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行业跟踪周报:看好催化频出的固态电池设备和机器人行业,推荐估值低点景气向上的工程机械和半导体设备-20250803
东吴证券· 2025-08-03 12:32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固态电池设备 - 宁德时代预计固态电池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商业化,设备商将率先受益[2] - 全固态设备前道变化大,整线价值量占比28%,中道等静压设备价值量占比13%,叠片设备价值量占比25%[2] - 重点推荐先导智能(整线供应商)、联赢激光(激光焊接)、杭可科技(化成分容)[2] 人形机器人 - 2025年WAIC展会上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显著提升,宇树科技、智元等企业展示拟人步态和商业落地能力[3] - 机器人优先落地于中低节拍、高容错场景,建议关注智元与宇树产业链相关公司[4] 工程机械 - 雅江下游水电项目总投资1.2万亿元,预计拉动工程机械需求1000-1500亿元,年均新增设备空间200-300亿元[5] - 高海拔环境推动电动化&无人化设备普及,预计年利润增量30-40亿元,利润弹性15%-20%[5] 通用自动化 - 7月PMI环比下降0.4pct至49.3%,季节性因素和反内卷政策为主要原因[9] - 机床刀具行业推荐纽威数控、海天精工,注塑机推荐海天国际、伊之密[9] 重点公司推荐 锂电设备 -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已量产,2024年订单过亿元[55] - 赢合科技:深度布局前道设备,已向龙头出货中试设备[41] - 曼恩斯特:完成干法+湿法设备双线布局,多家客户验证中[41]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 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核心供应商[4] - 中大力德:精密传动领域龙头[4] - 恒工精密:机器人关节部件供应商[4] 工程机械 - 三一重工:电动化转型领先,受益水电项目[5] - 恒立液压:高端液压件龙头[5] - 中联重科:全品类工程机械供应商[5] 行业数据跟踪 - 2025年6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4,764台,同比+37.9%[13] - 2025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1万辆,同比+29.7%[13] - 2025年6月挖机销量1.9万台,同比+13%[13] - 2025年5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89.8亿美元,同比+27%[13]
大单频现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经济观察报· 2025-08-03 12:23
从年初的各种扭秧歌、跳舞、翻跟头的"斗秀表演"到年中的商 业大单频现、融资加快、上市冲刺,人形机器人行业正从技术 展示的"上半场",全面转向商业化落地的"下半场"。 作者: 郑晨烨 封图:图虫创意 "现在机器人(工作)的效率差不多是人类的40%左右。"7月25日,优必选(09880.HK)副总裁、 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给出了这个数据。 他具体所指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在一家头部新能源车企的总装车间里,来自优必选的工业人形机器 人WalkerS2,正在进行物料搬运实训,它的任务是将零部件从料箱取出,放置到AGV(自动导引 运输车)上。整个过程没有失误,但相较产线上的人类工人,机器人的每一个步骤都显得格外谨 慎,需要短暂停顿进行计算和定位。 "这样的效率虽然听起来不高,但难度非常大。"焦继超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他和他的团队正在试图 把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事实上,在焦继超们努力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的同时,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也在加速。 根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7月18日的公示信息,优必选已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 司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金额高达9051.15万元;6月25日,智 ...
科技周报|ChinaJoy开幕,外卖平台发文“休战”
第一财经· 2025-08-03 12:19
外卖平台竞争格局 - 美团、饿了么、京东联合发文抵制"0元购"等不正当竞争,承诺保障商家自主定价权和骑手权益 [1][2] - 美团提出从价格战转向品质与服务竞争,降低商户成本并促进外卖与堂食平衡发展 [2] - 饿了么计划升级配送网络效率,京东强调食品安全与诚信经营底线 [2] - 行业竞争从资金补贴转向效率提升,长期需平衡用户低价需求、骑手权益与商家盈利 [2] 京东欧洲收购动态 - 京东以22亿欧元收购欧洲零售商CECONOMY,每股4.6欧元溢价43%,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 [3] - 京东收缩东南亚业务后加速欧洲扩张,ochama品牌已在24国提供全品类配送服务 [3] - 京东物流2025年在波兰新增第三座仓库,2024年底日本自营仓投入运营 [3] 家庭服务机器人行业 - 美的、海尔、科沃斯等家电企业加码布局:美的"美拉"人形机器人亮相并投资15亿元具身智能项目,海尔发布"海娃"机器人并收购新时达,科沃斯拟投资2亿元建机器人制造基地 [4] - 老龄化(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3亿)与AI技术进步驱动需求,传统家电市场增长乏力促使转型 [4] - 高工机器人预测家庭服务机器人普及需至2030年后 [4] 海信家电管理层变动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93.4亿元(+1.44%),净利润20.77亿元(+3.01%),增速放缓 [5][6] - 董事长高玉玲兼任总裁,原美的高管殷必彤任职工董事,海外业务负责人方雪玉提名执行董事 [5][6] - 高玉玲为海信首位女性董事长,曾主导欧洲品牌Gorenje并购,薪酬设计更市场化 [6] 无人机与全景相机市场 - Insta360影石宣布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创始人称决策基于五年前市场增量预判 [7] - 大疆与影石互相拓展品类:大疆进入全景相机与扫地机器人,影石切入无人机领域 [7] 上纬新材股价异动 - 股价7月9日至30日累计涨幅1288.09%,11次"20cm"涨停创A股纪录,因智元收购引发资金追捧 [8] - 公司停牌核查,期间7次触及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上交所重点监控 [8] 中国游戏出口现状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出口占比32.6%居全球第一,ChinaJoy外资参展商超三成 [9] - 美国占中国游戏出海广告预算51.43%,跨平台增长成新趋势 [9] - 中重度游戏、休闲玩法及本地化策略巩固中国厂商全球优势 [9]
7月十大牛股出炉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3 12:05
7月A股整体震荡走高,截至7月31日收盘,沪指月内累计涨3.74%,深证成指累计涨5.20%,创业板指累 计涨8.14%。 在剔除最近半年上市的新股后,截至7月31日收盘,7月十大牛股中涨幅最大的为上纬新材,累计涨幅 1083.42%;其次为广生堂,累计涨幅218.94%。这10股涨幅均超过100%。月度十大牛股里还有一只ST 股为*ST广道,月累计涨幅170.80%。 | 7月十大牛股 | | | --- | --- | | 股票名称 | 月度涨幅 | | 上纬新材 | 1083.42% | | 广生堂 | 218.94% | | 恒立钻具 | 191.24% | | *ST广道 | 170.80% | | 用荷旅旅 | 137 57% | NO.1 上纬新材 1083.42% NO.2 广生堂 218.94% 广生堂月内有两个交易日获得20%涨停,单月累计涨幅达218.94%。公司的乙肝创新药进展明显加快, 引起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6月15日,广生堂发布公告,GST-HG141(奈瑞可韦)获得三期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批件,由树兰(杭 州)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出具。 7月10日,广生堂发布公告,称研发的乙肝治 ...
11000亿!人形机器人突然大爆发
新浪财经· 2025-08-03 11:56
杰克走在热闹非凡的大街上,周围的机器人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制作美食、设施维修、街道巡逻...... 一切看起来都有条不紊,仿佛置于一场完美的梦境。 电影中的2035年,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最好的生产工具和人类伙伴。而望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切,现实仿 佛离电影已经不远。 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工厂场景的单机智能过渡至泛化场景下的跨产业验证,正在走向更 广泛的商业服务场景,最后逐步进入家庭场景,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服务至极。 人形机器人是目前AI技术落地的最佳载体、也是下一代生产力革命的核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之 一。 Deepseek预测显示,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剑指3000亿,全球或破万亿。而高盛则更大胆一 些,预测2035年市场规模将达1540亿美元(约1.1万亿元人民币),2025-2035年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94%。 新能源之后,中国再一次冲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浪潮之尖! 随着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深度结合,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场景应用,国家"十四五"规 划也明确将机器人列为战略新兴产业。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迈向规模量产的"产业化元年"。 宇 ...
赛道Hyper | 小鹏机器人中心成立智能拟态部
华尔街见闻· 2025-08-03 11:44
公司动态 - 小鹏机器人中心新成立智能拟态部,聚焦机器人多模态领域,研究方向包括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空间智能等前沿技术[1] - 部门由葛艺潇掌舵,其曾担任腾讯ARC Lab技术专家,28岁晋升为腾讯T12技术专家级,在多模态领域有突出成就[2] - 目前部门仅有3名成员,但已开启社招、校招和实习招聘,招聘岗位为"研究科学家(多模态方向)"[2] 研究方向 - 具身智能原生多模态大模型:致力于赋予机器人全方位感知与交互能力,使机器人能同步处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元感知信息[4] - 世界模型:旨在让机器人通过观察与交互深度理解世界运作规律,提升面对环境变化或新任务时的灵活性[6] - 空间智能:聚焦机器人对三维空间信息的精准理解与高效运用,提升在物流仓储、建筑施工等场景中的操作能力[7] 技术应用场景 - 家庭服务场景:机器人可精准识别语音指令、手部动作,感知周围环境障碍物,完成收拾房间、照顾老人等复杂任务[5] - 工业生产场景:机器人能综合视觉识别零部件形状与位置、触觉感知装配力度,实现高效精准的产品组装[5] - 物流仓储场景:机器人可依据世界模型理解货物存储规则,在货物摆放位置改变时迅速规划新搬运路径[6] - 建筑施工场景:机器人可识别建筑材料位置,规划吊运路线,精准完成材料运输[9] 战略布局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公司已在人形机器人产业深耕5年,未来可能还需投入20年,计划投入500亿至上千亿元[10] - 计划2026年量产面向工业场景的L3级人形机器人,实现手、脚、眼、脑全向协同能力[10] - 将在第五代机器人上部署图灵芯片,大幅提升机器人端侧算力,复用小鹏物理世界基座模型的VLA架构[10] 技术挑战 - 算法优化:需要突破现有算法局限,开发能高效处理多模态数据、实现精准预测与决策的新算法[12] - 算力支持:面对海量数据处理与复杂模型运算需求,当前算力水平不足,需提升硬件性能与优化计算架构[12] - 数据质量:获取高质量、多样化且标注精准的数据面临诸多困难,如数据采集成本高、标注准确性难以保证等[12] 行业竞争 - 机器人领域技术路线竞争激烈,各大企业与科研机构纷纷布局[13] - 小鹏以多模态为切入点,避开部分与巨头的正面交锋,但该技术路径的可行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13] - 若在多模态技术上取得突破,可能重塑行业格局,推动机器人行业向更智能、更高效方向发展[14]
7月十大牛股出炉:上纬新材逾1083%涨幅问鼎榜首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3 11:16
7月A股市场表现 - 沪指月内累计涨3 74%,深证成指累计涨5 20%,创业板指累计涨8 14% [1] - 剔除半年内新股后,7月十大牛股涨幅均超100%,涨幅最大的为上纬新材(1083 42%),其次为广生堂(218 94%)和恒立钻具(191 24%) [3][4] - 十大牛股中包含一只ST股*ST广道,月累计涨幅170 80% [3] 上纬新材 - 股价从9 34元飙升至92 07元,累计涨幅1083 42%,成为2025年以来A股首只10倍股 [6] - 上涨驱动因素为智元新创技术拟通过两步收购至少63 62%股份取得控股权,交易完成后实控人变更为邓泰华 [6] - 公司主营新材料产品,下游应用包括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2024年归母净利润8868 14万元(同比+25 01%),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255 06万元(同比+22 26%) [6] 广生堂 - 月内累计涨幅218 94%,因乙肝创新药研发进展加速 [7][8] - 创新药GST-HG141(奈瑞可韦)获三期临床试验伦理批件,并于7月25日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7][8] - 另一款乙肝治疗药GST-HG131被纳入国家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 [7] - 公司为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产品线最全的企业之一,业务覆盖肝病、男科、心血管等 [8] 恒立钻具 - 月内累计涨幅191 24%,受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1 2万亿元)带动工程机械板块热度 [9] - 公司主营工程破岩钻具,产品包括盾构刀具、定向钻具、桩基钻头等,属于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细分行业 [9]
闪电快讯|最大AI展的地下与地上:大模型“审美疲劳”,硬件用户开始“用脚投票”
新浪财经· 2025-08-03 10:27
展会热度与公众关注 - WAIC 2025展会门票售价498元起且早早售罄,衍生出黄牛产业,有人通过闲鱼等平台涨价转售注册资格,甚至有人在场馆外以50元价格提供"带进"服务[1] - 展会相关嘉宾演讲PPT、展商名录和参会纪念品被包装为稀缺资料进行二次贩卖[1] - AI和大模型在现实生活中的加速落地,特别是Agent、Chatbot、智能硬件等应用的涌现,吸引了普通公众的广泛关注[1] 初创企业表现 - 仅有Flowith、元我智能、纬钛科技三家初创企业获得官方接见机会,分别定位在智能创作工具、大模型架构、具身智能领域[1] - 这三家企业在展会一层中心的黄金位置共享了特别搭设的中央展台[1] 智能硬件受欢迎程度 - 智能硬件展台最大程度吸引了公众观众的热情,相比基础模型研发、算力芯片、数字人等项目更受欢迎[3] - 智能录音硬件是最容易切入传统工作流的AIGC硬件产品[3] - 出门问问展示的智能贴片录音机TicNote和《听见胡同》AI艺术展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3] - 科大讯飞的智能录音耳机及录音本同样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3] 办公硬件发展趋势 - 未来智能CEO表示办公硬件将向"听得清、看得准"和"记录完成后的内容提炼"两大方向迭代[4] - 科大讯飞发布了讯飞AI录音笔新品[4] - 智能学习硬件如黑板、学习机受到家长和小记者营的关注[4] 智能眼镜热度 - 智能眼镜成为展会第二大火热的硬件品类[4] - 夸克AI眼镜虽不提供试戴但仍吸引大量人群围观,关注点包括内嵌支付宝支付能力和搭载通义千问大模型等功能[6] - Halliday智能眼镜首次面向国内市场发布,号称全球首款可配处方镜片的AI眼镜,现场有数十人排队等待试用[6][7] - XREAL和Rokid的展位人头攒动,分别展示了One Pro机型和Rokid Glasses[9] - 李未可品牌的8副智能眼镜试戴机会紧张,有用户体验后现场完成线上下单[9] 地下展区特色 - WAIC首次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地下二层设置展区,呈现Future Tech创新孵化板块,有200多个早期AI项目参加[9] - 地下展位非常稀缺,部分展位是轮流占用的,可能每天上下午摆台的人和项目都不一样[9] - 地下展区被认为比楼上更有意思,有许多精准的商业化点子如"体感游戏"、"AI调香"、"AI数字人客服定制"等[10] - 这些AI+项目与用户生活息息相关,吸引了很多中小商户的关注[11]
4000人了,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全栈的自动驾驶社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03 08:33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懂车帝的智驾测试出来后,我们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自动驾驶的路在何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人扎堆在转具身智能、大模型,自动驾驶真的不行了么? 已经转行的小伙伴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栈已经趋同,没什么可做的了,三四年前还在百花齐放,现在只有端到端+大模型,再不走只有被淘汰,量产都是脏活累 活,趁着好时机去具身占坑。 还在观望的人一方面舍不得自驾现有的薪资,另一方面也没靠谱的具身行业资源。 大部分人仍然坚守在自驾领域,国内智驾的路任重而道远。自动驾驶是最接近实现的通用具身智能赛道,如果自驾都做不好,现在所谓的具身智能更是泡沫一 场。但国内的智驾量产确实是有些浮躁的,现有方案的量产问题可能还没收敛,新一代的方案就要着急上车。不少人都认为智驾的风口过去是好事,这样可以沉 得下心扎实地做量产。端到端和VLA确实给了我们新的智驾能力预期, 单打独斗式的 模块化方法已经是过去式,未来的量产模型会是统一、多模态、端到端的 形式。这就要求全栈式的人才,你不仅需要懂感知,还要懂规划和预测,甚至还要懂大模型,更希望你有一些部署优化的技术 ...
深圳实施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 单个项目资助最高3000万元
深圳商报· 2025-08-03 08:21
同步发布的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第一批)课题指南涵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等 领域的多个项目。 【深圳商报讯】7月30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第一批)项目申请指 南》,重点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商业航天、具身智能与端边智能、超高清视频、 网络与通信、光载信息、合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项目。资助项目总数不超过 309个,单个项目资助强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其中,"面向工业场景的'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的资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主要研发内容包 括面向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智能协同控制技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模型技 术等。该课题还设置了明确的考核指标,要求实现销售收入不少于2000万元,申请专利不少于10件,并 设置了具体的技术指标和实施期限。 据了解,深圳市组织实施2025年度深圳市重点产业研发计划,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 和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予以支持,提升深圳市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可于8 月29日前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文章来源: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