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减排
搜索文档
4.25亿美元全盘接手合资企业! 美国农产品巨头安德森斯(ANDE.US)加码押注生物燃料乙醇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08:50
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安德森斯公司斥资4.25亿美元收购与马拉松石油合资企业剩余股份 实现四家生物燃料乙醇工厂全资控股 [1][2] - 交易使公司在生物燃料领域投资规模翻倍 [1] 可再生燃料资产翻倍 [2] - 合资企业成立于2019年 旨在利用当时谷物供给过剩局面 [1] 战略布局与业务整合 - 公司实现从玉米收购-乙醇加工-出口物流全链条一体化 [2] - 通过完全控股可将自有粮源直接输送至工厂 降低原料波动风险 [2] - 副产品可在全球客户中实现一站式销售 形成谷物-燃料-饲料闭环优化 [2] - 在休斯顿港签署长期租约 扩建专用装船塔 目标年出口超200万吨 [2] 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 - 特朗普政府提高生物燃料掺混配额 并拟限制进口乙醇 [2] - 美国政府上调2026年起强制掺混配额 [2] - 燃料乙醇被美国能源部 能源信息署和环保署同时列为可再生燃料与常规生物燃料 [3] 财务表现与发展规划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达31.4亿美元 高于华尔街预估的28.6亿美元 [1] - 此次收购是公司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包括在休斯顿建设新大型贸易港口 [1] - 交易为公司打开碳减排信用 海外出口与政策激励多重增长空间 [2]
建材业发展重在提升“含绿量”
经济日报· 2025-08-05 06:08
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 建材行业正处于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降碳任务繁重 [1] - 行业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近年来在碳减排路径探索上取得成效 [1] - 水泥行业已实现碳达峰并于2023年3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1] 政策与基础研究 - 围绕《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引导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实施碳减排技术指南 [2] - 开展建材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水泥企业净零转型方案研究等,为碳减排提供理论指导 [2] - 以混凝土为重点推出低碳分级标签,加快典型建材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建设 [2] 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 - 相关部门积极做好水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 [2] - 组织建材(水泥)行业碳交易技术工作组,调研企业碳市场运行问题及建议 [2] - 开展水泥生产线二氧化碳排放精确计量技术设备攻关及示范推广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建材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合作,研发推广低碳技术及节能降耗技术 [3] - 加大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研发绿色氢能、生物质燃料替代燃煤技术 [3] - 加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和示范项目建设 [3] "六零"工厂建设 - 持续推进"六零"示范工厂等"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30个研发项目中已有超10个取得阶段性成果 [1][3] - "六零"工厂建设是创新的催化剂,提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可推广解决方案 [3]
微软为何豪掷17亿美金“埋粪”?
虎嗅· 2025-08-04 21:55
微软的碳去除策略 - 微软与Vaulted Deep签署协议 在2038年前完成490万吨碳去除目标 交易价值可能高达17亿美元[6][7] - Vaulted Deep通过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泥浆并注入地下1500米深岩层 实现永久碳去除 同时防止污染物扩散[8] - 微软2024财年碳排放量较2020年增长23.4% 此项支出实质是购买排放权以应对云计算和AI业务扩张带来的排放压力[9][10] AI行业碳排放现状 - 四大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Meta、Alphabet)2020-2023年间接碳排放量平均增长150% 其中亚马逊增长182% 微软增长155%[13][14] - 排放量最高的AI系统预计年排放1.0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14] - AI行业采用基于市场的核算机制 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可在账面上实现零排放 但实际减排效果存疑[11] AI模型环境消耗具体数据 - Mistral Large 2模型18个月训练运行排放2.04万吨二氧化碳 相当于5000辆家用轿车年排放量[4][16] - 消耗水资源28.1万立方米 相当于112个奥运泳池注水量 硬件资源消耗达660公斤锑当量[16] - 模型训练推理阶段占温室气体排放85.5% 水资源消耗91%[17] - 具备推理能力的模型能耗是非推理模型的4-6倍[18] 未来资源消耗预测 - 到2027年AI年耗水量可能达66亿立方米 相当于瑞士年消耗量的两倍[20] - 2030年数据中心能耗可能翻倍至945 TWh 超过日本(900 TWh)和瑞士(60 TWh)的总和[20] - 生成式AI电子垃圾2023年达2600吨 2030年可能增至250万吨 相当于133亿部废弃智能手机[21] 科技企业减排措施 - 谷歌、微软、Meta承诺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 亚马逊目标设定在2040年[23] - 微软投资核电站电力采购 Meta签署20年1.1吉瓦核能协议 亚马逊建设核电站供电数据中心[24][25] - 谷歌加大对核聚变能源投资 签署200兆瓦无碳能源购买协议[25] 行业治理挑战 - 当前碳排放核算机制存在缺陷 企业可通过采购方式在账面上实现零排放[11] - 碳信用机制常被用于误导性碳中和宣传 实际减排效果因项目而异[10][23] - 政府监管缺位 企业碳中和承诺基于自愿原则 约束力不足[27]
微软斥资17亿美元“埋粪”,揭开AI的能源黑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6:13
AI行业的环境影响 - AI训练和运行产生巨大碳排放,Mistral Large 2模型18个月排放2.04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5000辆家用轿车一年排放量 [7] - AI模型生命周期中训练和推理阶段环境影响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占比85.5%,水资源消耗占比91% [7] - 具备推理能力的AI模型能耗和碳排放是非推理模型的4到6倍 [9] - GPT-4o每天7亿次查询推算年用电量39万至46万兆瓦时,相当于3.5万美国家庭年用电量 [9] - 生成式AI在2023年产生2600吨电子垃圾,2030年可能达250万吨,相当于133亿部废弃智能手机 [9] 科技巨头的碳排放现状 - 微软2024财年碳排放量较2020年累计增长23.4% [4] - 2020-2023年亚马逊、微软、Alphabet和Meta间接碳排放量平均增长150% [6] - 亚马逊2023年运营碳排放量比三年前增长182%,微软增长155%,Meta增长145%,Alphabet增长138% [7] - 排放量最高的AI系统预计每年排放1.0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7] 资源消耗数据 - Mistral Large 2消耗28.1万立方米水,可注满112个奥运泳池 [7] - 到2027年AI年耗水量或达66亿立方米,是瑞士年消耗量两倍 [9] - 数据中心能耗2030年或达945 TWh,超过日本和瑞士总能耗 [9] 碳减排措施 - 微软与Vaulted Deep签订协议,计划2038年前完成490万吨碳去除目标,交易价值可能达17亿美元 [3] - Vaulted Deep通过深井注水技术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生物泥浆并封存地下1500米 [3] - 谷歌、微软和Meta承诺203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亚马逊目标2040年 [10] - 科技巨头6月公布多项可再生能源领域进展 [10] 行业争议与挑战 - 专家批评碳抵消逻辑,认为应优先从源头减少排放而非购买碳信用额 [4] - 当前排放核算机制存在缺陷,企业可通过采购方式在账面上实现零排放 [6] - 碳信用机制常被用于误导性"碳中和"宣传 [10] - 企业自愿碳中和承诺约束力不足,需政府加强监管 [11]
星星充电等在内蒙古成立能源科技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3:32
公司基本信息 - 万帮智汇能源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31日成立 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 法定代表人王迪 登记状态为存续[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 由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分局登记管理[2]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50118MAET58C393P 纳税人识别号相同 纳税人资质为核 行业分类属土木工程建筑业[2] 股东结构与出资 - 公司由三家股东共同持股 万帮星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1% 认缴出资额1530万元 为控股股东[1][2] - 万帮能碳科技(内蒙古)有限公司持股29% 认缴出资额870万元 内蒙古星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0% 认缴出资额600万元[1][2] 经营范围 - 许可项目包括发电业务 输电业务 供(配)电业务 供电业务 认证服务 电力设施安装维修等 需经相关部门批准[1][2] - 一般项目涵盖碳减排 碳转化 碳捕捉 碳封存技术研发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技术研发 节能管理服务[1][2] - 业务范围延伸至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 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 储能技术服务 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1][2] 行业属性 - 公司专注于能源科技领域 业务涉及发电输电配电全产业链 同时布局碳管理技术研发与数字化服务[1][2] - 经营范围包含多项前沿技术研发 包括在线能源监测技术 资源再生利用技术 高效节能技术等 符合新能源行业发展方向[1][2]
艾氢技术:瞄准氢能产业储运痛点 推动能源转型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氢能行业背景 - 氢能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能源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焦点 储运环节是产业链高效利用的关键 [1] -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氢能战略地位 2025年目标燃料电池车保有量5万辆 可再生能源制氢10-20万吨/年 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3] -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全球第一 但存在发电与用电端不均衡问题 固态储氢技术可提升绿电消纳率 [4] 艾氢技术创新 - 自主研发纯镁基固态储氢技术 质量储氢密度达7.6% 分别为高压气态氢4倍和低温液态氢1.5倍 [2] - 技术安全性高 常温常压稳定 工作压力1个大气压 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普通密封桶即可储运 [2] - 产品兼容纯镁基 镁合金及催化剂材料 灵活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2] 产业化进展 - 2024年3月建成池州千吨级镁基储氢材料基地 6月试生产 预计年产3000吨 覆盖华东地区供应 [3] - 推出行业首套自动化镁基模块供氢系统 包含储氢瓶 储氢模块 供氢模块 支持公斤级至吨级用氢需求 [1][4] - 2024年4月启动常熟固态氢技术研发中心 配备国际一流设备 支持200人科研团队 [6] 应用场景 - 固定式场景覆盖实验室 半导体 冶金化工等领域 移动式场景适用车辆 船舶 无人机等 [4] - 开发氢电源产品线 电化学发电装置功率覆盖100W-5KW 支持户外作业 应急避难所 电信基站等场景 [5][6] - 固态氢动力包可作为移动充电站 加氢站 为新能源车提供应急服务 [5] 商业合作 - 2024年5月完成国资基金领投的A轮融资 6月商业化产品面市 [1] - 客户涵盖科研机构 工业企业 能源公司 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所 中国电建等达成研发合作 [6]
赣锋锂业成立赣锋综合能源(青海)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 2025-08-03 19:16
公司动态 - 赣锋综合能源(青海)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王光坤 注册资本20000万元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新能源设备制造与销售 光伏设备销售 风力发电技术服务 储能技术服务等 [1] - 业务还包括节能管理 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 软件开发 电池及零配件销售 碳减排技术研发等 [1] - 公司由赣锋锂业全资持股 股权穿透显示为子公司结构 [1] 行业布局 - 公司业务涉及新能源全产业链 包括研发 制造 销售 技术服务等环节 [1] - 重点布局光伏 风电 储能等清洁能源领域 覆盖设备 技术 管理服务等细分市场 [1] - 拓展碳减排技术研发 森林固碳等新兴环保业务 符合双碳政策导向 [1]
深圳市华麟隆佑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18
公司成立信息 - 深圳市华麟隆佑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周显文 [1] -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由深圳市新隆伟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2]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营业期限从2025-8-1至无固定期限 [2] 股东结构 - 唯一股东为深圳市新隆伟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100% [2] 经营范围 - 主要涵盖规划设计管理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数字技术服务 [2] - 涉及智能农业管理 科技中介服务 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 [2] - 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专业设计服务 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 [2] - 覆盖物联网技术研发和服务 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 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2] - 包含碳减排 碳转化 碳捕捉 碳封存技术研发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 [2] - 涉及风力发电技术服务 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充电桩销售 [2] - 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 会议及展览服务 国内贸易代理 [2] - 涵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 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 [2] - 包含工程管理服务 土石方工程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 [2] - 涉及物业管理 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2] - 包括货物进出口 技术服务 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 技术交流 技术转让 技术推广 [2] - 许可经营项目包括酒类经营 建设工程施工 [2] 企业基本信息 - 国标行业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2] - 注册地址为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吉祥社区雅商3号213 [2] - 登记机关未明确说明 [2]
深圳市华源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1 07:00
公司基本信息 - 深圳市华源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周显文 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 [1][2] - 公司由深圳市新隆伟科技实业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泰然四路29号天安创新科技广场一期A座304U62 [2]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人独资) 营业期限自2025年7月31日起无固定期限 [2] 经营范围 - 主要经营领域包括规划设计管理 工程和技术研究试验发展 数字技术服务 农业科学研究试验发展 [2] - 涵盖智能农业管理 科技中介服务 新材料技术推广 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2] - 涉及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 物联网技术研发与服务 创业投资(限未上市企业) 自有资金投资活动 [2] - 包含碳减排 碳转化 碳捕捉 碳封存技术研发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 风力发电技术服务 [2] - 包括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充电桩销售 供应链管理服务 互联网销售及设备销售 [2] - 许可经营项目包括酒类经营 建设工程施工 [2] 行业分类 - 公司属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大类 具体分类为研究和试验发展下的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 [2]
连云港大格惠民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01 00:2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连云港大格惠民综合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荣志,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连云港大格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 - 公司地址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东街道凤凰大道2号28号楼126号商铺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从2025-7-31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连云港市海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1] 经营范围 - 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单位后勤管理服务 [1] - 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远程健康管理服务 [1] - 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 [1] - 名胜风景区管理、园区管理服务、农村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 [1] - 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 [1] - 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 [1] - 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运行效能评估服务 [1] - 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工程管理服务 [1] -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光伏发电设备租赁 [1] - 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五金产品研发 [1] - 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房地产咨询、咨询策划服务、家用电器安装服务 [1] - 照明器具生产专用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日用百货销售 [1] 行业分类 - 国标行业为卫生和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提供住宿社会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