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首趟“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从泰山站开出
齐鲁晚报· 2025-07-01 09:48
旅游列车开通运营 - "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于7月1日8时52分正式投入运营 从泰山站驶出[1] - 列车为泰山至东营Y742/3 Y746/7次 属于"好客山东·齐鲁1号"系列旅游列车[3] - 经辛泰铁路 停靠泰山 莱芜东 源迁 南仇 桓台 博兴 东营7座车站 全程票价41 5元[3] 文旅融合服务 - 国铁济南局与泰安 东营文旅部门联动 将车站站台和列车车厢作为展现齐鲁文化的"第一窗口"[3] - 设置"石敢当"卡通玩偶 特色主题打卡点 非遗文化展示点吸引游客互动[3] - 旅客凭车票可享受"泰山+惠游套票"及各类消费场景优惠政策[3] 运营服务优化 - 泰山站根据实时客流动态调整进出站通道 增设团体旅客专用通道[5] - 配备急救小药箱 与公交公司建立运力联动机制 动态调整接驳班次[5] - 列车实施"四多 五式 六心"服务法 提供舒适旅行体验[5] 交通网络完善 - 此前泰安与东营无直达列车 需通过济南 淄博等地中转[6] - 新列车实现泰山风景名胜区与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两个5A级景区直联[6] - 串联"看泰山日出"与"观黄河入海"两大经典旅游项目 提升出行效率[6]
陕西推出1200余项暑期文旅活动 邀游客共赴夏日之旅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09:10
暑期文旅活动规划 - 陕西省文旅厅组织推出暑期文旅活动1216项2792场、夏季旅游精品线路111条,发放价值2000余万元的暑期惠民卡券 [1] - 活动涵盖8个主题,包括研学旅游主题活动268项、亲子度假主题活动87项、乡村旅游主题活动62项等 [1] - 策划推出夏景风光、民俗风情、乡村美景、亲子度假、红色记忆5条精品线路 [1] 研学旅游产品 - 针对学生群体打造优质研学产品,涵盖"探寻历史文化""追寻红色印记""博物馆里的知识"等多个主题 [2] - 全省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旅游景区推出探索中华文明、非遗技艺体验等研学实践活动 [2] 避暑文旅场景 - 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清凉避暑文旅场景,包括咸阳老街、安康市石泉县秦巴老街等文化和旅游消费区 [2] - 举办汉服秀场、星空露营、篝火晚会、游船夜游等特色活动126项 [2] - 全省各地将举办75项乡村旅游体验活动和83项亲水消夏活动 [2] 惠民政策 - 陕西文旅惠民平台将发放演出、景区等5至8折惠民券 [2] - 全省各市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实行门票减免、推出优惠套票等数十种形式激活文旅消费市场 [2]
云南旅游产业链竞争力研究:数字化驱动下的体验升级与产业重构
新浪财经· 2025-07-01 08:31
云南旅游产业链现状 - 上游资源富集自然景观如玉龙雪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及人文资源如丽江古城、傣族泼水节,拥有众多5A与4A级景区 [1] - 中游形成15个机场及高铁网络交通骨架,住宿体系涵盖高端酒店与特色民宿,特色餐饮如过桥米线,演艺娱乐如《丽水金沙》,但存在偏远景区交通不便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问题 [1] - 下游客源以国内周边及经济发达地区为主,入境游客来自东南亚与欧美,2023年游客接待量达10 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 44万亿元,文旅融合、康养旅游、乡村旅游成为新趋势 [1] 竞争力分析 - 优势包括独特自然与民族文化资源如丽江、大理品牌,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推动跨境旅游合作 [1] - 挑战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质量待提升、产业链协同不足 [1] - 发展机遇来自政策支持、消费升级与技术进步,现实威胁包括周边市场竞争、突发事件及环境压力 [1] 数字化技术应用 - 截至2024年云南5G基站达15 5万个,实现A级景区全覆盖,丽江古城部署3万余个物联网感知单元用于消防与客流监测 [2] - 大数据构建游客画像,AI驱动智能客服与导游,VR/A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2] - "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整合预订、导览、投诉功能,丽江古城智慧小镇通过5G无人巡逻车、全息投影实现智慧化管理与体验 [2] 产业重构与企业变革 - 文旅融合催生东巴文化体验等项目,农旅融合推动弥勒可邑小镇等乡村旅游发展,体旅融合打造梅里雪山徒步等IP [2] - 产业链各环节通过数字化优化,产品开发基于游客偏好定制,营销借助短视频平台精准触达,服务实现电子票务与智能导览升级 [2] - 企业运营管理向信息化转型,与科技、金融企业跨界合作,在线旅游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效率 [2] 竞争力提升路径 - 加强5G深度覆盖与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开发VR/AR等创新产品 [3] - 高校增设数字化课程并引进高端人才 [3] - 出台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数据安全监管,完善投诉处理与信用管理机制,推动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 [3]
前海推出三条国际旅游线路 柬埔寨入境团抢先体验
深圳商报· 2025-07-01 06:46
国际旅游线路发布 - 柬埔寨国家航空公司及当地组团社代表组成的28人国际旅游团作为首批"前海国际旅游线路"体验者到访前海 [1] - 深圳市旅游协会推出三条"前海国际旅游线路",以"时尚之旅""滨海之旅""未来之旅"三大主题展现前海风采 [1] - "时尚之旅"串联壹方城、欢乐港湾、万象前海等特色地标 [1] - "滨海之旅"涵盖滨海骑行和出海游,让游客感受滨海风光和出海乐趣 [1] - "未来之旅"聚焦科技创新,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到自动驾驶、城市空中交通示范中心 [1] 旅游配套设施 - 前海已吸引16家国际高端酒店品牌入驻,形成涵盖奢华、超高端、高端的多层次酒店矩阵 [2] - 这些酒店与周边商业融合,打造多元生态圈,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名片 [2] 市场反应与合作 - 柬埔寨国家航空代表称赞前海之旅颠覆了对城市旅游的想象,未来将深化合作输送更多柬埔寨游客 [1] - 柬埔寨旅行社代表对前海现代化风貌和前沿科技元素印象深刻,称其展现了中国城市的发展潜力 [2] - 深圳市万悦旅游公司表示将串联大湾区其他景点,打造深度旅游产品推广湾区旅游资源 [2]
演唱会能否成济南城市消费新密码
齐鲁晚报· 2025-06-30 14:36
演唱会经济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大型演唱会票房突破260亿元 同比增长78 1% 观演人次超2900万 同比增长45% [3] - 2025年国内演出市场票房收入达53 03亿元 其中演唱会占比89 4% 达40 64亿元 显示持续高位增长 [7] - 跨城观演比例达64 2% 显示演唱会显著带动异地消费流动性 [3] 消费拉动效应 - 演唱会消费杠杆比为1:5 即每1元门票收入带动5元周边消费 包括住宿 餐饮 购物等 [5] - 青岛案例显示12万观众中70%为外地游客 直接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 [3] - 典型歌迷消费账单显示380元门票衍生出超千元综合消费 含酒店400元 餐饮200元及景区折扣 [5] 城市文旅融合策略 - 青岛推出"票根经济"模式 凭演唱会门票享酒店优惠 景区半价及交通补贴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3][5] - 新加坡与香港通过免签政策 航空补贴及顶级场馆建设 将演唱会转化为旅游经济增量 [6] - 非一线城市可采取错位竞争 通过音乐节等大众化活动打造差异化城市名片 [6] 区域市场潜力 - 山东凭借1亿人口基数 交通枢纽优势及政府补贴 具备演唱会经济沃土条件 本省5%参与即可保障票房 [6] - 济南案例显示周杰伦演唱会吸引超400万人在线抢票 6万坐席场馆引发全网热议及城市旅游攻略传播 [2] - 演唱会消费半径可扩展至数百公里 跨区域辐射能力显著 [6] 行业趋势特征 - 演唱会从单一文化事件升级为"文旅融合"消费场景 成为城市争夺的"消费入口" [7] - 社交媒体助推"演出+旅行"模式 歌迷自发传播城市景点 美食攻略形成二次营销 [2][3] - 城市配套服务(如接驳大巴 文旅礼包)成为提升消费转化率的关键要素 [3][5]
青岛西海岸新区:“啤酒+”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6-30 09:55
活动概况 - 2025泊里啤酒美食嘉年华于6月28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横河公园开幕,活动持续至7月13日共16天 [1][3][5] - 活动以"邀四海徕泊里"为城市邀约,创新构建"1+5+N"文旅融合新范式,打造"盛会+"多方联动全覆盖模式 [3][5] - 推出五大特色板块包括"玩法全新升级""地道泊里风味""音浪激情碰撞""露营基地撒欢""绿色氢城计划" [3][5] 文旅IP与消费场景 - 发布泊里首个城市IP"泊哩哩""红喜娃",设计融合红席编织技艺与现代港口文化,开发文创礼品、数字藏品等全产业链衍生品 [7] - 活动设置25个项目包括啤酒交易所、氢能单车展示、文创展销、烟花秀、水上灯光秀等 [7] - 打造三大主题消费带:"星光夜市""蒙古包餐饮区""文创消费圈",新增水上乐园、轨道小火车等亲子设施 [7] - 增设绿植雕塑网红打卡区、自助露营基地、球类竞技赛场及"醉AI泊里"音乐派对 [7] 氢能产业联动 - 首创"盛会+科技+产业"氢能互动模式,现场投放400辆氢能单车,推出"氢城计划"骑行兑换奖励活动 [8] - 活动强化泊里镇在青岛"东方氢岛"战略中的先锋地位,为氢能产业链企业提供场景化展示平台 [8] 区域联动与乡村振兴 - 青岛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同期举办首届啤酒文化大集,为期10天,设置十大功能分区覆盖"吃喝游购娱"需求 [8] - 活动采用"啤酒+文旅+农业"三位一体模式,整合37家商户资源推广特色农品、非遗文创及本土精酿品牌 [8]
2025湖北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洪湖站)收官
新华网· 2025-06-30 09:22
赛事概况 - 2025年湖北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洪湖站)于6月28日-29日在洪湖体育中心举办,吸引全省19支代表队共137名选手参与 [1] - 赛事融合传统功法与现代创新,涵盖《易筋经》《五禽戏》《太极养生杖》等9套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缩短版普及功法 [2] 赛事特色 - 竞赛形式包含个人技艺对决与集体协作展示,个人项目突出"形、神、意、气"的功力展现,集体项目强调团队动作的整齐性与艺术性 [3] - 参赛者年龄跨度大,高校学生通过气功平衡学业压力,中老年群体通过长期练习改善健康状况(如稳定血压),体现全龄化参与特点 [4] 运营与影响 - 赛事由湖北省体育局武术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等4家单位联合主办,湖北体育产业集团长江赛事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2] - 深度融入洪湖市"1 8 N"赛事体系(以环洪湖马拉松为龙头),推动"月月有赛事"常态化格局,强化"体育 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5][6] - 结合洪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水域"三色资源,带动文旅消费与城市形象提升,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5][6] 赛事成果 - 集体项目各组别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个人项目各组别前八名获得奖项证书 [7] - 赛事通过高规格裁判团队(赛前严格培训)保障公平性,裁判准则强调"严谨、细致、公正" [4]
文旅融合向新求变 产业发展向新而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二季度主题采访活动启示录
四川日报· 2025-06-30 08:25
文旅产业规模与增长 - 四川文旅产业规模和质量稳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 对GDP的贡献率达11.97% [10] - 2022年至2024年国内游客接待量从6.36亿人次跃升至11.19亿人次 国内游客总花费从7059.94亿元增加到1.76万亿元 [10] - 文旅融合激发的消费活力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0] 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 依托6项世界遗产、262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52项国家级非遗的厚重家底 探索传统文化从静态保护到动态传承 [12] - 绵竹年画村研学接待量去年7万余人次 今年上半年已超5万人次 [15] - 乐山苏稽古镇"古市香"跷脚牛肉店节假日单日接待约5000人次 [15] - 成都东郊记忆蜀宴赋汉文化餐秀游客中超30%是境外游客 40%是省外游客 [15] 文旅融合创新业态 - 眉山柳江古镇"影视+文旅"新业态去年接待游客量突破385万人次 [19] - 南充阆中古城推出大型实景文旅演艺剧目《阆苑传奇》 配合360度全景舞台、裸眼3D等技术 [19] - 洪雅县玉屏山推出滑翔伞、动力三角翼等低空游览项目 计划探索无人机+VR沉浸式体验 [19] - 雅安蒙顶山"重生之我在蒙顶山当镖师"实景剧本杀一天吸引近500人体验 景区1-6月入园人次近20万 同比增长23% [20] 科技赋能文旅体验 - 翠云廊古蜀道运用数字技术让千年古柏开口说话 [20] - 泸定县"飞夺泸定桥"全感互动空间通过VR、AR技术让游客"穿越时空" [20] - 三星堆博物馆利用全息投影技术高精度还原文物原貌 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近2亿元 [16][24] 网红景点持续发展 - "理小路"爆火后沿线增设停车场、充电桩等基础设施 [22] - 甘孜康定孔玉乡色龙村改种花期更长的玫瑰 联动阿坝州小金县延伸产业链 [23] - 雅安策划"看香香游雅安"系列旅游线路和文创 丰富大熊猫IP的国际旅游体验 [23]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 - 阿坝州小金县玫瑰产业带动超5000万元产值 30多种产品销往国内外 [26] - 四川50个冰雪观光旅游景区抱团发展 峨眉山、西岭雪山吸引南方游客 [26] - 凉山州2024年火把月期间实现旅游收入118.39亿元 同比增长44.18% [25]
佳木斯抚远 奏响旅游发展新乐章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45
地理文化优势 - 抚远市位于我国大陆最东端,享有"华夏东极"美誉,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1] - 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12公里,成为中俄文化交流前沿阵地[2] - 多民族聚居地,赫哲族文化得到充分传承发展,游客可体验传统美食和民俗活动[2] - 融合俄罗斯风情,游客可欣赏俄式建筑、音乐舞蹈和品尝俄罗斯风味美食[2] 政策支持 - 出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强力支持旅游业发展[3] - 推进黑瞎子岛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提升品质[3] - 实施《鼓励旅行社"引客入抚"旅游奖励办法》,结合对俄旅游发展奖励政策[3] - 制定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办法,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文化旅游产业[3] 旅游产品体系 - 推出"东极城门-东极阁-东极太阳广场-东极宝塔-东极鱼市-东极邮局"观光线路[4] - 东极太阳广场建有高40米的篆体"东"字标志性建筑,是观赏日出主要目的地[4] - 大力发展跨境游,优化出行线路,简化通关手续,提升服务水平[4] - 依托乌苏镇抓吉赫哲旅游度假区等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打造自驾车营地体系[5] - 常态化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中俄双边及国际体育赛事[5] - 开展研学旅行、生态科普活动,培育研学旅行基地[6] 文旅融合 - 实施东极抚远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提升计划,突出城区和黑瞎子岛两大片区[7] - 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景区建设和旅游线路打造[7] - 开展六大主题旅游活动,培育复合型产品线路,挖掘文旅消费新热点[7] 基础设施 - 提升景区智慧导游、导览、导航系统建设水平,探索智慧旅游服务[8] - 构建覆盖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等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8] - 打造主题旅游风景道,完善游憩与交通服务设施[8] -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8] 发展成效 - 2024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45.7万人次,同比增长40.7%[9] - 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40.89%[9] - 2025年将举办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9]
需求旺盛供给丰富 暑期旅游消费乘“热”而上
上海证券报· 2025-06-30 03:11
旅游市场供给丰富 - 全球旅游市场持续复苏 国际航班运力进一步恢复 各类免签利好推动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供给侧产品和服务丰富度提升 [1] - 春秋旅游暑期预订人次同比增加超60% 各地文旅资源更加丰富 供需匹配实现双向奔赴 [1] - 小众目的地及高端游热度上升 北极包船项目结合多种小众目的地独家玩法 融入自然科普 环境保护 专家讲座等科教体验 受到亲子客群欢迎 [1] - 邮轮游 列车游等多种新旅行出游产品受到欢迎 [1] 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 - 宋城演艺推出千古情音乐节 针对亲子 大学生 情侣 银发等全人群制定细分策略 根据季节 时令和细分人群举办主题活动 [2] - 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使得价格回归理性 暑期自由行占比增加 部分航线包机方式使跟团游产品价格可控 [2] 多地促消费与惠民生举措 - 江苏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推动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丰富业态 推出夜演 夜展 夜读 夜娱 夜秀 夜游 夜健 夜食 夜购 夜宿等业态产品和惠民措施 [3] - 深圳发布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措施 结合节假日和寒暑期举办惠民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丰富旅游消费服务供给 打造世界级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 壮大"+旅游"等融合业态 [3] 目的地服务品质提升 - 贵州发布省级旅游AI智能体"AI游贵州" 浙江推出省级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嗨游"Zhejiang Travel 基于入境旅游特色场景的AI大模型 包含四大核心模块和数项特色功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