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搜索文档
数字储能新纪元: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电站的内蒙古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51
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一座看似普通的电站正悄然改写能源存储的历史。2025年9月,全球首座百兆 瓦时级数字储能示范工程完成验收,这项50兆瓦/100兆瓦时的重大工程标志着能源存储技术正式从实验 室走向规模化应用,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全新的"中国方案"。 该数字储能示范工程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日前,国家发展改革 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要提高新型储 能调度适应能力,该项目正是对这一政策要求的有力响应。 基于智能算法,系统能够动态平衡模组间的电量和温度,采用优化策略延长电池簇及整个储能电站的循 环寿命。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电池实时运行数据,匹配智能分析算法与执行策略,实现了储能电站不 同层级的精准管控和智能运维。这种技术架构为低成本、长寿命数字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 支撑。 02规模化应用展现卓越性能 该示范项目由46个容量为1.075兆瓦/2.15兆瓦时的储能集装箱构成,总规模达到50兆瓦/100兆瓦时。项 目于2024年6月通过并网测试并正式投运,已安全稳定运行一年有余,其可靠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充分验 证。 电 ...
"十四五"以来云南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5:07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 "十四五"以来新增绿色能源装机超6000万千瓦,总规模达1.5亿千瓦 [1] - 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绿色铝、硅光伏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 [1] - 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达2亿千瓦,约占全国20% [1] - 绿电装机与发电量占比超过9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46% [1] 产业与园区建设 - 累计建成10个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已启动建设15个省级零碳园区 [1][2]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6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 [2] - 新能源电池产业快速崛起,工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1][2] 区域能源协作与贡献 - "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为东部地区节约标准煤6.6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7.3亿吨 [2] - 大力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1] - 持续强化区域能源协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2]
专家解读丨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我国能源转型持续发力 彰显应对气候变化责任担当
国家能源局· 2025-09-25 12:43
一、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大,近年来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2 024 年能源消费总量 5 9.6 亿吨标准煤, 居世界第一位。围绕规模 体量巨大的能源系统,在确保供给安全可靠的同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 强领导下,能源行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持续提升。 2024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 11.6% ,是全球能耗强 度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9.8% ,自 2 015 年正式提交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来,累计提高 7 .8 个百分点,快于同期全球和美欧等发达经济体 , 预计 2025 年将超额完成 20% 目标 。终端用能结构持续优化, 目前 全 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 达到 30% 左右 , 2 015 年以来提升 近 8 个百分点,并且每 3 度电中就有 1 度多是绿电。 非化石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已经构建起 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 ...
“十四五”以来云南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8:54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 “十四五”以来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新增装机超6000万千瓦,总规模达1.5亿千瓦 [1] - 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达2亿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20% [1] - 绿色铝、硅光伏产业产值均突破千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快速崛起 [1] 能源结构与绿色转型 - 绿电装机与发电量占比超过9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46%,均居全国前列 [1] - 大力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1] - 累计建成10个绿色低碳产业园区,工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1][2] 区域能源协作与贡献 - “西电东送”累计送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为东部地区节约标准煤6.6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17.3亿吨 [2] - 持续强化区域能源协作,为国家能源安全和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2] 产业低碳转型 - 云南“绿色铝谷”建设加快推进,产业低碳转型载体不断夯实 [2] - 已启动建设15个省级零碳园区,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6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 [2]
国家标准走基层 赋能甘肃企业“减碳变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4:24
中新网9月24日电(记者左雨晴)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9月23日,"国家标准走基层——甘肃省重点 行业碳排放系列国家标准宣贯会"在甘肃兰州举行。 会议针对五项最新发布的国家标准开展权威解读与系统宣贯。邀请参与标准制定的国家级技术专家团队 亲临现场,聚焦能源、化工、有色、新材料等五大关键领域的碳排放量化方法、监测规范、报告要求及 核查要点进行了专业解读。 碳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的关键在于统一、公平、可量化、可交易的标准体系。若无明确标准支撑,碳市场 将陷入数据混乱、交易失序的困境,难以发挥市场化减排作用。那么,碳排放标准的实施,如何具体赋 能甘肃企业参与碳市场,实现"减碳变现"? 9月23日,"国家标准走基层——甘肃省重点行业碳排放系列国家标准宣贯会"在甘肃兰州举行。 甘肃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机构之一的兰州金石资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深度参与了全国碳市场特别 是甘肃重点行业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等系列国家标准 的发布,是该公司一切技术服务工作的"基石"和"准绳",确保了开展碳核查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 信力。 "在过去,企业自行填报碳排放基础数据时往往存在统计口径不一致、 ...
生态环境部李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稳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3:45
碳市场首份中央文件制定发展目标 李高表示,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已进一步完善。今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 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我国碳市场领域第一份中央文件,对全面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作出系统 部署,明确碳市场的基本定位、总体要求,制定了全国碳市场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 "中国碳市场经过四年运行,已经成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已经成为碳定价的主要方式。"9月24日,生态环境部副部 长李高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现场发布了《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介绍了2024年以来全国碳市场的进展和成效。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本报记者摄 李高表示,碳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全国碳市场建设取得积极的进展,但距离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 影响力的国际碳市场有很多工作要做。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持续完善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稳步 扩大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不断丰富交易品种、主体和方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好发挥市场功能,激发 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和创造力。 《意见》提出,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 ...
明确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计量管理、 计量人员等 这项规范发布
央视网· 2025-09-24 15:46
该计量审查规范的正式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的关键举措,为重 点排放单位碳计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碳排放权市场的公平、公正交易提供坚实的数 据保障,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将于明年 3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范指引,将有力推 动和指导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体系建设,切实提升碳计量能力和水平。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而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 靠性是支撑碳减排统计核算体系、护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运转的重要基础。 该计量审查规范对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计量管理、计量人员、计量器具、计量数据等进行了规 范,明确了碳排放计量范围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废物处置等过程发生的温室气体排 放,净购入的电力、热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等。 ...
道生天合IPO:风电环氧树脂全球龙头 赋能绿色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9-24 10:13
公司发行概况 - 道生天合正式启动首次公开发行,初步询价时间为2025年9月24日,申购时间为9月29日 [2] - 公司本次公开发行13,188.00万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20% [2]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年产5.6万吨新能源及动力电池用高端胶粘剂、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系统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 [2] 行业地位与核心产品 - 公司是专注于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等绿色能源领域 [2][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产品销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首位 [3] - 2024年,公司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销量达14.31万吨,风电叶片用结构胶销量达1.5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全球第三 [3] - 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向国际风电整机巨头维斯塔斯同时供应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和结构胶的中资企业 [3] 客户与市场认可 - 公司直接或终端客户包括中材科技、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国内主流风电厂商,以及维斯塔斯、恩德集团等国际巨头 [3] - 产品性能和质量已获得国际顶尖客户认可,在全球风电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3][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36亿元、32.02亿元、32.38亿元和17.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1.55亿元和0.85亿元 [5]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2%~27.03%,扣非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41.03%~51.88% [5] 技术研发与资质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69项专利,其中38项为发明专利,同时在申请PCT国际专利14项 [5] - 公司已通过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及AS9100D航空航天体系认证 [5]
研判2025!全球及中国连铸钢行业发展历程、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连铸钢技术日渐成熟,中国生产规模遥遥领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24 09:16
关键词:连铸钢发展优点、连铸钢发展历程、连铸钢产量、连铸钢产量分布、连铸钢未来趋势 一、连铸钢行业相关概述 连铸钢即为连续铸钢,连铸是连接炼钢和轧钢的中间环节,冶金流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也是炼钢厂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钢铁厂生产各类钢铁产品过程中,使用钢水凝固成型有两种方法:传统的模铸法和 连续铸钢法。模铸是把一炉钢水间断地浇注成多根钢锭,待凝固成形冷却后脱模后得到铸坯。因模铸每 浇一次要做模具、冷却再脱模,占地面积大,时间比较长生产效率低。而连铸则是将钢水连续地流入中 间包,经中间包混合分流后注入结晶器冷却凝固,得到无限长的铸坯,经切割后的铸坯可以直接供轧钢 生产使用。 冶金流程示意 内容概要:连铸钢即为连续铸钢,连铸是连接炼钢和轧钢的中间环节,冶金流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 也是炼钢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连铸是将钢水连续地流入中间包,经中间包混合分流后注入结晶器冷却凝 固,得到无限长的铸坯,经切割后的铸坯可以直接供轧钢生产使用。进入21世纪,连铸技术趋于成熟, 连铸工厂主要围绕产品品种、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操作的稳定性而展开。数据显示,2020年 全球连铸钢渗透率为86.5%,到2022年渗透率达97. ...
明年3月8日施行!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管理“路线图”明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4 07:07
计量审查规范对重点排放单位的碳排放计量管理、计量人员、计量器具、计量数据等进行了规范,明确 了碳排放计量范围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温室气体排放,生产、废物处置等过程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净购 入的电力、热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该计量审查规范的正式发布和实施,是我国建立健全碳达 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的关键举措,为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也为碳排 放权市场的公平、公正交易提供坚实的数据保障。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重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审查规范》,将于明年3月8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重 点排放单位碳计量工作有了明确、统一的计量审查规范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