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家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胡俊: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电子信息关键核心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新华网· 2025-09-24 16:04
教育家精神与教师队伍建设 -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要求高校坚持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 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 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创设良好从教环境[3] - 电子科技大学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构建超400人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并涌现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优秀典型[4] - 公司畅通教师分类发展通道 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 实施分类多元评价 并通过荣誉表彰等方式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校园文化[4] 科技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 - 高校需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发挥教师主动性和创造力 公司通过新工科建设形成成电方案并推出更高阶的ECE领军计划[5] - ECE领军计划通过大科研培养大人才 具备扎实的ECE领域数理基础 高水平的科研探索项目以及丰富的课外创新实践项目 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参与科创活动[5] - 该计划以9个参与学院的大科研团队为主体 汇聚顶尖人才和一流学者 凝结教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6] 数字化赋能教育建设 - 公司加强平台建设与技术支撑 联合头部企业部署DeepSeek-R1和V3等多个本地大模型 建设高性能计算机房并提供强大算力支撑[7] - 加强AI赋能教育教学 构建四维课程模块形成人工智能课程体系 开创教师-AI协同教学模式 通过AI助教实时解答疑问并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8] - 探索数字赋能教师评价改革 推出基于大数据的人才质量评估系统 整合全球Top100高校数据及校内72万条跨部门数据 汇集270万条学术数据实现人才多维画像[8] - 提升教职工AI应用能力 开展AI赋能教育教学系列培训 采用理论筑基加实战演练模式 已培训教职工超1000人次[8] 教育强国发展目标 - 面向2035教育强国目标 高等教育需产出更多原创性基础性颠覆性一流科研成果 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9] - 需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涌现更多教育家型教师 形成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局面 并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9] - 教育家精神是凝聚教师理想信念的旗帜和引领教师全面发展的指南 需贯穿教师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各环节[9]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新华网· 2025-09-23 21:25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校内教育和校外实践双向发力、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并进,全员 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已经形成。通过持续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1885万教师已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基础力量。 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教育部 副部长熊四皓、教育部副部长杜江峰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新华社记者王鹏、魏冠宇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3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 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服务支撑社会经济发展、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进一步做好教师队伍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黄坤明主持会议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9-23 11:25
教师队伍建设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2] - 以高标准严要求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2] - 着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 统筹优化教师管理与资源配置 持续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及职称评聘考核评价制度 [2] - 高质量做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以促进资源均衡配置 [2]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党管干部人才 科学编制十五五教育发展规划 [2] - 各级教育部门要履行主体责任 支持和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2] - 各级学校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基础性工作 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保障 [2] - 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让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 [2] 生态环境保护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抓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的贯彻落实 [3] - 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坚持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抓环保的原则 [3] - 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3] - 持续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3] - 久久为功做好扩绿兴绿护绿文章 严密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各类风险 [3] - 加快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3]
校馆弦歌 | 在孔子故里读懂“教育家精神”
中国青年报· 2025-09-19 10:25
在山东曲阜,时间拥有不同的度量衡。它不只是钟表的刻度,还是万仞宫墙垒起的厚度、千年古柏刻写 的年轮,更是泗水河畔千年不息的书声余音。 这座因一位圣人而铭刻于世界文明版图的城市,每一寸土地都仿佛浸润着讲学诵弦的余韵。尊师重教是 这座古城的文化基因,在这里,至圣先师的初心与风骨,并未止于庙堂之上的供奉,而是化作一种磅礴 而持久的力量,深刻塑造着曲阜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的气象与格局。 在中国教师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个被磨得十分陈旧的竹制扁担,这个扁担两头微微向下弯曲——明显是 长期挑起重物所致。这个扁担的主人,是被誉为"深山红烛"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考取了教师资格。同年,她来到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成为一名乡 村教师。支月英工作的泥洋小学地处大山深处,是名副其实的"山沟沟"。大山让支月英的教学之路异常 艰辛。每年开学季,"运教材"是让大家格外头疼的事。因为汽车无法到达,支月英和其他教师要用扁担 挑着七八十斤的课本、教具翻山越岭,步行几十公里才能到达学校。 在这个"山沟沟"里,从"支姐姐"到"支阿姨",再到"支奶奶",支月英一干就是40多年。 2023年11月,支月英将她用过的扁 ...
《河山》巍巍:一场传承“大先生”精神的青春接力
中国青年报· 2025-09-17 06:54
演出结束后,《河山》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陕西师范大学供图 舞台大幕缓缓落下,黄河的涛声化作观众席经久不息的掌声。自2024年10月与观众见面以来,陕西师范大 学原创话剧《河山》为观演者献上了一场场震撼心灵、波澜壮阔的视听盛宴。 史念海,陕师大原副校长、历史系主任,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他付诸毕生精力结集 出版的历史地理学论文集《河山集》因其一系列典范性研究,成为中国历史地理学史上的里程碑式著述。 作为陕师大"大先生"系列话剧的代表作品,以史老遗著《河山集》命名的纪念话剧《河山》,由该校历史 文化学院掇月戏剧团创作编排。全剧再现史念海教授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生动讲述他少年成长、青年求 学、中年以学报国、晚年躬耕桃李重要事件的同时,彰显了先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崇高风范,也深刻折 射出陕师大为国而生、强师报国、扎根西部、兴教育才的价值追求和办学精神。 "用脚步丈量祖国的河山" 这句饱含深情的话语,道出了史念海先生的毕生执着与追求。"我们创作这部剧的初衷,不仅在于向先贤致 敬,更期望以艺术为桥梁,叩问当代教育者的使命担当。"《河山》导演兼编剧、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党委 副书记李晨子告诉记者。 史念海先 ...
中飞院举办教师节表彰大会
中国民航网· 2025-09-12 20:39
公司活动与表彰 - 公司于9月10日第41个教师节对躬耕教书育人一线的优秀教师和团队、荣休和从教30年的教师代表进行表彰 [1] - 公司对获得“蓝天育人奖”、“民航优秀教师团队”、“第五届四川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多项奖项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 [3] - 公司举行了新入职教师宣誓仪式,并有从教三十年教师代表和新入职教师代表发言 [3] 公司文化与精神 - 公司教师节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强调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义与崇高使命 [2] - 公司精神薪火相传,核心是“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以及“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 [2] - 公司希望全校教职员工坚定理想信念、以德为先、锐意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并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 公司领导讲话要点 - 学院党委书记宣读民航局教师节慰问电,并向“荣休教师”和获得“蓝天育人奖”教师献花 [2] - 学院院长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问候,并向离退休老教师、受表彰集体及个人表示感谢与祝贺 [2]
徐曙海在看望慰问教师代表时强调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筑牢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根基
镇江日报· 2025-09-12 07:37
教育政策导向 -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要求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2] - 要求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优化教师管理和资源配置 [2] - 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筑牢坚强根基 [2] 学校发展举措 - 镇江市京口中学详细汇报办学规模、师资配备及办学特色情况 获得市政府肯定 [1] - 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积极探索"梦想教育"和AI赋能教育等创新模式 获得市政府认可 [1] - 两所学校均获得政府鲜花祝福与节日慰问 体现对教育工作的重视 [1] 教学改革方向 - 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优化课程方案设计 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1] - 强调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 - 鼓励探索创新教学策略方法 推动课程改革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教师权益保障 - 要求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切实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 [2] - 持续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2] - 市政府代表向全市教师致以节日问候 感谢其对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贡献 [1]
叶连平:烛光成炬照亮乡村教育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06:02
他可能是目前还坚守讲台的最高龄乡村教师。 9月6日,叶连平前一天刚刚度过98岁的生日,又坐在马鞍山市红星中学千人礼堂的讲台上,为全市首 批"叶连平工作站"的志愿者老师上起了"开站第一课"。 "有些特殊的英文单词,千万不能小写;有些汉语的用法,一定要规范……"叶连平上来没讲什么大道 理,他用一贯的幽默语态列举了学生曾犯过的"小错误",这些看似可以忽略的问题,却直指乡村教育的 痛点。他坦言,自己长期在乡村教学一线,深知目前城乡教育水平还存在差距,而缩小这种差距是乡村 教师的责任所在,也是"叶连平工作站"的意义所在。 每一堂课似乎时间都不够用,叶连平当天的第一课又在依依不舍中结束。要知道,对于50岁才重返教师 岗位的他来说,每一天、每一堂课,都是在与时间赛跑,只想着把蹉跎的职业生命找补回来。 40多年前,叶连平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工作。他一头扎进教学教研中,大胆尝试改 革,首创中学语文"四步教学法",并在全市得到推广。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 1991年9月,超龄3年的叶连平从卜陈学校退休。他的学生、后来的同事居平树回忆:"在接到通知的那 一刻,他泪流满面,伤心至极。"此后,叶连平继 ...
好评中国|手绘长图:夯实育人之基,培养时代新人
环球网· 2025-09-11 14:44
金秋九月 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 7 4 5 6 n 7 1 (io) 11 12 12 16 9 8 17 18 18 20 2 16 IC 23 24 25 26 27 28 22 30 2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广大教师用爱心 知 识 、智 慧 点 亮 学 生 心 灵 让 每 个 孩 子 健 康 成 长 "燃灯 校 长" 张 桂 梅 扎 根 边 疆 山 区 教育四十余载 用教育之光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照亮了无数人的心 教育的温度 藏 在 看 得 见 的 坚 守 与看不见的牵挂里 广西上林县的大龙湖畔 石 兰 松 划 着 小 船 接 送 孩 子 上 学 数十年如一日 以长筒撑起了孩子们的求学路 湖 南 省 衡 阳 市 特 殊 教 育 学 校 教 师 刘 玲 琍 30多年如一日潜心特教事业 为80多名听障孩子推开寂静的门 被 孩 子 们 亲 切 地 称 为 " 老 师 妈 妈 " 97岁的叶连平 是 安 徽 马 鞍 山 和 县 的 一 位 乡 村 教 师 退休后的他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 25年来免费为2000多名孩子补习 他的善举带动学生毕业后从 ...
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书写教育强国篇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的回信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烈反响
央广网· 2025-09-11 11:06
央广网北京9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第四十一个教 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充分肯定他们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深切勉励他们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并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 祝贺和诚挚问候。 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教育 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为教育强国建 设贡献更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特岗计划"实施20年来,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扎根三 尺讲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 读了总书记的回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乔贤镇第一初级中学特岗教师李瑞倍感振奋。 特岗教师刘欢2020年来到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任教。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更加坚 定了她继续扎根基层的信念。 刘欢:作为扎根深山的特岗教师,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今后我会更用心教孩子们知识,帮他们 看到更大的世界,不辜负这份嘱托。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