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带动就业
搜索文档
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
人民日报· 2025-08-26 08:11
高校毕业生规模与就业服务行动 - 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 [1]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于2025年7月至12月实施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重点包括服务清单公示 精准服务推送 岗位信息集中推送 培训见习组织及困难群体帮扶 [1] 地方就业帮扶成效 - 浙江绍兴越城区通过人力社保平台为近2000名毕业生解决就业 绍兴市将7300余名本地毕业生纳入数字化帮扶平台 [2] - 绍兴市2025年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290余场 达成就业意向4万余人 [2] - 各地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 并举办百日千万招聘 全国城市联合招聘 金秋招聘月及国聘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 [3] - 对低保家庭 零就业家庭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及残疾毕业生实施结对帮扶 提供优先岗位推荐 培训见习及职业指导 [3] 企业招聘与政府补贴政策 - 华为2025年开放60余类岗位 计划招聘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 同比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京东在3年累计提供5万多个在校生岗位基础上 面向2025届毕业生新增1.8万余个岗位 [4] - 广东广州按每人1000元标准向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2025年上半年累计发放1916.4万元 带动超1.9万名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 [4] - 金融助企政策包括一次性扩岗补助 国企一次性增人增资等延续实施 [4] 创业支持措施 -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 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贷款 [5] - 首次创业高校毕业生可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 [5] - 政府投资创业载体场地优先向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 [5] - 推广创业训练营及特色创业培训 并落实培训补贴 [5][6] - 建设城乡创业服务网点及"创业陪跑空间"提供全周期服务 [6] 职业技能培训项目 - 山东在43所省属高校和技师学院遴选85个"微培训"项目 开发无人机驾驶 互联网营销等课程 已审核开班40个 吸引1800多名学生参与 [7] - 辽宁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最长6个月专业转换培训项目 [8] - 江苏开发新职业培训 推进产教评融合 按"校企共建 周期式培养 师徒制管理"方式培养人才 [8] - 陕西开展"职业培训进校园"活动 鼓励培训机构进校提供求职相关培训 [8]
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8-26 06:27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举措 - 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从7月持续至12月 [5] - 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 开展精准岗位推荐和结对帮扶 绍兴市通过数字化平台帮扶7300余名毕业生 举办招聘活动290余场达成就业意向4万余人 [6][7] - 浙江越城区已帮助近2000名毕业生就业 江苏张家港 山东滕州等地举办专场招聘会促进就业对接 [4][6] 企业招聘与政策支持 - 华为2025年拟招聘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 同比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 京东面向2025届毕业生提供1.8万余个岗位 [8] - 广州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1916.4万元 带动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超1.9万人 企业每聘用1名毕业生可获得1000元补助 [8] - 金融助企政策延续实施 包括一次性扩岗补助和国企一次性增人增资等支持措施 [8] 创业支持与培训体系 - 对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 小微企业最高可获400万元贷款 符合条件的首次创业者可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 [9] - 山东在43所高校试点85个"微培训"项目 开发无人机驾驶 互联网营销等课程 已开班40个吸引1800多名学生参与 [11] - 辽宁开展最长6个月专业转换培训 江苏推进新职业产教融合培训 陕西开展"职业培训进校园"活动 [12]
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 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8-26 05:56
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与政策行动 - 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创历史新高 [1]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于7月至12月实施就业服务攻坚行动 重点包括集中亮出服务清单 精准服务 岗位推送 培训见习及困难帮扶等工作 [1] 地方就业帮扶措施与成效 - 浙江绍兴通过数字化平台对7300余名本地毕业生开展帮扶 举办招聘活动290余场 达成就业意向4万余人 [2] - 浙江越城区通过电话沟通提供岗位推荐等服务 已帮助近2000名毕业生就业 [2] - 各地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台账 举办百日千万招聘 全国城市联合招聘等线上线下活动 并对困难毕业生开展结对帮扶 制定个性化方案 [3] 企业扩岗与政策支持 - 华为开放60余类岗位 2025年拟招聘应届毕业生1万余人 同比预计实现两位数增长 [4] - 京东面向2025届毕业生提供1.8万余个岗位 此前3年累计向在校生提供5万多个岗位 [4] - 广东广州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资金1916.4万元 带动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就业超1.9万人 企业每聘用1名毕业生可获1000元补助 [4] - 金融助企政策包括一次性扩岗补助 国企一次性增人增资等延续实施 [4] 创业支持与培训服务 - 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给予最高3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 小微企业最高400万元贷款 首次创业者可申领一次性补贴 [5] - 政府投资的创业载体场地优先向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 并推广创业训练营及特色创业培训 [5][6] - 山东在43所高校和技师学院遴选85个"微培训"项目 开发无人机驾驶 互联网营销等课程 已审核开班40个 吸引1800多名学生参与 [7] - 辽宁面向高校毕业生打造最长6个月的专业转换培训 江苏推进新职业培训 陕西开展"职业培训进校园"活动 [8] 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 - 国务院印发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指导意见 围绕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强培训 [7] -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通过培训考取国家认可证书 成功加入青岛港团队 [7] - 各地组织新业态 新职业专项培训及求职能力实训营 提高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能力 [7]
挖潜扩容拓展就业空间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7
就业政策与成效 - 内蒙古自治区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2.3万人 完成年度目标的68.4% [1] - 坚持就业优先导向 注重就业质的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持续挖潜扩容就业空间 [1] - 就业是经济"心脏" 为全社会输送信心和经济养分 提升消费预期和市场需求 [1] 政策协同与服务体系 - 推动财政、货币、产业、就业政策协同发力 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2] -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升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避免政策落地效果不佳 [2] - 培育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 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政策 增强抗风险能力 [2] 教育与产业联动 - 建立"订单式培训"和"校企合作"机制 引导院校优化专业布局适应市场需求 [2] -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提升培训质效 [2] - 针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围绕地方产业特色开展 [2] 产业升级与创业支持 - 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3] - 通过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政策 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 稳定用工需求 [3] -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扩大创业园和孵化基地规模 降低门槛简化流程 [3]
湖北整合20万个岗位促就业 确保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0%
长江商报· 2025-08-05 07:59
湖北省2025年青年就业促进措施 - 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集群及消费新热点等行业企业用工需求 整合适合未就业毕业生等青年的岗位20万个[1][3] 募集见习岗位不少于6万个[1][3] - 实施“百县进百校联万企”就业促进行动 通过政策落实、岗位对接、技能提升等十大举措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2] 力争年底前实现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青年100%帮扶 确保2025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90%以上[2] - 采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实名台账 依托12333热线AI外呼、人社敲门行动等摸清需求并定向推送服务[3] 全省将举办高校毕业生特色招聘活动不少于1000场次[4] 2025年上半年湖北省就业市场表现 - 2025年初设定全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目标 截至上半年已完成56.51万人 同比增长4.95% 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超八成[1][5] -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从一季度的5.3%下降至6月的5.1% 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5] 二季度末全省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达1159万人 同比增长0.4%[6] - 截至6月底全省应届生就业率达75% 同比增高5个百分点[7] 近25万高校毕业生选择扎根湖北 全省博士后进站量同比增长23.8%[7] 创业带动就业的成效与举措 - 系统性推进楚商回乡、校友回归、“创响荆楚”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等行动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6] 明确21条举措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力争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达到外出务工人数的2%左右[6] - 2025年上半年全省新增返乡创业5.78万人 同比增长15.9% 带动就地就业超15.31万人 创业带动效应明显[6]
支持更多人敢闯会创(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政策核心措施 - 福建省多部门联合推出八条措施,构建创业政策、服务、孵化、活动的“四创联动”支持体系 [1] - 政策提供创业贷款担保、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支持及带动就业补贴等金融支持 [1] - 政策包含“跟踪陪跑”和创业导师巡诊等帮扶机制 [1] 政策目标与预期效果 - 政策旨在通过孵化优质项目、激活市场空间,形成“创业沃土—企业成长—就业扩容”的良性循环 [1] - 目标是降低创业试错成本、提升创业质量,建立健全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体系 [2] - 最终期望以经济发展的“进”带动就业的“稳”,托举民生 [2] 现有成效与案例 - 福建晋江平均每7人有1个老板,每21人拥有1家企业,以全省1/200的土地创造1/16的经济总量 [1] - 晋江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上年增长11.72% [1] - 政策旨在传承爱拼敢赢的创业基因,催生更多经营主体 [1] 政策落实关键 - 政策价值在于雪中送炭,成效取决于金融机构能否开发适配信贷产品及盘活闲置资源以普惠价格惠及创业者 [2] - 人力资源服务“一张网”需打通企业人才短缺堵点 [2] - 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政策落地见效的关键 [2]
稳岗就业 | 政策“组合拳”发力显效 年轻人“解锁”多元就业赛道
央视网· 2025-07-21 10:39
就业市场总体表现 -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 较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1] 政策支持措施 - 中央财政下拨667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地方稳岗扩岗[10] - 各地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 一季度为企业减少成本456亿元[10] - 高校"访企拓岗"拓展就业岗位超470万个[10] - "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活动发布岗位均超千万个[10] 创业扶持案例 - 河北秦皇岛美食文化街配备完善基础设施 带动超300家商户和上万个就业岗位[3][5] - 北京文创产业园区打造文化消费场景 二季度月平均薪酬中位值达10664元[11] - 创业者享受校园免租金及毕业后半价租金减免 累计节省超10万元房租成本[10] 新兴行业就业机会 - 潮玩设计行业随消费势头增强 用人需求显著增长[7] - 文旅市场蓬勃发展 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7] - 新消费市场兴起为年轻人提供新型就业机会[7]
人社部部长:以创业新作为开辟就业新空间
快讯· 2025-07-01 13:21
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 创办1个个体工商户能带动2—3人就业 [1] - 创办企业能吸纳更多就业 [1] - 平均每名大学生创业者可带动4.5人就业 [1] - 创业带动就业具有倍增效应 [1] - 创业与促进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高度契合 [1]
技能培训班开到家门口,北京多区打出促就业“组合拳”
新京报· 2025-05-27 20:09
整理收纳师行业 - 整理收纳师技能培训班在顺义区光明街道就业驿站开班,131名居民参加培训 [1] - 培训内容涵盖空间规划、物品分类、收纳工具选择使用、客户沟通技巧等核心模块 [3] - 整理收纳师作为热门职业,具有时间自由、收入可观等特点,通常是2-3人组队接单 [2] - 培训班采用"订单式"培训模式,依托讲师客户资源帮助学员拓宽就业通道,已有20人达成就业意向 [3] 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 顺义区已打造24家就业服务站,提供培训、招聘、就业追踪等一站式服务 [4] - 丰台区建立全市首个公共就业示范服务基地,涵盖六大核心功能,累计开展70余场活动,惠及1万余名劳动者 [5][6] - 基地创新推出"就业畅行卡"服务,整合七大核心功能,已发放6000余张 [6] - 丰台区强化重点群体支持,为大学生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和1000个实习岗位,达成800人次就业意向 [7] 职业技能培训发展 - 就业驿站提供视频剪辑、直播带货、烘焙和收纳师等多项免费技能培训 [2] - 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带动30万职工岗位练兵,全社会崇技尚能氛围浓厚 [9] - 丰台区开发园林护理员、芳香保健师等特色培训课程,促进17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8] 就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29.9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4.1% [9] - 顺义区2024年投入5.72亿元就业政策资金,惠及5100家次企业和7.67万人次劳动者 [4] - 北京市2024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100亿元,同比增长超80%,带动就业岗位超24万个 [9] - 北京市人力资源机构达4540家,营业收入4140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9]
四川将实施6大行动 扶持创业55万人带动就业170万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3 08:38
四川省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措施 核心观点 - 四川省政府出台《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配套《支持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行动方案》推动落地 [1] - 未来三年目标: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亿元,扶持创业55万人,带动就业170万人 [1] - 计划通过6大行动、28项任务实现目标,包括培育创业主体、优化服务、建设孵化载体等 [1][2] 6大行动具体内容 创业主体"头雁培育行动" - 扶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22万人、农民工等群体创业23万人、科研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创业10万人 [2] 创业培训"提质赋能行动" - 开展创业意识培育等培训11万人次 [2] 创业服务"提档升级行动" - 选育各类创业师资1.85万人,优化创业主体办事环境 [2] 创业载体"筑巢引凤行动" - 培育省级创业孵化园区100余家,建设创业楼宇、创业乡村(街区)等500余个 [2] 创业活动"强链聚能行动" - 举办各类创业服务活动6000余场 [2] 创业政策"保障护航行动"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亿元,优化贷款服务 [2] 其他重点 - 四川计划打造"西部创业高地",吸引人才、资源、资金和项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