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Agent
icon
搜索文档
抢先实测美团首个AI Agent,让我体验一把「懒人点餐」的快乐
机器之心· 2025-09-14 13:16
AI Agent行业发展趋势 - AI Agent热度持续走高 各大科技公司和创业公司都在探索如何让AI真正帮人干活 [2] - 相比传统应用的最大魅力在于无界面交互 只需自然语言指令就能触发整套自动化行动 [2] - 海外AI Agent创业公司更多聚焦效率与生产力提升 国内则更强调消费与生活场景 [39] - 整体市场预计到2025年底将达到130亿美元 较2024年几乎翻番 [38] - 头部企业如Cursor年营收达5亿美元 Glean/Mercor/Replit等也都突破1亿美元 [38] 美团AI Agent产品特性 - 美团首个AI Agent产品"小美"于9月12日正式开启公测 [3] - 无需繁杂界面 只需一句话就能帮用户点咖啡、找餐厅 甚至规划整周早餐菜单 [5] - 能持续学习用户口味偏好 为老人小孩等特定人群提供更贴心方案 [5] - 通过简化传统点餐流程 利用语音指令和智能推荐 大幅提升点餐效率和个性化体验 [27] - 具备跨场景服务能力 包括酒店预订和出行推荐 [27] 技术架构与实现能力 - 基于美团自研Longcat模型 总参数量达到5600亿 [31] - MoE架构能根据任务动态激活186亿至313亿个参数 平均约270亿 [31] - 结合本地生活场景数据进行专项优化 能更精准理解用户需求 [31] - 依赖美团内部接口调用能力 省去中间层冗余步骤 [31] - 核心支撑是美团长期积累的本地生活垂直数据 包括动态更新的商户信息和地域化消费习惯 [32] 产品实测体验 - 点咖啡场景: 用户说"对咖啡因过敏 找最近瑞幸点不要咖啡的饮品" 小美推荐柠檬茶 [9] - 减脂餐场景: 根据模糊指令分析核心指标 筛选低升糖高蛋白餐品组合 [14] - 酒店预订: 能根据500元以内预算推荐品牌连锁酒店 并标注距离和房型信息 [15] - 出行推荐: 分析安全因素如照明监控人流量 以及便利设施如座椅厕所饮水点 [19] - 周期规划: 能主动规划一周早餐 8点送到公司楼下外卖柜 并在每周开始前主动确认 [25] 当前局限与发展方向 - 暂未上线自动膨胀功能 开发团队正在全力优化 [27] - 使用场景相对局限 无法处理电影票订购或安排周末家庭聚会等复杂需求 [27] - 无法进行语音回复 影响对话体验流畅性 [27] - 需要进一步提升处理更复杂和模糊需求的能力 改进对话自然流畅度 [27] - 仍处在快速迭代中 个别场景覆盖不足或响应策略有待优化 [33]
明势创投黄明明:AI时代,能做出伟大产品的人得有点“人味儿”
新浪科技· 2025-09-13 18:42
"不管用工程化的能力,或者说用垂直领域的专有Know-How,甚至通过服务用户的Case形成比较好的 专有Reward奖励函数,让你的Agent变得越来越强,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看见大多数早期创业者遇到比 较大的问题。"黄明明表示。(文猛) 责任编辑:张恒星 "不完美的创始人才能做出相对完美甚至是伟大的产品,比如一个有激情的人,他可能不够理性,但是 你要做出伟大的产品,太理性的人在这个时代做不出伟大的产品来。"黄明明表示。他还进一步指 出,"好的Agent创始团队或创业者,也要能够让自己做的Agent能随着模型能力提升,不断解锁更多能 力的。" 谈及行业发展,黄明明认为,今天大家往往夸大模型对Agent或者是应用层吞噬的能力,但在判断早期 创业者时却往往忽视了是否真正切入到"用户有刚需痛点"的问题上。 在黄明明看来,互联网应用更多是完成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的连接,搭建的是生产关系。而今天的 AI Agent是生产力工具,衡量它最核心的指标是完成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完成度,因为它是需要交付结果 的。"今天很多Agent只能做到30-40分,如果有一个Agent能把模型能力充分榨干,做垂直细分领域'最后 一公里'的苦活 ...
墨西哥拟对中国征收50%关税,星巴克中国出售将敲定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9-13 08:30
美国8月CPI数据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9% 持平预期 较前值2.7%小幅回升 环比上涨0.4% 略高于预期的0.3% [2] - 核心CPI同比上涨3.1% 环比上涨0.3% 均持平预期和前值 超级核心CPI(剔除住房和能源的服务业价格)同比放缓至3.52% [2] - 新车价格环比上涨0.3% 二手车和卡车上涨1% 机动车维修和保养费用飙升2.4% 住房分项上涨0.4% 为年内最高水平 服装上涨0.5% 为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2] - 数据中估算的比例攀升至36% 可能与现实情况产生偏差 未来或进行大幅修正 [3] 墨西哥关税政策 - 墨西哥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与墨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 将汽车、玩具、钢铁、纺织品和塑料制品等约1400项税目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提升至10%—50% [4] - 2024年中墨双边贸易额为1094.27亿美元 同比增长9.23% 其中对墨西哥出口902.32亿美元 同比增长10.77% [4] - 2024年前三季度 新增对墨直接投资4.77亿美元 存量25.49亿美元 占墨吸收外资比重的0.43% [4] - 加征关税后 大量来自中国的产品不得不提高售价 或将推高墨西哥的通胀水平 [4] - 墨西哥政府表面上宣称保护本地产业 实际上更多考虑来自美国的关税压力 美国要求周边国家与美国的关税政策保持同步 以减少转口贸易绕过美国关税 [5] 中国新型储能发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提出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6]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 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 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 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6] - 2027年多元技术逐步成熟 系统性能显著提升 产业创新稳步增强 推动政策机制完善 加快商业模式创新 [6] - 国内电力市场的调节机制仍不完善 储能项目的电力出售价格体系较为模糊 部分地区峰谷电价差较小 储能项目的盈利前景并不明朗 [7] 苹果eSIM手机在中国推出 - 苹果公司正等待可以在中国推出 iPhone Air的最终批复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在等待监管机构批准其eSIM智能手机相关许可 [8] - iPhone Air采用eSIM设计以节省内部空间 有助于实现极致轻薄的形态 苹果在中国官网强调该机型仅提供eSIM选项 并且提到了中国联通的支持 [8] - 随着监管成熟 eSIM的普及是大概率事件 国内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有望提速 手机运营商市场格局或也会迎来变数 [9] 星巴克中国业务出售 - 星巴克已将博裕资本、凯雷集团、EQT与红杉中国、春华资本列为中国业务出售的最终候选方 这项收购案已在最后一轮谈判阶段 将在10月底前敲定结果 [10] - 星巴克可能保留30%的股权 其余股权将由多家买家分摊 每家持有不到30%的股权 [10] - 截至6月末的最新财季 星巴克在华门店新开70家 达到7828家 [10] - 星巴克要突破困局 势必要找到本土化运营的有力合作者 [11] 美团AI Agent产品"小美" - 美团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App开展公测 搭载了美团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通过自然语言 就可以进行外卖下单、餐厅推荐、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 [12] - "小美"在获取了用户的美团数据后可以进行个性化推荐 但与用户的交互连贯性有待提高 [12] - 用AI点单无疑是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 也为AI应用商业化提供新的思路 [12] - 现在各家互联网平台对于AI Agent功能的推广较为克制 部分用户对于AI生成的内容还存在一定的不信任感 [13] 公募销售费用新规 - 证监会就《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反馈截止日期为今年10月5日 [14] - 股票型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分别下降33%、47% 混合基金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分别下降58%、67% 债基的认购费率、申购费率分别下降50%、63% [14] - 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FOF基金的免赎回费持有期统一拉长至6个月以上 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 [14] - 未来公募基金对于业绩提成的依赖度将显著提升 投资能力较差的基金公司或将被快速淘汰 [14] 中国股市行情 - 9月12日 市场冲高回落 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沪深两市成交额2.52万亿 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832亿 [16] - 全市场超3300只个股下跌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活跃 存储芯片板块逆势上涨 创新药概念股局部大涨 [16] - 大金融、白酒板块集体下跌 游戏等板块跌幅居前 [16] - 截至收盘 沪指报3870.6点 跌0.12% 深成指报12924.13点 跌0.43% 创指报3020.42点 跌1.09% [16]
美团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公测 搭载自研模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7:27
公司AI产品发布 - 美团于9月12日推出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App并开展公测 该产品搭载公司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外卖下单 餐厅推荐 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1] - "小美"采用独立App形式而非嵌入美团App 产品定位为服务于人的独立AI产品 而非美团的功能模块 产品开发周期仅半年 目前处于公测完善阶段[2] - 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具有更快推理速度 "小美"通过"总调度"和"执行专家"的技术架构处理生活需求 未来计划提供深度个性化和主动服务 如安排家庭旅行等一站式交付[1][2] 技术特性与用户体验 - 产品基于自然语言交互 无需复杂图形界面 可为老人 小孩等群体提供生活便利 根据亿级用户真实交易和评价数据结合用户喜好提供个性化服务[1] - 模型能够主动安排日常餐饮需求 如下单常喝咖啡 安排早餐 推荐约会餐厅 覆盖吃 住 行 游 娱 购 医等全生活场景 实现从需求到交易的全链条服务[1] 行业竞争动态 - 美团发布AI产品正值互联网巨头竞争蔓延至到店消费领域的关键窗口期 9月10日阿里巴巴发布"高德扫街榜"对标美团"大众点评"[3] - 美团宣布大众点评重启品质外卖服务 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分析海量真实评价数据 剔除非真实点评 以"AI+真实高分"策略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3] - 行业认为阿里巴巴举措加剧本地生活服务竞争 直接冲击美团核心业务 美团可能通过AI技术应对竞争[3]
美团公测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
北京商报· 2025-09-12 13:52
公司产品发布 - 美团于9月12日推出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App并开展公测 [2] - 产品定位为"小而美的AI生活小秘书" 搭载公司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2] -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和内部接口调用实现外卖下单、餐厅推荐、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功能 [2] 产品部署与测试 - "小美"App已在主流应用商店全面上架 [2] - 用户需通过官方账号发放的专属邀请码参与公测 [2]
姚顺雨离职OpenAI,「亿元入职腾讯」传闻引爆AI圈,鹅厂辟谣了
机器之心· 2025-09-12 10:17
核心观点 - 关于姚顺雨加入腾讯的传闻已被官方辟谣 但AI人才争夺战在行业内部持续升温 顶尖研究人员的流动和薪酬水平成为关注焦点 [1][5][7] 姚顺雨背景与成就 - 姚顺雨为OpenAI研究科学家 专注于将大型语言模型推向实际应用 特别是AI Agent开发 主导开发了OpenAI首个发布的智能体模型及产品Computer-Using Agent (CUA) [17][18] - 论文总引用量超过1.5万次 主要贡献包括ReAct(引用4354次) Tree of Thoughts(引用4022次) Reflexion(引用2697次)等开创性工作 [9][11] - 2024年提出"AI下半场"概念 认为AI领域正从"训练更强模型"转向"定义和评估真正有用的任务" 同年以27岁年龄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区榜单 [19][21] 行业人才动态 - Meta被报道提供"上亿年薪"挖角顶尖研究员 国内各大厂全力加码AI人才竞争 [7] - 尽管姚顺雨加入腾讯被辟谣 但确认已从OpenAI离职 反映了高端AI人才的流动趋势 [5][7] 技术研究方向 - 算法类岗位聚焦大模型 机器学习基础理论 多模态 强化学习 AI for Science等方向 [27] - 研发类岗位关注大规模分布式训练框架 高性能计算 AI系统与架构 AI编译器 AI芯片协同优化等领域 [27] 人才培养与招聘 - 公司提供超大规模算力集群和数据支持 鼓励投身具备规模化潜力 强泛化能力 长期价值的研究 [33] - 招聘流程包括6场笔试 覆盖研发和算法方向 考试时间从2025年8月25日持续至10月13日 [29]
美团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开展公测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9:45
产品发布 - 公司于9月12日推出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App并开展公测 [1] - 产品定位为"小而美的AI生活小秘书" 其中"小"代表简单 "美"代表美好生活 [1] - 产品搭载公司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通过内部接口调用实现原生外卖下单 餐厅推荐 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功能 [1] 产品特性 - 产品可实现外卖下单 餐厅推荐 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体验 [1] - 产品已在主流应用商店全面上架 [1] 技术基础 - 产品基于公司月初发布的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开发 [1] - 通过内部接口调用实现服务功能整合 [1]
美团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公测
新浪科技· 2025-09-12 09:00
产品发布 - 美团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App官宣开展公测 [1] - 产品定位为"小而美的AI生活小秘书" [1] - 产品搭载公司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 [1] 功能特点 -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外卖下单、餐厅推荐、订座导航等本地生活服务 [1] - 可根据用户喜好下单咖啡、安排早餐、推荐适合约会的餐厅 [1] - 操作简单可为老人、小孩等人群提供生活便利 [1] 技术实现 - 通过内部接口调用实现原生、丝滑的本地生活服务体验 [1] - 基于美团本地生活的垂直服务场景开发 [1] 产品规划 - 未来将提供更深度的个性化和主动服务 [1] - 力争实现用户"吃住行游娱购医"全生活场景的一站式交付 [1] 市场推广 - App在主流应用商店均已上架 [1] - 用户可通过专属邀请码参与公测 [1]
AI Agent侵入办公室
36氪· 2025-09-12 07:26
AI Agent在办公场景的演进 - AI Agent从概念演示发展为能承担KPI、融入核心流程的"数字员工",例如企业管理者通过一句话需求和文档上传,一分钟内即可搭建专业AI客服并实现秒级响应 [1] 发展阶段:从辅助到自主 - 初始阶段(Copilot辅助阶段):AI作为功能插件提供文本生成、格式优化等被动响应服务,例如微软Office Copilot和WPS AI 1.0,但未形成完整任务闭环 [2] - 进阶阶段(Agent任务阶段):AI能基于指令理解上下文并串联多步骤任务,例如菜鸟员工创建3300个AI助理处理80%的HR咨询,差旅问数AI在3-5秒生成报告并年省千个人日成本,但仍依赖人工定义规则 [2] - 当前阶段(数字员工阶段):AI深度嵌入业务流程并承担职责,例如EHGO的LuminaSphere按部门部署专属AI助手,实在Agent在河北电信将财务场景处理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10分钟,永升物业通过AI分析将管理人力从15人减少至3人 [3] 平台化生态与案例成效 - 钉钉等办公平台全面嵌入Agent能力形成生态化,例如菜鸟集团在钉钉创建3300多个AI助理解决80% HR咨询且准确率近90%,减少30%知识库管理员;百丽时尚的"百炼AI"通过钉钉提升导购练货效率和补货效率,覆盖8000+门店 [4] - 技术融合推动效率提升:实在Agent在河北电信通过生成式AI与RPA融合实现10倍效率提升,采购取数场景达秒级响应且人力释放率90%;百丽集团通过800+业务AI节点打通数据孤岛并重塑业务流程 [6] 驱动因素:需求、技术与生态 - 需求端:人力成本攀升及高频操作、高错误率、高重复度的"三高"痛点推动AI Agent落地 [5] - 技术端:LLM+RPA+低代码融合突破任务闭环瓶颈,例如实在Agent的ISSUT技术实现理解力10倍跃升 [6] - 生态端:钉钉/企业微信等平台提供低门槛开发工具,业务人员可自主搭建Agent [6] 高阶应用与决策赋能 - AI Agent向复杂决策和人机共融演进:商汤办公小浣熊通过多模态技术解析复杂Excel表格并生成结构化报告;百丽"百炼AI"通过模拟场景训练显著提升试点品牌销售额 [7] - 系统集成实现一站式处理:招商证券私有化AI助理"招小聚"集成多系统;百丽"万群联动"通过低代码和MCP协议打通ERP、CRM等系统,实现库存监控到自动补货闭环 [7] 现存挑战与缺陷 - 开发效率与落地深度矛盾:企业面临"一周出demo,半年用不好"困境,需求梳理和AI训练新增工作负担,复杂业务流仍依赖专业开发 [8] - 数据融合与系统隔离矛盾:企业数据散落于孤岛系统,LLM无法实时调用关键信息,私有化部署可能牺牲云端协同潜力 [8] - 任务闭环与执行断点矛盾:多数LLM仅能生成建议而非执行最终操作,例如车企因AI漏掉合规审查导致产品返工 [9] 未来演进方向 - 技术架构:MCP+LLM+Agent的"黄金三角"成为新标配,例如火山引擎HiAgent 2.0支持全流程自动化数据流转 [10] - 交互多模态化:图文、语音、视频交互无缝衔接,例如商汤日日新6.5实现图文交错推理,钉钉闪记突破文本依赖 [10] - 应用升维:AI从工具变为"组织成员",例如BetterYeah的Nova Agent支持智能体团队协商,HiAgent 2.0可定制和考核AI绩效,未来可能出现"人类总监+AI团队"模式 [10] 行业影响与本质 - AI办公革命重构生产关系而非工具叠加,例如钉钉AI在物业、零售、教育领域扎根,实在Agent在电信领域节省人力,未来企业竞争力取决于整合LLM、Agent和MCP的能力 [11]
哈啰CEO杨磊:优化无人驾驶出租车空调起停时间能省不少钱
新京报· 2025-09-11 20:02
产品发布与特点 - 哈啰首款L4级前装量产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首次对外亮相 [1] - 哈啰Robotaxi采用端到端一体化架构,并在模型与算力方面与阿里团队合作 [1] - 座舱内引入AI Agent,为乘客提供娱乐、生活、购物的智能化一条龙服务,类似乘车秘书 [1] 公司发展规划 - 哈啰集团CEO表示希望2027年能向市场投放超5万辆Robotaxi [1] - 公司认为Robotaxi领域现阶段是技术难,长期看是运营难 [1] 行业运营与成本考量 - 运营10万台、100万台车时,优化车载空调开启时间能节省极高费用 [1] - 一台Robotaxi一年的电费约为8万元,100万台车一年的电费达800亿元 [1] - 电费主要消耗在车辆正常行驶、自动驾驶技术硬软件能耗以及空调持续开启状态 [1]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算法开发新模型,在空驶时关闭空调,接单后迅速开启以节省成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