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

搜索文档
“重构价值、激发产业新动能”——WAIC人工智能精英夜话璀璨启幕
第一财经· 2025-07-27 14:57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并推动行业创新,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共同推动产业端持续赋能[1] - 上海作为人工智能前沿阵地,拥有强大科研实力和完整产业链结构,正加速建设基础设施、人才资源和产业生态[3] - 上海已实现人工智能创新企业、产业规模和人才数量"三个倍增",处于产业爆发式增长的历史节点[5] 产业生态协同与服务平台 - "1科创"生态服务平台发布,聚焦科创全生命周期,设计MAGIC五大场景类别(源动力/先手位/跨世代/创公司/未来城)实现项目结构化与用户集群化[15] - 东浩兰生推出Hi! WAIC超级志愿者智能体,利用七年WAIC数据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大会智能升级[18]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图谱》启动,覆盖AI+医疗/制造/金融/教育等重点领域,构建"重点行业×应用场景×生态主体"全景研究框架[20] 垂直行业应用案例 - 医药行业:AI可将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3-6个月,全球监管政策推动技术加速落地[27] - 企业管理:AI重塑运营/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生态模式/组织文化五大领域,未来3-5年将实现SaaS与智能体深度融合[29] - 交通运输:AI+北斗时空大数据解决安全痛点,保险公司需求驱动高质量交通数据应用[33] - 智能硬件:AI眼镜需控制在40克以内实现全天佩戴,未来十年将复刻智能手机升级路径[33] - 医疗领域:院内设备与AI结合提升诊疗效率,院外穿戴设备实现持续患者监测[33] 技术商业化趋势 - 大模型调用成本下降推动垂直行业商业化潜力显现,应用接入便利性大幅提升[25] - 科技行业护城河依赖网络效应与用户粘性,爆款产品需持续迭代维持优势[34] - 资本市场明确将人工智能视为确定性投资风口,行业爆发时点预测难度较高但必须布局[35] Z世代技术展望 - Z世代创业者提出AI伦理挑战:需建立人类对抗AI的防御机制,警惕技术失控风险[43] - 智能汽车底盘将进化为"高智商暖男",通过AI实现全方位安全调控与驾驶体验优化[43]
计算机行业周报(20250721-20250725):WAIC盛会,关注国产算力与AI应用机会-20250727
华创证券· 2025-07-27 14: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预期未来3 - 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2][4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26 - 29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将在上海召开,全球AI领域厂商加速推出模型和智能体产品,AI技术引擎在各行业加速落地,今年WAIC会议将呈现更多全球化、多元化、商业化特点,行业加速场景落地,大模型与Agent等技术加速变现,建议关注AI应用落地 [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周观点 - 本周(7月21 - 25日)计算机(中信)指数涨1.81%,创业板指数涨2.76%,上证指数涨1.67%,板块周涨幅前三为天润科技(51.04%)、海天瑞声(22.59%)、唐源电气(19.92%),跌幅前三为*ST云创(-10.61%)、四方精创(-9.26%)、正元智慧(-8.70%) [5][8] - 7月以来全球厂商加速推新,GPT - 5等领军模型呼之欲出,AI技术在多行业加速落地 [5][9] 周行情(07.21 - 07.25)回顾 - 本周上证指数涨1.67%,创业板指数涨2.76%,计算机指数涨1.81%,跑输创业板指0.95个百分点,行业排名21/30 [14] 资金情况回顾 - 本周全部A股资金净流出2000.19亿元,计算机资金净流出180.64亿元,计算机ETF基金份额较上周上市幅度为1.16% [17] 聚焦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有望催化AI应用板块 回顾往届:国家级高层次展会,成果丰富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2018年创办,由多部门和上海市政府主办,坚持国际化等,已成功举办七届 [10][18] - 2024年大会多项数据创新高,展览面积超5.2万平方米,512家知名企业超1500项展品参展,线下参观人数超30万,在线注册人员13.5万,全网流量超20亿 [20] - 2024年各大厂商展示新一代大模型,特斯拉Optimus二代型号上海首秀 [23] 本届前瞻:国际化程度加深,关注行业落地 - 第八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26 - 29日举行,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围绕多方面开展活动,会议论坛按“1+1+2+10+N”架构策划 [24] - 本次大会吸引73余国家和地区1572余位嘉宾参会,包括12位大奖得主、80余位院士等 [27] - 展览面积超7万平方米,8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涵盖大模型、AI终端、智能机器人及多款新品 [27] 投资建议与相关标的 - 企业级服务推荐办公场景(金山办公等)、营销(迈富时等)、ERP(金蝶国际等)等领域相关企业 [12][31] - 行业场景推荐金融(大智慧等)、教育(科大讯飞等)、法律(华宇软件等)等领域相关企业 [12][31]
直击WAIC 2025 | 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Agent优先”时代将全面到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14:45
阿里巴巴AI模型开源与生态发展 - AI Agent成为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阿里巴巴开源三款大模型在基础模型、编程模型和推理模型领域获得全球开源冠军 [1] - 通义千问实现全尺寸、全模态全面开源,打破开源与闭源模型技术壁垒,AI模型技术从"渐进式创新"进入"指数级跃迁"阶段 [2] - 阿里巴巴未来三年将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金额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2] - 开源后阿里千问API调用量三天突破1000亿Tokens,热度超越GPT等国际模型,包揽OpenRouter趋势榜前三 [2] - 通义千问全球下载量突破4亿,衍生模型达14万个,阿里云百炼平台已有20万开发者开发70多万个Agent [2] AI Agent应用场景与行业合作 - "Agent优先"时代来临,开源推动大模型生态繁荣,模型理解、推理、生成能力显著提升 [3] - 智联招聘使用开源通义模型优化招聘场景,覆盖职位发布、简历推荐、面试等全流程,2025年推出AI版产品 [3] - 智联招聘与百度、阿里等国内大模型厂商合作,探索人力资源领域应用,解决招聘效率痛点 [3] AI对人才需求的影响 - 数据标注、算法工程师等AI相关职位数同比增长,数字技能成为基础能力 [3] - 软技能重要性提升,未来组织形态多样化,AI员工将出现,企业需重构管理流程 [3]
未来智造局|WAIC会场直击:具身智能有了“烟火气” 大模型奔向规模化应用季
新华财经· 2025-07-27 13:45
行业概览 - 上海AI产业规模显著增长,截至一季度规上企业达394家,产业营收超1180亿元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增长65%,人才总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形成企业、规模、人才"三个倍增"格局[1]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超800家企业参展,展示超40款大模型、50款AI终端、60款智能机器人及上百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1] - 大模型行业经历"百模大战"后进入新阶段,基础大模型研发集中在阿里、抖音、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及智谱、Minimax、阶跃星辰等创业公司[6] 人形机器人技术 - 人形机器人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热点,国内企业展示多项创新:智元机器人远征A2展示书法、击鼓、舞龙等传统文化技能[2] - 银河通用机器人搭载VLA大模型实现随机货品抓取,复旦大学团队通过"视触"方案完成对果冻、豆腐等柔软物体的精准抓取[2] - "青龙"机器人基于600万真机数据和2.8B操作大模型实现自动化物料分拣,预计年底完成2500万整机数据积累,可满足核电、汽车等复杂工业场景需求[3] - "天工Ultra"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曾获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3] - 赛博格机器人推出中国首款重载机器人Cyborg-R01,机身减重62.5%同时实现单机20千克负载、故障率低于0.1%[3] AI终端产品 - 智能眼镜厂商XREAL、Halliday、Rokid、李未可展示新品,阿里巴巴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集成通义千问大模型及多种应用场景功能,预计10月上市[4] 大模型应用 - DeepSeek以同性能模型5%-10%的成本大幅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5] - 阶跃星辰发布新一代基础大模型Step 3,覆盖语音、视觉理解、图像编辑等多模态领域[6] - 蓝想数科开发医疗智能体,在预检分诊场景提升30%效率,已在上海三甲医院试点[7] - 华东师范大学研发金融智能体"AI Jason",30秒生成信贷报告并应用于农业银行审批环节[7] - 合合信息展示AI图像处理技术,可对3.85米×1.71米的《坤舆万国全图》进行高清扫描和无痕拼接[7] 创新应用场景 - 创伴科技开发AI内容创作工具,通过训练使AI贴近用户个人写作风格[8][9] - JMuse晶睿者科技开发AI Agent提升生化材料制备效率,已积累垂类专家小模型和工作流程认知[9] - 音潮开发音乐大模型产品,实现"文生音乐""图生音乐"及多维度精细控制[9] - 其他创新包括脑机接口评估精神疾病、AI剧场平台生成虚拟环境24小时直播等[10]
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大模型已呈现“周级迭代”爆发态势
快讯· 2025-07-27 13:43
大模型技术发展态势 - 当前AI模型技术正经历从"渐进式创新"到"指数级跃迁"的历史性转变 [1] - 大模型已呈现"周级迭代"的爆发态势,相比2019年单点突破的语言模型有显著进步 [1] 阿里巴巴AI布局 - 公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最新开源三款大模型 [1] - 阿里云副总裁叶杰平作为大数据和智能实验室负责人出席活动并发表观点 [1]
腾讯混元亮相WAIC 2025,发布3D世界模型及系列开源模型
观察者网· 2025-07-27 13:22
腾讯混元3D世界模型1.0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并开源混元3D世界模型1.0,这是业界首个开源可沉浸漫游、可交互、可仿真的世界生成模型 [1] - 该模型融合全景图像合成与分层3D重建技术,支持文字和图片输入,几分钟内即可生成高质量、风格多样的可漫游3D场景 [1] - 过去需要专业建模团队数周才能完成的3D虚拟世界构建,现在大幅简化 [1] 技术特点与创新 - 采用"语意层次化3D场景表征及生成算法",将复杂3D世界解构为不同语意层级,实现前景与背景、地面与天空的智能分离 [9] - 输出标准化的3D Mesh资产,兼容Unity、Unreal Engine、Blender等主流工具 [9] - 在文生世界、图生世界的美学质量和指令遵循能力等关键维度全面超越当前SOTA开源模型 [13] 应用场景 - 游戏开发:极大简化3D场景构建流程,输入简单指令即可快速生成包含建筑、地形、植被的完整3D场景 [3] - VR应用:生成的场景可无缝导入Vision Pro等虚拟头显,带来沉浸式体验 [7] - 数字内容创作:普通用户无需建模经验,通过一句话或一张图即可快速生成360°沉浸式视觉空间 [7] 模型生态与开源计划 - 除3D模型外,公司还披露了包括端侧混合推理语言模型、多模态理解模型、游戏视觉模型等在内的一系列开源计划 [1] - 将在月底开源0.5B、1.8B、4B、7B混合推理模型,以及多模态理解模型混元-large-vision和游戏视频生成框架混元GameCraft [16] - 混元3D系列模型社区下载量超过230万,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3D开源模型 [18] 模型性能与行业地位 - 混元3D 2.5模型质感大幅提升,在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6月评测中排名全球第一 [16] - 全球首个AI设计智能体Lovart已首选调用混元3D模型的API接口 [16] - 知名3D打印公司拓竹科技旗下的模型平台MakerWorld也已接入混元3D模型 [16] 基座模型进展 - 混元旗舰模型TurboS保持每月一个版本的快速迭代,在全球大模型权威排行榜上稳居前列 [13] - 混元T1综合能力国内领先,在项目级代码生成、高难度数学推理、文本写作等方面表现突出 [14] - 多模态理解模型混元Vision在LMArena Vision全球榜单中获得国内榜首,中文能力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14]
直击WAIC丨蘑菇车联携首个物理世界AI大模型MogoMind亮相WAIC 2025
新浪科技· 2025-07-27 11:58
专题: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新浪科技讯 7月27日中午消息,近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年度盛会——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 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 2025)在上海举行。 大会期间,蘑菇车联围绕AI大模型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展示深度理解物理世界的AI大模型MogoMind、 智能体与物理世界实时交互的AI网络等多项核心技术产品。 在蘑菇车联展区,MogoMind作为首个深度理解物理世界AI大模型备受关注。据悉,该模型参数规模达 到了70亿,感知精度、认知准确度超90%,多模态推理准确率超88%,能推演超800个交通场景,目前 已在北京、上海、浙江等8个城市落地应用。 相比数字世界中的大模型,MogoMind可以视为物理世界的实时搜索引擎,通过接入物理世界实时动态 数据,MogoMind形成全局感知、深度认知和实时推理决策能力,能够从数据中抽取意义、从经验中学 习规则、在场景中灵活决策。 责任编辑:王翔 MogoMind依托交通数据流实时全局感知、物理信息实时认知理解、通行能力实时推理计算、最优路径 实时自主规划、交通环境实时数字孪生、道路风险实时预警提醒六大关键能力,解决了当前AI缺乏物 理世界实 ...
报告:中美人工智能发展差距缩小,全球大模型数量增长放缓
南方都市报· 2025-07-27 11:57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格局 - 《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2025》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编写,连续五年在WAIC发布,评估46国AI创新水平[1] - 报告从基础支撑、资源与环境、科技研发、产业与应用、国际合作交流5维度构建39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2] 国家梯队排名 - 美国以77.97分居首,中国58.01分第二,两国分差从2023年22.02分缩至2024年19.96分[2][4] - 第二梯队(36.60-30.98分)依次为英国、日本、韩国、德国、新加坡、法国[4] - 第三梯队(29.79-12.38分)包含加拿大、印度、荷兰等38国,其中印度29.41分排名第10[4] 中美竞争力对比 - 中国5个一级指标均排名第2,计算基础、人才教育等8项二级指标前2,电站容量、顶级论文量等20项三级指标前2[4] - 中国与美国差距主要体现在高价值专利数量、风险投资规模等维度[4] 大模型发展趋势 - 全球大模型数量增长率从2023年276%骤降至2024年12%,技术路线趋同导致性能差距缩小[5] - 中美新增大模型数量占全球比例从2022-2024年72%提升至86%,集聚效应显著[5] 全球政策与资本动向 - 美国、欧盟、英国、韩国密集出台AI基础设施支持政策[5] - AI基础支撑能力与国家经济水平关联性增强,南北差距扩大[5] - 风险投资热度回升,资金向优势国家和头部企业集中[5]
人工智能,大利好!
中国基金报· 2025-07-27 11:35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盛况 - 展区面积达十个苏超球场规模 吸引众多科技巨头及行业领袖参与[1] - 超过100款AI产品全球首发 商业化进程远超市场预期[3] - 机器人已在工业搬运、分拣、质检等场景实现深度应用 并向商业和家庭场景快速渗透[8][12] 京东AI战略布局 - 发布大模型品牌JoyAI及开源智能体JoyAgent 成为行业首个100%开源企业级智能体[5] - 通过JoyInside品牌与数十家机器人企业合作 将对话智能体植入机器狗、AI玩具等硬件 瞄准百亿级儿童教育市场[5][13] - 数字人业务已服务20000+品牌 带货能力超越80%真人主播 成为行业规模最大应用[17] - 近期领投千寻智能、逐际动力等三家具身智能企业 5月已参与智元机器人投资[7] AI行业发展趋势 - 企业端AI应用规模化落地验证产业趋势 机构普遍看好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板块[12][19] - 云厂商提供AI原生基础设施 应用产品在技术成熟与成本下降驱动下加速场景渗透[23] - 中国在应用层创新优势显著 拥有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及完整产业链 为AI落地提供独特土壤[24] 商业化进展与争议 - 行业存在商业化速度分歧 反方认为存在泡沫化风险 正方认为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价值[20] - 京东AI Infra 1.0发布印证"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的行业普遍发展路径[23] - 具身智能领域投资活跃 二季度重仓机器人基金实现规模与净值双增长[19] 投资机会判断 - AI深度应用成为趋势主线 拥有场景落地能力的企业更具投资价值[18][25] - 大模型深度应用进入快车道 产业格局类似早期互联网 需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波动[21][24] - 应用层创新是中国企业突破关键 京东等具备场景融合能力的企业展现先发优势[24][25]
在上海WAIC,800展商无一不想成为黄仁勋
虎嗅APP· 2025-07-27 10:59
AI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年WAIC的绝对主角,热度明显压过大模型,参展公司从去年的18家剧增至80家,占据整个展馆二层[8][16] - 大模型厂商集体告别单纯比拼模型参数的"炫技"时代,转向全力讲好落地故事,生存压力下务实成为主旋律[35][36] - 行业整体呈现"求稳"趋势,头部科技公司核心人士吐槽今年缺乏想象力,所有人都在求稳[5][9] 具身智能领域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成为展馆流量担当,估值分别超百亿和150亿元,均宣称今年能实现10亿营收目标[16] - 多数具身智能公司商业化进展缓慢,部分厂商实际出货量仅寥寥数台,单台售价不足10万元,与亿元级融资额形成反差[20][21] - 2025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赛道融资事件已超2024年全年,融资额突破230亿元,出现多起亿元级大额融资[24] 大模型领域 - 阶跃星辰宣布多模态推理模型Step3即将开源,并设下10亿营收目标,获得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关注[29] - MiniMax采用纯卖API商业模式并大力投入C端应用,创始人闫俊杰在WAIC开幕式发表演讲[31] - 大模型领域快速洗牌,去年参展的百川智能今年已不见踪影,智谱AI和Kimi展位面积明显缩水[34][35] 行业现象与反思 - 展会上机器人演示呈现刻意"完美",与行业早期频频出错的现实形成戏剧性反差[8][40] - 行业人士担忧具身智能企业趁今年融资热潮加紧融资,未来可能很快进入冷却期[25] - 对确定性的过早渴求和商业数字的急切标榜正在扼杀行业需要的冒险精神与创新[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