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务转型
搜索文档
“流量”如何变“留量”?
金融时报· 2025-11-11 08:54
银行“双11”促销活动概况 - 多家银行借“双11”购物节窗口期开启花式促销模式,信用卡和借记卡业务成为核心发力点[1] - 促销核心动因是零售业务存量竞争加剧,银行希望通过场景化营销强化客户黏性、优化收入结构[1] - 政策层面积极促消费,九部门联合印发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服务消费场景[1] 银行具体促销策略与参与方 - 信用卡端推出“满减直降”活动,用户支付达标最高可享数百元立减[3] - 借记卡端推出单笔订单满额可享随机立减活动,例如平安银行实现“支付即优惠”[3] - 中国银行联合支付宝推出“11.11天天减”活动,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机构均参与促销,国有六大行均参与支付宝“银行卡天天减”活动[3] 促销活动对银行卡业务的影响 - 银行金融服务可降低消费成本,激活居民潜在消费需求,是提高客户黏性、增强市场影响力的有效举措[4] - 满减、返现等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客户绑卡量和交易活跃度,借消费季窗口唤醒沉睡账户[4] - “双11”成为激活沉睡账户、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关键契机,银行卡行业正从“跑马圈地”向“精耕细作”转型[5] 银行卡行业现状与数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开立总量达100.68亿张,较2024年同期增加2.09亿张[5] - 借记卡数量从91.10亿张增至93.54亿张,信用卡及借贷合一卡从7.49亿张减少至7.15亿张[5] - 借记卡数量保持增长但存在沉睡账户,信用卡市场已基本饱和,用户实际使用频率不高[5] 政策支持与零售业务战略布局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提出19项重点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服务,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6] - 银行全方位推出优惠活动是落实政策精神的务实举措,将政策导向转化为降低消费者成本的具体实践[6] - 自去年以来银行零售业务进入调整期,多家银行将获客增速纳入核心考核指标,零售业务成为布局重点[6] 银行零售业务表现与未来挑战 - 招商银行零售AUM达16.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9%,零售客户达2.20亿户,同比增长4.76%[7] - 招商银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突破578万户,私行客户达19.14万户,增长13.20%[7] - 银行面临将短期促销转化为长期留客的挑战,需从粗放撒钱转向精细化运营,构建差异化会员体系,推动业务向“生态服务平台”转型[7]
靖江农商银行推动零售业务提质扩面
江南时报· 2025-11-06 19:27
核心观点 - 靖江农商银行持续深化零售业务转型,通过夯实业务基础和规划转型路径,构建适应市场变化的零售金融服务体系 [1] 业务基础夯实举措 - 批量授信方面,依托“富民易贷”等产品开展专项走访,完成消费类贷款预授信,已为5418户授信10.5亿元 [1] - 服务下沉方面,建立双重考核机制,截至9月末个人贷款余额达86.07亿元,较年初增长3.87亿元,并为个体工商户新增预授信655户、1.73亿元 [1] - 精准运营方面,针对不同客群制定差异化方案,成功挽回流失客户762户,激活授信未用信客户729户,推动1108户收单商户办理用信 [1] 未来转型路径规划 - 从“抵押依赖”向“信用价值”转变,更加注重客户信用状况等软信息评估 [1] - 从“单点获客”向“生态批量获客”转变,通过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合作构建批量获客新生态 [1] - 从“传统风控”向“数据驱动风控”转变,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信用评分模型以提升风控精准度 [1]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继续推进零售业务转型升级,以更灵活的服务和更精准的产品为地方居民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2]
东方雨虹积极求变,零售业务助力业绩持续改善
北京商报· 2025-10-31 21:0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0.32亿元,同比增长8.51% [2][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为4.16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84.56% [2][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206.01亿元,同比下降5.06%,净利润为8.10亿元 [4] 渠道变革与业务转型 - 公司渠道模式已从以地产大客户为主的直销成功转型为以零售渠道和工程渠道为主 [2][7] - 零售渠道坚持渠道精耕,搭建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的零售运营模式 [7] - 2025年上半年零售渠道收入达50.5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37.28% [7] 民建业务发展 - 民建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业务,其开展主体民建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3.73亿元,同比增长14.58%,约占总营收33.41% [7][8] - 民建业务提供涵盖防水防潮、墙面涂装等6大维度的民用住宅系统解决方案 [8] - 公司通过民建业务积极下沉乡镇市场,启动乡村专项公益计划 [8][9] 行业痛点解决方案 - 公司通过开设新店面设置渗漏维修系统模型,为消费者提供免费专属解决方案并执行六步标准流程,解决维修质量无保障问题 [11] - 采用可视化展示使服务全程可追溯,解决报价不透明、售后无保障的行业顽疾 [11] - 推出“虹”人计划,为合作伙伴提供自媒体IP打造全流程支持,助力其从“被动等客”转向“主动引客” [12] 市场拓展策略 - 在乡镇市场采用“线下地推 + 线上直播”相结合的“赶大集”模式,直接为居民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 [13] - 公司致力于推动绿色建材进村入户,让高品质建材惠及乡镇家庭 [9][13]
深圳一“人气地标”宣布闭店,最新消息!
深圳商报· 2025-09-11 22:44
公司动态 - 深圳横岗天虹商场因租约到期将于9月15日闭店 结束近15年运营[1] - 天虹股份2025年上半年关闭惠州君尚百货(损失2092万元)和株洲天虹商场(损失6024万元) 同期仅新开江西贵溪1家购物中心[3] - 公司推进零售业态转型:超市业态完成3家标准化调改和17家局部调改 购百业态调改20余家购物中心且近半数品牌换新率超10%[4] - 深圳松柏天虹通过街区化2.0升级实现客流增长19.3%和销售额增长4.2%[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09亿元同比下降1.79% 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0.05%[5] 行业趋势 - 传统商超行业面临结构性调整 呈现"新开与关停并举"态势[6] - 永辉超市上半年关闭227家门店同时调改开业124家门店 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 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同比下降187.38%[6] - 联华超市新开门店95家同时关闭121家低效门店 营收95.91亿元同比下降11.98%但盈利0.42亿元同比增长176.36%[6] - 家家悦新开29家门店同时关闭25家低效门店 营收90.07亿元同比下降3.79%[6] - 行业竞争加剧源于电商冲击、消费习惯变化和社区商业崛起等多重因素[7]
股份行零售排位“争夺赛”:亮眼增速下,座次有何变化?
南方都市报· 2025-09-02 19:26
零售AUM竞争格局 - 招商银行AUM突破16万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较上年末增长7.39% [4][6] - 兴业银行与中信银行分别以5.52万亿元和4.99万亿元位列第二、三位 [4][5] - 浦发银行AUM达4.29万亿元实现10.55%高增长 反超平安银行 [4][5][6] - 浙商银行AUM增速达12.48%位列行业首位 [4][6]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 - 9家股份行中有7家私人银行客户数增速超8% [2] - 浙商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增长15.52%增速最高 [6][7] - 民生银行私人银行客户增量超去年全年总量 [5][7] -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增长9.57% [6][7] 财富管理业务表现 - 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1.89% 三年来首次增速转正 [2][7] - 中信银行财富管理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创4年新高 达10.3% [2][7] - 兴业银行零售财富中间业务收入27.43亿元 同比增长13.45% [7][8] 零售资产质量分化 - 渤海银行零售贷款不良率4.43%居行业最高 较上年末上升0.28个百分点 [8][11] - 招商银行不良率1.03%为行业最低 但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9][11] - 平安银行不良率下降0.12个百分点至1.27% 资产质量现改善拐点 [10][11] - 兴业银行不良率下降0.13个百分点至1.22% 风险控制表现突出 [9][11] 零售战略转型方向 - 多家银行加强资产配置能力 中信银行重点布局固收+及3%-5%目标收益解决方案 [13] - AI技术应用成为重点 招商银行将为员工配备AI助手并构建人机协同团队 [14] - 兴业银行整合数据系统升级AI大模型 构建前瞻性风险预警体系 [15] - 消费贷贴息政策推动行业竞争从价格战转向科技与服务差异化 [12][13]
直击平安银行业绩发布会:行长冀光恒表示“零售业务已度过最艰难的灰暗时期”
华夏时报· 2025-08-27 07:5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93.85亿元,同比下降10% [2][3] - 归母净利润248.7亿元,同比下降3.9%,降幅较第一季度收窄 [2][3] - 净息差1.80%,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基点 [3] - 业务及管理费192.06亿元,同比下降9% [3] - 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194.50亿元,同比下降16% [3] 资产负债与资本状况 - 资产总额58749.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 [4] - 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4084.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 [4] - 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7%,制造业、科技企业、绿色金融领域贷款实现较好增长 [4] - 负债总额53648.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 [4] - 吸收存款本金余额36944.7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6% [4] - 计息负债平均付息率1.79%,同比下降46个基点 [4] - 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76%,同比下降42个基点 [4]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31%,较上年末上升0.19个百分点 [5]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1.05%,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4] - 不良贷款生成率1.64%,较去年全年下降0.16个百分点 [4] - 上半年收回不良资产总额185.56亿元,同比增长13.8% [4] - 拨备覆盖率238.48%,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良好 [4] - 二季度零售不良生成额同比下降超90亿元,不良生成率较年初下降64个基点 [7] 零售业务转型进展 - 零售贷款不良出现明显拐点,高风险资产压降成效显著 [6] - 零售贷款余额二季度环比仅下降31亿元,较一季度降幅大幅收窄 [6] - 信用卡占零售贷款规模下降总量超95% [6] - 按揭贷款较年初增长200亿元 [6] - 零售自营队伍达1100人,逐步减少对中介渠道依赖 [6] 战略规划与经营重点 - 将持续推动零售业务改革,聚焦基石类贷款、中收益贷款和汽车金融业务发展 [6] - 深化信用卡财富业务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理财服务 [7] - 优化付息率,完善扁平化集中化风控体系 [7] - 推动对公业务均衡发展,做精行业、客户和产品 [7] - 强化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多策并举清收完损 [7] 股东回报 - 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36元,合计派发45.80亿元 [5] - 承诺保持相对稳定的分红比例 [2]
平安银行管理层:零售业务“最灰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8-26 12:12
核心观点 - 公司认为2025年是经营最困难的一年 但上半年部分指标已显现积极趋势 零售业务最困难时期已过去 为再次发展奠定基础 [1] - 公司零售贷款规模降幅显著收窄 高风险个贷产品压降接近尾声 零售资产风险高点已过 趋势向好 [1] - 公司零售不良生成额和生成率大幅下降 拐点已显现 预计下半年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2] - 公司在对公业务方面聚焦六大行业 除房地产主动避险调整外 其余板块均保持良好增长 [2] - 公司通过客户分层经营体系推动对公业务发展 四大基础行业和三大新兴行业贷款发放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3] - 公司下半年将重点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优化客户结构 加强内部协同 并专注经济发达地区的业务拓展 [4] 零售业务表现 - 零售贷款规模降幅大幅收窄:一季度较2024年末下降380亿元 二季度较一季度仅下降31亿元 [1] - 信用卡贷款规模下降占零售贷款总降幅95%以上 [1] - 基础类贷款中按揭贷款较年初增长200亿元 [1] - 零售自营队伍达1100人 获客渠道从中介转向自营 [1] - 个人贷款不良率1.27% 较2024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 较2025年3月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2] 零售资产质量 - 二季度零售不良生成额同比下降超90亿元 [2] - 不良生成率较一季度末下降18个BP 较年初下降64个BP [2] - 零售不良生成拐点已显现 预计下半年将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2] - 国内经济稳中有进 个人客户还款能力有所恢复 [2] 对公业务发展 - 聚焦基础设施、政府与公用事业、基础能源、新能源等六大行业 [2] - 四大基础行业(基础设施、汽车生态、公用事业、地产)贷款新发放2397.77亿元 同比增长19.6% [3] - 三大新兴行业(新制造、新能源、新生活)贷款新发放1238.17亿元 同比增长16.7% [3] - 建立战略客户、区域重点客户、小微客户的分层经营体系 [3] - 持续压降高息负债 重点开拓低成本负债来源 优化存款结构和成本 [3] 下半年经营策略 - 加强重点经营单位和重点分行业绩表现 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4] - 深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加快优化客户群结构 加强内部协同 [4] - 专注经济活跃度高、信贷需求旺盛的经济发达地区 加大资源和政策支持力度 [4] - 优化资产收益率和存款付息率 增加非息收入占比 [4] - 引导各分支机构提升精细化管理和合规治理能力 [4]
重庆银行总资产突破9800亿元,零售业务高质量转型加速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8-24 14:01
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到9833亿元人民币 较年初增长14.79% [1] - 营业收入76.5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 创13个季度新高 [1] - 利息净收入58.62亿元人民币 增长12.22% [1] - 净利润33.94亿元人民币 增长5.73% [1] 零售业务 - 个人存款余额2896.93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末增长401.35亿元 增幅16.08% [1] - 重庆地区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1]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779.55亿元人民币 较上年末增长19.98亿元 [1] 市场地位与荣誉 - 首批入选上证580指数 [1] - 机构投资者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A股市值创近4年新高 H股市值创历史新高 [1] - 连续10年位列全球银行家前300强 [1] - 连续10个季度获评重庆市国资系统"赛马比拼"A档 [1] - 连续6年获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一级行" [1] - 连续6年荣膺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 [1]
重庆银行营业收入创13个季度新高 零售业务高质量转型加速推进
金融界· 2025-08-24 13:28
财务表现 - 总资产达9833亿元 较年初增长14.79% [1] - 营业收入76.59亿元 同比增长7% 创13个季度新高 [1] - 利息净收入58.62亿元 同比增长12.22% [1] - 净利润33.94亿元 同比增长5.73% [1] 零售业务 - 个人存款余额2896.9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01.35亿元 增幅16.08% [1] - 重庆地区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1]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779.5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98亿元 [1] 综合实力 - 首批入选上证580指数 [1] - 机构投资者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A股市值创近4年新高 H股市值创历史新高 [1] - 连续10年位列全球银行家前300强 [1] - 连续10个季度获评重庆市国资系统"赛马比拼"A档 [1] - 连续6年获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一级行" [1] - 连续6年荣膺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 [1]
数字化赋能成效凸显 银行零售业务快速发展
新华网· 2025-08-12 14:17
零售业务战略地位 - 零售业务已成为多家银行的战略性目标 数字化赋能成效日渐凸显 [1] - 多家商业银行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选择 加快向零售银行转型 零售业务在营收中占比持续提高 [4] 银行零售业务发展数据 - 沪农商行管理个人客户金融资产规模6873.3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89% 非储蓄AUM余额2568.50亿元增长9.80% 个人存款余额4304.99亿元增长11.55% 零售贷款余额1914.21亿元增长4.21% [2] - 厦门银行2021-2022年9月新增32家支行 手机银行签约客户数增长近50% [2] - 民生银行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22113.24亿元 比上年末增加1186.64亿元 零售业务营业收入500.90亿元 在营业收入中占比49.01% 同比提升5.57个百分点 [3] - 南京银行个人存款总额2875.33亿元较年初增长19.60% 零售贷款总额2664.99亿元较年初增长11.84% [3] 数字化赋能措施 - 银保监会要求到2025年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广泛普及 [5] - 民生银行通过智能化客户经营触达3740.12万户客户 引导426.36万客户完成旅程节点 成功率11.39% 推广数字化营销平台覆盖5.75万户客户 [5] - 南京银行依托大数据赋能 通过线上+线下+企业微信联合运营 提供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 [6] 未来发展驱动因素 - 零售业务发展驱动来自产品管理带来的获客能力和息差空间 以及财富管理的资产配置能力和中收增长 [7] - 厦门银行坚持大零售转型 深化客群分层分类经营 大力发展财富管理 组建总行专业财富顾问团队 [7] - 贵阳银行全面推进大零售战略转型 稳步发展金融市场业务 [7] -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将更多来自大负债管理规模增长和管理能力提升 增加对利润贡献度 [8] - 产品管理和财富管理层面还有非常大发展空间 将继续提升对利润贡献度 [8] 发展建议 - 明确发展战略保持战略定力 持之以恒投入资源 借助金融科技深度转型 [8] - 积极开展与外部机构深度合作 中小银行应秉持开放银行理念开展跨界合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