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
搜索文档
伊拉克库区油田频繁遭袭 安全部队开展大规模搜查行动
快讯· 2025-07-19 00:32
军事安全行动 - 伊拉克安全部队在北部尼尼微省与萨拉赫丁省展开大规模搜查行动,覆盖仓库、山谷与洞穴 [1] - 行动由伊拉克总理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苏达尼下令发起,反恐局局长现场督导 [1] - 与尼尼微省和萨拉赫丁省的作战部队以及人民动员组织协同作战,展开多线打击 [1] - 旨在挫败针对伊拉克安全部队及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的潜在袭击图谋 [1] 油田袭击事件 -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库区)多处油田连续遭无人机袭击 [1] - 伊拉克安全部门称将严厉打击任何试图破坏国家安全、掠夺国家资源的组织与个人 [1] - 将追究袭击者的法律责任 [1]
这样窃取我国稀土,国安部披露→
证券时报· 2025-07-18 19:39
稀土出口管制与国家安全 -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是国家战略资源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我国依法对其实施出口管制[1] -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企图勾连策反境内不法分子 利用寄递手段窃取稀土相关物项 给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危害[1] 某国非法获取稀土手段 - 某国不能自主生产提纯稀有金属 为保证国内供应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囤积[2] - 该国重点领域承包商通过更换包装伪造"非中国原产"标签后转口偷运至其国内[2] - 采用虚报含量成分 伪报品名 快递小包多次少量 更换运输渠道等方式非法输送稀土出境[2] 执法行动成果 - 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确凿证据后 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行动 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3] - 行动有力维护了国家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3]
部分国家千方百计从我国窃取稀土,国安部披露:境外间谍企图勾连策反境内不法分子,将稀土粉末灌入塑料模特、矿泉水瓶等偷运出境
财联社· 2025-07-18 08:45
稀土供应链安全 - 某国无法自主生产提纯稀有金属 但通过多种渠道囤积以保证国内供应 [1] - 该国承包商伪造"非中国原产"标签 通过转口偷运方式将稀土输送至国内 [1] - 该承包商采用虚报成分 伪报品名 多次少量快递等方式非法出口中国管制稀土 [1] 执法行动成果 - 国家安全机关掌握确凿证据后 会同有关部门截断稀土非法出境渠道 [1] - 相关行动有效维护了中国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1]
境外间谍利用寄递手段窃取我国稀土 国安机关最新提示
央视新闻· 2025-07-18 06:42
稀土行业战略地位 -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是国家战略资源 我国依法对其实施出口管制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1] - 我国稀土储量 生产量 消费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前列 形成资源优势及产业链优势 被誉为"工业黄金"和"新材料之母" [3] 稀土非法出口手法 - 境外机构通过更换包装伪造"非中国原产"标签后转口偷运 [2] - 采取虚报含量成分 伪报品名 快递小包多次少量 更换运输渠道等方式非法输送 [2] - 伪报品名手法包括将高纯度稀土(如镝 铽)申报为低价值产品(如铁合金 镍粉)或普通商品(如"焊锡膏""耐火") [3] - 夹带私货手法包括将稀土粉末混入瓷砖原料 灌入塑料模特 矿泉水瓶等 以合金配件 机械零件等模糊标签偷运 [3] 行业监管措施 - 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法出境渠道 [2] - 将维护关键矿产资源领域国家安全作为重要任务 防范打击境外机构渗透破坏窃密活动 [4]
非法窃取我国稀土 国家安全机关坚决截断
快讯· 2025-07-18 06:35
相关链接 非法窃取我国稀土 国家安全机关坚决截断 金十数据7月18日讯,据国家安全部消息,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企图勾连策反境内不 法分子,利用寄递手段窃取我稀土相关物项,给我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某国不能自主生产提纯稀有 金属,但为保证其国内稀有金属供应,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进行相关囤积。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发 现,该国某重点领域承包商一方面通过更换包装伪造"非中国原产"标签后转口偷运至其国内;另一方面 企图采取虚报含量成分、伪报品名、快递小包多次少量、更换运输渠道等方式,将我国稀土等出口管制 物项非法输送出境。掌握确凿证据后,国家安全机关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行动,截断稀土相关物项非 法出境渠道,有力维护了我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消息人士:因国家安全担忧,美国与阿联酋的芯片交易被搁置,交易涉及向中东地区出口英伟达芯片。特朗普政府目前不打算批准向阿联酋科技公司G42出口芯片,但未来可能会批准。
快讯· 2025-07-17 08:12
交易状态 - 美国与阿联酋的芯片交易被搁置 [1] - 特朗普政府目前不打算批准向阿联酋科技公司G42出口芯片 [1] 交易内容与潜在变化 - 交易涉及向中东地区出口英伟达芯片 [1] - 交易未来可能会获得批准 [1] 交易搁置原因 - 搁置交易的原因是出于国家安全担忧 [1]
美国商务部启动对无人机、多晶硅232调查,意欲何为?
第一财经· 2025-07-16 18:39
美国232调查最新动态 - 美国商务部于7月1日启动两项232调查,分别针对"无人机系统及其零部件"和"多晶硅及其衍生品",调查通知已刊登在《联邦公报》上[1] - 两项调查均处于公共意见征集阶段,利益相关方需在8月4日前提交评论意见[2] - 调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商务部需在270天内向总统提交报告并提出建议措施[2] 无人机系统调查重点 - 调查内容包括美国对无人机系统当前及未来需求、国内产能满足需求情况、外国供应链作用及供应商集中风险[3] - 关注增强国内产能可行性、现行贸易政策影响及是否需要采取关税或配额等措施[3] - 美国商务部着重评估降低出口依赖的可能性[3] 多晶硅调查重点 - 调查内容与无人机调查高度相似,包括多晶硅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国内产能、外国供应链作用及供应商集中风险[3] - 评估现行贸易政策影响及保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3] 232调查模式分析 - 美国已对11类产品发起232调查,包括钢铝、汽车、铜、半导体等,其中钢铝关税50%、汽车关税25%(涉及1530亿美元汽车产品和2790亿美元零件)、铜关税50%(涉及170亿美元产品)[5] - 调查模式为:先确立产品战略定位,再量化进口冲击构建国家安全威胁,最后拓展国家安全概念外延[5][6] - 调查范围从基础材料延伸至高科技应用及衍生品,覆盖产业链上下游[1][7] 调查动机与影响 - 被调查产品均为美国缺乏比较优势的领域,调查可能为出台保护关税和促进国内生产做铺垫[3] - 加征关税后可能形成市场保护,刺激国内投资和生产[3] - 美国将经济安全等同于国家安全,担忧产业空心化带来的长期风险[6]
中美交涉失败,特朗普对华掀桌子,91票比7票,不许中企收购农田
搜狐财经· 2025-07-14 07:44
中美农业投资争端 - 中国投资者在美国农业用地上的投资占比不到万分之三 且近年来持续下降 远低于加拿大和荷兰等美国盟友的投资规模 [3] - 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和"粮食安全"为由限制中国农业投资 但数据表明该理由缺乏事实支撑 [4] - 美国多州计划以国家安全为由全面禁止或收回中国投资者已持有的农业土地 [9] 中美战略竞争背景 - 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如电动汽车 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 对美国形成竞争压力 [8] - 美国对华政策从扶持转向打压 反映出其面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 [11] - 美国在贸易战 科技战效果有限后 转向农业领域作为新的施压手段 [11] 中国的应对策略 - 中国调整资产配置 减少对美债依赖 增持黄金以分散风险并削弱美元霸权 [15] - 中国掌握稀土供应主导权 稀土资源对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 [17] - 美国在稀土储备上仅能支撑数月需求 形成对中国资源的依赖 [19] 潜在影响分析 - 美国若强行没收中国农业投资 将破坏其标榜的法治和契约精神 引发全球资本信任危机 [21] - 美国的单边行动可能导致国际投资者对美国市场产生寒蝉效应 [23] - 争端反映出美国在核心竞争领域优势减弱后 转向非关键领域的战略调整 [13]
国家安全“科普大篷车”开进海口荣山寮村
海南日报· 2025-07-10 09:47
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 活动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 通过宣讲 互动游戏 有奖问答等形式在海口市秀英区西秀镇荣山寮村开展 [1] -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宣讲团成员现场讲述琼岛青年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时代故事 [1] - 设置"国家安全护卫队见招拆招"盲盒互动区 观众通过拆盒答题方式参与 成为人气打卡点 [1] 宣传形式与内容 - 采用线下展板 盲盒互动 主题宣讲与线上扫码答题相结合的形式 实现沉浸式知识传播 [1][2] - 内容涵盖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 反间谍与保密常识等法律知识 [2] - 通过"争当国安达人"网络问答挑战赛延伸宣传覆盖面 [1] 活动后续计划 - 环岛行活动将扩展至儋州 澄迈 陵水等海南其他市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