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终止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创业板IPO过会后终止,2023年第一批抽中检查的5家企业团灭!
梧桐树下V· 2025-07-07 12:11
2023年第一批IPO现场检查企业终止审核情况 - 2023年第一批被抽中现场检查的5家IPO企业全部终止审核 包括浙江羊绒世家服饰 青岛海湾化学 北京开科唯识技术 上海恒业微晶材料科技 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 [1][2] - 中船双瑞创业板IPO于2022年12月22日受理 2023年11月1日过会 但最终撤回申报导致终止审核 [1] - 浙江羊绒世家服饰深交所主板IPO在2023年1月受理后即被抽检 于2023年2月6日终止审查 [5][6] - 上海恒业微晶材料科技创业板IPO因撤回申报于2023年11月6日终止审核 [6] - 北京开科唯识技术创业板IPO因撤回申报于2024年9月22日终止审核 [8] - 青岛海湾化学上交所主板IPO因撤回申报于2025年6月20日终止审核 [9] 中船双瑞关联交易与独立性问题 - 上市委会议对中船双瑞现场问询聚焦关联交易与独立性 公司向实控人中国船舶集团及其下属企业采购金额占营业成本比例达10 33%-14 08% 销售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2 65%-17 10% [9] - 公司存在与中国船舶集团下属企业合作研发情况 被要求说明研发体系是否健全 是否具备持续自主创新能力 [9][10] - 监管要求说明关联交易定价公允性 经营独立性影响 以及未来减少关联交易的具体措施 [10]
双瑞股份IPO终止,2024年11月过会,原计划募资6.5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6 17:27
来源|贝多财经 7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中船双瑞(洛阳)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双瑞股份")及其保荐人中信建投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因此,深 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对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双瑞股份成立于2005年11月,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2亿元,法定代表人为李德雨,主要股东包括洛阳双瑞 科技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 据招股书介绍,双瑞股份前身是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由七二五所下辖的八室(铸锻钢)、十室(膨胀节及压力容器)、十二室(桥梁支座)组建而 成。2012 年,七二五所一室的高压气瓶业务并入该公司。2022 年,该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双瑞股份的营收分别约为12.62亿元、13.36亿元、16.11亿元和7.43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05亿元、8996.83万 元、1.11亿元和5125.7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9237.39万元、8551.94万元、1.02亿元和5001.16万元。 | | | | 单位: 万 ...
又一券商IPO终止,公司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06-30 20:52
IPO进度早已停滞 深交所公告显示,因保荐人民生证券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因此深交所决定终止开源证券发行上市审核。对于撤回的原因,并未提及。 【导读】开源证券IPO撤单 又一家券商IPO撤单。 近日,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官网显示,开源证券IPO审核状态更新为"终止(撤回)"。 据记者统计,这已经是去年以来第二家宣布终止IPO的证券公司。 对此,开源证券方面回应,以深交所公告为准。 排队近3年 根据最新的招股说明书,开源证券新三板挂牌项目一直名列前茅,报告期内新三板持续督导数量行业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6月30日,开源证券在股转系 统持续督导的公司家数为723家,占股转系统挂牌公司总数的11.77%;做市企业达75家,行业排名第三。 随着北交所的成立,开源证券锚定"一流北交所特色券商"目标,重点布局以北交所业务为主的投资银行业务、债券承销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研究业务等 公司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截至2024年末,开源证券累计保荐北交所企业上市数量14家,排在行业第4位。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稳步增长。2021年至2024年期间,开源证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15亿元、4.98亿元、6.12亿元和6.87 ...
净利润逾1亿,创业板转战北交所,二次IPO终止!
搜狐财经· 2025-06-14 14:20
公司IPO终止审核 - 北交所终止对天威新材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审核的决定 [1] - 天威新材曾于2020年申报创业板IPO并获深交所受理,但在2021年12月30日撤回申请,2022年1月5日深交所终止审核 [4][5] 公司基本信息 - 天威新材成立于2004年,专业从事数码喷印功能性材料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纳尔股份、鸿盛数码、传美讯、蓝宇股份 [3] - 控股股东为捷时国际有限公司,持股72.69%,董事长贺良梅合计控制公司82.32%的股份 [4] 财务数据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2,478.83万元、52,493.51万元、62,475.09万元 [3] - 同期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82.36万元、8,520.52万元、10,200.06万元 [3] IPO募投项目 - 计划募集资金3.00亿元,用于年产31,000吨数码喷印功能性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3] - 具体项目投资总额及募集资金投入:生产基地项目32,633.25万元/14,579.56万元,研发中心项目13,424.44万元/7,647.5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7,800.00万元/7,800.00万元 [4] 中介机构 - 本次北交所IPO保荐机构为东莞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致同,律师事务所为广东精诚粤衡 [2] - 此前创业板IPO保荐机构为东莞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大华,律师事务所为上海精诚申衡,评估机构为北京华亚正信 [4]
湖北一植物原料公司IPO终止,大客户正邦订单流失致业绩大幅下滑
搜狐财经· 2025-06-06 18:08
IPO终止原因 - 公司主动撤回北交所IPO申请,原计划募集资金2 1亿元,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2] - 客户依赖风险突出:2022年第一大客户正邦科技因财务困境订单骤减,另一重要客户驰宏锌锗减少工业单宁酸采购,导致2022年营收下滑[2][3] - 原材料成本压力显著:自产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60%以上,2024年上半年营收增长25 10%但净利润仅增长14 59%[2][4] - 存货压力较大:2021-2023年存货账面价值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19 88%、14 77%和17 03%,影响现金流[2][5]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水解单宁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医药、化工、饲料等多元领域[2] - 股权结构集中:两位创始人陈赤清(合计持股22 18%)与毛业富(合计持股20 27%)共同控制公司42 45%股份[3] - 业绩波动明显: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3 6亿元、2 91亿元和3 1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190万元连续下滑至4876万元[3] 财务与运营风险 - 原材料依赖度高:2021-2023年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分别为76 64%、68 52%和63 84%,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利润[4] - 新业务拓展缓慢:2022年成立的化妆品子公司本草时代2023年营收仅127 57万元,2024年前九月净利润25 28万元[5] - 北交所问询重点关注:要求说明原材料涨价背景下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及订单变动情况[4] 行业与市场表现 - 客户集中度风险:2021年第一大客户正邦科技贡献营收占比达16 96%[3] - 资本市场态度谨慎:对高原材料依赖、成本波动敏感的企业存在盈利可持续性质疑[4]
去年首家获受理企业终止IPO!报告期内业绩波动明显,首轮被问询募资合理性后取消补流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6-04 09:52
作为2024年各板块首家IPO获受理的拟上市企业,东昂科技从创业板转战北交所后,IPO再次终止。 结合申报材料、审核问询答复及审议会议现场上市委主要关注问题等内容来看,本次IPO中北交所对东昂科技的业务创新性、业绩下滑风险及募投项目合 理性等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因发行人主动申请撤回申请文件,近日关于终止对厦门东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昂科技)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的决定。 而这并不是东昂科技首次IPO折戟。据深交所审核官网显示,东昂科技曾于2022年9月30日申报创业板IPO获受理,但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后不久。在尚 未完成该轮问询答复的情形下发行人及保健机构主动撤回了申报。 从报告期内财务数据来看,前次东昂科技创业板IPO折戟或与其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不满足创业板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评价标准标准有关。 创业板上市进程终止近1年后,东昂科技转战北交所,成为2024年各板块首家IPO获受理的拟上市企业,但完成两轮问询答复后发行人还是选择了主动撤 回申报。 结合申报材料、审核问询答复及审议会议现场上市委主要关注问题等内容来看,本次IPO中北交所对东昂科技的业务创新性、业绩下滑风险及募投项目合 理性 ...
科创板IPO终止两年后,北交所上市辅导验收!中金公司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5-28 22:05
公司上市进展 -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辅导工作,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1][2] - 公司曾于2022年申报科创板IPO并获上交所受理,但因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于2023年5月30日被终止审核 [3][4] 公司财务数据 -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3,618.43万元、37,629.56万元和38,154.35万元 [3] -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5,662.30万元、4,927.48万元和5,737.47万元 [3] 客户集中度 - 公司主要客户为工业车辆整车制造厂商,包括杭叉集团、安徽合力、诺力股份、柳工、龙工、江淮银联、徐工等 [3] - 2022-2024年前五名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87.06%、87.71%和82.02%,其中对第一大客户杭叉集团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2.82%、44.69%和42.16% [3] 募投项目变化 - 前次科创板IPO拟募资5.36亿元,投向新能源车辆智能驱动控制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7,485.45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6,125.96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10,000.00万元) [5][6] - 本次北交所上市拟募资2.60亿元,投向电气控制系统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6,528.87万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9,488.76万元) [7][8] 股权结构 - 董事长姚欣直接及间接合计持有公司68.54%股份,控制70.10%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8] 主营业务与同业 - 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营业务为电气控制系统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整机控制系统和车联网产品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麦格米特、汇川技术、蓝海华腾、英搏尔、宏英智能等上市公司 [3]
朗泰通IPO终止背后 更换会计师后财务资料仍过期
犀牛财经· 2025-05-22 14:41
公司IPO终止情况 - 朗泰通创业板IPO审核状态于2025年5月19日变更为"终止(撤回)"[2] - 终止原因为公司和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6] - 公司IPO申请于2023年6月27日被深交所受理,但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回复2023年11月8日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5] 财务资料更新问题 - 公司多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要求补充提交,最近一次为2025年3月31日[6] - 2024年6月29日更新了迟到3个月的财务资料,招股书数据截止日期定格在2023年12月31日[5] - 2024年8月2日因需更换申报会计师被中止审核,11月1日完成会计师更换[6] 公司业务及募资计划 - 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电池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应用于储能、电动工具等领域[7] - IPO拟募集资金7.02亿元,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基地建设、研发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7] 行业背景 - 2024年以来多家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公司IPO终止,包括双登股份、美科股份等[7] - 锂电池产业链IPO遇阻与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价格下跌导致业绩下滑有关[7] - 行业洗牌加速,落后产能加快出清,企业扩产态度趋于谨慎[7]
控汇股份IPO终止背后:濒临亏损边缘 持续分红惹争议
犀牛财经· 2025-05-14 14:42
公司IPO终止 - 公司IPO审核状态持续4个月后最终选择撤回申请文件 上市进程更新为"终止" [2] - 公司对第3轮问询函关于"业绩及客户稳定性""募资合理性""扩产必要性"等问题未进行回复 投资者等待10个月后仍无回应 [2] - 公司业绩濒临亏损是IPO终止主要原因之一 2024年营收2.58亿元同比减少16.34% 此前3年平均增速超30% [3] - 2024年公司净利润0.03亿元同比骤降93% 此前3年增速最低为16.20%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工控机、工控板卡及相关配件 [4] - 公司2016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 2023年11月3日提交北交所IPO申请 [4] - 公司拟募集资金1.63亿元 计划用于工控机及核心零部件扩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信息化建设项目 [4] 募投项目争议 - 2023年公司单位固定资产投入对应营业收入产出比为18.00 募投项目扩产后预计投入产出比大幅下降至4.75 [4] - 2020年至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负增长 但期间派发现金红利达2342.66万元 [4] - 实控人吴有才、李娜夫妇凭借85.76%持股比例分得2010万元 [4] 业绩及客户情况 - 2023年公司来自主要客户比亚迪订单金额477.4万元同比减少逾九成 [4] - 2024年财报中未提及对比亚迪在手订单金额 为2017年以来首次濒临亏损边缘 [4]
中国茶叶IPO终止审核!
梧桐树下V· 2025-03-22 23:12
IPO终止审核 - 上交所终止审核中国茶叶主板IPO 直接原因是公司及保荐机构中信建投撤回申报 [2] - 公司IPO申报于2023年2月28日获得受理 3月15日收到首轮审核问询但未公布回复 [2] - 本次IPO拟募资11.4亿元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 2015年改制为有限公司 2000年变更为股份公司 [4] - 注册资本6.875亿元 控股股东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0% 实际控制人为中粮集团 [4] - 茶缘一号至四号为员工持股平台 [4]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定位全品类品牌消费品公司 拥有"中茶"核心品牌及多个子品牌 产品涵盖乌龙茶、普洱茶等多种茶类 [5] - 行业集中度低 以中小私营企业为主 公司主要茶类市占率均不足2% [6][7] - 黑茶2021年销量0.37万吨 占比1.06% [6] - 乌龙茶2021年销量0.43万吨 占比1.89% [6] - 红茶2021年销量0.44万吨 占比1.30% [6] - 白茶2021年销量0.04万吨 占比0.57% [6] 财务表现 - 2019-2021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分别为16.338亿元、18.932亿元、24.338亿元 [9]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196亿元、2.680亿元 [9]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228亿元 净利润2.005亿元 [10] - 资产负债率(合并)2022年6月末为36.71% 呈下降趋势 [10] - 研发投入占比从2019年1.43%降至2022年上半年0.75% [10] 存货情况 - 存货账面价值持续增长 从2019年末9.673亿元增至2022年6月末16.553亿元 [11]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从45.51%升至52.07% [11] 募资用途 - 拟募资11.4047亿元 其中6亿元(52.61%)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4][15] - 其余资金用于云南普洱茶产能建设项目(2.897亿元)和营销网络及品牌建设项目(2.507亿元) [15] 子公司处罚 - 子公司中茶安化2019-2020年两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罚款共10万元 [17] - 子公司中茶梧州2021年因违法发布广告被罚款30万元 [18] 高管薪酬 - 公司总经理沈芃、副总张小凤2022年9月起才在公司领薪 [12] - 董事长陈朗等多名董事未在公司及子公司处领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