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搜索文档
挽回近亿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关注这些领域
券商中国· 2025-05-22 18:04
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成果 - 专项行动自3月开展以来整治问题涉案金额达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1][3] - 重点领域覆盖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 [1][2] - 截至5月21日工作平台汇集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 [3] 专项行动聚焦的四大突出问题 - 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 [2] - 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 [2] - 执法标准不一致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 [2] - 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及"吃拿卡要"等违反执法规范的行为 [2]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涉企收费监管措施 - 将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并修订《价格法》,提高违法成本 [4][5] - 严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 [4] - 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强制收费及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问题 [4] - 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严格新政策合规审查 [4] 司法部完善执法长效机制 - 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 [6] - 拟出台《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明确权力边界和禁止性行为 [6] - 重点解决粗暴执法、任性执法和机械执法等问题 [5][6] 监管技术及协同机制创新 - 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利用监测点数据采集识别风险 [4] - 建立跨部门问题线索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 [4]
河南汝阳县:打造优质服务新高地 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5-22 17:13
中国发展网讯为打造优质服务新高地,汝阳县通过惠企政策、流程优化和权益保障,打造"人社速 度"和"人社温度",以打通"惠企服务"、推行"综合柜员制"、坚持"法治护航",为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 场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聚焦政策落实,释放惠企红利 以政策落地为抓手,打通惠企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为企减负稳岗。全面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二是强化人才支撑。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活动,搭 建用工对接平台,2025年组织招聘9场,提供就业岗位2.12万余个,实现企业与务工者面对面进行就业 咨询,950余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入职689人。三是加大创业扶持。简化创业担保贷款审批流程,发放 创业贷款400万元,直接扶持创业2人,带动就业19人。四是靠前主动服务。建立重点企业联络员制度, 开展"人社服务进园区"活动,上门解读政策、解决用工难题。 二、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办事效能 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一是一窗通办,整合办理。整合社保、就业、劳动关系 等业务,推行"综合柜员制",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办事材料精简30%,时限压缩50%。二是数 字赋能, ...
挽回企业损失近亿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关注这些领域
证券时报· 2025-05-22 16:36
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成果 - 专项行动自3月开展以来整治问题涉案金额达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1][3] - 重点领域包括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1][2] - 工作平台已汇集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 [3] 专项行动聚焦的突出问题 - 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 [2] - 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 [2] - 执法标准不一致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 [2] - 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吃拿卡要"等违反执法规范的行为 [2] 市场监管总局的监管措施 - 将严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等违规行为 [4] - 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影响力强制收费问题 [4] - 强化陆路、海运口岸等交通物流领域收费监管 [4] - 对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问题开展"回头看" [4] 长效机制建设 - 推动《价格法》修订,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 [5] - 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不合规项目应废尽废、应调尽调 [4] - 严格新政策合规审查,杜绝违规收费政策出台 [4] 执法人员管理 - 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准入和退出机制 [6] - 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明确执法人员禁止性行为和纪律要求 [6] - 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建立问题线索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 [4]
挽回企业损失近亿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关注这些领域
证券时报· 2025-05-22 16:30
5月2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据介绍,今年3月起全面开展的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成果显著。截至5月21日,整治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食品药品、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容易引发问题的领域成为本次专项行动关注的重点。 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强化涉企收费监管,推动《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出台,司法部则着手完善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及行为规范,构建长效监管机制,为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已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表示,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监督,动真碰硬,加大纠治力度, 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行政执法机关、执法人员依法履职,该严则严,该宽则宽,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 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行动确定的重点领域,覆盖食品药品、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城市管 ...
司法部发布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5-22 16:06
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核心观点 - 司法部发布一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旨在优化营商环境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1] - 典型案例涵盖严格执法 程序规范 权限协调 监督协同和数字赋能等多个方面 [1][2] 严格执法 - 山东某市市场监管局监督机构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对违法行为处以行政处罚并启动行刑衔接程序 [1] 程序规范 - 重庆某区司法局纠正区住建委未作出行政决定直接要求缴纳滞纳金的程序违法行为 强调程序合法保障实体公正 [1] 权限协调 - 甘肃某市司法局协调解决部门间行政执法权限争议 完善当地监督制度体系 [2] 监督协同 - 云南交通运输部门联合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法行为 对不当行为给予处分并开展全系统警示教育 [2] 数字赋能 - 江苏某市司法局开发"扫码入企"信息化平台 解决重复检查 多头多层检查难题 [2] - 浙江某市司法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监督精准度 解决人员不足和监督手段少问题 [2]
司法部: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全面推开 纠治四类突出问题
央视网· 2025-05-22 10:57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需要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形成合力。专项行动部署以 来,司法部成立了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省市县三级建立工作专班和配备力量,落实市县的主 战责任;国务院部门发挥条线指导作用。工作专班通过加强政策解读、出台工作指引、下发工作提示和 发布典型案例等多种方式,指导基层明了干什么、怎么干。对基层2.4万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进行视频 调度,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30多万一线行政执法骨干进行专项培训。强化数字赋能,开发建设涉企 行政执法专项行动的工作平台,实时统一汇总问题线索,自动分送至相应地区和部门,切实减轻基层负 担,提高工作效率。实时统计分析全国工作情况,及时提示预警,比如将罚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的 设为预警值,要求相关地方说明情况,再采取相应的举措。 目前,各地区、各部门正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进行自查自纠。截至5月21日,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 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各领域的查纠积极推进,行政罚款数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乱检查得到有效遏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整治的效果还是初步的,与 ...
市场监管总局:对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彻底
快讯· 2025-05-22 10:57
四是完善长效机制,强化法治保障。积极推动《价格法》的修订,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 理办法》,明确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以制度刚性震慑违规收费行为,构建常态化的监管法规体 系。 二是强化源头治理,严把政策合规审查关。全面清理存量涉企收费政策,对不合规收费项目,应废尽 废、应调尽调,并及时更新收费目录清单。同时,严格开展新政策的合规审查,杜绝违规收费政策"带 病"出台,从制度层面筑牢风险防线,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是创新智慧监管,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涉企收费监测平台建设,发挥监测点数据采集的优势,及时发 现潜在风险问题。同时,我们将强化部门协同,建立问题线索共享和快速处置机制,推动跨领域联合治 理。 据中国网,5月22日,国新办就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市 场稽查专员嵇小灵在会上表示,治理涉企乱收费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党中央、 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持续多年开展了专项行动,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当前部分领域的乱收费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单位凭借优势地位违规收费屡禁不 止,部分电子政务平台隐性收费问题也 ...
清欠企业账款应建立台账制度
经济日报· 2025-05-22 06:44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问题 -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增长且账期拉长,"连环欠"现象突出,企业希望政策落地见效以解决拖欠问题 [1] - 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总额达26.06万亿元,同比增长8.6% [1] - 部分中小企业因收不到账款陷入经营困境,现金流压力显著 [1] 政策支持与行动方案 - 国务院审议通过《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方案》,体现政策决心 [1] -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明确款项支付规定和法律责任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5月20日起施行,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有明确规定 [2] 清欠专项行动与长效机制 - 央企国企需带头发挥清欠作用,对中小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 [2] - 需高质量推进清欠专项行动解决存量问题,同时健全长效机制防止"边清边欠" [2] - 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构建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长效机制 [2] 信用体系建设与惩戒机制 - 各地需建立台账制度,对欠款"限时清零",将严重拖欠主体列入失信黑名单 [3] - 加大惩戒问责力度形成倒逼机制,治理恶意拖欠和逃废债行为 [3] - 倡导诚信经营,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3]
河南通许县:固优化营商环境之本 培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元
中国发展网· 2025-05-21 20:23
开放招商 - 深度谋划符合县域实际的项目,拉长优势产业链条,组织企业参加全球、全国重点展会,筹备参加第137届春季广交会、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春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 [2] - 截至3月底,已谋划拟签约面筋产业园、格优装饰材料生产、林轩装饰材料生产等项目12个 [2] - 推动第十五期"三个一批"签约项目开工率、开工项目入统率第一季度分别达到70%、50%,推动30个已签约项目落地 [2] - 共谋划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专项债项目、国债项目、银行贷款项目239个,总投资330.14亿元,拟申请各类资金147.07亿元 [2] 政务服务改革 -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围绕产业项目打造一站式、集成式审批服务平台 [3] - 立足"中国酸辣粉之都"的产业定位,创新政府财政资金扶持与流程再造双驱动机制,打造"酸辣粉"上下游企业特色产业服务新标杆 [3] - 在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一楼设置"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截至3月底,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国务院部署的13+8个"一件事"在县级层面已上线19项,共办理2403件 [3] - 鼓励个体经营户转型为法人企业,已帮助2家个体经营户转型为法人企业 [3] - 落实行政执法部门"入企扫码.码上监督"制度,已在280家企业门前张贴入企扫码二维码标志 [3] 助企服务 - 统一组织包企单位和人员入企,积极开展企业走访工作,收集包含行政审批、水电气热路地贷等生产要素保障、惠企政策落实、公正执法等方面的问题 [4] - 积极引导企业在提升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自身竞争力、拓展外贸出口、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发现问题短板 [4] - 全县范围内因地制宜设置若干固定时段"年货便民服务点",为流动摊贩规范有序经营提供场地 [4] - 组织企业参加惠企政策培训,争取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补资金,执行工业企业在特殊时段生产用电低谷电价政策 [4] 人才招聘与就业 - 2月份举办"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线下吸引62家企业,发布岗位数1153个,参会人数2800余人,达成意向864人 [5] - 线上累计观看人数1万余人,参会企业19家,发布岗位数686个,达成意向462人 [5] - 已开展线上线下各招聘活动6场,为大学毕业生募集就业岗位168个 [5] - 目前城镇新增就业102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907人 [5]
涉企检查不能只“看病”不“开方”(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21 06:02
(责编:岳弘彬、牛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就调研情况 来看,企业对行政检查并不排斥,反而表示"非常希望执法部门能够指导帮助补齐短板、排除隐患"。这 就要求党员干部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细落实,转变工作作风,想方设法为企业提供问题清单与 解决方案,让企业真切感受到"监管有温度、服务零距离"。 企业和群众判断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坏,最直接的就是看这个地区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是不是把党中 央关于涉企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是不是真正为企业排忧解难。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嘴上说说就行,而要 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契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 气象。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1日 05 版) 笔者在基层调研了解到,一些地方职能部门在开展涉企行政检查时,只列出问题清单,对整改措施等不 予指导,让企业自己想办法整改。当地纪委监委及时对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责令举一反 三整改,改进工作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