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审慎
icon
搜索文档
央行重要会议,关于货币政策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21:17
货币政策基调与目标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 -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 [2] - 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1] 流动性管理与信贷投放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2][3] -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3] 利率与汇率机制 -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 [3] -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3] - 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 [3]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4] - 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有效落实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4]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4] 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 [2][4] -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范资金空转 [2][3][4] 房地产与金融风险防控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5] -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 - 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5]
货币政策委员会三季度例会: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
北京商报· 2025-09-26 20:46
货币政策总体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提高前瞻性 针对性 有效性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1] - 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流动性与信贷管理 - 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1] - 使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 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利率机制与融资成本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 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1]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债券与外汇市场 - 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 评估债市运行情况 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1]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稳定市场预期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 政策传导与效率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防范资金空转 [1]
重磅!央行,最新部署!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
券商中国· 2025-09-26 20:21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评估 - 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 [2]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发挥,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2]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分化 [2] - 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 [2] 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3]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相匹配 [3]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 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 [3]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政策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3]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3]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 宏观政策协调与发展方向 -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5] - 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5]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4][5]
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9:37
货币政策立场与成效 - 央行确认当前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并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 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形势变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3]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并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 [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具体领域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4]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以及"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融资 [4]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4] 房地产与金融开放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4] - 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4] 宏观政策协调与发展格局 - 加强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5]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突出位置,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同时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 [5]
央行: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第一财经· 2025-09-26 19:31
货币政策立场与成效 -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下阶段政策思路与工具运用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2]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3]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与支持重点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3] - 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卡点 [3]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3] 外部环境与内部挑战 -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 [1] - 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 [1]
央行: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6 19:14
货币政策调控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提高前瞻性 针对性 有效性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1] - 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使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 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利率与融资成本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 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1]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金融市场与汇率 - 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 评估债市运行情况 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1]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防范资金空转 [1]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稳定市场预期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23
金融体系规模与成就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2]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2] - 金融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1] 货币政策立场与框架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1][3] - 当前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绿色贷款在"十四五"时期年均增速超过20% [2]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大幅提升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薄弱环节 [2] - 金融体系将支持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3] 金融风险防控与市场稳定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和冲击 [2] - 目前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2] - 人民银行将进一步探索拓展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2] 外部环境与市场运行 - 全球金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有充分预期市场反应相对平稳美元指数基本维持在97区间附近 [3] - 国际资本市场总体上行大宗商品市场震荡下行 [3] - 中国的股债汇等主要金融市场保持平稳运行 [3]
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 兼顾内外均衡
中国证券报· 2025-09-23 04:15
货币政策立场与框架 - 中国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 [1][2] -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2] - 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实施和传导更为有效 [1] 金融体系规模与实力 -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1] - 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1] -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普惠小微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 [1]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有力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 [1] - 货币政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2] 未来政策方向与工具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 政策目标为支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3] -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3] 金融风险防控与宏观审慎 -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有效防范化解外部风险冲击 [2] - 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 [1][2] -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1][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截至6月末我国融资平台数量已较2023年初下降超60%
新华财经· 2025-09-22 22:58
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成效 - 截至今年6月末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初下降超过60% [1] - 截至今年6月末融资平台金融债务规模较2023年初下降超过50% [1] - 推动地方政府统筹资源化解债务风险并剥离融资平台政府融资功能使其转型为市场化经营主体 [2] 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效果 - 优化调整首付比和房贷利率政策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1] - 相关房贷政策每年可为超过5000万户家庭减少利息支出约3000亿元 [1]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 - 综合采取在线修复兼并重组和市场退出等方式压降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 [2] - 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较峰值已出现明显压降 [2]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维护 - 外汇市场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 - 债券市场强化监管协同提示风险使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运行总体平稳 [2] - 资本市场创设互换便利和再贷款工具并支持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健全长效机制 [2] 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 - 持续推进金融稳定法和人民银行法等立法修法健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 [3] - 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并保障存款保险机制平稳有序运行 [3]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同日发声
财联社· 2025-09-22 17:16
金融体系稳健性与改革 - 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总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3] - 将进一步探索拓展中央银行的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功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3] - 将以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4] 银行业与保险业发展 - 截至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4] - 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500万亿元,5年来平均增长超9% [8] -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8] - 当前相当一部分省份已经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8]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 [8] - 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 [8] 资本市场发展与表现 - 共同打好"组合拳"应对外部冲击,投资者信心和市场预期明显改善 [9]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9]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9]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2% [9] - 外资持有的A股市值目前是3.4万亿元 [9]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 [9]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 [9] 监管制度完善 - 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相继出台了60余项配套规则,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7] - 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 [9] - 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适配性,更大力度支持创新 [9] 国际金融合作与外汇状况 - 我国在国际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参与度、影响力、话语权显著提高 [3] -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12] - 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12] - 今年前8个月我国跨境收支同比增长10%,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使用占比升至近3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