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
搜索文档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货币政策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01 07:46
货币政策立场与成效 - 宏观调控力度加大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持续发力 适时加力 强化逆周期调节 [1]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 [1] -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1] 当前经济形势评估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 - 经济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 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 [1] 下阶段政策思路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1] - 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1]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提高前瞻性 针对性 有效性 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2] - 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2] - 使社会融资规模 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 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 评估债市运行情况 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2]
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充分释放政策效应
金融时报· 2025-09-29 09:07
货币政策基调与成效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持续发力并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效发挥,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 当前经济形势评估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分化 [1] - 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但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 [1] - 需加强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1] 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2]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目标相匹配 [2]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金融市场稳定与改革 - 从宏观审慎角度评估债市运行,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范资金空转 [2]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2]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3]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 [3]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3] 政策协调与发展目标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突出位置,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4] -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4] -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3][4]
宏观审慎角度看长期收益率
中银国际· 2025-09-29 07: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货币政策或保持流动性充裕,避免长债投机,国债1年期收益率可能稳定在7天逆回购利率附近,长期收益率上行调整压力或减轻,但下行趋势理由不充分 [3] - 美国2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上修但同比增速降,预计增长或放缓,8月PCE物价涨幅扩大但消费需求扩张持续性存疑,经济主要风险点在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就业 [3] - 本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继续下降,猪肉、蔬菜等价格有不同变化,原油、金属等价格有升有降,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审慎角度看长期收益率 - 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从宏观审慎角度评估债市和长期收益率,要求抑制长债投机冲动 [3] - 近期国债1年期收益率趋近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反映市场对货币政策无降息或加息预期,DR007利率波动中枢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 [3] - 后续国债1年期收益率或稳定在7天逆回购利率附近,DR007利率波动中枢可能趋近该利率,长期收益率上行调整压力或减轻,但下行趋势理由不充分 [3] 美国GDP数据及PCE物价情况 - 美国2季度GDP环比增长折年率上修0.5个百分点至3.8%,但同比增速降至2%,预计GDP增长或放缓 [3] - 美国8月PCE物价同比涨幅扩大0.1个百分点至2.7%,主因个人消费名义增速反弹,但9月消费信心指数回落,消费需求扩张持续性存疑 [3] - 美国经济主要风险点在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就业,若经济和通胀韧性致美联储慢降息,或迫使美联储更快降息 [3]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情况 - 本周农业部猪肉平均批发价环比降0.94%,同比降25.25%,山东蔬菜批发价指数环比升0.89%,同比降32.56% [3] - 9月19日当周,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环比降0.10%,同比降13.24% [3] - 本周布伦特和WTI原油期货价平均分别环比升1.50%和1.02%,LME铜现货价全周均价环比升0.74%,铝现货全周均价环比降1.95%,铜金比价环比降1.53% [3] - 本周国内水泥价格指数环比升2.03%,南华铁矿石指数平均环比降0.04%,产能超200万吨的焦化企业开工率环比降0.16%,螺纹钢库存环比降2.75%,螺纹钢价格指数环比升0.18% [3] - 9月19日当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降0.20%,同比降5.11% [3] 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情况 - 今年9月1 - 25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平均约21.8万平米/天,2024年9月日平均成交面积约22.9万平米/天 [3] 高频数据全景扫描 - 展示国内长短期利率指标、美国非农就业与经济增长、美国个人消费增长等图表 [11][14] - 给出高频数据周度环比变化,涉及食品、其他消费品、大宗商品、能源、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房地产、航运等多类指标 [16] - 呈现对重要指标有前瞻/相关关系的高频数据,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PPI、CPI等相关高频指标数据 [17] 高频数据和重要宏观指标走势对比 - 展示铜现货价同比与工业增加值同比、粗钢日均产量同比与工业增加值同比等多组高频数据与重要宏观指标走势对比图表 [24] 美欧重要高频指标 - 展示美国周度经济指标和实际经济增速、美国首周申领就业人数和失业率等美欧重要高频指标图表 [90] 高频数据季节性走势 - 展示粗钢(旬度)日均产量、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高频数据季节性走势图表 [105] 北上广深高频交通数据 - 展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地铁客运量同比变化图表 [164][165]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保持流动性充裕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中国证券报· 2025-09-27 07:00
货币政策总体基调与目标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 [2]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1]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1] - 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1] 货币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 - 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1] - 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3]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 [1] - 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 [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方向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 [3]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3] - 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3] - 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 [3]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3] 金融市场与汇率稳定 - 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1]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1] 宏观经济形势判断 -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2] - 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 [2]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4]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证券日报· 2025-09-27 00:28
货币政策立场与成效 - 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持续发力、适时加力,强化逆周期调节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 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导向 -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贸易壁垒增多,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 [2] - 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 [2]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 [2] 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3]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3] 金融市场与特定领域支持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4] - 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4]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4]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4]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证券日报· 2025-09-26 23:43
货币政策基调与成效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效发挥,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 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政策实施力度和节奏以释放政策效应 [2]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以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3] - 扎实做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融资 [3]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房地产与金融开放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3] -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3] 宏观政策协调与发展格局 - 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并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4] - 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突出位置 [4]
【金融街发布】央行: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新华财经· 2025-09-26 23:08
货币政策基调与成效 - 宏观调控力度加大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强化逆周期调节 [1] -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持续释放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有效发挥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 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贸易壁垒增多 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分化 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存在不确定性 [1] - 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但仍面临国内需求不足 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 [1] 下阶段货币政策方向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 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2] - 保持流动性充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 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 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 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金融市场与汇率管理 - 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 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2]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防范资金空转 [2]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 稳定市场预期 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 金融机构与结构性政策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 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 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3] - 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3] - 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重点领域金融支持 - 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金融服务 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 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和卡点 [3]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 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3] - 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3] 政策指导与实施框架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4] -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4]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 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增强灵活性预见性 [4]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21:29
货币政策总基调与调控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 [1]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 [1] - 提高政策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1] 金融市场与汇率稳定 - 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 [1]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 [1]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1] 结构性支持与资本市场 - 有效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及“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融资 [1]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1] 房地产与金融开放 - 推动金融政策措施落地,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 -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2]
央行召开会议,涉及下阶段货币政策
证券日报网· 2025-09-26 21:17
货币政策立场与成效 - 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环境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释放,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 下阶段货币政策调控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2]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使社会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目标相匹配 [2]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 [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3]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领域 [3]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 房地产与金融开放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制度 [3] -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3] 宏观政策协调与内需战略 - 加强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处于合理水平 [1][4]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突出位置,统筹总供给和总需求,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