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

搜索文档
拒绝沦为“时代的眼泪”,本土快时尚品牌如何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2 20:40
核心观点 - 本土快时尚品牌以纯、唐狮、美特斯邦威通过产品升级、渠道调整和品牌重塑,重新获得年轻消费者青睐,展现出翻红趋势 [2][4][10] - 这些品牌通过高端化、跨界联名、布局购物中心等策略摆脱"廉价低质"形象,并针对不同市场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 [11][12][14][16] - 国内服装产业链成熟使本土品牌在款式更新和价格上更具优势,形成对国际快时尚品牌的竞争力 [2][8] 曾经的高光时刻 - 以纯2000年推出品牌后通过线下经销模式快速扩张,巅峰时期全国门店超6000家,目前仍有超3000家门店 [5][6] - 唐狮1995年成立,年销售规模达30多亿元,全国拥有近2000家专卖店并形成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模式 [6][7] - 美特斯邦威2008年上市成为"休闲服饰第一股",2011年营收超99亿元、净利润超12亿元,2013年门店超5000家 [8] 翻红策略 以纯 - 推出潮流品牌TEEBOX并在长沙万象城开设华中首店,2025年计划在全国高势能购物中心开设20家门店 [12][13] - 2024年9月推出高端黑标系列,计划2025年在一二线核心商圈开设约30家形象店 [14] - 旗下拥有YISHION以纯、Y:2、TEEBOX、YISHIONKIDS等多个品牌,覆盖男装、女装、童装等品类 [5] 唐狮 - 2021年推出"唐狮新青年"形象,2024年官宣关晓彤为代言人强化年轻化定位 [14] - 渠道重心从街铺转向购物中心,计划打造100亿零售线下品牌 [14] - 产品与猫和老鼠、迪士尼、宝可梦等IP开展跨界联名合作 [14] 美特斯邦威 - 2024年转型户外赛道,推出"风林山火"系列冲锋衣,对标始祖鸟实施"抓鸟策略" [16] - 将广告语从"不走寻常路"改为"不寻常的户外,青春自在",并在多城市开设生活体验馆 [16] - 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678万元同比增648%,但全年预计亏损1.5-2.2亿元 [16] - 截至2024年上半年拥有799家门店,其中加盟店777家,正在推进38家5.0新零售店铺装修 [17]
对话 UR 创始人:中国快时尚出海,真正的突破还得去欧美丨小猎犬号
晚点LatePost· 2025-01-15 22:20
快时尚行业格局 - 快时尚是服装行业少数能兼顾效率和溢价的品类,Zara通过捕捉大牌流行趋势快速设计铺货,创始人曾成为欧洲首富[3] - 中国快时尚市场偏好基本款和性价比,优衣库长期占据销售额第一,Zara和H&M在中国市场呈现颓势[3] - Shein采用差异化路线,通过数字化供应链实现7天生产两周全球配送,避开中国本土竞争[3] - UR成为中国本土快时尚第一品牌,年销售额超60亿元,门店超400家,2024年双十一女装类目销售额仅次于波司登和优衣库[4] UR发展策略 - 2014年关键策略包括开放线下加盟和入驻天猫线上渠道,推动快速增长,2017年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317%[4] - 海外扩张分为战术店(东南亚)和战略店(欧美),东南亚现有近20家门店,计划2025年重点布局纽约和伦敦[4][11] - 设立伦敦设计中心(50多人团队)针对性开发欧美市场产品,产品系列按年龄划分为Youth/Women/Lady三大类[20][22] - 计划5年内海外门店突破200家,采用直营与加盟并举模式,欧美市场优先直营,小规模市场优先加盟[15] 经营质量提升 - 产品款式和商品精准度决定经营质量70%-80%,零售能力和购物体验占10%-20%[7] - 建立零售商品团队按气候带精细化管理,每人负责12家店铺的单店单SKU收入[8] - 同店同比增长和坪效是评估经营质量的关键指标[6] - 针对东南亚市场建立反季团队开发适应当地气候的产品[11] 全球化战略 - 时尚品牌要实现规模化必须全球化,因个性化强市场占有率难超1%,中国服装品牌突破500亿元销售额需触达全球消费者[18] - 欧美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产品风格与当地消费者匹配度,需持续调整款式定位[21] - 在伦敦开店经验显示需重新定位产品系列,UR主打25-35岁Women系列(占比40%-50%),与Zara侧重35-45岁Lady系列(30%-40%)形成差异[20] - 未来将逐步建立靠近目标市场的供应链体系,主要通过与当地供应商合作而非自建工厂[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