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

搜索文档
全球最大上市对冲基金集团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6-13 15:00
公司动态 - 英仕曼集团在中国市场推出首只自主管理的股票指数增强策略产品——英仕曼美量中证500指数增强策略,该产品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2] - 该产品标志着英仕曼集团在中国投资市场的重要战略布局进入新阶段 [2] - 英仕曼(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英仕曼集团在中国内地的全资子公司,2017年登记为证券私募管理人 [8] - 2025年英仕曼(上海)备案了两只产品:"英仕曼美量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和"英仕曼目标风险全球资产配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8] - 英仕曼于2025年1月主动注销了英仕曼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登记,QDLP业务和证券私募业务现均在英仕曼(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展 [8] - 英仕曼(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从许铭变更为毛友昆 [8] 产品策略 - 新产品将英仕曼旗下Numeric团队的全球长期实盘经验的系统化量化投资方法用于中国A股市场投资 [4] - Numeric团队拥有超过30年的量化投资经验,截至2025年3月31日管理的全球股票策略资产规模超过400亿美元 [4] - 投资策略整合了公司基本面、行业另类数据、市场情绪和量价交易行为等多个维度的因子信号 [4] - 通过自主研发的风险模型和组合构建流程系统化管理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 [4] - 近年来机器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的爆发式增长为量化投资策略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5] 市场观点 - 作为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A股市场不仅拥有显著的配置潜力,而且为量化策略提供了丰富的Alpha来源 [4] - A股投资策略是英仕曼集团投资策略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5] 公司概况 - 英仕曼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对冲基金集团,总部位于伦敦 [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英仕曼集团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726亿美元 [7] - 集团为富时250指数成份股 [7] - 2023年9月,Robyn Grew接替服务了13年的原CEO Luke Ellis,成为这家创始于1783年的集团的首位女性CEO [10] 产品备案情况 - 英仕曼(上海)2023年备案了两只产品,2024年无产品备案,2025年已备案两只产品 [9] - "英仕曼目标风险全球资产配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部分渠道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9]
OpenAI掀桌子,新模型力压谷歌,o3降到地板价
36氪· 2025-06-13 14:07
产品发布 - OpenAI突然发布o3-pro加强版推理大模型 向所有ChatGPT和API的Pro用户开放[1][2] - Plus用户使用限制从每周100次提升至200次[2] - o3-pro在科学 教育 编程 商业和写作等关键领域全面优于o3版本[2] 性能表现 - o3-pro在数学基准测试AIME2024 博士级科学测试GPQA Diamond和编程竞赛中优于o1-pro和o3[6] - 在ARC-AGI-1高难度任务通过率59.3% 但在ARC-AGI-2推理任务通过率仅4.9%[13] - 智力水平以微弱优势领先Gemini 2.5 pro[9] - 支持文本和图像输入 上下文窗口200k 最大输出token数100k[11] 用户体验 - 响应速度明显较慢 简单回复"HI"耗时4分钟 二次测试达13分28秒[15][17] - 更适合处理复杂问题如项目方案 多文件整合等[17] - 在数学逻辑题和编程能力测试中表现优异[19][21] - 需要充足背景信息说明诉求 否则容易过度思考[22] 行业竞争 - OpenAI模型更新频次明显高于2024年 采取更激进淘汰策略[24] - o3-pro输入价格20美元/百万token 输出80美元/百万token 相比o1-pro大幅降价[24] - o3降价80%至输出2美元/百万token 输入8美元/百万token[27] - 价格调整后o3略低于Gemini 2.5 pro 但后者智力水平略高[27]
万马科技20250612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车联网行业、Robotaxi 行业 - 公司:万马科技、有方科技、优卡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万马科技业务情况 - 万马科技成立于 1997 年,2017 年在深交所上市,有通信类产品和车联网产品服务及支架两大业务板块,通信类业务占收入约 55%,车联网及支架业务占 45% [3] - 2021 年收购有方科技切入车联网领域,车联网收入从 2021 年的 5000 万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2.6 亿元,利润从不到 2000 万元增长到 6000 万元 [2][3] - 已建立完整的数据闭环工具链,在常州设立智驾算力中心 [3] 车联网市场现状及前景 - 国内车联网行业渗透率约 80%,海外市场渗透率不足 30%,随着智能驾驶对数据需求增加,国内外市场均有较大发展空间 [2][4] - Robotaxi 对实时数据监控和技术要求高,单车价值显著提升 [2][4][5] 优卡科技解决方案 - 提供蓝海全球车联和云自动驾驶数据闭环两大解决方案,支持 1400 万辆车辆,客户包括吉利、上汽等 [2][6] - 针对 Robotaxi 行业推出车端、网络和云端综合解决方案,包括双 SIM 卡流量服务、边缘计算架构等,提升联网质量和降低控车时延 [4][12] - 通过蓝海 one SIM 方案支持 Robotaxi 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在海外设十多个分支机构,与全球几十家运营商合作 [4][15] Robotaxi 行业发展趋势 - 被视为车联网行业发展的“皇冠上的明珠”,高盛预测中国 Robotaxi 市场年化增长率将达 96%,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预测低速无人驾驶增速接近 40% [2][7] - 已在多个城市常态化运营,特斯拉即将推出相关业务 [2][7][19] Robotaxi 对网络质量要求 - 运行安全需高清地图、车路协同和远程脱困功能 [10] - 用户交互涉及叫车、人车交互等,需高效网络支持 [10] - 合规性要求留存运营数据 [10] - 自动驾驶数据采集依赖海量数据和云端 AI 算力训练 [10] - 运维需运维人员本地介入和远程开锁、安全接管车辆 [10] 公司支持 Robotaxi 企业的方式 - 蓝海方案提升联网质量,采用一车双卡联网和边缘计算架构,降低控车时延,实现毫秒级切换 [13][14] - 数据闭环工具链帮助训练算法,支持自动化标注等技术应用,与英伟达合作提升模型训练推理性能 30 - 40% [16] - 优咖科技为 Robotaxi 企业提供基于大语言模型和视觉语言模型的多模态数据管道构建方案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Robotaxi 运营可能遇到碰撞行人、难识别交警手势等小概率事件,可通过云座舱远程脱困 [9] - Robotaxi 整体运营系统包括端侧、网络和云端,各部分有不同功能 [11] - RoboTaxi 和 RoboVan 处于爆发前夜,低速物流车 RoboVan 在末端物流领域潜力大,运营企业车辆规模增速达 100% [19][20] - 优咖科技与中国头部无人驾驶公司在蓝海连接解决方案上合作,为运营方提供网络等服务 [20] - 优咖科技 5G 专网有领先优势,能平衡用户体验、安全性与成本,Robotaxi 数据采集与回传需求和可靠性要求显著提升 [21] - 公司成立针对 Robotaxi 综合解决方案焦点小组,与各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因车联网经验和蓝海奥云解决方案受青睐 [22] - 过去两年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多地设分支机构,投入 one SIM 技术,与各地运营商密切沟通 [23]
587Ah半固态电芯!双登股份6.25MWh液冷储能系统新品发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6-12 18:39
产品发布 - 双登股份发布Power Warden3 0半固态液冷储能系统 标准20呎高柜 单舱容量6 25MWh 兼容组串 构网及长时储能场景 [1] 电芯技术 - 系统搭载587Ah半固态电芯 体积能量密度达416Wh/L 循环寿命20年 能量效率95% 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 [3] - 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实现液态电解液向半固态电解质的突破 极端条件下产热功率更低 热失控风险大幅降低 [6] - 电芯具备高机械强度与稳定性 有效抑制电极材料体积变化 日历存储2年额定能量零衰减 [6] 安全设计 - 构建电芯-PACK-簇-汇流单元-系统五级熔断保护体系 搭配簇级漏电流与绝缘状态实时监测 [11] - 首创六维梯次消防保护 联动五级智能监控体系 包括本地控制 BMS EMS 站级组网及云端大数据平台 [11] - PACK层面基于IP67防护等级 通过热失控预防 阻燃蔓延和兜底设计全方位提升安全性 [9] 环境适应性 - 支持C5-H级防腐与IP55防护 可在-40℃至55℃极温和5000米超高海拔稳定运行 [13] - 采用小于65dBA工业级静音技术 可承受9级地震和强飓风冲击 [13] 智能化与收益 - 深度融入AI智眸系统 基于Deepseek大语言模型智能客服提升运维决策效率300% [16] - 内置智能交易辅助引擎 动态优化充放电策略 自动构建调峰 调频 现货套利等收益模型 [16] - 6 25MWh系统较传统5MWh方案可降低20%占地面积 减少15%运维工作量 LCOS降低15% [16]
金现代(300830) - 2025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1 22:22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华创证券、太平洋证券、翊安投资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11日,地点在公司展厅及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鲁效停和证券事务部助理张慧丽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营业收入中,定制化软件开发及服务占比约78%,标准化软件产品开发及销售业务占比约22% [2] - 标准化软件产品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0% [2] 公司业务情况 标准化软件产品业务 - 已成功研发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等一系列标准化平台类软件产品 [2][3] - 业务行业覆盖面广,潜在客户群体庞大,毛利率高于定制化业务,项目实施和回款周期短 [3] 人工智能业务 - 研究方向包括大语言模型等AI技术,已推出智能问答等AI相关产品或解决方案 [4] - 落地较多场景案例,如电力灾害应急预案问答等 [4] 航空航天业务 - 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通用软件产品,典型客户有航天科技等 [4] - 具备相关涉密资质,可承接涉密项目 [4] 轻骑兵低代码开发平台业务 - 已适配DeepSeek大模型,迭代优化为低代码PaaS平台 [5][6] - 基于DeepSeek大模型构建低代码领域专有大模型,提高配置开发效率和准确率 [6] 实验室管理系统业务 - 为检测型、研发型实验室设计,可提升实验效率,实现规范化管理 [7] - 具有可视化配置、自定义模板等差异化亮点功能,应用大语言模型等技术提升易用性 [7][8] - 适用性强,应用于能源等多个行业,有众多典型客户 [9] 公司发展战略 - 坚持“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深化定制化业务,大力发展标准化通用软件 [9] - 研发上坚持科技创新,投入标准化通用软件建设,借助AI技术赋能核心产品 [9] 公司可转债情况 - 可转债转股期限至2029年11月26日,近期无修正转股价格意向 [10] - 将根据市场情况等因素促进可转债在转股期内完成转股 [10]
工信部两度部署“人工智能+”行动,产业进度条加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1 20:11
政府政策与行业支持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并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结合,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终端及智能制造装备 [4] - 轻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政策密集出台,均提及人工智能赋能行业部署 [4] - 工信部专题会议部署"人工智能+"行动,强调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落地,加快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培育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服务商 [6] - 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旨在解决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等问题 [1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与市场规模 - 2025至2029年中国AI产业预计保持3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2029年市场规模突破1万亿 [5] - 2024年开发或应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27.4% [10] - 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应用企业同比分别增长57.21%、37.14% [10]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 - 具身智能成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核心赛道,人形机器人企业如宇树科技获得关注和融资,但实用价值遭质疑 [2] - 赛迪研究院报告显示,用户对人形机器人的使用体验和安全性存在疑虑 [3] - 智源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表示,5-10年内具身智能有望代替人类从事不愿干、危险的劳动 [3] 行业应用与企业实践 - 北京大学教授翁翕认为,行业应用将呈现爆发式增长,通过智能体、垂类大模型等形式加速渗透 [5] - 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建设昆仑大模型,为能源化工行业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行业大模型 [7] - 中国移动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形成超2000人的AI人才队伍,加快"九天"模型特色能力突破 [7]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高质量数据集面临数据存量小产量低、质量良莠不齐、缺乏高价值数据引领等问题 [10] - 人形机器人产品构建面临感知系统和控制算法深度开发不足、实际场景数据积累不足等瓶颈 [10] - AI幻觉问题突出,图灵奖得主Yoshua Bengio提出研发非代理性人工智能系统和全球协同治理方案 [12]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推动生成内容全流程安全管理 [13] 数据生态与算力发展 - 数据安全和流通问题限制数据生态发展,部分企业探索合规使用模式 [11]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到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12]
银行业智能化转型:AI智能体的变革力量与未来展望 | 金融与科技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11 18:51
核心观点 - 大语言模型技术日趋成熟,银行业正经历深刻技术变革,AI智能体技术可显著提升业务流程效率并创造新增长点 [2][3] - AI智能体在银行业应用广泛,包括客户服务、风险管理、智能投顾、运营优化等多个领域,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取得显著成效 [10][12][13][14] - 银行业部署AI智能体面临数据隐私、算法偏见、系统集成、监管合规等多重挑战 [15][16][17][18][19][20] - 建议银行采用"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分阶段赋能"的战略路径实施AI智能体技术 [22][23][24] - AI智能体代表银行业从"大模型"时代向"智能体驱动"时代的转型,是未来金融竞争的关键 [26][27] AI智能体技术概述 - AI智能体是指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计算机程序或系统,核心目标是实现"感知→处理→决策→反馈"闭环 [6] - 智能体通常包含四大核心模块:感知模块(如NLP、CV)、决策模块(如LLM、RL)、执行模块(如API调用)、学习模块(如监督学习、强化学习) [6] - 技术框架层面已有多种AI智能体平台与开发框架,如LangChain、AutoGPT(国际)、Coze、AgentBuilder(国内)等 [4] 银行业AI智能体应用场景 客户服务类 - 中国工商银行"工小智"通过NLP技术准确识别客户意图,提升回答准确率 [10] - 中国招商银行"招小宝"整合NLP与知识图谱技术,自动解答大部分客户常见问题 [10] - 美国银行Erica智能助手已服务超4200万客户,完成超20亿次交互 [10] 智能投顾类 - 中国工商银行"AI投顾"平台结合大语言模型和行为画像,为客户生成个性化资产配置建议 [12] - 高盛Marcus平台整合AI引擎,为中层客户提供更贴近需求的投资建议 [12] 风险管理类 - 花旗银行与Feedzai合作开发"Citi Payment Outlier Detection"系统,利用机器学习识别异常交易 [12] - 中国农业银行反电诈平台结合图神经网络与大模型技术,大幅提升防诈准确率 [12] 运营与合规类 - 高盛推出"GS AI助手"生成式AI工具,帮助银行家、交易员提升工作效率 [13] - 渣打银行推出SC GPT生成式AI工具,赋能全球7万名员工 [13] - 工商银行"工小慧"员工助手基于自研大模型,为员工提供智能解答和知识支持 [13] 多智能体协同 - 在企业开户或信贷业务中,可构建"材料审核Agent""风险评分Agent"与"合规检查Agent"组成的协同系统 [14] 实施路径建议 - 第一阶段:聚焦降本增效,应用智能客服、数字员工、编程助手等 [22] - 第二阶段:强化风险管理,应用风险监测、欺诈检测等 [22] - 第三阶段:提升研究能力,应用智能投研、数据智能等 [23] - 第四阶段:驱动业务发展,应用智能投顾、智能获客、智能化交易等 [24] 未来发展趋势 - 多模态与自然交互升级,如虚拟理财咨询、图像识别辅助业务办理 [26] - 生成式AI深度融合,自动生成个性化理财报告、贷款方案书等 [26] - 智能体将更加自主与主动,从"被动工具"升级为"主动协作者" [26] - 多智能体协同网络构建,共同完成跨部门端到端业务流程 [26] - 可信AI与负责任AI框架将成为关键 [26]
博实结(301608) - 301608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6月11日
2025-06-11 18:3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从事物联网智能化产品研产销的高新技术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通信、定位、AI等技术为核心,基于自研无线通信模组提供智能终端产品及配套解决方案 [1] - 2024年度,公司营收14.02亿元,同比增加24.85%,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加0.81%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3.48亿元,同比增加40.28%,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加14.42% [2] AI技术应用 - AI算法技术应用于商用车监控终端和云管理平台,智能车载视频行驶记录仪应用AI视觉算法技术,实现ADAS、DSM、BSD等功能 [2] - 公司完成Deepseek大语言模型和通义千问视频分析模型本地化部署,从云管理平台功能、产品研发效率、物联网场景拓展三个维度强化核心优势 [3] 政策与销售模式 - 《汽车行驶记录仪》(GB/T19056 - 2021)国家标准2021年发布,广东、河南部分市县高效完成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安装,湖南、重庆等地要求更换智能车载设备 [3] - 公司智能车载终端产品面向汽车后装市场,行业形成设备厂商与车载运营服务商分工合作模式,公司负责研产销,服务商提供解决方案与运营服务 [4][5] 管理策略 - 公司采用事业部制管理产品研发,软件研发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各事业部研发中心负责具体实施 [5] - 公司对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考核利润指标,要求事业部强化利润意识,配合公司整体战略目标 [5]
Mistral的首个强推理模型:拥抱开源,推理速度快10倍
机器之心· 2025-06-11 11:54
模型发布 - 欧洲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发布全新大语言模型系列Magistral,具备强大推理能力,可解决复杂任务[3][4] - 发布两个版本:专有模型Magistral Medium(企业客户)和开源模型Magistral Small(24B参数,Apache 2.0许可)[5] - 开源版本可自由商用,专有版本通过Le Chat界面和La Plateforme API访问[5] 性能表现 - Magistral Medium在AIME2024基准测试中得分73.6%(多数投票64%,最高90%),Small版本得分70.7%和83.3%[6] - 在GPQA Diamond(研究生级问答)和LiveCodeBench(编程挑战)等高要求测试中表现优异[7] - 编程能力突出,单次生成代码即可模拟重力、摩擦力等物理现象[10] - 支持多语言高保真推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俄语、中文等)[11] 技术突破 - 采用自研可扩展强化学习流水线,完全依赖自有模型和基础设施[15] - 文本强化学习保持多模态理解能力,核心设计原则为"用户语言推理"[16] - 通过fastText分类器实现语言一致性奖励机制,减少混合语言输出[16][17] - 系统提示优化(如"尽可能随意/长")显著提升模型探索能力[18] - Flash Answers技术实现10倍于竞品的token吞吐量,支持实时推理[14] 商业化进展 - 专有模型定价为输入2美元/百万token、输出5美元/百万token,较前代Mistral Medium 3(输入0.4美元、输出2美元)大幅上涨[21] - 横向对比显示价格竞争力:输入成本低于OpenAI最新型号,与Gemini 2.5 Pro持平,输出成本显著低于竞品[22] - 即将登陆Amazon SageMaker、Azure AI、IBM WatsonX和Google Cloud Marketplace等主流云平台[20] 迭代计划 - 公司计划以Magistral为起点加速模型迭代[25]
专访|让AI智能体真正“看懂”世界——访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数据专家
新华社· 2025-06-11 10:53
新华社柏林6月10日电 专访|让AI智能体真正"看懂"世界——访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数据专家 措恩指出,要实现更高程度的自主能力,AI智能体所依赖的基础模型必须具备接收并理解其所处环境 的能力,尤其是在涉及现实任务的场景中。"系统要在真实世界中运行,首先得真正'看懂'这个世 界。"他说,将高精度的三维场景数据与多路传感器数据输入模型,以便其在空间中进行推理和判断, 是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方向之一,但这项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目前的大语言模型本质上是为处理文字而设计的,擅长语言理解与生成。"措恩说,"而来自现实世界 的感知数据,比如三维点云,只是一些无序的坐标集合,并不自带语义结构。"他表示,要让模型真 正"理解"这些数据,必须开发新的数据表示方式和训练机制,将"非语言"信息转化为模型能够真正识别 和处理的形式。 措恩还谈到了AI智能体应用过程中最本质的问题——信任。他认为,AI智能体之所以能够获得用户信 任,关键在于其决策路径具有高透明性和可审查性。与单一语言模型不同,AI智能体会将复杂问题拆 解为多个明确的小任务,每一步都有清晰的逻辑和执行过程,更容易被理解和验证。 "用户可以清楚看到智能体是如何逐步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