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股
icon
搜索文档
大金融板块爆发 多只银行股股价创新高
深圳商报· 2025-05-15 01:24
银行板块表现 - 大金融板块爆发 建设银行 中信银行 中国银行 光大银行 农业银行等多只银行股股价刷新上市新高 银行板块A股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大关 [1] - 工商银行总市值2.4万亿元居首 农业银行总市值1.9万亿元位居次席 建设银行总市值1.6万亿元位居第三位 [1] - 中国人保涨停 中国太保 中国平安 中国人寿 广发证券 东方财富等均大涨 [1] 银行板块驱动因素 - 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 降准降息落地 结构性工具加力引导银行信贷结构优化 银行基本面积极因素持续积累 [1] - 中长期资金入市有望进一步加速 加速银行板块红利价值兑现 [1] - 公募基金在银行板块的配置比例大约3.49% 相较于沪深300指数权重低配9.99个百分点 相较于中证800指数权重低配6.99个百分点 [2] 银行业经营分析 - 2025年以来银行业资产负债配置稳总量 调结构 存贷增长积极 同业资产负债扩张收敛 [1] - 行业净息差延续下降 但负债成本节约助力息差降幅边际收窄 [1] - 负债成本的压降仍是今后银行息差管理的重要方向 [1] 银行分红情况 - 42家A股上市银行2024年度累计分红总额达到6315.42亿元 [1] - 六大国有行分红总额4206.36亿元 大幅高于上一年 [1]
4月金融数据解读与银行股投资
2025-05-14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 银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四月金融数据特点**:M2 增速 8%,较三月提高 1 个百分点,受基数效应影响后续将平复;M1 增速 1.5%,较三月降 0.1 个百分点,统计口径调整后增速偏弱;新增人民币贷款 2800 亿元,同比少增 4500 亿元,贷款增速降至 7.2%;社会融资规模 1.16 万亿,同比多增 1.2 万亿,社融增速从 8.4%升至 8.7%,信贷和社融增速差拉大至 1.5 个百分点[2]。 - **四月“小月更小”原因**:一是三月信贷冲量致四月回撤;二是未安排月末冲量防资金空转;三是债务置换影响,四月债务置换规模 5000 亿,还原后贷款增速超 8%,一季度总规模 2.1 万亿,加上四月对公端债务置换使四月贷款增量与去年同期大体相当,且票据贴现 8300 亿元同比持平,但对公中长期贷款数据差[3]。 - **信用活动及总需求状况**:社融与信贷存在“三重矛盾”,即信贷放缓与社融加快、对公有贷无存与零售有存无贷、银行资产投放稳定与负债增长乏力;政府和准政府部门主导融资占新增信用 80%,财政发力拉动需求,但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待修复[4]。 - **货币政策对银行业经营影响**:降准降息后不同类型银行贷款增长有差异,一季度国有大行增长 4.7 个百分点,城商行增长 6.7 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不到 3 个百分点;大型银行通过银政类融资平台稳定投放,部分银行信贷投放乏力;对公信贷定价稳定,零售按揭定价反弹但整体偏低,反映供需矛盾升级和居民需求萎缩[5][6]。 - **银行股投资看法**:近期银行股涨势凌厉,原因是政策重视净息差,一季度息差收窄后将受制度保护;应关注央行稳定信贷投放、防资金空转,重视存量信贷盘活效率及价格体系反映的供需关系变化[7]。 - **稳定信用活动和信贷投放措施**:刺激总需求,短期以财政主导投资为主,关注新型政策性工具设立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系统性压降银行体系负债成本,通过负债定价决定银行扩表能力[8]。 - **货币政策执行情况**:逆周期加码但结构性选择大于总量,强调精准支持非大水漫灌;结构性货币工具加量降准,总量工具使用需其他基础货币投放渠道配合,买断式回购再度加量概率不大;政策利率降息克制,兼顾金融稳定[9]。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降息看法**:降息 25 个 BP 幅度不大,激励度不够,有降价空间,尤其对房地产相关工具,期待央行提供超长期限低息资金;OMO - LPR 联动机制下调 10 个 BP 影响大,预计 LPR 报价平行下调,将激发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10]。 - **防范资金空转下负债定价问题**:银行体系息差收窄、贷款定价走低与负债成本高矛盾突出,中小银行综合负债成本高,需改善负债成本遏制息差收窄,推动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否则扩表速度慢[11][12]。 - **控制负债成本措施**:观察工行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利率自律机制上限是否同步下调;强化对中小银行外部监管;统筹考虑特定领域高成本主动型一般负担用金融债置换问题[13]。 - **银行股近期上涨原因**:美国征关税后汇率上升,汇金增持,一揽子稳增长政策推动上市公司稳定股价,沪深 300 从低点上涨不到 10%,银行板块涨 11%,H 股银行涨 16%[14]。 - **银行股上涨驱动因素**:持有可转债银行因可转债转股诉求表现亮眼;区域性小银行和城投业务占比大的银行因与政府合作好、一季度业绩匹配表现强;未注资大型银行因注资后盈利负增长受压制;投资者对中小型银行有兴趣,机构和产业资本投资追求收益;5 月 7 日后公募基金考核机制有影响;目前未到看空银行股时候,市场情绪可推动,银行股与经济预期相关,投资者可择股[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新型政策性工具虽在政治局会议和发改委新闻发布会提及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但金融部门发布会未提及,后续是否落地待观察,是稳增长重要观测点[8]。
哪类优质银行成分股还在低位?——银行股配置重构系列二
长江证券· 2025-05-14 2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主动型基金修正对银行股的严重欠配,在基本面稳定前提下,红利高股息、被动型基金扩容、主动型基金增配逻辑将推动银行股低估值修复 [2][4] - 市场将在指数成分股中优选个股,除白马权重股和业绩领跑城商行外,部分前期受压制的优质银行股值得关注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动型基金配置重构逻辑 - 近两年城投/地产/资本等重大风险底线确立,净息差通过负债成本下行探明底线,基本面稳定 [4] - 资金面的红利高股息、被动型基金扩容、主动型基金增配逻辑共同推动银行股低估值修复 [2][4] - 新增投资者担心银行板块过去两年涨幅显著、股价处于高位及估值下行风险,但险资等绝对收益资金增持且存量持仓惜售,抛压预计有限 [4] - 目前银行板块PB、PE估值位于各行业倒数第一、第二,明显被低估 [4] 值得关注的优质银行股 前期受可转债压制的优质城商行(典型代表杭州银行/南京银行) - 杭州银行、南京银行今年涨幅落后,股价接近去年四季度高点,而许多银行股创新高 [5] - 可转债临近强赎价是核心压制因素,截至5月13日,南京银行股价触及可转债强制赎回价,余额95亿元,静态PB(LF)估值0.73x,在长三角优质银行股中估值最低;杭州银行超过强赎价格6个交易日,余额加速消化至62亿元(年初136亿元),PB(LF)估值0.85x,基本面强势但估值被低估 [5] - 银行股配置比例重构逻辑下预计带来可转债加速转股机会,优秀银行股转股后估值将显著修复,是新增配置银行股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5] 顺周期标签鲜明的优质银行股(典型代表常熟银行/宁波银行) - 过去两年经济预期下行,顺周期银行股估值承压,且常熟银行、宁波银行分红比例保守,股息率优势不突出 [6] - 2023年以来,宁波银行、常熟银行PB估值收缩44%、16%,而银行指数总体扩张26% [6] - 常熟银行保持领先同业的业绩增速,宏观经济压力对短期小微信贷需求和零售贷款不良生成率有扰动,但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保持行业领先,若零售贷款资产质量企稳,估值有望修复 [6] - 宁波银行存在零售贷款不良净生成率波动影响,但信贷规模高速扩张,净息差稳定,利息净收入高增长,未来宏观经济企稳复苏,估值修复弹性更显著 [6] 受短期因素扰动的低估值国有大行(典型代表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 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2024年以来在国有大行中涨幅落后,PB估值低于四大行 [6] - 交通银行去年下半年以来滞涨因市场认为财政注资对股息率摊薄影响重,目前注资即将落地,测算摊薄后股息率仍达4.2%,在四家注资大行中相对较高,净息差降幅小于其他大行,预计2025年业绩正增长,ROE及资产质量指标向四大行平均值收敛 [6] - 邮储银行2024年以来受零售贷款资产质量风险波动影响,未来经济复苏或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改善将推动估值修复 [6] 上市银行相关数据 累计涨跌幅、指数权重、估值及业绩情况 - 展示了多家上市银行2023年以来、2024年以来涨跌幅,中证800指数、中证300指数权重,PB(LF)、PE(TTM)估值,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预期股息率等数据 [13] 主动基金配置比例 - 呈现了中证800成分股在2025年3月的主动基金配置比例,以及与中证800权重的对比,还列出了各银行在沪深300、中证800等指数中的成分股权重 [15] 营收、净利润增速及资产质量指标情况 - 给出了多家上市银行2024Q4、2024/12、2025/03的营收累计及单季度同比增速,归母净利润累计及单季度同比增速,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数据 [18] 可转债相关情况 - 包含杭银转债、常银转债等多只可转债的最新价格、日涨跌幅、YTD、到期日期,正股名称、涨跌幅、价格,转股起始日、价格,强制转股价,当前离强制转股价空间,转股溢价率,可转债余额等信息 [20]
银行股配置重构系列二:哪类优质银行成分股还在低位?
长江证券· 2025-05-14 16: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主动型基金修正对银行股的严重欠配,在基本面稳定前提下,红利高股息、被动型基金扩容、主动型基金增配逻辑推动银行股低估值修复 [2][6] - 市场将在指数成分股中优选个股,除白马权重股和业绩领跑城商行外,部分前期受压制的优质银行股值得关注 [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银行股整体情况 - 近两年城投、地产、资本等重大风险底线确立,净息差通过负债成本下行探明底线 [6] - 新增投资者担心银行板块过去两年涨幅显著、股价处于高位,存在估值下行风险,但险资等绝对收益资金仍在增持,存量持仓惜售,抛压预计有限 [6] - 目前银行板块PB、PE估值位于各行业倒数第一、第二,明显被低估 [6] 不同类型银行股情况 前期受可转债压制的优质城商行 - 典型代表为杭州银行、南京银行,今年涨幅落后,股价接近去年四季度高点,而许多银行股创新高 [7] - 可转债临近强赎价是核心压制因素,截至5月13日,南京银行股价触及可转债强制赎回价,余额95亿元,静态PB(LF)估值仅0.73x;杭州银行超过强赎价格6个交易日,余额加速消化至62亿元,PB(LF)估值0.85x [7] - 预计银行股配置比例重构带来可转债加速转股机会,优秀银行股转股后估值将显著修复 [7] 顺周期标签鲜明的优质银行股 - 典型代表为常熟银行、宁波银行,过去两年经济预期下行,估值承压,分红比例保守,股息率优势不突出 [8] - 2023年以来,宁波银行、常熟银行PB估值收缩44%、16%,而银行指数总体扩张26% [8] - 常熟银行保持领先同业的业绩增速,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行业领先,若零售贷款资产质量企稳,估值有望修复;宁波银行信贷规模高速扩张,净息差稳定,利息净收入高增长,宏观经济企稳复苏时,估值修复弹性更显著 [8] 受短期因素扰动的低估值国有大行 - 典型代表为交通银行、邮储银行,2024年以来在国有大行中涨幅落后,PB估值低于四大行 [8] - 交通银行去年下半年以来滞涨因市场认为财政注资对股息率摊薄影响重,目前注资即将落地,测算摊薄后股息率仍达4.2%,净息差降幅小于其他大行,预计2025年业绩正增长,ROE及资产质量指标向四大行平均值收敛 [8] - 邮储银行2024年以来受零售贷款资产质量风险波动影响,未来经济复苏或零售贷款资产质量改善将推动估值修复 [8] 银行股相关数据 上市银行累计涨跌幅、指数权重、估值及业绩情况 - 展示了多家银行2023年以来、2024年以来涨跌幅,中证800指数、中证300指数权重,PB(LF)、PE(TTM)估值,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未来一年预期股息率等数据 [14] 主动基金配置比例情况 - 呈现了部分银行在不同指数成分股中的主动基金配置比例及与指数权重的差异 [17] 上市银行业绩增速及资产质量指标情况 - 包含营收累计及单季度同比增速、归母净利润累计及单季度同比增速、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在2024年累计变动、2025/03环比变动等数据 [21] 可转债相关情况 - 列出了部分银行可转债的最新价格、日涨跌幅、YTD、到期日期,正股涨跌幅、价格,转股起始日、价格,强制转股价,当前离强制转股价空间,转股溢价率,可转债余额等信息 [24]
突破10万亿,见证历史!这一板块又成“显眼包”,刚刚涨出新高
每日商报· 2025-05-14 14:36
银行股市场表现 - 5月银行股成为A股市场最大赢家之一,银行板块指数创2015年7月中旬以来新高 [1][2] - 5月14日早盘A股银行板块市值突破1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农业银行、上海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3][8] - 上证指数上涨0.19%,银行、保险、券商等大金融板块异动带动指数翻红 [4] - 42家银行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共计5639.79亿元,四大国有银行一季度净利润2938.02亿元,占比超52% [9] 银行股涨幅情况 - 厦门银行涨幅6.12%,宁波银行涨幅25.99,华夏银行涨幅7.62,郑州银行涨幅1.97,苏州银行涨幅8.48,兴业银行涨幅22.83,上海银行涨幅11.18,光大银行涨幅3.99 [9] 机构观点与行业利好 - 利率下行通道中银行股红利吸引力仍在,降准降息、AIC设立主体扩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扩容等政策利好银行股 [10] - 中信证券预计一季度银行息差走低幅度低于年初预期,银行板块基本面相对稳健,向下超预期概率偏低 [11] - 开源证券看好银行板块长期资金增配价值及估值修复,预计2025年银行业绩稳定,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稳步回升 [11] 险资对银行股的配置 - 今年以来险资13次举牌中6次为银行股,包括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 [12] - 一季度末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和市值在险资持股行业中位居前列 [13] - 中国平安2024年末股票投资账面值4373.79亿元,环比增长近50%,占投资规模比重从6.2%上升至7.6% [14]
银行板块A股市值创出历史新高,银行ETF天弘(515290)涨超1%,冲击6连涨,宁波银行涨超3%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4:04
市场表现 - 5月14日三大指数全线翻红,大金融股发力,银行ETF天弘(515290)涨1.05%,已连涨5日冲击6连涨 [1] - 成分股中宁波银行涨超3%,厦门银行、华夏银行、兰州银行、郑州银行涨超2% [1] - 银行ETF天弘(515290)紧密跟踪中证银行指数,规模位居同标的ETF前二,配备场外联接基金(A类:001594,C类:001595) [1] 行业数据 - 5月13日银行板块A股市值达99746亿元创历史新高,工商银行(19492.96亿元)、农业银行(17973.45亿元)、中国银行(11950.40亿元)居市值前三 [1] - 银行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7%居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榜第五,去年累计涨幅34.39%居首位 [1] - 申万银行指数最新超4200点,距2007年历史高点仅差100多点(需再涨约3%创新高) [1] 机构观点 - 中泰证券预计上市银行业绩全年稳健:大行息差压力后续缓释,城农商OCI储备占2025E净利润20%以上,资产质量受国家信用支撑且拨备充足 [2] - 东方证券指出公募改革抬升业绩基准重要性,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宽货币+宽财政+地方化债提速将深刻影响2025年银行基本面,高息存款重定价周期和监管整治将呵护息差,房地产及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改善 [2]
银行股,又成“显眼包”!
第一财经· 2025-05-14 11:28
银行股表现 - 5月13日中证银行指数涨1.53%报7629.55点,创2018年2月以来新高,银行板块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领涨,个股全线飘红 [1][3] - 最近5个交易日银行板块累计上涨5.76%,仅次于国防军工板块,重庆银行以10.9%涨幅居首,青农商行、兴业银行等涨幅超8% [3] - 上海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等多股股价创历史新高,显示银行股在逆势中表现强劲 [3] 多重利好支撑 - 降准降息、AIC设立主体扩围、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扩容等政策叠加,为银行股提供支撑 [1] - 监管引导险资入市及公募基金改革(重规模转向重回报)提升银行股配置需求,主动型公募基金低配银行股现状或改善 [4] - AIC牌照为银行拓展科创企业服务提供新路径,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拟出资设立AIC子公司,综合效益显著 [4][5] 息差压力与应对 - 2024年末58家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52%,连续5年下降,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2%,股份行、农商行降幅达5%-6.16% [7] - 降准降息政策对息差影响偏中性,负债端同步调整可对冲,预计2025年息差影响为+0.68BP,营收上行0.59% [8] - 银行通过"加法"(发展金融市场业务、综合化经营)和"减法"(优化负债结构、控费用)应对低利率环境 [9] 非息收入拓展 - 非息收入能力对银行经营支撑日益重要,大型银行可依托综合牌照优势,中小银行需聚焦本地客户协同信贷与投行等业务 [9][10] - 银行需构建更均衡的收入结构,在服务领域开展业务以降低资本压力,如财富管理、贸易结算等 [9][10]
险资“爆买”银行股,银行ETF南方、银行ETF、中证银行ETF上涨
格隆汇APP· 2025-05-13 11:54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早盘涨跌不一 沪指涨0.08%报3371.86点 深成指跌0.24% 创业板指跌0.23% 北证50指数跌0.37% [1] - 全市场半日成交额9072亿元 较上日放量434亿元 超3400只个股下跌 [1] - 银行股集体走强 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创历史新高 [1] - 银行ETF普遍上涨 银行ETF南方涨1.25% 银行ETF涨1.24% 银行ETF指数基金涨1.19% 中证银行ETF涨1.18% 银行ETF基金涨1.14% [3] 险资动向 - 年内险资举牌至少13次 其中6次为举牌银行股 包括平安人寿举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2次) 瑞众保险举牌中信银行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 [5] - 截至一季度末 险资对银行股持股数量和市值均在险资持股行业中位居前列 [5] - 中国平安及"平安系"公司举牌银行股频次较高 平安人寿多次增持、举牌招行H股 [5] - 险资频繁买入港股国有大行 是基于对股息率、税收优势、流通盘规模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5] - 截至2025年5月8日 险资持有银行股市值0.69万亿元 较2023年末增加0.16万亿元 [6] - 保险公司重仓A股银行流通股股数从2020年底526亿股下降至2024年底383亿股 2025年一季度回暖至391亿股 [6] - 保险公司重仓银行流通股市值从2024年开始回升 主要得益于银行指数2024年涨幅34% [6] 行业分析 - 当前进入稳增长政策密集落地期 宽货币先行 宽财政紧随 地方化债显著提速 对2025年银行基本面产生深刻影响 [7] - 财政政策力度加码 支撑社融信贷并提振经济预期 顺周期品种有望受益 [7] - 广谱利率下行区间 银行净息差短期承压 但高息存款进入集中重定价周期叠加监管对高息揽存行为持续整治 对25年银行息差形成重要呵护 [7] - 2025年是银行资产质量夯实之年 政策托底下 房地产、城投资产风险预期有望显著改善 部分个贷品种也有望迎来资产质量拐点 [7] - 现阶段关注两条投资主线:区域需求具备alpha且季报表现突出的城农商行 高股息品种 [7]
投顾观市:银行上涨是好事,小盘股的机会在后面!
和讯财经· 2025-05-12 14:17
银行股与小盘股关系分析 - 银行股上涨与小盘股机会存在正相关关系 银行表现良好时意味着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环境稳定 未来小市值品种才有机会 [1] - 银行股下跌反映经济环境恶化 若银行因坏账问题业绩走差 上市公司还贷能力将受质疑 所有产业都会面临困境 [2] 市场资金行为解读 - 资本买入银行股并非避险行为 而是基于利润最大化考量 只有当银行能维持稳定利润和分红时才会吸引大资金 [1] - 历史行情显示 银行股维持高位后 资金会分流至高成长性小盘股 银行股价坚挺是市场环境健康的信号 [2] 银行业绩驱动因素 - 银行利润主要来源于上市公司贷款 其股价上涨反映市场对未来贷款规模持续扩张的预期 [2] - 银行经营业绩需持续创新高或维持现有水平 资本才会大举买入 这要求上市公司具备稳定的贷款意愿和能力 [1] 市场趋势判断逻辑 - 银行股未出现大跌表明有政府护盘资金和机构资金认可其盈利能力 整体经济环境未恶化 [2] - 错误观点认为银行与小盘股对立 实际上两者存在协同效应 银行走强是小盘股后续行情的先行指标 [1]
部分银行一季度收入利润负增长,为何股价又创新高?|市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09 16:51
港股100研究中心顾问余丰慧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季度一些大银行业绩出现负增长,资金依然追逐 银行股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解释:首先,市场预期未来经济环境会逐步改善,随着经济复苏,银行业 的资产质量和盈利状况有望得到提升,这为银行股的增值提供了潜在空间;其次,银行股通常被视为防 御性投资选择,因为它们相对稳定,能够提供较为可靠的股息收益,这对于寻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 具有吸引力;再者,相对于其他行业,银行业的估值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被低估,资金流入可能是对这种 低估状态的一种修正。 鑫顶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胡宇则向第一财经记者称,在监管部门不断鼓励长钱资金加大入市力度的背景 下,低利率环境给了长线资金更好的融资环境,同时银行股因为具备了高股息回报,对保险机构等长钱 也更有吸引力,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出现质的变化之前,银行股仍是很好的投资标的。预计未来中长 期的资金入市和股市的估值提升,都不会是短期的情况,属于战略布局的操作,投资者可以继续持仓等 待接下来居民储蓄资金的逐步入市。 不过因为息差下降等原因,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部分银行在一季度出现了收入和利润的负增长。业内人 士认为,虽然业绩负增长,但投资者憧憬宽松货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