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搜索文档
股债双重发力 6月新发基金规模已超千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6-27 02:47
新基金发行市场亮点频现 - 6月新发基金规模达1038.73亿元,创年内月度新高 [1] - 债券基金表现突出,30只债券基金发行规模合计513.44亿元,多只爆款债基规模达60亿元 [1] - 同业存单基金发行火热,中邮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基金规模50亿元,人保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基金规模39.1亿元 [1] 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 - 6月成立89只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合计418.47亿元 [2] - 19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成立,发行规模合计188.12亿元,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21.8万户 [2] - FOF基金再现爆款,东方红盈丰稳健6个月持有混合FOF发行规模65.73亿元 [2] 科技主题基金密集发行 - 当前49只新基金正在发行,权益类基金占比超七成,科技领域为重点关注方向 [3] - 主动权益类科技基金包括中海科技创新混合基金、圆信永丰科技驱动混合基金等 [3] - 细分科技指数基金包括易方达数字经济ETF、富国人工智能ETF等 [3] 基金公司布局新品 - 本周14只基金上报,权益类基金数量达12只 [4] -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AI、创新药等领域突破提振投资者信心,A股估值具备吸引力 [4] - 博时基金建议关注"科技+红利"哑铃结构及业绩改善方向 [4] 富国基金对市场的看法 - 5月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基本面保持韧性,但消费高增长持续性存疑 [5] - 海外降息预期缓解利差压力,人民币资产受益于全球资金配置再平衡 [5] - 重点关注科技成长、供需格局改善细分方向及红利资产 [5]
加强投资者利益绑定 公募基金公司密集自购
金融时报· 2025-06-11 09:38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概况 - 多家公募基金公司近期密集宣布自购旗下产品,今年已有近百家基金公司实施自购 [1][4] - 头部基金公司如华宝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10家公司自购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 [4] - 4月7日市场回调后,安信基金、富国基金等公司自购权益类产品金额近4亿元 [4] 近期具体自购案例 - 天弘基金拟出资1000万元自购天弘品质价值混合基金,基金经理贾腾同步自购 [2] - 嘉实基金出资超5000万元认购旗下中证诚通国企数字经济ETF [2] - 东方红资管宣布将运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员工认购同步进行 [2] - 博时基金将各1000万元投资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基金A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基金A [2] - 中欧基金出资1000万元认购中欧大盘智选混合发起式基金,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3年 [3] - 兴证全球基金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基金,承诺持有期限不低于3年 [3] 自购产品特点 - 近期自购多选择处于发行期的新基金,尤其是首批浮动费率基金 [3] - 中欧大盘智选混合是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基金中唯一一只发起式基金 [3] - 发起式基金要求发起资金提供方出资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并锁定3年以上 [3] 自购行为驱动因素 - 政策引导:《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头部机构一年内新发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浮动费率产品占比不低于60% [3][6] - 市场因素:沪深300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自购被视为市场底部信号 [5] - 行业转型:政策推动行业从"重营销"向"重业绩"转变 [6] 自购行为的意义 - 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5] - 对自身投研能力形成背书,展示穿越周期的信念 [5] - 加强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利益一致性 [1][5] - 改善产品资金流动性,提升基金运作稳定性 [5] 政策导向 - 中国证监会明确引导基金公司每年将利润约定比例用于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 [5] - 鼓励发起式基金发行,要求管理人自购不低于1000万元且锁定3年 [5]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自购权益类基金规模指标的加分幅度提升50% [6]
热门产品,发行回暖
中国基金报· 2025-06-09 13:02
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 - 6月以来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剔除偏债混合基金外的混合型基金)发行出现回暖信号,平均发行规模达8.12亿元,创年内月度新高 [1][2] - 本月已有4只主动权益基金首发募集规模超10亿元,包括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19.91亿元)、富国均衡投资(19.64亿元)、安信价值共赢混合(13.12亿元)和申万菱信行业精选(12.19亿元) [2] - 今年前5月仅3月有3只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超10亿元,其余月份均无破10亿元案例 [2] 浮动费率基金推动发行热度 - 首批浮动费率基金入市带动发行市场热度上升,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成为年内首募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19.91亿元)并启动比例配售 [2] - 本月发行的富国均衡投资(19.64亿元)和安信价值共赢混合(13.12亿元)均为浮动费率产品 [2] - 浮动费率基金作为新产品品类在渠道和基金管理人共同推动下发行热度上升 [3] 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反映市场回暖 - 平安港股通医疗创新精选混合和东方阿尔法健康产业混合宣布提前结束募集,侧面印证发行市场结构性回暖 [3] - 市场对关税担忧减弱,进入阶段性风险偏好回升阶段,投资者情绪回暖带动新基金认购热情提高 [3] A股市场情绪与风险偏好 - 外部扰动因素缓解和内部稳增长政策落地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延续回暖 [4] - 短期市场对端午假期海外风险扰动逐步脱敏,围绕新消费、创新药、算力等高弹性板块交易 [4] - 6月市场风格或偏向科技成长,因调整后性价比高且受苹果开发者大会、华为开发者大会等事件催化 [4] 科技成长与避险资产机会 - 财报落地后科技成长产业进展(AI、机器人、创新药、军工、智能驾驶等)或带动低位科技成长方向表现 [5] - 全球贸易战、美国债务上限、美联储降息等因素利好黄金等避险资产 [5] 后市展望与基金发行趋势 - 贸易战进入谈判阶段和国内稳经济政策预期延续或进一步提升市场整体风险偏好 [6] - 投资者对权益类资产配置需求有望增加,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或进一步回暖 [6] - 首批发行的16只基金多数将于6月中下旬结束认购,其发行和成立有望推动权益投资市场活跃度提升 [6]
东方红新基金提前结募背后:周云十年不败,但公司规模缩水千亿
搜狐财经· 2025-06-07 07:22
基金募集情况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原定截止日为6月17日,实际仅用6个工作日便触及20亿元募集上限 [2] - 该基金是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中首只提前结募的产品 [2] - 东方红资管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该基金 [2] 费率结构 - 投资者持有不满一年按1.2%年管理费率收取 [4] - 持有满一年后,费率分三档调整: - 年化收益率超越业绩基准6%且为正时,适用1.5%费率 [4] - 年化收益率低于基准3%时,适用0.6%费率 [4] - 其他情况按基准档1.2%收取 [4] 基金经理背景 - 该基金由"双十"基金经理周云管理,其投资风格以"好公司+低估值"为核心 [5] - 周云管理的东方红新动力混合和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近10年任职回报分别为177.09%和196.15%,年化回报均超10% [5] - 其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均为正收益 [5] 公司管理规模变化 - 东方红资管2021年至2024年管理规模缩水超千亿元 [6] - 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从2021年年底的2002亿元下滑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801亿元 [6] 人员变动情况 - 2022年刚登峰、钱思佳等基金经理先后离任 [7] - 钱思佳因"半路离职"封闭期基金引发争议 [7] - 2025年4月3日总经理张锋离任 [7]
首只提前结募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诞生 利益共担模式获市场认可
证券日报· 2025-06-05 00:44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提前结募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于6月5日起提前结束募集,较原定截止日6月17日大幅提前,发行仅6个工作日便触及20亿元募集上限 [1] - 公司公告称若需对末日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原则,将另行公告确认比例 [1]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政策背景 - 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新设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率模式 [1] - 新机制将管理费率与投资者持有时间、超额收益水平挂钩,打破传统固定费率"旱涝保收"模式 [1] 市场反应与产品优势 - 产品热销反映市场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认可,标志行业进入与投资者利益共担的新阶段 [2] - 拟任基金经理周云为价值派老将,历史管理产品超额收益明显,叠加权益市场情绪回暖助推认购热情 [2] - 浦发银行、东方证券等渠道的客户服务能力与市场影响力对销售形成重要支撑 [2] 公司实践与行业趋势 - 东方红资产管理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该产品,践行与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价值"承诺 [2] - 行业加速构建"回报增—资金进—市场稳"的良性循环,推动公募基金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本源 [3]
自购暗藏“抄底密码”?浮动费率基金成新宠,公募扎堆操作有何玄机
华夏时报· 2025-06-04 21:36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分析 - 多家头部基金公司近期密集自购旗下产品,涉及金额从1000万元到2000万元不等,包括中欧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东方红资管、博时基金及天弘基金等机构 [2] - 自购资金多投向浮动费率基金,并承诺较长持有期限,如中欧基金明确持有期不低于三年,天弘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同步自购形成"利益双绑定" [3][5] - 首批16只浮动费率基金密集发行背景下,自购行为被视为对投研实力的背书及传递长期信心 [2][6] 自购案例细节 - 东方红资管5月27日出资1000万元自购其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 [3] - 博时基金5月28日公布2000万元自购计划,部分资金投向博时卓睿成长股票型基金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型基金A类份额 [3] - 兴证全球基金6月3日拟出资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3] 自购行为的市场意义 - 锁定长期持有期强化资金稳定性,规避短期套利,为市场注入韧性 [4] - 机构行为反映对投研能力、产品表现的信心及当前市场环境的积极判断 [5] - 历史经验显示自购潮常出现在市场重要转折点,如2022年市场波动期间 [7] 自购潮的深层逻辑 - 新发基金尤其是创新产品需"护航",自有资金可确保成立门槛并吸引跟投资金 [6] - 浮动费率基金作为行业重大创新,自购行为对其市场接纳具有标杆意义 [6] - 部分自购隐含机构对市场底部的判断,但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7] 投资者解读建议 - 需区分自购性质:新发基金自购以营销因素为主,存续基金自购或提供入市窗口 [8] - 核心观察指标包括自购金额占发行规模比例、锁定期长短及基金经理是否跟投 [8] - 自购是积极信号但非市场走势保证,投资决策仍需结合产品策略与基本面 [9]
刚刚,重磅来了!率先卖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6-04 21:16
首只浮动费率基金提前结募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募集触发20亿元规模上限 提前结束募集 原定截止日为6月17日 实际于6月4日结募 [2][3] - 该基金自5月27日发行 浦发银行累计销售9.4亿元 东方证券代销超4.7亿元 渠道贡献显著 [5] - 公司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认购 践行与投资者共担风险承诺 [5] 浮动费率产品市场反应 - 发售6个工作日即提前结募 反映市场对浮动费率主动管理产品的热情 [5] - 权益市场回暖背景下 投资者偏好历史业绩验证的基金经理 拟任经理周云代表作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明显 [5] 浮动费率改革政策背景 - 5月23日获批的首批新模式浮动费率产品共18只在售 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首批落地项目 [6] - 5月7日证监会方案明确推动浮动费率模式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 避免投资风格漂移 [6] - 费率体系改革将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 以基准为标尺衡量盈亏 [6]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东方红资产管理强调将探索利益共担模式 完善长期考核机制 坚守价值投资 [5] - 行业将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 通过资产增值实现双向价值提升 共建生态圈 [6]
【首只浮费基金提前结募】6月4日讯,6月4日晚,东方红资产管理发布公告称,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提前结束募集,6月5日(含)起不再接受新的认购申请。如需对基金募集期最后一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的,公司将另行公告认购申请确认比例。公开资料显示,该基金为全市场首只结募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原定计划募集上限为20亿元。有业内人士认为,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发售6个工作日便提前结束募集,反映出市场对浮动费率主动管理产品的认可。
快讯· 2025-06-04 19:59
首只浮费基金提前结募 -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提前结束募集,6月5日起不再接受新的认购申请 [1] - 该基金为全市场首只结募的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原定计划募集上限为20亿元 [1] - 基金发售仅6个工作日便提前结束募集,反映出市场对浮动费率主动管理产品的认可 [1]
以概率思维进行投资!“老东方红”周云:2025年可能是AI应用爆发元年
券商中国· 2025-06-02 09:31
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获批 - 首批浮动费率产品正式获批 东方红资产管理旗下"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名列其中 拟由周云担任基金经理 [1] 基金经理周云背景 - 周云为东方红资产管理公司资深基金经理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加入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总部 从业16年 从研究员成长为基金经理 [2] - 周云目前单独管理的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均为正 代表产品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任职以来净值增长率为17804% 超额收益达15868% [2] - 回撤控制能力突出 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任职以来最大回撤为2693% 显著低于沪深300的4560%和偏股基金指数的4542% [3] 投资理念与框架 - 投资理念植根于价值投资 强调同时把握"估值"与"好公司"两个维度 关注企业自由现金流 [4] - 将企业价值创造归纳为两种路径:分红回馈股东和再投资获取回报 强调低PE必须与可持续高分红相匹配 [4] - 投资目标为获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实现"剔除运气成分后的稳定盈利" [5] - 强调概率思维 认为成功的投资需要建立逻辑自洽的投资框架 确保高胜率或高赔率 并坚定执行 [5][6] 市场周期与投资策略 - 认为所有股票都是周期股 区别仅在于周期长短不同 市场周期包括基本面周期和被情绪放大的价格周期 [7][8] - 指出市场底部伴随巨大分歧 顶部则出现一致性看好 2020年"漂亮50"和2015年"以小为美"都是投资范式集中化的表现 [7] - 筛选公司关注两个维度:企业价值观与投资理念的契合度 以及行业所处发展阶段 [9] - 建议排除后50%-70%的公司 在剩余标的中构建低相关均衡组合以提高成功率 [9] 市场展望与投资机会 - 对中国经济及股票市场长期走势保持乐观 认为2023年9月24日可能是股市长期向上趋势的起点 [2][10] - 看好中国企业出海前景 认为中国企业在技术和管理创新方面已具备竞争优势 [10] - 预测2025年可能是AI应用爆发元年 类比智能手机催生全新生态 AI将带来巨大变革 [10] - 特别看好AI应用层机会 关注具有场景卡位优势的企业 包括垂直数据公司和IP资源公司 [11]
超10亿元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4:13
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发行概况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管理费率基金获批后,16只产品于5月28日率先发行,销售分化明显,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基金募集规模超10亿元,部分基金募资仅几百万元 [2][3] - 5只产品募集规模超1亿元,包括东方红核心价值(10亿元)、天弘品质价值(2亿元)、易方达成长进取(1.5亿元)、嘉实成长共赢(1.5亿元)、广发价值稳进(1亿元) [3][4] - 剩余10只产品计划6月首发,工行、招行等渠道将重点发力 [2][8] 基金发行细节 - 东方红核心价值由周云管理,浦发银行和东方证券为主要销售渠道,首日半天募集近4亿元 [3] - 7只基金设置募集上限:东方红核心价值(20亿份)、嘉实成长共赢(30亿份)、天弘品质价值等4只(50亿份)、广发价值稳进(80亿份) [4] - 16只基金均计划6月结束募集,截止日分布在6月17日至30日,富国均衡配置提前至6月18日 [4] 基金公司自购动态 - 东方红资产拟自购1000万元投资东方红核心价值,员工同步认购 [7] - 博时基金拟自购1000万元投资旗下博时卓睿成长和博时卓越优选 [7] - 天弘基金拟自购1000万元投资天弘品质价值,基金经理贾腾同步自购 [7] 后续发行计划 - 6月待发产品包括工银泓裕回报(招行托管)、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招行托管)、招商价值严选(交行托管)等7只,最晚7月4日结束募集 [10][11] - 待发产品未设募集上限,托管行以工行、招行为主 [11] 产品设计与行业影响 - 浮动费率分三档,根据持有期业绩与基准对比调整管理费率,体现差异化让利 [12] - 销售机构需加强投资者教育,因条款复杂性高于传统固定费率产品 [12] - 首批管理人多为主动权益领域头部公司,此次发行是利益绑定与持有体验提升的实践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