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数字化转型
搜索文档
一周要闻·阿联酋&卡塔尔|Ta'ziz 携手中化七建签署20亿美元基建合同/首届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中国峰会在上海举行
36氪· 2025-11-09 16:02
阿联酋重大能源与基础设施投资 - Ta'ziz公司与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签署价值19.9亿美元的基建合同,用于建设阿联酋首个一体化单址聚氯乙烯生产综合体 [2] - 该PVC项目规划年产能达190万吨,预计于2028年第四季度投产,建成后将跻身全球三大PVC制造中心行列 [2] - 项目预计为阿联酋创造高达500亿美元经济贡献,并提供约2万个建筑岗位及6000个运营岗位 [2] - 阿联酋宣布实施总价值1700亿迪拉姆(约460亿美元)的交通与公路项目计划,预计于2030年前完成 [4] 阿联酋与中国深化经济合作 - 阿提哈德信用保险公司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将在联合融资、市场信息共享和ESG实践等方面展开合作 [2] -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首次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延续其2025年4月在北京设立办公室的战略布局 [3] - ADNOC与中国企业签署多项协议,包括与新奥天然气及振华石油的大规模液化天然气供应协议,以及与中海油的上游和下游战略框架协议 [3] - 首届阿联酋国际投资峰会中国峰会在上海举行,旨在推动中阿双向投资合作提质升级 [3] 阿联酋非石油经济表现与产业升级 - 阿联酋十月非石油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3.8,迪拜PMI升至九个月高点54.5,新订单流入加快推动产出增长,就业连续第七个月上升 [4] - 阿联酋奢侈品零售加速全渠道升级,约90%的奢侈品消费在线下完成,年轻、数字化群体推动体验式和个性化零售模式 [5] - 霍尼韦尔公司高管表示,阿联酋已成为全球能源领域创新与智能解决方案应用的中心,正携手博禄公司建设石化行业首个由代理型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控制室 [5] 卡塔尔贸易物流与房地产增长 - 卡塔尔主要港口十月货物处理量同比增长43%,集装箱处理量达11.9万标箱,滚装运输量为9566单,共接收船舶245艘 [6] - 卡塔尔10月底最后一周房地产交易额突破4.266亿卡塔尔里亚尔,其中房地产销售合同额为3.187亿卡塔尔里亚尔,住宅单位销售合同额为1.078亿卡塔尔里亚尔 [6] 卡塔尔数字创新与能源战略 - 卡塔尔在宽带质量、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政府服务及创新能力方面位居全球前列,率先部署5G并投资绿色节能数据中心 [7] - 卡塔尔正将世界一流的液化天然气能力与低碳及可再生能源技术投资相结合,预计到2025年能源管理市场收入将达到700万美元 [7] - 卡塔尔出席海湾—欧盟商业论坛,论坛议程涵盖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创新、中小企业发展等关键议题 [8] 交通基础设施具体项目 - 阿提哈德铁路预计于2026年开通客运服务,已收到连接阿布扎比与迪拜高速铁路线路的土建及车站建设设计建造合同投标 [4] - 阿布扎比有轨电车项目由阿布扎比交通公司于10月宣布,将连接扎耶德国际机场及周边区域 [4]
本周,3只新股申购!光刻材料龙头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1-03 08:12
本周新股申购安排 - 本周(11月3日—11月7日)A股市场有3只新股进行申购 [1] - 北矿检测(北交所)于周一申购,恒坤新材(科创板)和南网数字(创业板)于周五申购 [1] 北矿检测公司概况 - 北矿检测发行价为6.7元/股,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27.44万股 [2]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检验检测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业务涵盖矿石矿产品、冶炼产品、环境样品等检验检测及高端分析仪器研发 [2] - 矿冶集团合计持有公司87.64%股份,国务院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 [2] - 公司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自主研制工业在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等高端设备 [2] 北矿检测财务与募资 - 2022至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0.92亿元、1.1亿元、1.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0.32亿元、0.46亿元、0.55亿元 [3] - 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先进检测仪器研发基地及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恒坤新材公司概况 - 恒坤新材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0500股,顶格申购需持沪市市值10.5万元 [5] - 公司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产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及以下逻辑芯片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 [6] - 量产产品包括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ArF光刻胶等新产品已进入客户验证流程 [6] - 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路径,实现境外同类产品替代,打破12英寸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国外垄断 [6] 恒坤新材财务与募资 - 2022至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0.9亿元、0.97亿元 [7] - 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8] 南网数字公司概况 - 南网数字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47500股,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47.5万元 [9] - 公司为电力能源等行业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业务体系包括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 [9] - 客户包括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华电、中国铁建等众多国央企和行业龙头 [9] - 公司掌握27项核心技术,包括国产自主电力工业控制芯片关键技术、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等 [10] - 研发“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大瓦特”人工智能大模型,成功研制“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 [10] 南网数字财务与募资 - 2022至2024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亿元、42.34亿元、60.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53亿元、3.77亿元、5.7亿元 [10] - 本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先进电力人工智能平台等六个项目 [10]
本周,3只新股申购!光刻材料龙头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1-03 08:07
新股申购安排 - 本周A股市场有3只新股进行申购,分别为北交所的北矿检测、科创板的恒坤新材和创业板的南网数字 [1] - 北矿检测申购时间为周一,发行价为6.7元/股,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27.44万股 [1][2] - 恒坤新材和南网数字申购时间为周五,恒坤新材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10500股,顶格申购需持沪市市值10.5万元,南网数字单一账户申购上限为47500股,顶格申购需持深市市值47.5万元 [1][5][9] 北矿检测业务与财务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业务涵盖矿石矿产品、冶炼产品、环境样品等检验检测及高端分析仪器研发 [2] - 公司控股股东为矿冶集团,合计持有公司87.64%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2] - 2022至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从0.92亿元增长至1.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从0.32亿元增长至0.55亿元 [3]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先进检测仪器研发基地及检测能力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恒坤新材业务与财务 - 公司是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5] - 产品应用于先进NAND、DRAM存储芯片与90nm及以下逻辑芯片制造的光刻、薄膜沉积等工艺环节,已量产供货产品包括SOC、BARC、i-Line光刻胶、KrF光刻胶等 [6] - 2022至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从3.22亿元增长至5.4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22年为1.01亿元,2023年为0.9亿元,2024年为0.97亿元 [7]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集成电路前驱体二期项目和集成电路用先进材料项目 [8] 南网数字业务与财务 - 公司为电力能源等行业客户提供数字化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业务体系包括电网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和数字基础设施三大板块 [9] - 公司已掌握27项核心技术,包括国产自主电力工业控制芯片关键技术、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等,并成功研制"伏羲"电力专用主控芯片 [10] - 2022至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2022年为56.86亿元,2023年为42.34亿元,2024年为60.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022年为6.53亿元,2023年为3.77亿元,2024年为5.7亿元 [10] - 募集资金将投资于时空智能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新一代智能物联感知与协同控制系统建设等六个项目 [10]
微电网赋能电力价值跃升,正泰安能智电定义高效能源未来
中国能源网· 2025-10-27 11:40
行业趋势 - 全球能源体系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电力市场化改革驱动下经历深刻重塑 [1] - 电力消纳与系统调节能力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光伏收益模式向市场化转型 [1] - 微电网作为灵活高效可靠的能源系统 正成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1] 系统解决方案 - 公司创新推出"智电超能站"全场景微电网解决方案 覆盖零碳乡村 零碳园区 零碳交通等多个应用场景 [1] - 解决方案集成光伏系统 储能装置 充电桩设备与数智能源管理平台 实现源网荷储深度协同 [3] - 系统完成从单一供能向多能协同的系统性重构 形成可自我调控持续优化的区域能源系统 [3] - 系统对内构建高效闭环能源自治体系 提升能效与运行韧性 对外通过并离网灵活切换对大电网起到调峰调频作用 [3] 数智化运营 - 公司数智能源管理平台推动能源管理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的精准化运营 [5] - 平台具备精准预测能力 融合多源信息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光伏发电功率和用电需求的超短期预测 [5] - 平台具备精准调度能力 实时模拟各环节运行状态 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自动生成最优调度策略并以分钟级速度响应 [5] - 平台能将可再生能源生产与用能需求精准匹配 达到接近100%的绿电消纳率 [5] 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 - 公司通过虚拟电厂平台构建"电力交易+辅助服务+环境权益"的收益三角模型 以轻资产运营重塑绿电资产价值 [7] - 在电力交易领域 平台通过功率-负荷-电量三重耦合算法动态制定最优交易策略 并利用聚合优势组合中长期合约与现货交易捕捉价差 [7] - 在辅助服务领域 微电网项目可通过平台参与调峰调频等服务获得可观补偿 [7] - 在环境权益领域 项目产生的绿色电力可生成绿证 CCER等碳信用增加收益 平台还计划延伸至绿电金融衍生品等新兴领域 [7] 未来展望 - 公司以微电网为核心载体 致力于实现能源系统从能源设施到能源智体的跃迁 构建灵活高效的能源价值网络 [9] - 公司将继续深耕微电网多元场景应用 以系统重构驱动能源升级 以数智赋能推动价值跃迁 与伙伴共建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生态 [9]
威胜信息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 2025-10-23 00:41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12亿元,同比增长8.8% [1] - 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增长12.24% [1] - 净资产收益率达14.2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01亿元 [1] - 上市五年累计分红与回购注销总额达12.8亿元,超首发募资净额两倍 [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研发人员占比达51.8% [1]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25项,累计有效专利达754项 [1] - 参与制定国内外标准103项 [1] - 核心竞争力为“物联网+芯片+AI”技术 [1][2] 国际化战略与市场拓展 - 前三季度境外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20.98% [1] - 国际化布局采用“本地化建设+展会平台”双轮驱动 [2] - 印尼工厂作为首座海外全工序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数百万台 [2] - 沙特技术中心落成启用,助力公司成为中东地区核心服务商 [2] 行业背景与公司定位 - 公司为湖南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1] -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电力行业迎来机遇与挑战 [2] - 公司致力于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2] - 公司未来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依托AI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2]
星星充电“三网融合平台”亮相深圳数字能源展
新华财经· 2025-09-29 17:0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导致充电需求与城市电网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1] - 单纯的车-桩连接模式已无法满足大规模、高质量的充电体验 更难以支撑电网稳定运行 [1] 公司战略与解决方案 - 星星充电在2025国际数字能源展展示其战略级创新成果三网融合平台及太乙交易系统 [1] - 解决方案聚焦多元场景 融合盈利 以更融合、更效能、更开放的理念构建智慧能源生态 [1] - 三网融合平台深度整合智能充电网、场景微电网、虚拟电厂网三大网络 [2] - 智能充电网成功连接海量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 聚合超过2000万可调负荷用户 [2] - 场景微电网全面覆盖工厂、家庭、园区、乡村等多类型场景 实现光伏、储能、充电的本地协同与绿电就地消纳 [2] - 虚拟电厂网有效聚合分布式能源资源 灵活响应电网需求 深度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2] 平台功能与效益 - 三网融合平台实现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全链路优化调度 标志着融合式智慧能源平台成功落地 [2] - 平台助力电力能源实现更有效配置 让每个场景如家庭、商场、工厂都能实现能源优化平衡与高效交易 [2] - 太乙交易系统可在区域电网用电高峰时段自动调节充电桩输出功率 实现有序充电 有效降低电网峰值压力 [2] - 系统可利用电动汽车电池在电价低谷时储能 在高峰时向电网反向送电 为车主创造额外收益 为电网提供灵活资源 [2] 行业影响与前景 - 星星充电的解决方案为破解充电设施与城市电网协同难题提供了可行路径 [3] - 方案描绘了新能源汽车融入新型电力系统的广阔前景 与推动能源数字化、共建低碳智能社会的展会主题高度契合 [3]
数字储能新纪元: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电站的内蒙古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9-25 17:51
项目概况 - 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示范工程于2025年9月完成验收 标志着能源存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1] - 项目规模为50兆瓦/100兆瓦时 由46个容量为1.075兆瓦/2.15兆瓦时的储能集装箱构成 [3] - 项目于2024年6月通过并网测试并正式投运 已安全稳定运行一年有余 [3] 技术突破 - 核心突破在于三大组件:数字能量交换系统 数字储能集成系统 能量管理与智能运维平台 [3] - 采用毫秒级数字能量交换装置与电池网络智能重构算法 将电池固定连接方式转变为数字化柔性可动态重构的电池网络结构 [1] - 系统可实现毫秒级动态投切 使电池组件迅速接入或退出电网 实现故障模组的快速隔离 [3] - 基于智能算法动态平衡模组间电量和温度 采用优化策略延长电池簇及整个储能电站的循环寿命 [3] 应用成效 - 作为配套200万千瓦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储能设施 有效缓解电网灵活性调节压力 提升地区清洁能源消纳水平 [4] - 通过"源 网 储"整体联动示范 展现风光储一体化建设运行的巨大潜力 [4] - 电站采用的智慧联合集控中心和电网友好型"网-源"协调机制 创新性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难题 [5] 行业影响 - 该项目为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是对《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要求的有力响应 [5] - 项目已入选"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和"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成功经验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5] - 数字储能技术突破预示能源行业将迎来深刻数字化转型 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5]
剑指零碳,又一储能企业出招
行家说储能· 2025-09-22 19:32
行业痛点与核心命题 - 新能源行业存在账务分散、能效利用不足、运维难度高、调度不灵活等痛点 [2] - 实现电站"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成为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命题 [2] 平台核心功能与解决方案 - 平台以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全要素可视化为驱动,构建高效智能的零碳能源解决方案 [2] - 通过统一账户池解决账务分散和对账复杂问题,实现高效透明结算 [3] - 基于实时感知与智能算法实施"低谷充电、高峰放电"策略,最大化用户运营收益 [3] - 通过全要素可视化监测与智能预测功能,一屏全局掌握能效状态 [3] - 兼容多终端接入,用户可通过APP及小程序进行直观便捷的场景化操作 [4] 技术架构与模块创新 - 平台具备三大核心模块:"云光"实现光伏发电动态优化调度,"云储"确保储能单元稳定参与电网调频,"云充"提升充电站运营效能与用户体验 [7] - 系统在日常运行中持续观察记录数据,通过算法总结经验,具备自适应学习能力 [7] 市场价值与战略规划 - 帮助工商业用户应对电价波动、光伏不稳定和储能调度复杂等痛点 [9] - 通过统一账务、智能联动和AI运维实现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管理最简化 [9] - 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改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11] - 正在推动光储充一体化方案在更多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11] - 致力于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建清洁高效智能的绿色能源体系 [11]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能源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
新华财经· 2025-09-05 16:51
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成立能源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 标志着能源电力行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注入新动能 [1] - 专委会致力于成为国内能源电力领域有影响力的政策咨询与产业服务合作交流平台 促进先进数字技术在能源电力行业的深化应用 推动能源电力领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 - 专委会秘书处设在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1] 行业领导层战略观点 - 中电联党委书记提出专委会工作四点希望: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推动数字赋能积极释放要素价值 促进跨界融合助力构建产业生态 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1] - 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力支持专委会工作 集中电网环节数字经济专家力量 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 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助力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2] - 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被定义为跨行业跨领域复杂性系统工程 需要政产学研用各方协力推进 [2] 转型挑战与应对策略 - 能源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驱动力量 但转型面临前所未有挑战 [2] - 油气行业大模型发展面临数据不足与质量不高双重困境 训练样本激增而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时模型易产生"幻觉"现象 [3] - 大模型训练与部署成本高昂成为制约广泛应用的关键障碍 持续优化迭代更新需投入巨额资金导致总体成本持续攀升 [3] 专委会发展规划与实施路径 - 专委会将统筹能源数字技术、能源数据资产、能源数字金融、能源数字市场等重点领域 形成集政策研究、成果推广、标准引领、产业服务、信息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3] - 国网能源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智库优势 积极参与专委会各项工作 对接行业需求 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 助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能源数字化转型方案和制度创新成果 [2] 行业实践与成果发布 - 专家围绕能源数字化转型发展实践、数据要素流通赋能能源行业、"十五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等前沿议题开展深入探讨 [4] - 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电网企业数据资产化六步法》最新研究成果 为行业数据资产管理提供指引 [4]
上海、重庆、浙江、福建实现100%消纳!
中国电力报· 2025-09-02 06:50
行业新闻 - 2025年7月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7.0%,1-7月累计为93.8%;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6.4%,1-7月累计为94.7% [4] - 多个地区风电和光伏利用率达100%,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重庆等 [4] - 中老电力标准合作委员会成立,系中国电力行业首个政府间标准化合作组织 [5] 企业新闻 - 南方电网发布电鸿物联操作系统3.0前瞻版,突破混合部署、实时内核等核心技术 [6] - 中电装备公司以14.21亿美元国际营业额位列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第60位,较上年提升12位 [8] - 大唐发电上半年营业总收入571.93亿元,同比下降1.93%;归母净利润45.79亿元,同比上涨47.35%;拟派发中期股息0.055元/股,分红10.18亿元 [8] - 华电国际上半年营业收入599.53亿元,同比减少8.98%;归母净利润39.04亿元,同比增加13.15%;完成发电量1206.2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41% [8] 地方新闻 - 东北首座具备周调节能力抽蓄电站开工,总投资116亿元,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连续满发小时数为10小时 [9] - 宁夏新能源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达5048万千瓦,占比62.6%;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达614万千瓦/1293万千瓦时 [9] 国际新闻 - 也门胡塞武装向红海北部以色列油轮"猩红射线"号发射导弹,船员安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