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斗
icon
搜索文档
精神长河奔流不息(序与跋)
人民日报· 2025-07-01 09:10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 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培育形成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的精神谱系,这一谱系由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包含脱贫攻坚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不同时期的精神坐标[2][3] - 精神谱系通过思想引领、信念塑造、奋斗感召和牺牲昭示等方式形成,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3] - 每个精神坐标反映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历史脉络和面貌,并影响现实和未来的发展[3] 精神谱系的时代特征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象随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变化表现出鲜明特征,不同奋斗阶段的精神坐标各有侧重和特色[3] - 精神坐标之间既有共性连接也有个性区别,共同构成一条长波万里的精神长河[3] 精神谱系的实践属性 - 精神谱系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立体呈现,如井冈山精神中的毛泽东革命道路和刘仁堪烈士事迹,长征精神中的血战湘江和"半条棉被"故事[5] - 抗美援朝精神通过杨根思、黄继光等英雄事迹体现,脱贫攻坚精神通过十八洞村、黄文秀等典型案例展现[5] - 精神谱系因落小落细的地点、人物和事件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6] 精神谱系的传承与弘扬 - 传承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点是研究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4] - 传承方式需结合理论研究和立体细节研究,通过生动实践让精神伟大起来并永恒延续[5][6]
何小鹏回应车企支付账期不超60天;零部件供应不足,丰田旗下大发汽车将暂停日本部分工厂运营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6-30 18:49
车企支付账期与行业风向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车企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认为下半年至明年行业风向会变好 [1] - 何小鹏强调科技造车企业不应通过压款改善现金流 规模越大、技术越强的公司应更具社会责任感 [1] 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项目 - 全国首例"北斗时空智能+电动自行车"应用场景在株洲落地 首批5000辆共享电单车即日投放 [1] - 项目由株洲北斗产业发展投资控股集团与千寻时空网络联合运营 计划年内累计投放1万辆 [1] 特斯拉V4超级充电桩 - 特斯拉首批V4超级充电桩正式投入使用 覆盖上海、甘肃、浙江、重庆等地服务区 [1] - 新充电桩具备六重安全保护机制 并首次同步向非特斯拉品牌车辆开放 [1] 丰田旗下大发汽车工厂运营 - 因零部件供应不足 大发汽车将暂停日本滋贺第二工厂(7月8-11日)和大分中津第二工厂(7月7-11日)运营 [1]
2.0时代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发布
选股宝· 2025-06-29 22:59
行业动态 - 全球首款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正式发布,标志着北斗芯片技术迈入2.0时代,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将在今年内投入使用,重点应用于机器人、智能驾驶、监测测绘等领域 [1] - 北斗优先全频点高精度芯片实现了优先甚至独立运行,信号捕获速度提升20倍,授时精度提升5倍 [1] - 北斗产业已从"规模扩张"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技术自主、政策驱动、市场需求三重动力推动其成为全球卫星导航领域的核心力量 [1] - 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北斗系统贡献的核心产值占比超80%,日均位置服务请求量突破10亿次 [1] - 到2030年北斗产业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元,高精度定位服务、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低空物流等新兴场景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1] 公司动态 - 海格通信在北斗领域形成"芯片-模块-天线-终端-系统-运营"完整产业链,是国内少数具备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之一,其北斗三号芯片市场份额达40% [2] - 嘉环科技助力电力北斗系统,在能源时空管理、电网设备管理、信息安全和电网运行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构建电力北斗产品检测体系 [2]
全球最小全系统全频点北斗芯片在汉发布,同时支持全球6大卫星导航系统
长江日报· 2025-06-27 08:41
产品发布 - 公司新发布逐梦系列芯片包括逐梦MX2740A(全系统全频点)和启梦Ⅳ MX2730A(全系统多频点)两款高精度系统级芯片 [4] - 同时在国内首发2颗北斗2.0芯片 [4] - 逐梦系列芯片尺寸仅5×5毫米,比同类产品缩小50% [4] - 芯片功耗降低40%,北斗信号捕获速度提升20倍,冷启动时间优于5秒 [4] 技术优势 - 采用"北斗优先全系统全频点"技术路线,全面优化北斗信号处理 [4] - 支持全球6大卫星导航系统及所有频率 [4] - 全球首创AI芯云融合定位技术,提升移动载体在快速运动中的定位精度 [4]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业从事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设计和精准位置服务 [5] - 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担任首席科学家 [5] - 10年前研发出国内首颗40纳米量产的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 [5] 市场应用 - 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智慧城市、共享出行等领域 [5] - 在全球首家实现单年度高精度产品出货量突破百万量级 [5] - 超小体积芯片能满足自动驾驶、无人系统等高端场景需求 [4]
火车东站有了智能AI助手“杭小东”
每日商报· 2025-06-27 06:42
核心观点 - 杭州东站推出全国首个依托"室内音频北斗"技术的枢纽AI助手"杭小东",标志着杭州东站进入"智能导航+AI服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 - "杭小东"通过语音或文字指令为旅客提供个性化出行方案,定位精度从5米提升至0.5米,并实现地面指引系统可视化导航 [1] - 该智能体将构建"行前规划-站内导航-离站接驳"全流程智慧出行生态,未来计划接入"轻松游""机器人个性引导"等更多功能 [2] 技术创新 - "杭小东"采用独创的动态知识更新系统,全流程覆盖旅客需求,推动服务从标准化向个性化智能升级 [2] - 通过"室内音频北斗"技术实现"最后一米"出行方案,实时提供当前位置到各交通节点的距离及精准路线 [2] - 可提供出租车排队人数、网约车等候时间等关键数据,帮助旅客做出最优选择 [2] 功能与服务 - 支持查询停车场收费标准、地铁运营时间、行李寄存点、身份证丢失处理等多元化出行问题 [1] - 配备智能问答功能,覆盖长运购票、服务台点位查询、餐饮购物等需求 [2] - 地面指引系统与"杭小东"呼应,通过地贴"可视化导航线"提升导航效率 [1] 运营数据 - 杭州东站日均服务旅客超30万人次,是长三角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 [1] - 目前"杭小东"已开启试运行模式,定位精度提升10倍至0.5米 [1]
麦浪里的科技范:看智能农机如何实现“颗粒归仓”
央视网· 2025-06-20 11:22
智慧农机应用 - 山东省小麦收获接近尾声 智慧农机大规模使用使三夏作业更高效高质 [1] - 潍坊高密智慧农场采用搭载北斗导航和AI视觉系统的智能农机 可自主规划收割路径并实时监测作物数据以调整作业参数 降低机损率 [3] - 当地应用作物、养分、灌溉、灾害4个AI大模型 整合土壤墒情、卫星遥感、气象数据 为小麦机收提供最优方案 并为夏玉米播种制定差异化水肥方案 [5] 智能农机推广 - 河北省廊坊市组织调度农业机械投入小麦收割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7] - 大城县蓦门村千亩麦田使用北斗导航智能联合收割机 实现收割、脱粒、除杂一体化作业 降低机收损失率 [9] - 廊坊市提前检修农机具并引进新型智能收割机 依托北斗导航大数据规划收割路径 同时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夏粮应收尽收 [9] 作业进度与规模 - 廊坊市129.87万亩小麦已收获62.62万亩 预计6月22日完成全部收割 [11] - 玉米机播同步启动 4100多台玉米播种机投入作业 适时抢种秋粮作物 [1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产品亮相第55届巴黎航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20:18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参展情况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展示中国航天科技实力 包括长征六号甲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首次在国际航展展出 [1] - 展品涵盖长征二号丁 长征三号乙 长征六号甲 长征八号 长征十二号等运载火箭模型及东方红三号E全电推小型通信卫星模型 [1] - 通过视频和多媒体介绍探空火箭 通信卫星 遥感卫星产品及应用 以及北斗导航 载人航天 探月工程 深空探测和国际合作等领域发展 [1] 新型运载火箭技术特点 -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为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 是中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 可满足卫星多样化密集发射需求 [3] -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采用单芯级串联构型 具有简单可靠和任务通用性好特点 提升太阳同步轨道入轨能力和低轨多星座组网能力 [3] - 长征十二号将单芯级液体火箭运载能力和大整流罩包络提升至新台阶 完善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 [3]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成果 - 长城公司完成商业发射101次 发射74颗国际商业卫星(含14次通信卫星在轨交付和5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及261颗国内商业卫星 [5] - 提供52次搭载发射服务 将29颗国际载荷(含2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和127颗国内商业卫星发射升空 [5] - 公司作为中国航天国际化平台 整合各类资源 为国际市场提供更具竞争力和更先进的产品与服务 [5] 巴黎航展背景 - 巴黎航展创办于1909年 每两年举办一次 是世界规模最大和最负盛名的国际航空航天展会之一 [5]
北斗短报文技术开始大众化应用
科技日报· 2025-06-17 08:18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北斗团队研发的新一代北斗民用短报文产品由中国时空集团正式发布。国防科技大 学北斗团队带头人王飞雪介绍,2022年9月,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北斗短报文的大众智能手机 Mate50。如今,我国已拥有超过3000万手机用户可使用这一功能。新产品的发布有望进一步推进我国 北斗短报文的大众化应用。 伴随着北斗一号卫星到北斗三号卫星的发展,北斗卫星无线电测定业务(RDSS)短报文技术不断创新 与进步。短报文技术的载体,也从最初大体积、高功耗的"大块头",发展到了如今可以"植入"到手机 里、寻常人用得起的高科技。 要实现大规模民用,信号体制核心指标必须实现至少一个数量级的提升。2011年,王飞雪组织项目组, 基于已有科研成果开始调试设备,用于信号体制验证。最终,他们提出的创新性信号体制实现了全部关 键指标的提升。 2018年起,北斗团队依托于天津"北斗民用短消息增强服务系统",在不改变手机结构前提下将短报文功 能直接集成到手机中,由此增加的手机制造成本不到50元。此后,多家北斗短报文推广能力领先的单位 在国防科技大学的方案基础上,联合中国移动和华为等公司共同完成了北斗民用短报文进手机的工程, 实现了"手 ...
“田管家”助力“三夏”提速增效 农机协同“服务套餐”夯实丰收基础
央视网· 2025-06-16 11:20
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展 - 全国冬小麦收获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 联合收割机从四川、湖北、河南、安徽、江苏逐步向山东、山西、陕西转移 [3] - 安徽、河南小麦机收已结束 山东麦收进度超过80% 陕西麦收进度超过90% [3] - 河北大部、山东北部和陕西中部是当前联合收割机工作重心区域 [3] 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 - 2025年智能化农机装备广泛使用 包括北斗辅助驾驶、触控操作终端等 覆盖夏收、夏种和夏管全环节 [5] - 河南安阳滑县采用北斗辅助驾驶玉米精量播种机 实现播种间距精准控制 相邻种子间距均匀 提升通风透光性和水肥管理效率 [8][11] - 江苏盐城射阳县智慧农场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站、气象站等智能设备 人工智能平台自动判断小麦成熟度 在成熟度90%时启动无人农机收割 亩产最高达1300-1400斤 [15] 农机调度系统优化 - 山东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的农机调度网络 结合大马力、大喂入量农机普及 显著提升夏收速度 [16] - 河南新乡建成"田管家"平台 依托北斗导航系统与数字技术 实现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和农机精准调度 [12][14] - 山东农机调度网络覆盖半径从20公里缩短至5公里 村级联络点从14个扩展到300个 调度精准度提高50% 新增300台收割机但调度压力减轻 [18] 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 - 山东已培育526家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 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大幅提升夏收、夏种效率 [19][22] - 临沂郯城县推出"1台收割机+X台农机"协同服务套餐 针对小麦玉米轮作需求 实现农机高效协同作业 [22] - 区域服务中心延伸服务使小麦夏收速度加快 2024年秋种效率提升为2025年夏收提速奠定基础 [21]
新股前瞻|背靠“国家队”、身处GNSS朝阳赛道,华大北斗投资价值几许?
智通财经网· 2025-06-15 21:3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 - 北斗系统成为推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力量,广泛应用于新基建、时空大数据、智慧城市等领域 [1] - 北斗系统与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融合,推动智能交通、灾害预警、精准农业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1] - 北斗系统具备抗遮挡能力、低纬度性能优势、高定位精度和独特双向短报文通信能力,已发射60颗卫星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投入使用 [7] 华大北斗公司概况 - 华大北斗是中国领先的空间定位服务提供商,专注于北斗GNSS芯片设计,技术壁垒显著 [2][3] - 公司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赋能,在芯片级双频高精度定位技术、低功耗技术等方面具备领先优势 [2] - 2024年以GNSS芯片及模组出货量计,公司全球排名第六、中国内地第二,市场份额4.8%;双频高精度领域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市场份额10.5% [3] 华大北斗财务与业务数据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6.98亿元、6.45亿元、8.4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9.7% [5] - 同期标准精度芯片销量分别为340万件、830万件、1090万件;高精度芯片销量分别为200万件、300万件、510万件 [5]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5.23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1.03亿元、1.1亿元、1.18亿元,占总开支40%以上 [5][6] 行业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国北斗空间定位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4174亿元增长至2023年4857亿元,复合增长率3.9%;预计2028年达954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14.5% [8] - 细分领域中,交通出行、低空经济增速显著,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9.4%、32.0% [9] - 行业面临国际巨头价格战压力,高通等企业将中低端芯片单价降至1-2美元,挤压国产厂商生存空间 [10] 行业技术壁垒与发展前景 - GNSS空间定位服务行业技术壁垒高,涉及卫星信号处理、高精度定位算法等复杂技术体系 [11] - 华大北斗研发的芯片级双频高精度技术将功耗降低50%,推动北斗应用向消费电子、智能驾驶等大众市场渗透 [11] - 公司作为北斗芯片领域核心企业,技术实力和战略价值突出,短期盈利压力源于行业特性与市场竞争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