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工业大模型

搜索文档
2025WAIC具身智能机器人观察
2025-07-28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工智能、机器人、机械 - **公司**:联想、海尔、新时达、云深处、宇树、强脑科技、富力业、千寻智能、浙江荣泰旗下 KGG、恒工精密、雷赛智能、禾川、兆威机电、中天科技、智源、商汤、银河通用、丽迪、来福、百千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上海人工智能大会特点**:参与热度再创历史新高,聚焦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工业场景中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场实景演示;人形机器人成关注焦点,参展企业覆盖算法、本体、零部件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围绕巨声智能展开更深层次生态化探讨,涉及 AI 安全、全球治理及部署障碍[2] - **广义人工智能领域重要话题**:AI 普惠带来基础平权,核心要素从传统三样扩展为新六要素;商业闭环构建获资金支持,如上海 925 亿资金池;开源理念受重视,如智源开源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中国推动全球 AI 普适性,首创全球合作治理协议[4] - **巨声智能机器人研究目标**:从解决自动化问题转向解决自主性问题,关注开放物理场景下的柔性作业,能力体系从单点任务拓展到复杂任务[6] - **VRA 模型应用现状**:处于技术探索期,未形成真正端到端解决方案,企业实际依赖 MPC 加强化学习,云深处、宇树等关注工业场景产品量产,但模型仍需探索[7][8] - **机器人通用模型发展水平**:缺乏有效 Benchmark 评价标准,目标对齐困难,创业公司依赖下游客户反馈摸索发展路径,时间受限[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企业动态** - **联想**:发布六足机器狗和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应用于电力巡检等场景,形成商业化生态,采用深度强化学习和蒸馏技术[3][11] - **海尔**:入股新时达,展示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天智工业大模型,推动机器人联入工厂级运维,进行业务整合[3][12] - **云深处**:展示四足机器狗用于流程工业检测,演示轮式四足机器狗高难度动作,体现极致运控能力[13] - **宇树**:展示小型人形机器人现场搏斗,吸引关注运动控制水平[13] - **强脑科技**:展示灵巧手产品,算法通过神经电信号控制和预测,人形机器人单手负载能力强,有仿真创新[13] - **富力业**:发布家庭陪伴机器人 G23,8 月正式发布,侧重家用场景,采用视觉系统[14] - **千寻智能**:展示基于 VLA 算法端到端折叠柔性衣服场景,采集真实数据训练,主打卖机器人工作站[14] - **恒工精密**:盈利能力较好,突破斜波减速器钢轮等关键零部件材料,实现自主配方和热处理加工[3][16] - **雷赛智能**:展示适配人形机器人的新工艺无框电机,具有轻量性和散热性优势[3][17] - **兆威机电**:展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坚持自研自产,未来灵巧手尺寸逐渐缩小[18] - **浙江荣泰旗下 KGG**:展示微型滚珠丝杠产品及行星滚珠丝杠线性执行器,强调滚珠丝杠优势,8 月初上线自动化生产线[19][20] - **行业新变化**:2025 年人形机器人领域减速器产品增加新材料或品类,反映纯硬件角度行业不断创新发展[21]
海尔周云杰:构建"天地一体"AI生态 呼吁技术普惠与跨界融合
人民网· 2025-06-27 17:13
夏季达沃斯论坛核心议题 - 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汇聚90多个国家1700余名政商学界领袖 [1] - 论坛聚焦创新商业方案应对全球挑战,海尔集团CEO周云杰出席开幕仪式及总理特别对话会等重要环节 [1][4] 海尔AI战略布局 - 公司提出"创新是企业的灵魂"理念,强调AI发展需技术突破与思维转变同步,通过组织流程变革实现全员全流程AI转型 [5] - 构建"天上有大模型、空中有智能体、地上有AI终端"立体架构:1)自主研发UHome智慧家庭大模型和天智工业大模型,接入DeepSeek等通用模型 2)以小优音箱为中枢的智能体系统 3)"AI之眼"系列家电实现食材识别、防溢锅等智能功能 [5] - 企业竞争形态已从单体竞争转向生态竞争,海尔转型为覆盖智慧住居/大健康/产业互联网的生态企业,连续7年入选BrandZ全球物联网生态品牌百强 [5] 生态化转型路径 - 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定制化转型方案,提出"与AI同进化或被边缘化"的二元选择,倡导"最聪明的人+机器"的未来模式 [6] - 推动机器智能普惠化,坚持"科技向善"理念,促进跨品牌智慧家庭互联互通以消除技术壁垒 [6] - 呼吁企业家以创新精神拥抱AI时代,通过责任担当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6]
连接千行百业,AI注入动力 工业互联网十年磨一剑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6
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 自2015年推进产业化实践以来,工业互联网已取得重要突破,以5G为突破口,通过工业无线、工业以太网、边缘计算、信息模型等新型工业网络技术实现工业生产要素和产业链上下游深度连接 [1] - 2024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1.5万亿元,带动经济增长近3.5万亿元,已拓展至49个国民经济大类,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 [1] - 工业互联网发展经历两大变化:从单系统自动化转向全链条数字协同,从设备能力扩展到数据驱动的决策闭环和智能优化 [1]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 - 工业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AI质检、机器人高精度抓取、工业大模型等应用广泛 [2] - "5G+工业互联网"全国建设项目超1.85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超6700亿个 [3] - 数据驱动成为高频词,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沉淀数据打造天智工业大模型,升级为智能体平台 [3] 技术应用路线 -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形成两条技术路线:场景化小模型从外围应用走向深度分析,大模型虽处初期但能力持续增强 [3] - 工业大小模型分布呈"正反微笑曲线",大模型应用于知识密集型研发设计,小模型应用于生产管控等细分场景 [4] - 未来大模型将提升泛化性与综合分析能力,与小模型协同加速全链条变革,深度融入设计各环节 [4] 规模化应用案例 - 工业互联网优化某汽车主机厂供应链体系,仓库资金占用率降低23%,生产渠道零部件配套率近100% [6] -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等新模式普及,全国700家5G标杆工厂产能平均提升近20%,运营成本下降近15% [6] - 工业互联网企业携手产业链出海,徐工汉云布局九大数据中心节点,蓝卓在海外开源覆盖10余国家8000多家工厂 [6][7] 未来发展方向 - 工业互联网发展关键在于规模化应用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型工业网络将重塑工业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7] - 制造模式将向柔性智能的高效自主化方向发展,智能体广泛存在于工厂场景,通过大模型实现高度自主生产 [7] - 行业需夯实工业连接基础,建设高质量工业数据集,打造专业大模型,加快智能计算布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