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搜索文档
蓝佛安:这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15:35
政府投资规模 - 近两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1.5万亿元推动"两重"建设 [1] - 五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9.4万亿元支持建设项目15万个 [1] - 五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万亿元支持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1] 投资带动效应 - 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1]
遂宁市运用专项债券高效收储新绿洲地块典型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9-11 14:16
政策背景与项目启动 - 2024年国家层面重启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的政策通道,为盘活存量低效土地提供关键政策支撑 [1] - 遂宁市成功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储主城区遂宁新绿洲印染有限公司厂区土地,探索出“四赢”路径 [1] - 自2017年起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企业搬迁事宜,但因收储资金缺口巨大等因素几度搁浅,2024年抢抓政策重启契机将该项目列为年度重点攻坚项目 [5] 公司概况与项目背景 - 新绿洲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遂宁市重要的民营纺织印染企业,占地186亩,年均贡献税收约2000万元 [4] - 随着城市快速扩张,厂区被居民区学校包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周边敏感区域影响日益凸显,成为典型“邻避”问题 [4] 项目实施模式与流程 - 创新采用“政府指导+企业主体+收储置换”模式,将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筹集收储资金作为撬动整个搬迁计划的关键一招 [5] - 经依法依规专业评估,收储总成本约为18061.055万元,最终确定申报专项债券资金18060万元 [8] - 项目申报获批后,2025年6月实现专项债资金18000万元精准拨付,严格按照“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封闭运行”进行资金管理 [9] 项目成效与影响 - 186亩土地收储后按规划出让可实现土地出让收益约4.35亿元,覆盖专项债本息实现收益自平衡 [10] - 根治了环境痼疾,解决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废气污染问题,直接惠及约5.2万居民 [10] - 新绿洲公司整体搬迁至安居区现代化纺织印染产业园,实现从单一印染向纺纱、织布、印染全产业链的跨越式升级 [10] - 企业新厂区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3亿元,年均税收贡献约5000万元,年出口创汇4800万美元,新增就业岗位约200个 [11] 经验启示与行业借鉴 - 核心启示在于抢抓政策窗口是前提,敏锐把握国家重启土储专项债的机遇 [12] - 创新破局思路是核心,敢于创新运用专项债工具破解搬迁的“卡脖子”问题 [13] - 规范高效运作是保障,全流程的规范操作和风险防控确保资金安全与效益 [14] - 聚焦综合效益是目标,实现土地盘活、环境改善、产业升级、企业发展和民生福祉统筹谋划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多赢” [14]
多地专项债券注入政府投资基金
搜狐财经· 2025-09-10 21:36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的动态 - 2025年8月江苏省财政厅安排90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投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 [3] - 2025年8月广州市财政局安排20亿元市级新增专项债券用于政府投资基金 [3] - 2025年8月宁波市财政局计划发行50亿元20年期专项债券用于宁波市政府投资基金 [3] - 2025年8月陕西省财政局发行50亿元20年期专项债券用于西安市政府创新投资基金 [3] - 2025年8月上海市财政局发行50亿元15年期专项债券用于上海未来产业基金 [3] - 此前北京市计划发行100亿元10年期专项债券用于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4] - 成都发布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 通过财政资金与专项债券引导形成千亿级基金集群 [4] 专项债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演变 - 2019年相关规定明确专项债券不得作为政府投资基金等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 [5] - 202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 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并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将政府投资基金从负面清单中剔除 [5] - 政策松动使专项债券与基金深度融合 以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并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5]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具体案例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 存续期15年 全部由上海市财政出资 重点支持未来制造 未来信息等六大未来产业领域 [6] - 该基金在不到4个月内连续推进两批共计12只子基金的投资决策 [5] - 基金已出资木华水清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上海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合伙企业等 其中部分子基金在8月投资了新芯航途 烨知芯科技 [6] - 基金投资了苏州千骥康睿投资中心等非上海注册的基金 响应了取消政府投资基金注册地限制的指导意见 [6] 专项债券新投向的行业影响 - 专项债券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是财政资金的创新尝试 拓宽了政府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 [5] - 这一做法提高了专项债券资金利用率 并引入更多社会资本 为地方产业升级打开路径 [6]
申万期货品种策略日报:国债-20250903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9-03 09: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国债期货价格小幅下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1.7675%;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净回笼,MLF连续加量续作,资金面合理充裕;美债收益率回升,国内经济景气总体扩张但房地产仍在调整;随着资金面转松和权益市场波动,国债期货价格企稳,股债跷跷板效应延续,需关注权益市场对债市情绪的影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上一交易日,国债期货价格普遍下跌,如T2512合约下跌0.04%,持仓量有所减少;各国债期货主力合约对应CTD券的IRR处于低位,无套利机会 [2] - TS2512、TS2603、TF2512、TF2603、T2512、T2603、TL2512、TL2603合约的涨跌分别为-0.024、-0.008、-0.025、-0.030、-0.045、-0.050、-0.230、-0.230,涨跌幅分别为-0.02%、-0.01%、-0.02%、-0.03%、-0.04%、-0.05%、-0.20%、-0.20% [2] - 各合约持仓量、成交量、持仓量增减、跨期价差及前值等数据有相应体现 [2] 现货市场 - 上一交易日,短期市场利率涨跌不一,SHIBOR7天利率下行0.7bp,DR007利率下行0.43bp,GC007利率下行1bp [2] - 各关键期限国债收益率涨跌不一,10Y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01bp至1.83%,长短期(10 - 2)国债收益率利差为36.2bp [2] 海外市场 - 上一交易日,美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5bp,德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3bp,日本10Y国债收益率下行1.8bp [2] 宏观消息 - 9月2日央行开展2557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4058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1501亿元 [3] - 8月MLF净投放3000亿元,PSL净回笼1608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未进行公开市场国债买卖 [3] -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4项免税举措支持社保基金运作管理,自2024年4月1日起执行,已缴符合条件税款可退回,提升社保基金投资回报率 [3] - 今年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储闲置土地工作推进,截至8月末拟收储土地数量达4574宗,面积超2.3亿平方米,拟收储金额超6100亿元,实际发行约1752亿元 [3] - 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就全球关税案向最高法院上诉,认为关税案结果影响股市,取消关税美国或成第三世界国家 [3] - 美国8月ISM制造业指数微升至48.7,低于预期,新订单指数扩张,产出指数收缩 [3] 行业信息 - 9月2日货币市场利率多数上行,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和同业拆借不同期限利率有升有降 [3] - 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涨,2、3、5、10、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涨1.85、3.10、2.77、3.50、3.70个基点 [3] 评论及策略 国债期货价格小幅下跌,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及资金面情况;美债收益率回升,国内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现状;国债期货价格企稳,关注权益市场对债市情绪影响 [3]
前7个月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累计支出2.89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6:16
政府债券支出规模 - 前7个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资金支出达2.89万亿元 [1]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增长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7% [1]
地方审计暴露专项债新老问题,专家支招完善制度
第一财经· 2025-08-19 13:51
专项债规模与现状 - 2024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预计达4.4万亿元 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约34.8万亿元 占地方债务总额51.9万亿元的67% [2] 专项债资金使用问题 - 专项债券监测系统存在漏洞导致数据不真实不完整 影响风险监控 [1][6] - 部分地方存在报大建小现象 如云南1个县2个项目及重庆14个区县部分项目违规申报 [2] - 四川10个项目未开工 10个项目停工 35个项目逾期超1年未完工 涉及债券资金133.01亿元 [3] - 河北3个项目因土地问题终止 造成1.45亿元资金损失风险 [3] - 吉林42个产业园区项目未按期完工 4个项目停工或面临停工风险 涉及专项债券30.3亿元 [3] - 山东8县占用专项债券资金60.67亿元用于偿还借款及支付其他工程款 [4] - 吉林6个市县挪用专项债券资金30.28亿元用于平台企业运转及"三保"支出 [4] - 审计署发现92个地区挤占挪用专项债资金651.8亿元 [5] 项目收益与偿债问题 - 部分项目完工后出现资产闲置 收益不及预期甚至无收益 [1][5] - 部分基层地区出现政府债券利息兑付资金不足问题 [6] - 专项债项目收益覆盖倍数要求较高 实际执行中难以达到 [9] 问题成因分析 - 经济下行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项目管理能力与债务扩张速度不匹配 [2] - 地方政府在项目策划和风险评估领域存在专业能力不足 [8] - 欠发达地区盲目照搬发达地区项目模式导致收益惨淡 [8] - 地方财政紧张导致配套资金不足 过度依赖专项债覆盖全部投资 [8] - 专项债投向公益性限定导致政策性与收益性难以平衡 [9] - 项目论证流于形式 收益测算存在虚高预期 [9] - 专项债挪用问责较轻 且存在支出进度硬性要求 [10][11] - 财政体制深层矛盾使专项债成为缓解财政压力的应急工具 [11] 制度优化措施 - 国务院推行专项债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扩大资金投向范围 [12] - 允许地方依法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及其他收入偿还专项债本息 [12] - 在10个省份开展"自审自发"试点 建立常态化申报审核机制 [12] - 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在建政府投资项目 防止形成半拉子工程 [12] - 建议引入金融机构参与前期评审 提升收益测算真实性 [13] - 建立项目储备机制 从"额度找项目"转为"储备项目决定额度" [13] - 需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与比对机制 完善监控系统功能 [14] - 需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提高一般债比重并压降专项债比重 [14]
2021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出炉
新华网· 2025-08-12 14:30
2021年财政收支情况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0.2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7% 较2019年增长6.4% [1] -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1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9% [1] - 税收收入17.27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9% 其中国内增值税增11.8% 国内消费税增15.4% 企业所得税增15.4% [1] 减税降费与资金直达机制 - 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人民币 实现"放水养鱼"良性循环 [1] - 中央财政直达资金累计实际支出2.67万亿元人民币 占下达金额95% 支出进度显著高于一般预算资金 [2] - 直达资金安排项目超43万个 省级财政分配省本级1万亿元人民币 下达市县1.8万亿元人民币 [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部署 - 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3.5万亿元人民币用于项目建设 [2] - 实际发行专项债券3.43万亿元人民币 占下达额度98% 资金全部投向国家重点领域 [2] - 资金投向分布:50%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及产业园区 30%用于保障房及社会事业 20%用于农林水利与能源项目 [2] 2022年财政政策方向 - 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 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制造业 [3] - 保持合理财政赤字规模 优化支出结构 重点保障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及"十四五"重大项目 [3] - 持续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重点项目 加大中央转移支付保障基层财政运转 [3]
2024年专项债项目筛选完成
中国证券报· 2025-08-08 15:31
专项债券项目筛选与规模 -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筛选 通过项目约3.8万个 专项债券需求5.9万亿元 为全年3.9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奠定项目基础 [1] 专项债券发行与资金使用进度 - 政策层面推动专项债加快发行并引导项目储备 已有34个省及计划单列市披露二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 总规模22091亿元 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1692亿元 [2] - 财政部将指导地方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 优化政府投资节奏和力度 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 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2] 专项债券资金投向优化 - 2024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扩大至新能源 新基建 新产业领域 新增"独立新型储能"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支持范围 [3] - 专项债券支持领域增加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5G融合应用设施 城中村改造 保障性住房 普通高校学生宿舍的投入力度 [3] - 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扩展至"保障性住房"等领域 强化负面清单管理和项目融资收益平衡审核 [3]
财政部李大伟:上半年发行新增专项债2.16万亿元,同比增长45%
快讯· 2025-07-25 15:35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 - 上半年全国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 16万亿元 [1] - 发行规模同比增长45% [1] - 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明显加快 [1]
专项债十年:额度大增,投向领域多元化|财税益侃
第一财经· 2025-07-10 20:0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 - 2023年和2024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稳定在4万亿元左右,2025年预计发行4.4万亿元,较2015年的1000亿元增长48倍 [1][2] - "十四五"期间专项债发行规模持续攀升,但增速较"十三五"明显放缓,仅2022年和202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 - 增速放缓主因是专项债务限额需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项目收益相匹配,且能覆盖融资本息的项目减少 [2] 专项债券政策调整 - 2024年底国务院发布《意见》,通过"负面清单"模式扩大专项债投向领域,缓解符合要求的项目不足问题 [3] - 地方政府尝试拓宽专项债资金用途,如北京发行100亿元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3] - 2025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增长部分用于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其中8000亿元专项用于此 [3] 专项债券资金投向 - 截至2025年6月底,新增专项债发行2.2万亿元,发行进度49.1%,快于去年同期的37.2% [5] - 资金主要投向:项目建设1.5万亿元(占比69.6%)、化债4647.8亿元(21.5%)、土地收储1924.9亿元(8.9%) [6] - 云南省76%新增专项债资金用于化债及解决拖欠企业账款,24%用于项目建设 [6] 专项债券偿还机制 - 《意见》拓宽偿债资金来源,不再局限于政府性基金预算,允许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偿债 [7]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余额从2015年末的5.5万亿元增至2025年5月的34.1万亿元,控制在39.9万亿元的限额内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