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升级

搜索文档
昆船智能(301311)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9:35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名称为 2024 年度暨 2025 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1][2] - 会议时间为 2025 年 5 月 9 日下午 15:00 - 16:00 [2] - 会议地点为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鲍朝阳等 5 人 [2] 业务发展 海外市场 - 海外市场是智能物流行业发展重要目标,公司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业务国际化进程,布局海外市场 [2] 研发与产业化 - 研发重点集中在现有产品智能化技术升级和开发新产品线,针对烟草行业核心设备改造升级,开拓全新领域,自主研发关键设备 [3] - 2024 年针对大型铝基铅炭储能电池极板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取得技术突破,形成系统解决方案及关键技术 [3] 新兴行业市场开拓 - 2024 年在大型铝基铅炭储能电池极板自动化生产线研发取得从无到有的技术突破,形成电池板栅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解决方案及自动化装备关键技术 [3] 2025 年经营目标 - 提升市场份额,强化技术优势,优化管理流程,增强品牌影响力,实现业绩指标增长 [4] - 深耕烟草、酒业、能源、医药等行业,拓展新领域,扩大业务规模 [4] - 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创新产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4] 财务情况 2024 年财务数据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为 20.02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40.15 万元,利润总额 1081 万 [4][7] 利润下降原因 - 市场竞争加剧,承接战略新产业和重点客户项目压缩利润空间 [5] - 进入新行业成本控制难度大,项目毛利率低 [5] - 重大项目系统复杂,实施周期长成本费用高 [5] - 加大传统产品迭代升级和技术创新,成本增加 [5] - 2024 年度深化改革调整,开展内退工作增加计提一次性支出 [5] 盈利增长点 - 持续深化改革调整,完善运行机制,搭建组织架构,聚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 [6] - 统筹推进运营管理,巩固优势行业,加强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6] - 加强考核管理,完善制度规范,梳理交付体系,考核激励并优化资源配置 [6] 传统领域业务 周期性波动风险应对 - 烟草、酒业行业存在周期性特点,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应对挑战 [8] - 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满足不同周期阶段需求 [8] - 拓展新应用场景和业务领域,降低对单一行业依赖 [8] 智能制造升级巩固市场地位 - 引入先进智能制造技术和理念,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交付周期 [8] - 加强与客户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智能化升级解决方案 [8]
立讯精密: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20250430
华安证券· 2025-04-30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6日立讯精密公告2024年度报告、2025年一季度报告以及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87.9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133.7亿元,同比增长22.0%,扣非归母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增长14.8%;1Q25单季度营业收入617.9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23.2%,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10.4%;预计1H25归母净利润64.8 - 67.5亿元,同比增长20% - 25%,扣非归母净利润51.9 - 57.1亿元,同比增长4.7% - 15.2% [4] - 多元化布局助力稳健经营,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断增强,2024年综合毛利率10.4%,较2023年下降1.2pct,1Q25综合毛利率11.2%,同比增加0.4pct [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70、213、249亿元,对应EPS为2.34、2.94、3.44元/股,对应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PE为13.0、10.4、8.9倍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消费电子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2240.9亿元,以“场景生态、AI赋能、全球协同”三位一体战略开启新篇章,以“垂直整合 + 场景创新”双轮驱动,在OEM和ODM领域完成从零部件到系统方案的全链条突破 [6] 通讯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183.6亿元,同比增长26.3%,主要增长来源于零部件业务的增长,打造了“五位一体”的竞争格局,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矩阵 [7] - 224G高速线缆产品已量产,448G产品24年1月份开始跟多家客户进行预研;800G硅光模块处于量产阶段,1.6T产品正在进行客户验证,同时在LRO/LPO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布局 [7] - 热管理方面,已完成产品线的全场景开发和覆盖,2025年热管理产品线的营收和利润均有望超过100%增长,有望突破北美1 - 2家CSP客户 [7] - 电源管理方面,三次电源产品已通过北美核心客户的认证,2024年10月底已量产,在北美已有十多个项目处于量产或者开发状态,希望加快一次和二次电源的导入速度 [8] 汽车板块 - 2024年实现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48.7%,1Q25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速超过50%,是中国汽车零部件独立供应商中产品线最广的企业之一 [8] - 汽车线束方面,占据汽车业务60%的份额,2024年斩获众多新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陆续量产落地,2025年的线束业务营收有望成为中国线束企业的第一名 [8] - 汽车连接器方面,高压连接器已稳定为头部车厂批量供货,低压、高速连接器在主流车厂项目上实现重大突破 [8] - 智能控制领域,自主研发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产品均获得头部客户的项目定点,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将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8] - 预计2025年将在智能底盘领域实现营收从0到1的关键突破 [8]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亿元)|2688|3093|3546|4047| |收入同比(%)|15.9%|15.1%|14.6%|14.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亿元)|134|170|213|249| |净利润同比(%)|22.0%|27.1%|25.7%|16.7%| |毛利率(%)|10.4%|10.4%|10.5%|10.6%| |ROE(%)|19.3%|19.6%|19.8%|18.7%| |每股收益(元)|1.86|2.34|2.94|3.44| |P/E|21.91|13.03|10.37|8.89| |P/B|4.26|2.55|2.05|1.67| |EV/EBITDA|13.62|7.04|5.22|3.90| [10]
道道全:一季度净利润劲增38.63%,经营韧性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8:37
文章核心观点 - 道道全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展现强劲盈利能力和经营韧性,未来将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大价值 [1][3]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一季度营业收入14.86亿元,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38.63%,扣非净利润9917.83万元同比增长36.19% [1] - 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微降2.11%,但综合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0.64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6.3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1.08% [2] - 2025年一季度期末货币资金较期初增长31.21%至5.53亿元,现金流状况稳健 [2] 渠道建设成效显著 - 2024年实施渠道优化措施,经销商数量同比增长8.57%,为2025年营销发力奠定基础 [3] - 2025年一季度抓住“春节档”,包装油销量同比两位数增长 [3] - 公司未来将聚焦粮油主业,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与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 [3]
权益投资渐热:公募非货规模TOP20都有谁?
搜狐财经· 2025-04-27 19:36
公募基金行业格局 - 截至2025年4月25日国内公募基金公司数量达200家万亿规模俱乐部成员包括易方达华夏广发南方天弘富国嘉实共7家 [1] - 公募基金资产规模TOP20门槛为6000亿元易方达以1991964亿元居首华夏1892389亿元次之广发1381435亿元第三 [2] - 非货规模TOP20前五名为易方达136万亿华夏119万亿广发079万亿富国07万亿嘉实069万亿 [3] 非货资产与总资产结构 - 华泰柏瑞景顺长城非货规模排名显著高于总资产排名分别跃居第8和第12而平安基金掉出非货TOP20 [3] - 非货规模占比前五的基金公司为华泰柏瑞9015%景顺长城7014%永赢6911%易方达6821%嘉实6751% [6] - TOP20基金公司非货占比均超50%未上榜公司非货资产普遍不足总资产一半 [7] 头部基金产品业绩表现 - 近6月涨幅TOP20中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A以9374%居首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8767%第二华夏北交所精选6442%第三 [9] - 业绩领先产品主要聚焦五大方向:人工智能/机器人北交所黄金QDII港股大健康医疗 [10][13] - 人工智能主题基金如鹏华碳中和前十大重仓股均为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10] 市场热点投资方向 - 北交所主题基金如大成北交所两年定开混合A近6月涨幅2891% [13] - 黄金ETF产品如博时黄金D涨幅2602%建信上海金ETF联接A2596% [13] - QDII港股基金如南方香港成长灵活配置混合涨幅3121% [13]
收入33.32亿元 南兴股份连续10年稳健分红回馈投资人 “智造升级+数字基建”共绘高质量发展图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2 16:16
公司业绩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3.32亿元,其中专用设备业务18.17亿元(占比54.54%),IDC业务15.15亿元(占比45.46%)[1] - 自2018年收购唯一网络后形成高端装备+数字经济双主业,IDC业务6年内规模接近翻三番(2018年2.34亿元→2024年15.15亿元)[3] - 加工中心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9.06%,成为新增长极[1] IDC及云计算业务发展 - IDC业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5.06%,采用"自建自营+租用运营商机房"双运营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拥有3110个标准机柜和1602个高标准机柜[3] -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2023年达5864亿美元(增速19.4%),预计2027年接近万亿美元,国内市场规模2023年6165亿元(增速35.5%),预计2027年达21404亿元[6][7] - 与华为云、腾讯云等深化合作,服务超5000家客户,未来将聚焦异构智算平台、AI大模型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5][7] 家具装备业务进展 - 2024年海外销售占比达28%,南美及东欧市场显著增长,新增专利授权70件(含发明专利12件),主导5项国家标准制定[8] - 板式家具机械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230.65亿元(CAGR 5%),国产替代加速推动技术差距缩小[10] - 2015-2023年专用设备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21.37%,远超行业均值[11]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家具装备行业迎来升级周期,定制化需求增长+跨界企业涌入推动中高端设备销售[10] - IDC行业竞争核心为资源禀赋,大湾区数据中心布局具备稀有性,政策推动绿色节能技术发展[4] - 公司定位"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战略协同AI算力基建与智能制造升级[12]
邀你同游!揭秘日本模式,探寻中国增长
投资界· 2025-04-21 15:59
核心观点 - 中国当前面临经济增速换挡、老龄化加剧、消费需求迭代、产业升级等挑战 日本在相似经济周期下已探索出有效路径 包括百年企业迭代、精益制造创新、银发经济开发等经验值得借鉴 [5] - 日本企业通过技术纵深抵御经济周期 文化资产传承实现基业长青 社区养老模型商业化等实践 为中国企业提供多元化韧性生长模型 [10] - 游学项目旨在构建系统性认知框架 通过企业参访、大师课程、文化体验等模块 解码日本低增长时代的突围策略 提炼可迁移至中国市场的方法论 [6][10][17] 行程亮点 企业参访 - 深度参访5家日本标杆企业:湘南机器人(医疗康养)、芝浦机电(精密制造)、伸江会(社区服务)、塚喜商事(百年商贸)、欧姆龙(绿色科技) 覆盖不同规模体量与行业领域 [10] - 参访聚焦六大议题:低增长突围、老龄化破局、制造升级、代际传承、技术卡位、可持续发展 形成日企认知坐标系 [10] - 案例价值:芝浦机电展示技术纵深抗周期能力 塚喜商事揭示百年传承逻辑 伸江会呈现老龄化商业化路径 欧姆龙实践产业环境共生 [10] 学术资源 - 东京大学设置课程 围绕"低增长时代附加值创造""品牌全球化出海战略"展开 破解"卖得多、贵、远"痛点 [17] - 大师课程包括田中士郎《低增长时代的附加值创造方法》、刘三勇《SHEIN国际发展战略》等 提供实战方法论 [29] 导师配置 - 配备沙丘投资人导师全程跟团 包括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盘古创富许萍等 提供深度提问、产业解读、资源链接支持 [20] - 导师拥有丰富中日创投经验 尤其许萍具备跨文化视角 能有效促进知识成果转化 [20] 文化体验 - 融合茶道、料理、艺伎表演等文化元素 将传统技艺转化为解读商业韧性的密钥 [23] - 通过町屋家训、合食料理工序等文化细节 溯源日本产品主义与制造精益性的底层逻辑 [24] 行程安排 - 6天5晚紧凑行程 覆盖东京与京都两地 包含4天企业参访、2天大师课程、3场特色晚宴及文化体验 [28][29] - 每日安排示例:6月11日参访湘南机器人+田中士郎课程 6月12日参访伸江会/芝浦机电 6月13日参访塚喜商事/欧姆龙并举行结业晚宴 [29] 目标人群 - 企业家/创始人/高管:需学习日本管理方法与创新模式 [38] - 投资人:关注日本市场及出海投资合作机会 [38] - 家族继承人/高净值个人:探索新产业趋势与增长点 [38] 运营细节 - 时间:2025年6月9-14日 限30人 费用5.28万/人含五星住宿及特色餐饮 [35][36] - 特色:单房差4000元/人 部分课程设在东京大学校内 结业晚宴在京都举行 [36][17][29]
18只翻倍!北交所热门个股创新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08:12
北证50指数表现 - 北证50指数3月6日-7日连续两日累计跌幅接近2%,但年内表现仍大幅跑赢其他核心宽基指数 [2][3] - 截至3月6日,北证50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0.62%,年内累计涨幅达34.72%,同期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涨幅分别为4.25%、4.76%、5.29%、11.11% [3][6] - 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3月6日,北证50指数累计涨幅超133%,多只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区间回报率翻倍 [11] 个股与主题基金表现 - 18只北交所个股股价实现翻倍增长,其中万达轴承、浩淼科技、并行科技涨幅分别达317.95%、271.87%、212.31% [3][7] - 北交所主题基金年内平均回报率29%,个别产品净值涨幅接近40%,华夏、中信建投、景顺长城旗下产品年内回报率均超30% [4][8] - 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年初以来涨幅普遍超30%,重仓方向覆盖医美、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等细分龙头 [8][9] 驱动因素分析 - 政策支持(资金扩容、考核优化、产品创新)及投资者情绪复苏共同提振北交所行情,低估值和中小盘特性增强反弹空间 [7][12] - 北交所企业集中在TMT、汽车、机械、医药等景气上行行业,受益于AI、智能制造等技术驱动,业绩增长潜力显著 [7] - 2024年北交所262家发布业绩快报的公司中,2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20%,其中5.7%增速超100% [11] 市场展望 - 短期或延续震荡,但政策红利与业绩改善双轮驱动下,回调为优质标的提供布局窗口,建议围绕"政策+成长"主线 [4][12] - 长期看,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定位将持续吸引增量资金,市场生态优化和流动性提升预期增强 [4][12] - 证监会拟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公募加大投资并引入中长期资金,政策落地后有望形成机构主导的成熟生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