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商业化

搜索文档
暖风吹向锂电 龙头企业迎来扩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8:04
政策目标与行业增长预期 - 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目标为7%,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带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5%以上 [1] - 锂电池被明确列为促进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增长的主要动能之一 [2] 需求驱动因素分析 - 动力电池需求增长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销量推动: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10万辆(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市场销量550万辆(同比增长32%);2025年前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预计达750.4万辆(同比增长25%) [4] - 新能源重卡成为显著增长点: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9.6万辆(同比增长179%) [4] - 储能电池需求超预期:2025年上半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新增装机容量86.7GWh(同比增长54%),其中国内政策推动市场化需求,欧美及新兴市场大储项目落地进一步刺激需求 [5] -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带来新增量:固态电池在安全性及能量密度方面具备优势,有望在eVTOL和消费电子领域率先量产,但商业化仍需解决工程问题 [5] 产能与资本开支动态 - 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电池系统产能345GWh,产量310GWh,产能利用率达89.86%(较2024年上半年提升超24个百分点) [7] - 多家企业推进产能扩建:宁德时代在建电池系统产能235GWh(较2024年底增加16GWh);国轩高科投资80亿元建设合计40GWh新型锂电池项目;亿纬锂能、欣旺达、中创新航等均披露产能建设进展 [7][8][9] - 行业资本开支增加:头部企业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同比提升 [2] 行业盈利与市场表现 - A股锂电池板块盈利能力回暖:106家锂电池概念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3.78%),净利润679.51亿元(同比增长28.07%) [10] - 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正极、负极、电解液领域表现较好,锂矿和隔膜领域仍承压 [10]
固态电池的“爆发前夜”
财富FORTUNE· 2025-09-04 21:10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固态电池技术起源于19世纪 但受限于技术瓶颈发展缓慢 直至20世纪90年代新型固态电解质出现后重回视野 21世纪在新能源汽车推动下迎来研发与投资热潮[2] - 近期实现多项突破性进展:亿纬锂能成都量产基地揭牌 "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且良品率达90% 孚能科技预计年底建成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并交付60Ah第一代产品[2] 固态电池类型与产业化进程 - 根据液体含量分为半固态(5-10wt%) 准固态(0-5wt%) 全固态(0wt%)三种类型 全固态电池可将电动车续航提升至1000公里以上并彻底解决燃爆风险[3]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2030年迈入规模量产阶段:孚能科技计划2026-2027年小批量量产装车 2030年大规模量产 国轩高科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 奇瑞联合中科院/宁德时代攻关三大核心领域 预计2026年量产装车[3] 成本挑战与设备需求 - 固态电池2026年成本预计达5700元/kWh 100kWh电池成本接近60万元 导致整车价格可能超过百万 欣旺达计划2026年将成本控制在2000元/kWh以内 但100度电电池成本仍达20万元级别[4] - 成本高企源于新材料研发成本及生产工艺差异 特别是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复合/等静压成型等新增环节 设备需求激增:先导智能上半年新签订单124亿元同比增长70% 海目星新增订单44.21亿元同比增长117.5% 在手订单突破100亿元[4] 材料体系与应用场景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更优秀性能有望成为主流选择 硫化锂作为核心原材料市场空间广阔 其制备路线分为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三类[5] - 应用层面梯度渗透:最初应用于eVTOL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 随后渗透至高端电动车市场 最后进入30万元以下大众消费市场[5] 商业化进程与政策支持 -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明确面向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AI高端装备领域 中金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达808GWh 全固态电池需求量超150GWh 动力/EVTOL/消费电子分别对应93/40/23GWh装机需求 渗透率分别为3%/40%/15%[6] - 国家层面建立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召开10项团体标准审查会及5项标准启动会 解决安全性评估问题并规范材料评测/电池装配方法[6] 行业发展趋势 - 固态电池成为长期黄金赛道 未来三到五年行业将经历淘汰赛 过度依赖融资缺乏核心技术突破的企业面临出清 在材料体系/工艺设备/商业模式实现突破的企业将崭露头角[7]
硫化锂量产突围,2026角逐千吨级市场
高工锂电· 2025-09-04 19:05
硫化锂行业动态 - 9月初天齐锂业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在四川眉山动工 宣称低风险可快速量产 [3] - 8月中旬恩捷股份百吨级高纯硫化锂中试线搭建完成 并建成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线 [3] - 7月上海洗霸竞得有研稀土硫化锂相关资产 计划合资扩产 [4] - 亿纬锂能 国轩高科 孚能科技 欣旺达 融捷股份集中披露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品进展 [4] - 2025年硫化锂需求有望达到百吨量级 2026年行业迈向千吨级 需求爬坡节奏快于预期 [4] 硫化锂核心价值 - 作为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关键前驱体 占据电解质材料成本77%-80% [5] - 当前市场价格高达300万-400万元/吨 降本进程直接决定固态电池商业化速度 [5] - 高纯度硫化锂是制备高性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基础 [6] - 杂质会导致离子电导率下降 可能形成非离子传导性杂相或阻碍锂离子传输 [6] - 硫化锂吸湿性强 水分残留会引发水解反应导致材料纯度劣化 [6] - 固态电解质环节对硫化锂要求:碳含量<0.1% 水分<100mg/kg 金属杂质<100mg/kg 粒度<7um [6] 技术路线竞争格局 - 硫化氢中和法率先实现规模化突破 以上海洗霸为代表 [9][10] - 上海洗霸月出货2吨 年底扩至百吨级 大规模量产后售价有望从300-400万元/吨压缩至几十万元/吨 [10] - 日本出光兴产与丰田汽车深度合作 2027年6月计划建成千吨级硫化锂生产设施 [11] - 液相法代表企业:天赐材料 华盛锂电 海辰药业 [12] - 锂硫直接固相法代表企业:赣锋锂业 天齐锂业 [14] - 碳热还原法代表企业:恩捷股份 容百科技 [15] 工艺路线特点 - 硫化氢中和法采用硫化氢-氢氧化锂制备工艺 可实现≥99.99%高纯度与低成本制备 [10] - 液相法得益于电解液及精细化工领域技术积淀 具备长期成本优化潜力 [12] - 锂硫直接固相法可产出≥99.9%极高纯度产品 但金属锂价格昂贵且存在燃爆风险 [14] - 碳热还原法属于具备成本优势的技术路线 但面临碳残留高易引起电池微短路等挑战 [15] 产业化进展 - 赣锋锂业已实现百吨级中试 产品获客户认证并开始供货 [14] - 天齐锂业在四川眉山启动50吨级中试线 强调低风险快速量产 [14] - 恩捷股份已成功搭建百吨级中试线 产品纯度可达99.9% 当前主推99.5%纯度产品 [15] - 海辰药业正将医药级纯度控制标准迁移至硫化锂生产 目前处于送样验证阶段 [12][13] 技术挑战 - 液相法受制于有机溶剂残留及复杂除杂工艺 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才能见分晓 [13] - 硫化锂生产设备需满足密封性 耐腐蚀 不挂壁等要求 设备材料是最大问题 [16][17] - 行业多采用三种设备方案:全流程干房环境 手套箱内模块化设备 完全密封的大型反应装置 [16]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快,电池ETF嘉实(562880)盘中上涨3.65%,杭可科技涨超13%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9-04 10:23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强势上涨3.63% [1] - 成分股杭可科技上涨13.41%、中伟股份上涨11.40%、珠海冠宇上涨9.53%、亿纬锂能上涨8.89% [1][7] - 阳光电源上涨4.84%、欣旺达上涨5.94%、天赐材料上涨5.36%、先导智能上涨4.41% [7] 电池ETF市场表现 - 电池ETF嘉实(562880)单日上涨3.65%,近1周累计上涨10.61% [1][4] - 近1年净值上涨59.85%,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1.11% [4] -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连涨期间涨幅达34.6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3% [4]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盘中换手率达7.42%,单日成交额4073.25万元 [4] - 近1周日均成交额3675.30万元 [4]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69亿元,单日最高净流入8326.56万元 [4]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达5.28亿元,创近1年新高 [4] - 最新份额达8.04亿份,创近1年新高 [4] 行业技术前景 - 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预计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808GWh [4] - eVTOL及消费电子领域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 [5] -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持续收敛,材料端与设备端价值量提升 [5] 指数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03% [5] - 权重最高个股为阳光电源(10.28%)、宁德时代(9.64%)、三花智控(6.31%) [5][7] - 亿纬锂能权重占比6.02%,国轩高科占比3.76% [7]
商业化进程提速 千亿级固态电池市场持续升温
中国经营报· 2025-08-22 17:56
核心观点 - 多家上市公司正在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包括动力电池厂商和锂电池材料企业 [1] - 固态电池被行业视为未来高性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1] - 产业化时间表逐步清晰 预计2025-2026年中试线密集落地 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 [3] 企业动态 - 南都电源现有一条中试产线可实现小批量交付 全固态电池对2025年度业绩不产生较大影响 [1] -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已完成向全球头部物流无人机客户送样 目前进展顺利 [1] - 恩捷股份10吨级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经建成 具备供货能力 [1] - 容百科技固态电池硫化物电解质符合国际客户要求 正在进行中试线建设 [4] - 德尔股份积极投建固态电池中试线 目标是尽快实现量产和商用化应用 [4] 技术进展 - 恩捷股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十吨级中试线项目已全线贯通 实现从核心原料到电解质膜的全链式创新 [4] - 恩捷股份高纯硫化锂产品实现百吨级量产 纯度达99.9%以上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多项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6] - 恩捷股份下属控股子公司已有2条产线 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 [7] 产能布局 - 恩捷股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项目落地玉溪 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1000吨 [4] - 大众汽车集团向Quantum Scape注资1.31亿美元 用于建设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 [3] 产业化时间表 - 中信建投证券研报预计2025-2026年国内中试线密集落地 启动全固态装车验证 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现小批量装车 [3] - 上汽MG半固态电池版本车型将在9月推出 东风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上车 [3] - 丰田将于2026年正式启动固态电池的生产 [3] 市场前景 - EVTank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14.1GWh 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 [1] - 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优势 将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低空等领域有广阔市场空间 [6]
辉能科技,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固态锂陶瓷电池平台
DT新材料· 2025-08-22 00:06
辉能科技第四代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推出全球首款可量产第四代固态锂陶瓷电池平台 采用超流体化全无机固态电解质(SF Ceramio) 实现实验室验证到量产转化[2] - 材料成本仅为传统硫化物系统3-5% 未来有望与液体电解质成本匹配[3][4] - 制造流程采用高速卷对卷陶瓷隔膜涂布(30–50 m/min)和旋转涂胶(15–30 m/min)技术 叠片速度达0.1秒/片 无需液态电解液注入[3] 生产工艺与产能建设 - 2023年建成全球首条660mm宽幅GWh级卷式固态电池量产线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出货超50万颗电池[5] - 法国敦刻尔克工厂计划2026年开工 2028年启动第四代电池量产 2029年产能提升至4GWh 2030年全面投产[7] - 台湾桃园建有GWh级示范产线并已实现出货[5]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约530万美元(约380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4%[5] - 完成电芯与模组双重国际第三方TÜV安全与电性测试[5] - 巴黎研发中心于2024年5月正式启用[7] 行业应用拓展 - 固态电池技术适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含低空经济/eVTOL)、风电叶片、氢储运等应用领域[9][10] - 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及储能系统等制品领域具有应用潜力[9] - 相关材料体系涵盖碳纤维复合材料、硅碳、硬碳、电容炭等特种碳材料[9]
固态电池:从“永远的五年”到实战冲刺
高工锂电· 2025-08-15 20:19
固态电池发展关键节点 - 2027年和2030年是固态电池发展的两个关键节点,行业普遍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装车、2030年达成规模化量产 [2] - 固态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量产的五年倒计时 [2] 企业固态电池进展及量产计划 - CATL计划2027年小规模生产50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比亚迪计划2027年示范400Wh/kg固态电池,2030年大规模量产 [4] - 中创新航计划2027年小批量生产430Wh/kg、容量50Ah固态电池 [4] - 亿纬锂能计划2028年推出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国轩高科计划2027-2030年推出35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欣旺达计划2026年商业化量产第4代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 [4] - 上汽/清陶能源计划2026年量产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太蓝新能源计划2027年批量生产720Wh/kg氧化物复合电解质固态电池 [4] - 卫蓝科技计划2027年量产400Wh/kg硫化/卤化/聚合固态电池 [4] - 松下计划2029年前量产450Wh/kg硫化物固态电池 [4] - 三星SDI计划2027年量产600Wh/kg固态电池 [4] - SK On计划2028年商业化混合固体电解质固态电池 [4] - LG新能源计划2030年量产锂硫全固态电池 [4] 固态电池企业产能规划 - 卫蓝新能源规划总产能128.2GWh,分布在北京房山、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山东淄博等地 [8] - 清陶能源规划总产能65GWh,分布在江西宜春、江苏昆山、成都、内蒙古乌海、浙江台州等地 [8] - 辉能科技规划产能50GWh,分布在欧洲、中国台湾等地 [8] - 赣锋锂电规划产能40GWh,分布在江西新余、重庆、东莞等地 [8] - 吴威斯能源规划产能30GWh,专注于固态方形钠离子电池生产线项目 [8] 固态电池应用进展 - 上汽集团将在售价10万元的MG4纯电车型上搭载半固态电池,向大众市场普及该技术 [9] - 南都电源签署2.8GWh独立储能订单,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9] - 孚能科技已向美国头部eVTOL客户商业化交付半固态电池,成为国内首个实现航空级电池国际交付的企业 [9] - 孚能科技已向某头部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并与其他5-6家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对接需求 [11]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普遍采用"半固态过渡、全固态突破"的渐进策略推进商业化 [11] - 2027年将成为技术验证与小批量量产的重要分水岭,2030年是规模化量产的决胜期 [11] - 材料创新、产线优化与政策协同将成为决定技术落地速度的关键变量 [11]
南都电源签约2.8GWh半固态储能项目 固态电池商业化加速
证券日报网· 2025-08-11 20:40
核心订单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斩获总容量高达2.8GWh的独立储能项目订单 为全球最大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 [1] - 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314Ah储能半固态电池 标志储能技术商业化迈出关键一步 [1] - 订单由深圳和汕尾地区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构成 深圳要求高安全性与循环寿命 汕尾需支撑电网稳定 [1] 技术优势与创新 - 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在国内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中实现商业应用 解决大规模储能对绝对安全与长久可靠的核心诉求 [1] - 314Ah半固态电池通过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和高熔点聚合物隔膜两项关键创新 实现安全与性能重大跃升 破解半固态电池安全与成本难题 [1] 行业影响与认可 - 订单签订标志业内对公司固态技术和工程能力的高度认可 [2] - 大规模应用将带动固态电池产业链成熟与成本下降 为行业技术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加速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 [2]
大众注资1.31亿美元支持试产全固态电池
鑫椤锂电· 2025-08-07 17:33
大众汽车集团固态电池战略 - 公司正全力推进下一代全固态电池研发与商业化,旗下电池子公司PowerCo向美国固态电池初创企业QuantumScape注资1.31亿美元(约合9.39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试点生产线 [1] - 公司与QuantumScape合作始于2012年,2018年追加投资1亿美元成为主要股东,持有17%股份(价值约4.59亿美元),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发固态电池 [1] - 目标在2025年实现固态电池商业化生产 [1] 产能规划与市场影响 - PowerCo正在德国、西班牙和加拿大建设6座大型电池工厂,2030年总规划产能达240GWh [2] - QuantumScape技术成熟后,每年可生产40GWh固态电池,未来有望扩展至80GWh [2] - 40GWh产能可为约10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固态电池,可能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2]
国金证券:产业链淡季量价趋稳 关注固态商业化落地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17:36
核心观点 - 锂金属为固态电池负极侧长期迭代方向 压延法能率先实现规模化落地 蒸发镀和液相法是制备超薄锂带的潜在发展方向 [1][4] - 2025年锂电板块行情将从全面景气驱动转向新技术突破与新应用领域主导的结构性机遇阶段 [1] - 重点推荐细分赛道龙头及固态新技术公司: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 科达利 厦钨新能 [1] 行业重要变化 - 锂电材料价格:7月23日碳酸锂报价5.9万元/吨 较上月下降8% 氢氧化锂报价6.1万元/吨 较上月下降7% [2] - 新能源车销量: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11万辆 同比增27%环比增2% 1-6月累计批发610万辆 同比增39% [2] 行情表现 - 2025年7月以来锂电板块表现活跃 多数环节跑赢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 [3] - 锂矿板块领涨11% 智能驾驶板块下跌0.4% 磷酸铁锂正极下跌1% 三元正极下跌3% [3] - 过半锂电相关板块3年历史估值分位处于高位 市场关注度走高 [3] 固态电池技术 - 锂金属负极较石墨/硅碳可实现更高能量密度 是电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的关键 [4] - 全球首款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今年初上路测试 预计2030年锂金属市场近百亿元 [4] - 压延法能率先规模化落地 蒸发镀和液相法是制备超薄锂带的潜在发展方向 [4] 区域市场表现 - 6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11万辆 同比增27% 渗透率50% [5] - 欧洲十国销量30万辆 同比增22% 渗透率29% 德国同环比增长显著 英国连续第二个月增长 [5] - 美国销量12万辆 同比降5% 渗透率9% 主要受政策不明朗和中美汽车贸易波动影响 [5] 储能市场 - 6月国内储能装机6.9GWh 同比降41%环比降70% 主要受531抢装潮回落影响 [5] - 1-6月国内累计装机49.0GWh 同比增162% [5] - 6月美国储能并网3.7GWh 同比降10%环比降9.4% 1-6月累计16.8GWh 同比增32% [5] 锂电产业链 - 7月锂电排产环比变动-2%至3% 同比增7%至49% [6] - 1-7月碳酸锂/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预排产累计同比达21%至66% [6] - 7月电池和电解液排产同比超30% 正极和隔膜排产环比小幅调整 [6] 价格走势 - 7月锂电材料价格整体企稳 锂盐和隔膜价格持续下行 [6] - 锂盐市场震荡下行 隔膜因供给过剩价格小幅下降 正极材料价格受需求影响小幅回升 [6] 技术发展路径 - 2027年批量装车测试带来板块确定性机会 硫化物和硅碳负极为长期确定方向 [7] - 负极侧干法量产今年有望落地 氧化物和聚合物路线具备商业化前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