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蜀绣
icon
搜索文档
“蓉品出海”暨成都国际美食之都推介活动走进欧洲 成都携手巴黎、都柏林共拓合作新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2:55
每经编辑|余洋 当天府风味邂逅欧式风情,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当地时间10月27日至10月30日,以"天府之美 熊猫之约"为主题的"蓉品出海"暨成都国际美食之都推介活动先后在法国巴黎和爱尔兰都柏林成功举办。 活动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承办,来自中法、中爱两国智能制造、商贸流通、餐饮文旅等领域的企业、协会代表齐聚现 场,共话合作、共寻机遇。活动以美食文化为纽带,搭建起成都与巴黎经贸对接、人文交流平台,旨在通过城市推介、项目签约、"蓉品集市"等多元形式, 深化成都与巴黎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推动"蓉品"走向世界,吸引全球优质资源汇聚成都。 美食为媒,搭建中欧合作新桥梁 自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国际美食之都"称号以来,成都始终以美食为纽带,践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的核心使命。在巴黎专场,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秘书长、城市平台协调员丹尼斯·巴克斯表示,成都作为"国际美食之都",在创意城市网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成为连接中国与 世界的重要文化桥梁。她期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地城市在文化、餐饮、经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 ...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四川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33
从西岭雪山到蜀南竹海,从剑门蜀道到现代绿道,四川着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让"诗和远方"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日常。今年以来,四川加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博旅游发展,力争把 文旅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让"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路径。如今,一幅流动的"锦绣天府·安逸四川"画卷正在巴蜀大地上徐徐铺展。 以文化为基:文脉流长,焕新而生 巴蜀文化好似四川火锅,海纳百川,又如地道盖碗茶,包罗万象,更像精彩川剧,"五腔共和"。如今的 四川,古老与现代形成对话,传统与创新持续交融。 近年来,四川深入实施巴蜀文化"两创"年度行动,系统推进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巴文化保护传承,加快 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完成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世界遗产管理体制改革,让文化遗产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焕新。 近年来,四川持续擦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文旅品牌,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山水更有灵性、 城市更有温度、乡村更有诗意。 宝墩古城遗址、濛溪河遗址等一批考古新发现让世界屡屡将目光投向四川——古蜀的神秘、巴人的浪 漫、川蜀的智慧,成为全球共赏的文化符号。 而在当代生活中,四川 ...
作家当导游、景区飘书香、逛展品美食、购特色文创……天府书展解锁“安逸阅读”新玩法
四川日报· 2025-10-14 08:19
●新设银发阅读专区、Z世代阅读专区、法兰克福书展图书专区等 新玩法 ●主展场首设阿坝州文旅融合展区,读者无需远行就能体验织绣制作、唐卡绘画 ●首次增设非遗美食街,让读者在书香中品尝四川各地美食,感受"安逸逛展"的独特氛围 新场景 ●首次打破展馆边界,将启动仪式搬进凉山建昌古城、宜宾李庄古镇、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等文化景 区 本届书展主展场位于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将首设阿坝州文旅融合展区,读者无需远行就能 体验织绣制作、唐卡绘画,观看龙头琴弹唱与萨朗舞,购买藏陶等特色文创。 "逛展的安逸感也不能少。"周青介绍,主展场打造了"翻书见川"文创主题公园,将推出"知识礼包 帆布袋"等新品文创,补售2024年开幕即售罄的爆款蜀绣;进一步细化阅读分区,新设银发阅读专区、 Z世代阅读专区、法兰克福书展图书专区等,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国籍的读者,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阅 读天地;数字主题展区将举办"竞启天府·荣耀争锋"电竞争霸赛等活动。同时,本届书展首次增设非遗 美食街,让读者在书香中品尝四川各地美食,感受"安逸逛展"的独特氛围。 "6年来,天府书展已成为成都市民喜爱的文化盛会。"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小明介绍,本届书 展将推出" ...
汇聚行业力量 激发消费活力——成都市行业协会商会开展“庆双节 促消费”活动
搜狐财经· 2025-10-09 07:42
双节期间,在全市行业协会商会的精心组织下,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成都造"出海到全球好物入蓉,从传统文化沉浸体验到现代科技智 慧零售,多元消费场景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打卡。这场消费盛宴的背后,是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商务局、市文广旅局等部门,统筹全市行业协会商 会资源,共同实施的"开放合作、文化赋能、政企联动、品质护航"四大行动。 全市文旅类行业协会商会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为主线,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深度融合,打造出一批具有辨识度、参与感、传播力的文旅消费新场 景,让市民游客在体验中感受成都魅力、在消费中传承天府文化。 进口消费同样表现亮眼,成都市外贸发展协会协办的"金秋全球汇"进口嘉年华聚焦美妆、家居等四大品类,发布《成都进口嘉年华好"GO"指南》,联动 50余个进口消费场景。活动期间,挪威三文鱼刺身、意大利红酒、法国香水等来自20余个国家的商品整齐排列,单日客流量最高突破5万人次,真正实 现"不出成都,购遍全球"。 开放合作 蓉品与世界对话,拓展消费新空间 全市各商贸类行业协会抢抓节日机遇,积极搭建"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双向通道,助力"成都造"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同时让全球好物汇聚蓉城。 ...
北京密云“长城脚下见非遗”主题活动开启
北京商报· 2025-09-23 20:26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其芸)9月23日,2025年"非遗进度假区"——"长城脚下见非遗"主题活动在古北水 镇正式启幕。活动以"因景设展、因时制宜"为理念,通过"轻舟摇至遇水镇""舟行赏艺望长城""长城脚 下见非遗"三大情境板块,为游客打造了可看、可玩、可品的沉浸式文化旅程。 活动期间,古北水镇变为"可触摸的非遗博览园"。日月岛广场上,兔儿爷、鲁班枕、杨家埠木版年画、 扬州绒花制作等五十余项非遗技艺由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糖人儿"惟妙惟肖,蜀绣飞针走线展现双面 异绣绝技,掐丝珐琅艺人以金属丝勾勒精美图案,再填彩釉,工艺精妙。宿家剪纸艺人巧手灵动,生动 图案跃然纸上。 与此同时,古北水镇各处还设置了百场分散式节点演艺与集中型展演,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的 百位非遗传承人齐聚于此,通过演出、教学、展销等多种形式,让非遗真正"活"在场景中、融入业态 里。 此外,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古北水镇将陆续推出"梦回古北"演艺、长城脚下音乐会、红叶音乐会、"一 夜鱼龙"巡游等活动,为游客提供秋日旅程的更多选择。 ...
四川优秀导游5天自助游攻略,计算单人成都5日游人均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9-17 09:48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 - 四川拥有包括九寨沟、贡嘎雪山、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在内的顶级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 [1][7][8][9] - 目的地文化底蕴深厚,涵盖三星堆古蜀文明、三国文化及道教、佛教文化 [1][7][8] - 成都市区拥有宽窄巷子、锦里古街、春熙路和熊猫基地等多样化的都市旅游景点 [6][10] 旅游产品与服务 - 提供的5日跟团游产品覆盖成都、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大佛等核心景点 [6][7][8][9][10] - 该旅游产品人均价格在1000元至1500元之间,主打高性价比 [3] - 行程安排包含市区深度游、世界遗产探访及自由活动,结构较为完整 [6][7][8][9][10] 旅游消费与体验 - 四川美食是重要旅游吸引物,以火锅、串串香、川菜和冰粉等为特色 [3][18][19][20] - 旅游体验强调当地文化沉浸,如体验盖碗茶、川剧、民间手工艺表演等 [6] - 交通、天气、饮食及景区安全是影响旅游体验的关键因素 [14][15][16][17]
(活力中国调研行)昔日张澜救国厂 “丝绸源点”绣新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20:32
历史背景与文化遗产 - 六合丝厂为亚洲最大缫丝企业 拥有逾百年历史 现为六合丝绸博览园 园区历史建筑约3万平方米[1] - 张澜与留日实业家盛克勤于20世纪20年代创办丝厂 建六合院作为办公场所 现改造为历史文化馆[1] - 南充2005年获中国丝绸协会授"中国绸都"称号 2016年高坪获"丝绸源点"称号[4] - 三星堆遗址2021年考古发现丝绸痕迹 青铜器表面附着丝绸 四号坑灰烬检测出丝蛋白信号[4] - 六合丝厂2015年开启产业转型 2021年被中国工信部列为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6][7] 文旅融合与经营数据 - 博览园将旧厂房改为展示区 车队库房改造咖啡馆 邀请非遗传承人展示扎染刺绣工艺 开设青少年研学项目[7] - 2024年园区接待游客120.3万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达13.6亿元人民币 其中六合集团旅游收入0.7亿元 带动5万余人次研学实践[7] 产业贡献与技术传承 - 20世纪70-90年代 六合丝厂选用最佳工人织机和锦丝生产D-520尼龙绸 用于制造伞兵-4型降落伞[4][6] - 张澜倡导实业救国与教育兴国 提出南充需从蚕丝业入手发展 建厂时亲手种植百年古桑树[3][4]
“我要把家乡美景,绣在我的作品里”(稳就业·暖心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52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设置蜀绣区、互联网就业区、康复区及培训区等多功能区域[2] - 公司提供包括绣工、网站运营、客服及数据标注等残疾人就业岗位[2] - 公司通过非遗传承人培训残障人士制作定制化手工作品[2] 公司规模与产出 - 公司目前雇佣50余名残疾人员工[2] - 员工成天蓉每月可稳定产出4幅大中型蜀绣作品[1] - 公司自2018年起累计举办83期职业技能培训,学员总数超2700人[3] 基础设施配置 - 公司拥有近1000平方米无障碍办公区,配备黄色盲道及无障碍栏杆[1] - 工作区域设置无障碍电梯,含盲文按键及低位操作面板[1] - 卫生间配备防滑地面与应急报警装置,墙面拐角贴有防撞条[1] 社会效益 - 公司帮助忠县今年新增残疾人就业90人[3] - 员工黄春梅通过工作实现公交出行、购物等社会活动正常化[3] - 员工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忠州工匠"称号,体现专业能力提升[2] 发展愿景 - 计划将地方美景融入蜀绣作品并向全国推广[3] - 公司作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持续开发适龄残疾人就业岗位[3]
“文博热”为暑期文旅市场“增色添彩” 多地博物馆客流攀升
央视网· 2025-08-18 14:03
博物馆暑期客流表现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暑期访客量达8.2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2倍 [7] - 贵州省博物馆参观人数超70万人次 同比增长18%以上 [10] -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游客接待量突破35万人次 其中6-12岁儿童占比近20% [12] - 山西自然博物馆日均客流量超过1万人次 [18] 博物馆特色与文化活动 - 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为全国最大蜀锦蜀绣文化传承基地 展陈空间3000平方米 [1] - 馆内设清代道光年间小花楼木织机演示 织机尺寸长6米高5米宽1.5米 [3] - 开设织造体验 蜀锦香囊 蜀绣团扇等动手项目 [5] - 贵州省博物馆藏有8万余件藏品 包括禁止出境展览的《北宋韩琦楷书信札》 [8][10] -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展示3万余件古生物化石及矿物晶体 含9米长梁氏关岭鱼龙怀孕标本 [12][14] - 太原市博物馆推出拓印生肖 文物上色等体验活动 [15] - 山西自然博物馆开展自然科普课程与小讲解员项目 [17][18] 行业趋势与定位 - 博物馆成为暑期旅游热门目的地 兼具文化空间与教育功能 [1] - 非遗技艺展示与互动体验成为吸引客流的重要方式 [3][5][15] - 儿童及青少年群体构成重要客源 占比显著 [12][17]
(成都世运会)世运会里的非遗之约:东方美学与世界温柔相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8-16 15:03
世运会中的非遗展示 - 开幕式上以道明竹编为骨,融入蜀锦、银花丝、漆艺等工艺制作"芙蓉花意"引导牌,展现东方美学 [1] - 蜀绣在奖牌"竹光"绶带上绣出深浅纹路,为赛事荣誉增添文化温度 [1] - 软式曲棍球项目开赛前,"步打唐韵"展演以步打球为主体,展现古老运动与现代赛事的融合 [1] 非遗体验活动 - 世运村内设置竹编、大漆、银花丝等非遗体验区,日均吸引超600人次参与 [1] - 法国运动员学习剪纸,德国选手尝试捏面人,非遗体验成为连接世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 [1] 国际友人与非遗互动 - 美国啦啦操裁判在茶馆观看川剧变脸和吐火表演,称其为"四川震撼" [2] - 瑞典摩托艇选手购买题有"厚德载物"的折扇,并尝试解读其文化内涵 [4] 非遗与赛事荣誉结合 - 竹编奖牌盒采用青神竹编工艺,盒身织就"方圆周正"之型,天地盖采用"天地六合"六角孔编法 [5] - 德国运动员称赞竹编奖牌盒展现中国手艺人的精湛技艺,认为其蕴含传统文化密码 [7] 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 - 赛事工作人员感叹中国非遗通过世运会在更多人心中扎根,东方美学故事向世界延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