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费率基金
搜索文档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管理人更重持营,销售节奏“细水长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20:46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概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其中16只于5月27日启动发行,涉及易方达、汇添富、广发等16家基金公司 [1] - 多数产品认购期截至6月中下旬,募集目标最高达80亿元(广发基金),易方达、平安、华夏、天弘等设50亿元目标 [1][4] - 截至5月27日收盘,部分机构旗下浮费基金首日销量破亿,但行业整体销售节奏较指数产品更"细水长流" [1] 产品设计与费率结构 - 管理费采用三档费率:基准档1.2%、升档1.5%、降档0.6%,挂钩业绩比较基准实现差异化收费 [4] - 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混合型,股票仓位中枢约80%,对标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 [3] - 费率计提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实现"千人千面"收费模式,较2023年产品进一步优化 [4] 发行特点与行业动态 - 从申报到获批仅10天,平均认购期不足1个月,富国均衡配置混合认购期最长至8月26日 [3][5] - 建设银行托管7只产品居首,中国银行和浦发银行各托管3只 [3] - 行业更注重投资者教育,强调浮动费率意义科普和基金经理主动管理能力 [6][10] 营销策略与市场反应 - 营销重点包括费率结构科普和基金经理历史业绩(选股策略、价值投资风格等) [1][10] - 相比指数产品,主动权益类浮费基金销售难度更大,年初迄今混合型基金发行规模同比下降超50% [8] - 机构预期销售高峰可能在端午假期后,部分渠道需1-2周完成售前准备 [6][7] 监管导向与行业趋势 - 产品推出响应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 [3] - 监管导向促使行业更重视持续营销而非首发规模,强调长期投资者陪伴 [9][10] - 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初至今收益3.43%,优于主流宽基指数表现 [8]
上报到获批仅用时一周,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今日开抢!明星经理纷纷押注
华夏时报· 2025-05-27 19:04
产品发行概况 - 5月27日中国公募基金市场首批16只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正式启动发行,从5月16日集体上报到5月23日获批仅用7天完成全流程[3][5] - 16只产品包括东方红核心价值A、富国均衡配置A、嘉实成长共赢A等,认购截止日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募集天数平均30天左右[1][5][7] - 广发价值稳进A设置最高募集规模80亿元,其他6只产品平均募集上限41亿元,9只产品未设募集上限[7] 费率机制创新 - 管理费率首次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设置三档费率:基准档1.2%、升档1.5%(超额收益>6%且正收益)、降档0.6%(超额收益≤-3%)[4][6] - 费率挂钩持有期限及业绩比较基准(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持有不足1年按1.2%收费,满1年后根据收益表现动态调整[6][7] - 所有产品采用现金分红而非红利再投资,简化分档费率计算复杂度[7][8] 产品设计特点 - 均为主动权益类产品,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是唯一发起式基金,管理人自购不低于1000万元且锁定3年[7] - 业绩比较基准明确锚定主流宽基指数,16只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7][9] - 多家公司派出明星基金经理管理,如中欧基金沈悦、华夏基金王君正等[5][7][10] 行业政策背景 - 产品发行是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重要举措,旨在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9] - 证监会表示将推动浮动费率产品注册常态化,鼓励更多与投资者回报挂钩的产品创新[9][10] - "一周通关"审批效率体现监管部门对公募改革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10]
看完基金经理名单,更期待浮动费率了
华夏时报· 2025-05-27 12:20
核心观点 - 首批26只新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发行速度极快 从上报到获批仅一周时间 [2][3] - 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采用与业绩挂钩的费率结构 分为三档:跑赢基准6%收1.5% 跑输基准3%收0.6% 其他情况收1.2% [5][6][9][10] - 业绩比较基准多采用中证800指数(占70%)+港股宽基(10%)+中债(20%)的组合 体现稳健均衡特征 [11][12][13][15] - 广发基金王明旭担任广发价值稳进基金经理 其价值投资理念和绝对收益思路与浮动费率产品定位高度契合 [19][22][24][26][27][28][30][31][32] 浮动费率机制 - 管理费与业绩直接挂钩 持有满一年后按年化收益率分档收取 [6] - 费率结构不对称 最高档1.5%需同时满足跑赢基准6%且正收益两个条件 [9][10] - 相比传统固定费率 新模式更有利于投资者 基金公司需承担业绩不佳时的费率折让 [10] 业绩基准设置 - 中证800指数成为主流基准选择 覆盖A股70%市值 行业分布更均衡 [12][13] - 基准组合普遍加入10%港股和20%债券 强化资产配置属性 [11][15] - 基准设置体现监管导向 要求基金经理更注重跟踪基准而非相对排名 [16] 基金经理分析 - 王明旭管理产品过去5年区间盈利百分比达53.01% 位列同类前10% [18][19] - 投资风格偏重大盘价值 组合换手率仅103% 注重安全边际和长期持有 [22][24][26] - 具备14年投资经验 专户背景使其风险意识突出 擅长绝对收益策略 [27] - 管理产品类型多样 包括灵活配置/偏股混合/平衡混合型 均取得同类前列业绩 [31][32] - 2021年成功从消费切换至银行煤炭 2024年提前布局地产和顺周期板块 显示市场适应能力 [28][30] 产品发行情况 - 26只获批产品中16只已披露发行公告 广发价值稳进于5月27日启动发行 [3][33] - 产品代码:A类024448 C类024449 可通过中国银行及广发基金官方渠道认购 [19][33]
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开售,上一批同类产品至今收益如何?
搜狐财经· 2025-05-27 12:12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及发售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正式获批,部分基金于5月27日开启发售,发售期截至6月30日 [1] - 从上报至获批仅用时不到10天,体现监管对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和快速注册的要求 [2] - 本次获批基金并非首次探索,此前已有"盈利收费、亏损退费"的创新产品 [3] 上一批浮动费率基金表现 - 2023年集体获批的20只浮动费率基金中,18只保持正收益,2只收益为负 [3] - 业绩分化明显,头尾基金盈余差距接近50% [3] - 嘉实创新动力A1成立以来回报达41.68%,中欧时代共赢A1、富国核心优势A1、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回报均超30% [6] - 广发睿杰精选A1和华安远见慧选A1收益为负,分别为-3.18%和-6.51% [3][6] 基金规模及费率机制 - 20只基金中仅交银瑞元三年定开规模超18亿元,其余19只均在6亿元以下 [5] - 景顺长城价值发现A1规模从发售时的10亿元下滑至5.48亿元 [5] - 3种浮动费率机制:与持有期限、业绩基准差距、总规模挂钩 [4] - 部分基金对持有不足一年的投资者收取1.2%管理费,无法享受优惠费率 [7] - 3只基金费率与规模挂钩,但规模均不足1亿元,距离100亿元门槛差距较大 [7]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特点 - 结合过往产品优缺点,采取多种费率标准相结合的方式 [8] - 交银施罗德瑞安混合根据持有期限和年化收益率确定管理费率,最高1.50%,最低0.60% [8] - 浮动费率设计强化管理人与客户利益绑定,但市场环境、入场时间、投资水平仍是决定收益的主要因素 [8] - 有望筛选出绩优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唤起投资者对主动权益投资的关注 [8] 行业影响 - 浮动费率基金通过费率优化让利长期投资者,强化利益绑定,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9] - 强调超额收益,突出业绩比较基准作用,有利于激励投研能力 [9] - 条款复杂性增加对投顾能力的依赖,代销机构将更加注重投资者获得感 [9]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今起募集,青岛老基民“解放”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50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推出 - 5月27日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开始募集 多数产品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 距离5月7日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仅隔20天 [1] - 首批共有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仅一周时间完成从申报到获批流程 [1] - 16只基金认购天数从22天到92天不等 募集份额上限从20亿份到80亿份 涉及东证资管、富国、嘉实、天弘等多家管理公司 [5] 浮动费率设计机制 - 设置1.2%(基准档)、1.5%(升档)、0.6%(降档)三档费率水平 与持有期限和业绩表现紧密相关 [4] - 持有1年以上:年化收益跑输基准3%适用0.6% 跑赢基准6%且正收益适用1.5% 其他情形1.2% [7] - 持有不足1年一律按1.2%收取 强调业绩比较基准的指引和约束作用 [7][6] 历史业绩表现 - 2023年10月成立的首批20只浮动费率基金 截至2025年5月16日90%取得正收益 平均收益率15.07% [6] - 表现最好的嘉实创新动力、富国核心优势A、中欧时代共赢收益率分别为43.84%、39.56%和39.19% [6] 行业影响 - 改变过去1.2%固定管理费率的"旱涝保收"模式 激励管理人提升投研能力 [1][6] - 推动行业向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剧行业竞争 实现投资者与管理人"同甘共苦" [6] - 头部机构未来一年内发行浮动费率产品数量不低于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 [8] 新旧基金差异 - 新基金采用浮动费率 老基金继续沿用原费率模式 不因新规自动调整 [7][8] - 案例显示某华夏混合型基金5年亏损20.97% 最大回撤超65% 在4700多只同类基金中排名3300多名 [3]
16只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业绩基准对标沪深300等主流宽基指数
环球网· 2025-05-27 11:00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的16只于5月27日正式开启发行,涉及汇添富、广发、平安等16家基金公司 [1] - 作为公募改革方案落地的首批创新产品,26只浮动费率基金从上报到获批仅间隔一周,获批到发行间隔压缩至一个交易日 [1] 产品结构与投资方向 - 首批26只浮动费率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基金,业绩基准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或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 [3] - 产品权益投资为主,A股+港股的股票仓位中枢一般在80%上下,A股权益部分业绩比较基准占比55%至80%,港股配置区间5%至20% [3] - 沪深300指数获最多产品选择,包括天弘品质价值、富国均衡配置、东方红核心价值等8只基金;中证800指数被部分基金采用,易方达成长进取选择65%中证500指数收益率作为基准 [3] 管理费机制创新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按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期间年化收益率分档收取管理费,相比此前设置更精细化 [3] - 管理费浮动机制设置非对称约束:向上浮动需同时满足显著超越业绩基准(超额6%以上)且绝对收益为正,向下浮动条件为跑输业绩基准-3%及以上 [4] - 以嘉实成长共赢混合为例,管理费上浮需同时满足获得相对收益(超越基准)和绝对收益(回报为正)的双重条件 [4]
费率与业绩直接挂钩
金融时报· 2025-05-27 09:39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批与发行 - 5月24日首批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批后仅一天,16只基金发布公告将于5月27日开始发行,认购截止日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 [1] - 首批26只产品在5月16日申报,5月19日获受理,5月23日获批,体现了市场对《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积极响应 [2] - 在募集金额方面,个别基金产品设置了50亿元的上限(如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华夏瑞享回报混合),还有发起式产品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型发起式设置了最低募集份额不少于1000万份的限制 [2] 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特点 - 此次获批的浮动费率产品将管理费率与投资者持有时间以及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水平挂钩,注重构建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机制 [1] - 首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业绩基准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或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并部分参与港股和债券投资 [3] - "A股+港股"的股票仓位中枢普遍在80%左右,体现了首批产品以权益投资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特点 [3] - 浮动费率基金收费形式: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个点及以上收取0.60%年费率,跑赢6个点及以上且收益为正收取1.50%年费率,其他情形收取1.20%年费率 [3] 行业改革与发展 -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强调要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 [4] - 证监会发布《行动方案》要求改革费率体系,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锚定作用" [4] - 易方达基金表示此次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是对《行动方案》的积极响应,有助于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4] - 华夏基金认为创新的收费模式实现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激励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 [4] - 嘉实基金认为费率机制创新将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4] 行业问题与未来方向 - 中欧基金表示公募基金在发展中暴露出功能发挥不充分、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5] - 天弘基金表示公募基金将进一步强化费率体系、业绩比较基准等对基金管理人与产品的约束作用 [5] - 目前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已在筹备中 [5]
东方红资管1000万元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
快讯· 2025-05-27 08:40
公司动态 - 东方红资管宣布将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旗下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1] - 公司员工认购该浮动费率基金同步进行中 [1] - 此次自购旨在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 [1] 行业趋势 - 首批1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发行 [1] - 自购旗下浮动费率基金未来或成为基金公司的常规动作 [1] - 行业监管引导资产管理向"重回报、重长期"方向发展 [1]
共赢才算赢!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今日首发
搜狐财经· 2025-05-27 08:26
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型基金首发 - 5月27日正式开启首发募集 基金代码A类024433 C类024434 是《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以来首批费率创新型"新基金"之一 [1] - 采用"业绩决定费率"新产品模式 开启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共担的财富管理新时代 [1] 创新管理费模式 - 管理费收取方式精细化 按照每个投资者、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时间、持有期间的年化收益率分档收取 [4] - 持有1年以内统一收取1.2%管理费 持有1年以上根据真实回报分三档:基准档1.2%(符合业绩基准)、低档0.6%(跑输基准-3%)、升档1.5%(跑赢基准+6%且收益为正) [4] - 浮动管理费模式四大优势:增强利益一致性、细化至每笔份额、非对称浮动机制侧重投资者利益、开放式运作兼顾流动性和长期持有 [5] - 管理费上浮需满足两个条件: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且回报为正 向下浮动门槛为跑输基准-3% 向上触发条件更为严格 [5] 业绩比较基准与投资方向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成长指数收益率×70%+恒生指数收益率×10%+中债综合财富指数收益率×20% [6] - 中证800成长指数选取成长因子得分最高的150只证券 反映具有成长特征的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投资风格偏成长 适合追求高弹性的投资者 [6] - 成长投资是市场永恒主题 当前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内需消费等蕴含巨大成长空间的行业 [7] - 中证800成长指数近五年PE(TTM)估值分位31% 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表征成长方向的布局机遇 [8] 基金经理背景 - 拟任基金经理李涛拥有16年投研经验 9年投资经验 是清华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博士 [8] - 能力圈覆盖TMT、新能源、港股科技、先进制造、周期成长等方向 投资风格成长 [8] - 重点关注高速成长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与新兴企业、稳定成长行业中有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进入景气期的优质周期企业 [8] 公司发展理念 - 公司核心发展使命为"服务财富增长 助力产业腾飞" 26年发展紧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脉络 [9] - 以产业研究为舟、长期主义为舵 力争捕获长期成长 引领资金流向最具成长空间的产业和领域 [9]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倒计时:渠道错峰蓄力,机构多维破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8:09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叶峰 从明天(5月27日)起,首批26只获证监会快速注册的创新浮动费率基金,将正式陆续进入市场角逐。 在政策红利催生行业高期待背景下,渠道端的准备工作开展如何备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5月26日走访深圳多家银行,结合对基金公司、券商等机构的采访发现,部分 银行渠道仍处"静默期",但也有一些明确了代销计划,基金公司也在积极开展路演工作,帮助渠道更好 了解产品,为广大投资人提供专业的投资理财服务。行业能否以创新产品重燃资金热情,一场关于渠道 效能与投资者教育的压力测试已然开幕。 各渠道或将档期错位安排应对集中发行 目前,这26只产品处于同步推进的过程。但从接下来发行的情况来看,整体较为集中,为了应对这样的 情况,或将档期错位安排。 5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深圳多家银行,了解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情况。总体来 看,截至当天中午,走访的银行暂无相关产品的具体宣传展示材料,但也有银行表示,上级单位已经有 过动员令,部分基金公司的产品代销计划已经确定。 在深圳市龙岗区的某工商银行网点,记者与该行的一位理财经理了解情况,他告诉记者,目前暂未接到 上级单位关于这26只基金的代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