,显示高端人才争夺激烈[16]
当AI来敲门,高等教育如何“开门迎客”
中国青年报· 2025-06-16 06:29
AI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AI助力教育变革,提出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专业设置,并制定师生数字素养标准[1] - 多所高校加快探索"AI+教育",如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并新增150名本科招生名额聚焦AI人才培养[3] - 澳门大学等院校已开放ChatGPT使用权限,但规范AI引用程度,强调核心观点需原创[2] 教育模式转型与教师角色重塑 - 专家指出教师需从"防AI"转向主动设计AI使用场景,明确授权学生使用AI的层次和程度[2] - 复旦大学采用AI生成素材开展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知识吸收效率[5] - 清华大学研究表明真人教师在价值观引导和情感交流方面不可替代[6] AI技术应用的潜在问题 - AI检测工具存在误判现象,如将《荷塘月色》判定为60%AI生成率,专家建议结合人工评定[4][5] - 部分学校强行推广未经验证的AI工具,导致教学增负而非赋能[4] - 需警惕AI"降智"风险,避免机械式捆绑AI与教育[4] 教育本质与AI的边界 - 专家强调教育应保持人的主观能动性,AI无法替代教师的社会化与情感化教育功能[7] - 大学教育核心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塑造,AI时代情感教育更显重要[8] - 图灵奖得主认为AI对教育的影响目前不及黑板和印刷机发明,教师关怀仍是关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