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压缩空气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月壤研究新突破、“超级工程”进度条刷新……这一周,多领域好消息频传
环球网· 2025-08-24 07:32
航天与深空探测 - 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7颗卫星 实现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 发射准备效率提升至7-10天 [1] -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精确测定月球阿波罗盆地形成于41.6亿年前 将月球撞击风暴开始时间向前推进至少1亿年 [3] - 中国首部8K太空电影《窗外是蓝星》定档9月5日全国上映 [4] 农业与粮食生产 - 中国早稻亩产首次突破400公斤 单产与总产实现双增创历史新高 [5][7] 气象与安全技术 - 青藏高原东部构建地基站网+无人机+卫星三位一体观测体系 提升暴雨预报准确率 [9] - 建成国内首个汽车雷电效应测试平台 验证新能源车在高电压强磁场环境下的功能稳定性 [11] 材料科学与制冷技术 - 在六氟磷酸钾塑晶材料中首次发现全温区压卡效应 为全固态制冷技术开发提供支撑 [11] 能源基础设施 - 河南信阳300M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完成50%开挖 建成后年发电量达4.2亿度 [13] - 宁波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建成 烯烃总产能突破1000万吨 [15] - 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探明1650.25亿立方米储量 成为我国首个二叠系大型页岩气田 [18] - 大秦铁路累计货运量突破90亿吨 煤炭运量占全国铁路煤运总量1/5 [19] 航运与交通工程 - 平陆运河实船试验首次获取A级航区内河船舶性能指标 填补国内数据规范空白 [21][23]
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央视网· 2025-08-21 10:43
项目进展 - 河南信阳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开挖已完成50% [1] - 地下储气库规模达30万立方米 相当于130个奥运会标准泳池体积 [1][2] - 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4.2亿度 将提升当地电力系统效率和经济性 [2] 技术创新 - 采用高效自流排水系统解决地质积水难题 通过合理设计纵坡度和降低水位提升安全稳定性 [2] - 国内首次采用15米超大洞径设计 使储气库有效容积提升300% [3] - 洞径扩大50%带来成本降低2亿元 显著提升单位硐室储能密度和工程经济性 [3] - 首次应用水平进洞施工技术 沿岩层走向灵活避开断层 有效解决涌水带等地质问题 [4] 行业意义 - 项目为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2] - 水平进洞技术相比传统垂直进洞施工周期更短 成本更低且运输更便利 [4] - 创新技术方案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储气库建设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2][4]
晚报 | 8月2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8-20 22:27
储能 - 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储气密封循环试验突破世界最高压力等级18兆帕,创下超高压力、超严密封、超高可靠、超全感知、超高效率五项世界纪录 [1] - 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容量大、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誉为"超级绿色充电宝" [1] - 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迅猛增长,其"靠天吃饭"的特性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调峰挑战 [1] 智谱 - 智谱宣布AutoGLM 2.0正式升级,推出全球首个手机Agent应用,开创了Agent+云手机/云电脑的新范式 [1] - 该技术不占用用户本地设备资源,突破硬件限制,在任何设备和场景下运行,帮助用户完成代理操作 [1] - 新版本由国产模型GLM-4.5及GLM-4.5V驱动,具备推理、代码编写和多模态处理的全能能力 [1] - 咨询机构IDC预计2027年中国市场AI手机和AI PC的市占率将分别超过50%、80% [2] 晶振 - 因AI伺服器需求显著提升,带动光模块需求强劲增长,石英晶体谐振器和振荡器是光模块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2] - 在算力服务器方面,频率稳定的时钟信号是保证算力服务器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石英晶体振荡器便成为了控制时钟信号的关键元件 [2]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晶振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30亿美元,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预测,全球晶振至2025年都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 IP经济 - 泡泡玛特港股大涨超12%,股价创历史新高,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3]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 [3] - 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已超过了2024全年,情绪价值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3] - 政策端明确释放信号鼓励发展新消费业态、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如北京市提出规范发展"谷子经济" [3] 白糖 - 山东康宝发布调价函,三氯蔗糖报价18.5万元/吨,较月初上调1万元/吨 [4] - 本次调价是8月初头部生产企业联盟统一调价至17.5万元/吨后的再度涨价 [4] - 三氯蔗糖作为安全无副作用的第五代甜味剂,正在加速替代被世卫组织宣布可能致癌的阿斯巴甜 [4] 两轮电动车 - 7月全国电动两轮车产量攀升至748万台,同比增长30.6%;总销量达到724万台,同比增长24.3% [4] - 其中内销出货682万台,同比增长24.3%;出口量41.8万台,同比增长23.4% [4] - 电动两轮车"新国标"9月1日将实施,头部企业在新国标助力下份额有望加速提升 [5] 宏观政策 - 九三阅兵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将第一次对外展示 [6]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强调防范高杠杆并购融资风险 [8] - 我国科学家发现世界首个全温区固态相变制冷材料,为开发新一代高效、环保的全固态制冷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8] - 财政部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8] 市场表现 - 国产芯片板块表现活跃,电子城7天5板,兴业股份、跃岭股份等首板涨停 [10] - 苹果产业链多只个股涨停,科森科技4天4板,朝阳科技3天2板 [10] -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走强,联泓新科4天2板,宁波东力3天2板,南方精工2天2板 [11]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表现突出,园林股份3天3板,凯中精密3天2板,泰豪科技2天2板 [11]
聚焦储能前沿:首部压缩空气储能学术专著在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正式发布
压缩空气储能专著发布 - 国内首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专著《压缩空气储能理论与应用》正式发布 该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2] - 专著系统梳理压缩空气储能的 理论基础 技术原理 设计方法 工程应用及发展趋势 涵盖团队在关键技术突破上的一手资料 并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进行前瞻性分析 [4] - 压缩空气储能具有安全低碳 大容量和长寿命等优势 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 该书的出版填补了长期缺乏系统性专著的空白 [6] 专著价值与影响 - 专著为科研创新 技术标准化和工程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将为我国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和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注入新的知识动能 [8] - 专著满足科研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 高校师生 行业决策者等广泛读者群体的需求 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 [4][6] 作者背景 - 作者陈海生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所长 研究员 杰青 国家级领军人才 腾讯科学探索奖获得者 [11] - 陈海生牵头建成国际首套1 5MW 10MW 100MW和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 [12] - 陈海生兼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 中关村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理事长等职务 [11]
顺利完成50% 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央视新闻· 2025-08-20 13:29
项目规模与技术突破 - 河南信阳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完成50%开挖 成为国内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设施[1] - 采用国内首创15米超大洞径设计 使储气库有效容积达30万立方米 规模较以往最大设计提升300%[7] - 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4.2亿度 将显著提升当地电力系统效率与经济性[4] 技术创新与工程优化 - 创新采用高效自流排水系统 通过合理设计纵坡度和降低内部水位 解决地质积水关键技术难题[6] - 首次应用水平进洞施工技术 沿岩层走向灵活避开断层 较传统垂直竖井降低成本并减少施工风险[8] - 15米超大洞径设计使洞径扩大50% 单此一项即降低成本2亿元 大幅提升单位硐室储能密度和工程经济性[7] 行业意义与应用价值 - 30万方地下储气库相当于130个奥运标准泳池容积 作为压缩空气储能核心基础设施决定系统效率和安全性[3] - 水平进洞技术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储气库建设开辟新路径 在环境与经济性方面具明显优势[8] - 该项目作为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程 对推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4]
试验成功!我国全面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21
技术突破 - 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储气密封循环试验取得成功 [1] - 试验压力突破人工硐室储气库最高压力等级18兆帕 [1] - 通过高低压循环、长时保压"双168小时"连续运行验证 [1] 性能指标 - 储气库密封性、稳定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1] - 创下超高压力、超严密封、超高可靠、超全感知、超高效率五项世界纪录 [1] 行业影响 - 标志着全面掌握了人工硐室储气领域相关技术 [1] - 将加速推动压缩空气储能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1]
我国人工硐室储气库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日报· 2025-08-19 08:15
技术突破 - 世界最大人工硐室储气原位试验平台储气密封循环试验成功 压力突破最高压力等级18兆帕[1] - 通过高低压循环和长时保压双168小时连续运行验证 储气库密封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达国际一流水平[1] - 创下超高压力超严密封超高可靠性超全感知超高效率五项世界纪录[1] 试验平台特性 - 平台拥有两座超大型试验洞 最大埋深110米 最高试验压力达20兆帕 具备双洞同步试验能力[2] - 规模与压力参数均居世界之最 实验室筹建于2022年12月 2024年8月投用[2] - 攻克人工硐室型高压力多介质长周期气体存储的安全与经济性世界难题[2] 研发过程 - 数十位研究人员驻扎深山老林近700天 经过上千次实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1] - 攻克刚柔复合密封体系围岩承载理论全域温度场数据获取高压空气状态观测等多项技术难题[2] - 实现100%自主知识产权[2] 行业影响 - 全面掌握人工硐室储气领域相关技术 加速推动压缩空气储能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1] - 开创性拓展超高压条件下高经济性高可靠性高建造效率高运行可控的深部地下资源利用空间[2] - 技术成果为深地空间资源化利用开辟新路子 有助于开启储氢储氦储油气等能源储备新格局[2]
持续创新,步步突破!中储国能掌握地下储气库的绿色能源密码
中国能源网· 2025-08-18 11:20
项目进展 - 河南信阳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开挖已完成50% 标志着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库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1] - 信阳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4.2亿度 可有效提高当地电力系统效率、经济性和可靠性 [5] - 项目采用国内首个15米超大洞径设计 使储气库有效容积达30万立方米 规模较以往最大设计提升300% [7] 技术创新 - 首创高效自流排水系统 通过合理设计纵坡度和降低内部水位 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积水导致的施工安全与效率问题 [6] - 水平进洞技术沿岩层走向延伸 灵活避开断层 解决涌水带等不良地质问题 较垂直竖井成本更低且施工风险更低 [8] - 张北项目采用系统锚喷支护、超前锚杆及混凝土置换技术 解决玄武岩软弱夹层地质的施工安全与围岩稳定性问题 [19] - 中宁项目首创环形储气库结构设计 通过闭合回路提升围岩应力分散效率 实现软岩地层大容积储气空间稳定构建 [26] - 铅山项目升级采用多环形阵列设计 实现多条储气库独立运行与灵活梯次投运 提升复杂地质适应能力 [29] 成本与效率 - 信阳项目15米洞径设计使洞径扩大50% 经测算可降低成本2亿元 同时提升单位硐室储能密度和工程经济性 [7] - 水平进洞技术较传统垂直/斜井进洞方式施工周期更短 交通运输更便利 且成本显著降低 [8] - 中宁项目采用竖井与斜井结合进洞方式 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减少硐室出渣与钢衬组拼工序干扰 [27] 行业意义 - 30万方地下储气库相当于130个奥运标准泳池容积 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核心基础设施 决定储气量、系统效率及安全性 [3] - 张北100MW项目为全球首套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地下人工硐室 推动新型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与工程化步伐 [16][18] - 中宁项目打造国内首个软岩全人工硐室储气库 突破传统盐穴/硬岩选址限制 释放西部地区长时大规模储能潜力 [25] - 铅山项目首次采用数字孪生技术 通过大规模储能与监测自动化管理体系提升电站管理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 [30] 技术发展历程 - 2018年平江浅埋地下储气实验库突破传统盐穴局限 为国内压缩空气储能浅埋储气库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撑 [13][14] - 张北项目首次采用高强钢密封层技术 解决储气库高气压安全稳定运行与密封性问题 保障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效运行 [20] - 中宁项目密封层采用柔性材料与刚性材料复合设计 应对软岩变形问题 保障150米深处高压空气储存安全性 [27]
中国全面打通人工硐室储气技术路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8-17 21:15
技术突破 - 世界最高压力压缩空气储能人工硐室储气库成套技术验证成功,标志中国在人工硐室储气领域技术路线全面打通 [1] -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的压力能存储,在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 [1] - 中国能建储气密封循环试验压力突破世界最高等级18兆帕,通过高低压循环、长时保压"双168小时"连续运行验证 [1] - 储气库密封性、稳定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创下超高压力、超严密封、超高可靠、超全感知、超高效率五项世界纪录和八大首创成果 [1] 行业影响 - 压缩空气储能行业向规模化、产业化迈进 [1] - 人工硐室储气技术研发成功将更好地推动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1] -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氢气、天然气、氨气、油气等战略物资存储 [1] - 为"源网荷储"一体化、氢能产业化及油气战略储备提供跨领域支撑,开启"多能并储"新格局 [1] 背景需求 - 中国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的特点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极大挑战 [1] - 大规模长时物理储能技术突破显得尤为迫切 [1]
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核心观点 - 中储国能在河南信阳打造的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地下储气库已完成50%开挖,标志着我国首个30万方量级大型储气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 - 地下储气库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核心基础设施,决定储气量、系统效率及安全性,是发展长时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的关键技术 [5] - 信阳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4.2亿度,将提高当地电力系统效率、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技术开创性及重大示范意义 [7][8] 技术突破 信阳项目 - 采用"高效自流排水系统",通过合理设计纵坡度和降低内部水位,解决地质积水问题,提升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10][11] - 国内首次采用15米超大洞径设计,储气库有效容积达30万立方米,规模较以往提升300%,单位硐室储能密度提高,成本降低2亿元 [12][13] - 首次采用水平进洞技术,沿岩层走向延伸,灵活避开断层,解决涌水带等地质问题,较垂直竖井成本更低、施工更便利 [14] 张北项目 - 全球首个面向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地下人工硐室,首个10万方量级地下储气库,推动新型压缩空气储能产业化 [20][22] - 采用系统锚喷支护、超前锚杆等技术解决玄武岩软弱夹层复杂地质问题,提高硐室开挖安全性及围岩稳定性 [23] - 首次采用高强钢密封层技术,保障高气压安全稳定运行,解决外水压力问题 [24] 中宁项目 - 国内首个软岩全人工硐室地下储气库,突破传统盐岩或硬岩地质限制,为西部地区长时大规模储能提供解决方案 [29] - 首创环形储气库结构设计,通过闭合回路提升围岩应力分散效率,实现软岩中大容积储气空间稳定构建 [30] - 采用竖井与斜井结合的进洞方式,提高施工效率,复合密封层设计保障150米深处高压空气安全储存 [31][32] 铅山项目 - 在单环形设计基础上首次采用"多环形列阵"设计,实现多条储气库独立运行,灵活应对复杂地质条件 [36] - 国内首次在地下储气库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提升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37] 发展历程 - 2018年平江项目是国内首个压缩空气储能硬岩浅埋储气实验库,突破传统盐穴储气局限 [18] - 张北项目是世界新型压缩空气储能迈向百兆瓦级的里程碑,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20][22] - 中储国能通过信阳、张北、中宁、铅山等项目积累不同地质条件下大型储气库建设经验,掌握核心竞争力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