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同纠纷
icon
搜索文档
江苏吉贝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诉讼事项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42
诉讼事项进展公告核心内容 - 案件处于抗诉申请阶段,九州通和不服法院判决向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申请提起抗诉 [2] - 公司作为本诉被告、反诉原告,涉案金额合计达2.25亿元(本诉9908万元+反诉600万元+二审上诉6000万元+再审6000万元) [2] - 案件起因于公司产品尼群洛尔片的推广服务合同纠纷 [4] 诉讼基本情况 - 纠纷源于公司与九州通和关于尼群洛尔片推广服务的合同争议 [4] - 案件已历经一审(武汉中院)、二审(湖北高院)、再审(最高法)三个阶段,九州通和均败诉 [4] - 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驳回九州通和的再审申请 [4] 最新进展 - 公司收到湖北省人民检察院送达的《通知书》及《民事抗诉申请书》 [6] - 九州通和申请对武汉中院(2021)鄂01民初563号判决和湖北高院(2022)鄂民终1033号判决提起抗诉 [6] - 抗诉结果尚未明确,将影响案件的最终走向 [6] 对公司影响 - 目前三级法院判决结果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无重大影响 [3][7] - 最终影响需视抗诉结果及实际执行情况而定 [3][7] - 公司将持续关注案件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
吉贝尔: 吉贝尔关于诉讼事项进展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15
诉讼事项进展 - 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2021)鄂01民初563号,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决书》(2022)鄂民终1033号,最高人民法院驳回九州通和的再审申请(2023)最高法民申2912号 [1][2] - 九州通和不服判决,向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抗诉结果尚未明确 [3][4] 诉讼基本情况 - 公司与九州通和因尼群洛尔片推广服务合同纠纷产生诉讼,涉及本诉金额9908万元,反诉金额600万元,二审上诉金额6000万元,再审阶段金额6000万元 [2] - 公司在本诉中为被告,反诉中为原告,二审阶段为被上诉人,再审阶段为被申请人 [2] 诉讼进展情况 - 公司收到湖北省人民检察院《通知书》(鄂检民监〔2025〕53号)及《民事抗诉申请书》,九州通和申请对一审、二审判决提起抗诉 [3] - 抗诉申请事项包括请求对一审(2021)鄂01民初563号、二审(2022)鄂民终1033号判决提起抗诉 [3] 对公司影响 - 根据现有判决及裁定结果,预计不会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1][3] - 实际影响需以抗诉结果及执行情况为准 [4]
牛股利君股份子公司被诉拖欠工程款 上市公司认为对方存在质量不达标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21:39
公司股价表现 - 5月6日至5月19日公司股价出现"9天8板"的上涨行情 [1][5] - 自5月19日高点以来股价下跌幅度接近20% [1][5] 买卖合同纠纷事件 - 全资子公司利君控股被中冶北方起诉要求支付拖欠工程款3373万元及资金占用损失费 [1][2] - 纠纷涉及澳大利亚SINO铁矿高压辊磨改造项目 双方于2022年3月签订1.73亿元采购合同及2023年7月补充协议 [2] - 子公司已支付1.2亿元项目款 尚欠3373万元未支付 [2] - 公司董秘表示未付款原因是"对方存在质量不达标问题" 要求整改 [1][4] 合同履行情况 - 2022年年报显示合同履行金额9545.29万元 待履行金额7322.02万元 [3] - 2023年年报待履行金额降至4645.59万元 2024年年报仍显示"合同正常履行" [3] - 该采购合同总金额占公司2020年度合并营业收入的20.60% [3] 诉讼影响分析 - 涉诉金额3373万元相当于公司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4638.92万元的72.7% [2] - 中冶北方为世界500强中国冶金科工控股子公司 在澳大利亚SINO铁矿项目具有国际知名度 [4]
首都在线: 关于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部分资金被冻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20:19
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冻结情况 - 公司募集资金专项账户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冻结金额为6,224,69902元 [1] - 冻结账户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陶然桥支行 账户性质为募集资金专项账户 截至2025年5月27日账户余额为311,002,44096元 [1] - 被冻结金额占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净额的182% 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未披露比例 [2] 资金冻结原因 - 冻结系因公司与北京天翔睿翼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 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就应收款项支付问题存在争议 [1] - 公司已就天翔睿翼欠款另案申请仲裁 此次冻结系天翔睿翼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导致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 公司尚未收到法院相关法律文书或通知 案件处于诉前调解阶段 [2] 冻结事项影响及应对措施 - 被冻结资金为专项账户部分金额 其余募集资金可正常使用 不会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 - 冻结事项不会对公司正常运行和经营管理造成实质性影响 [2] - 公司将依法主张权益 积极采取措施争取尽快解除账户冻结状态 [2]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2] - 后续将根据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公告信息以指定报刊《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披露为准 [2]
ST八菱: 关于诉讼事项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5 18:22
诉讼基本情况 - 公司控股子公司恐龙公司因恐龙谷公司、贺立德、覃晓梅未按《合作协议书》约定完成演出剧场建设,于2022年11月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协议并索赔,一审被驳回后上诉至广西高院 [1] - 恐龙谷公司、贺立德、覃晓梅、大风公司亦起诉恐龙公司及公司,一审被驳回后双方均上诉至广西高院 [3] 诉讼进展 - 广西高院对恐龙公司诉恐龙谷公司等合同纠纷案作出二审判决:解除《合作协议书》,撤销一审判决并发回桂林中院重审违约责任及损失认定 [3][4][5] - 广西高院对恐龙谷公司等诉恐龙公司案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并发回重审,需进一步查清合同解除后的违约责任及损失 [5] 诉讼影响 - 解除《合作协议书》不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正常经营,但违约责任及损失赔偿等重审结果存在不确定性,暂无法判断对损益的具体影响 [6] 其他诉讼事项 - 除上述诉讼外,公司及控股公司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 [5]
两陕企“诉讼战”进展:三达膜一审败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18:17
盐湖提锂合同纠纷案进展 - 三达膜一审败诉需向蓝晓科技支付4829万元及逾期付款违约金 反诉请求被驳回 [1][7] - 纠纷源于2022年3月签订的1.14亿元盐湖提锂吸附设备合同 双方对付款条件及工期履行存在分歧 [3][4] - 蓝晓科技此前申请冻结三达膜5861万元资金 三达膜反诉索赔3873万元工期违约金及设备更换 [4][7] 诉讼后续动态 - 三达膜宣布将提起上诉 强调一审判决未生效且暂不影响日常经营 但对利润影响存不确定性 [2][10] - 蓝晓科技另涉5350万元保险追偿诉讼 责任认定尚未开庭 公司称结果难以预估 [20] 关联财务及资金影响 - 三达膜因资金冻结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78.38%至1218.99万元 [17][18] - 子公司白城水务3409万元仲裁案受募投账户4300万元冻结影响 可用资金仅剩15万元 [12][16][17] 合同纠纷背景细节 - 争议合同为金昆仑锂业2.1亿元EPC项目的子环节 原定工期166天 蓝晓科技被指吸附剂安装严重逾期 [4][7] - 三达膜指控蓝晓科技供货与合同不符 要求更换设备并退还多收款 但一审未获支持 [7]
仝卓实名举报33家关联公司偷税漏税,与前工作室合同纠纷将开庭
扬子晚报网· 2025-04-30 08:15
举报事件 - 演员仝卓实名举报33家关联公司偷税漏税 强调税收公平与社会责任 [1] - 举报材料已提交至税务机关 但沈阳市税务局稽查局未对立案调查作出回应 [3][5] - 仝卓声明举报动机为捍卫合法权益 非个人报复行为 [3] 关联企业信息 - 仝卓名下关联3家公司 均处于注销状态 包括2024年8月注销的辽宁仝学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 - 仝卓前经纪人郭涵名下关联10家公司 4家存续 包括持股31.0185%的大连东海金控科技有限公司 [3][7] - 辽宁辽广传媒有限公司由海南盈安科技(持股90%)和郭涵(持股10%)共同控股 与仝卓存在合同纠纷 [7] 法律纠纷动态 - 辽宁辽广传媒有限公司与仝卓的合同纠纷案将于2025年5月6日开庭 案件自2024年5月起已多次开庭 [7] - 案件涉及仝卓工作室垫付泰国旅行费用及补缴税款争议 双方互相指责拖欠款项 [5][7] - 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已受理多起相关诉讼 包括案号(2024)辽0103民初14045号等 [9][10] 历史背景 - 仝卓2020年因高考舞弊事件被撤销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证书 其继父仝天峰被免去公职 [13] - 2024年仝卓尝试通过直播带货复出 但被舆论质疑为"劣迹艺人" [13]
大全能源与供应商的合同纠纷案再有新进展:供应商变更诉讼请求,案件发回重审,涉案金额逾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7 00:31
文章核心观点 大全能源与供应商的诉讼案有新转折,索赔金额变更为7.43亿元,案件发回重审待开庭;公司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多名高管与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1][3][5] 诉讼案件情况 - 原告方为贤安新材和登博新能源,二者为关联企业,为公司提供硅芯加工服务 [2] - 2022年1月公司与贤安新材签《业务合作协议》,7月与登博新能源签《年度合同》,合同到期后公司未续签及下达订单,原告称公司构成违约 [2] - 原告索赔金额历经3.88亿元→19.59亿元→18.48亿元→7.43亿元的变化,最新诉求包括解除协议、支付利润损失5.41亿元、支付股权转让价款1.9亿元等 [2][3] - 去年7月一审判决公司赔偿原告一315.81万元并驳回其他诉求,原告不服上诉,今年3月案件发回重审 [3] - 公司称对原告主张不予认可,案件预计不影响日常经营,将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1][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2年公司凭借硅料价格高涨净赚191亿元,2024年因多晶硅产业供需失衡、价格跌破成本,业绩显著下降 [5]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11亿元,同比减少54.62%;归母净利润-27.1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5] 人员变动情况 - 2024年以来多名高管、核心技术人员辞职,包括董事总经理王西玉、核心技术人员马晓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