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数字化
搜索文档
新技术催生网络文化新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9-24 08:19
"我们要坚持保护优先,发展负责的数字技术,共建标准体系,推动协同互认。"世界互联网大会常 务副秘书长梁昊认为,创新产业生态,能够赋能文化经济。今年11月上旬,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 将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化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汇聚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领域专家、学者、机构力量,推动 相关工作走向常态化、系统化。 2025北京文化论坛"双向赋能:网络文化创新发展"平行论坛9月23日举办。嘉宾围绕新技术催生网 络文化新业态新模式、人工智能与媒体变革、AI时代版权保护技术创新等内容展开讨论。 在文化数字化和全球化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关系愈发紧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和欧洲电 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联合技术委员会主席沃尔特·福美认为,人工智能正作为强大 工具助力网络安全体系升级,但需警惕,人工智能同样存在被恶意利用的风险。在设计人工智能系统和 产品时,必须重视安全性,防止模型、算法及系统出现稳定性不足和潜在漏洞。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带来团队最新项目"音乐智能量化和脑 科学认知研究"。他认为,音乐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研究未来可期,信息科学、脑科学、生物医学与人文 艺术学科的交叉融 ...
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李书磊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尹力致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3 18:40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方向 -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和信息化转型 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 - 坚持价值引领 需求导向和着眼长远 让科技服务于文化传承创新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2] - 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 助力历史文脉赓续传承 [2] 文化数字化建设 - 加强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扩大文化产品数字化生产 [2] - 全面赋能文化创作生产传播 促进文化生产内容和传播方式变革 [1] - 提高文化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文化深度变革 [1] 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 有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搭建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 让中外人民更好了解彼此优秀文化 [2] - 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800多位嘉宾出席论坛 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文明进步等主题发言 [2] - 通过数字技术促进全球文化遗产保护 跨越不同文化的电影创作等主题开展交流 [2]
山东数文集团两款大模型亮相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
齐鲁晚报网· 2025-09-17 20:00
公司产品与技术成果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自主研发齐鲁文化大模型 以先进算法为底座 以自建山东文化数据库为核心训练语料 以自研多模态内容风控平台为安全保障 形成完全可控的多模态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2] - 齐鲁文化大模型获得国家网信办双备案 被写入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和数字强省建设工作要点 入选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获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1个 牵头或参与制定相关标准5个 今年9月V2.0版本通过中国信通院文化大模型专项评估获5级评级[2] - 公司联合人民网 山东省社科联 山东社会科学院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打造孔子数智大模型 具备自然语言对话 经典智慧解读 智能文献检索 学术理论研究 多模态人机交互和知识图谱编织等核心功能[3] - 公司通过山东文化数据标注平台实现问答对 图谱 文本 图片 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的采集 清洗 标注 加工一站式全链路服务 牵头构建全国首个主流文化语料库[4] 行业应用与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人工智能+文旅代表性企业 肩负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山东文化强省 数字强省战略职责 是山东文化产业算力网络 数据贯通 科技研发 应用呈现 多元服务的核心运营主体[1] - 齐鲁文化大模型作为全省文化数字化数据和技术基座 是落实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基础工程 被定义为数字化时代文化领域重大新基建[2] - 孔子数智大模型通过多语种转换和跨文化适配技术推动儒家文化全球传播 提升文化对外开放水平[3] - 公司联合文化单位和高校共同打造规模庞大 标准统一 结构完整 权威准确 开放共享的文化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推动AI模型性能跃迁与文旅产业发展[4] 创新成果展示 - 公司在全省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工作会议现场展示独立研发的齐鲁文化大模型和孔子数智大模型两款产品[1] - 全息仓数字人鲁韵依托壹点天成数字人平台打造 成为3D超写实数字人 基于齐鲁文化大模型实现对齐鲁文化的全面解读[1] - 孔子数智大模型归集孔子相关各类数据 通过AI+人工方式完成数据清洗标注 形成孔子学术研究 孔子画像等多个高质量数据集[3] - 公司将继续推进山东省文化数字化行动计划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机制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引领山东文化两创开启新篇章[4]
数字技术赋能出版业务 中原传媒发展势能不断增强
证券日报网· 2025-08-31 20:44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出版物的编辑、生产和市场销售,构建覆盖编印发供的全产业链[1] - 作为河南省唯一国有文化上市企业,公司开发出版全学科、全版本、全系列品牌教辅,在河南省内市场处于主导和领先地位[1] - 公司积极进行互联网+战略布局,搭建数字教育、数字化发行、数字阅读、数据库出版、数字印刷等基础平台和架构设计[1] 数字化创新成果 - 公司亮相数字化创新成果包括殷商文化数字化产品、XR沉浸式体验区及中小学智慧教育项目[1] - 投资建设覆盖全河南省师生的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在推动规模化试点和落地工作[2] - 通过数字孪生、VR/AR等技术构建文化数字化体系,推出衍生数据库、研学课程等产品,实现文化遗产永久留存与智能开发[2] 财务表现 -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5亿元,同比增长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同比增长50.39%[2] 新兴业务探索 - 开发出版行业数据交易模型,探索内容版权、用户行为数据资产化路径[2] - 布局数据要素产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业务模式创新[2]
中原传媒:数字技术驱动出版阅读融合,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超50%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21:22
公司数字化战略进展 - 公司携数字化创新成果亮相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 包括知名IP《小兔汤姆》系列绘本 VR复活《山海经》神兽项目及XR沉浸式体验区"书海幻境·西游奇谭" 全面展示"出版+科技"融合战略 [1] - 公司系统推进文化数字化战略 依托数字孪生和VR/AR技术重构古籍文献与文物资源 形成资源活化-技术赋能-场景创新三位一体数字化体系 通过纸数融合模式推出衍生数据库与研学课程 构建可交互可检索数字档案系统 [2] - 知名IP《小兔汤姆》系列完成从单一纸质出版向全媒体跨业态战略转型 该系列绘本国内累计销量突破3000万册 [1] 国际合作与行业影响 - 公司与法国达高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以IP为核心开发多元产品矩阵 法国达高集团首席执行官指出IP在中国市场成功得益于持续内容本地化与市场适配运营 [1] - 英国苏帕杜公司首席商业和运营官体验VR版《山海经》后表示中国儿童图书数字化创新令人印象深刻 计划将相关图书带回英国促进国际出版交流 [1] 财务表现与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5.75亿元 同比增长1.00%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2亿元 同比增长50.39% 基本每股收益0.52元 同比增长48.57% [2] - 公司在传统出版主业稳健基础上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业务模式创新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开辟新增长曲线 整体发展势能不断增强 [2]
视觉中国20250828
2025-08-28 23:15
行业与公司 * 视觉中国 专注于视觉内容与数据服务行业 公司核心战略为"AI 智能+数据"与"内容+应用场景"[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99亿元 与上年同期持平[2][3][16]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174.49万元 同比下滑15.03%[2][3][16] * 归母净利润为4377万元 同比下滑13.91%[16] * 整体毛利率为42.43% 定制拍摄业务增速较快导致毛利率略有下降[16] * 总资产为42.71亿元 净资产为36.33亿元 资产负债率14.94%[16] * 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018万元 同比下降13.35%[16] * 期间费用下降892.82万元 同比下降6.33%[16] AI数据服务与解决方案 * 公司拥有超过7亿条可供AI大模型训练的合规内容数据 包括图片 音视频和3D等多模态基础数据集 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4][5] * 构建覆盖数据采集 标注 审核 认证及授权全链路的大模型数据服务解决方案[2][5] * 提供26个维度的精细标注 并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合成数据[21] * 探索基于价值贡献度的数据成本补偿和收益分成机制 已完成首次收益分配[4][5][19] AI技术应用与业务创新 * AI驱动的创意定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2][3][8] * 生成式AI技术重构创意定制业务工作流 具有流程短 交付快 质量高 成本低特点[8] * 为华为 荣耀 vivo 奔驰等多个知名品牌提供年度创意制作服务[8] * 音视频业务销售额占总收入比例由2023年的26%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32%[18] * 在版权交易平台上线AI搜索 辅助创作以及AI审核等功能[6][17] * 图片审核效率提升近15倍 视频审核效率提升近5倍[2][12] 创作者生态与版权交易 * 签约AI创作能力创作者超过9000名 其上传作品数量超1100万张[2][11] * 开辟AI图片视频交易专区 上半年销售金额达2700万人民币[2][11] * 上线查重系统累计发现1600余名供稿人上传素材与平台高度相似 拦截10万余张素材 解约616名供稿人[12] * 光场平台识别并拦截风险作品近4万件[12] 战略投资与企业孵化 * 战略投资企业数绽放核心产品AIPPT在ToC市场中APP单月访问量超2000万 位居国内原生PPT工具市场第一[4][13] * 数绽放已覆盖50多个国家地区 并与联想 惠普 荣耀 华为 vivo等厂商合作[13] * 与人民网共创建政企版 为数百家政企客户提供服务[13] * 成功孵化多个AI产品 如音视频转录工具"AI好记" 文生图表工具"AI表.com"和"AI表.cn"[15] 文化数字资产管理 * 为中新社 上海广电集团 南方传媒等客户提供视觉数字资产管理服务平台[9] * 协助中国动漫集团 中国旅游报等单位搭建文化数字资产管理系统[9] * 提供涵盖确权 认证 存储 分发和变现全链条的SaaS服务[22][23] 宏观政策与行业影响 * 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方案中加强高质量数据集供给的方向与公司方向高度关联[19] * 方案强调完善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 对公司构成利好[19] 未来发展战略 * 继续扎实推进"AI智能+数据" "内容+应用场景"的战略落地[20] * 拓展7亿高质量合规数据的服务范围和类型 将合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20] * 提供体系化 高标准的数据解决方案 而不仅仅是卖数据[20] * 积极拓展创新类业务 提高中小企业C端市场占有率[24]
第十五届数博会明日开幕
河南日报· 2025-08-27 07:13
行业展会概况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召开 主题为"数实相融智赢未来" [1] - 设立六大展区包括中央部委所属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 地方出版单位数字出版展区 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展区 数字出版国际合作展区 数字出版互动体验展区 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 [1] - 安排1场主论坛和4场分论坛 现场活动包括150多场洽谈签约 新品发布和项目路演 [1] 参展规模与亮点 - 23个省区市组团参展 参展企业超过600家 [1] - 四大亮点为科技化 国际化 融合化 场景化 [1] - 陕西展团展示数十种融媒体产品包括《中国史前遗址博物馆》丛书 [1] - 浙江博库数字出版传媒集团打造《黑神话:悟空》深度沉浸游戏化体验空间 [1] - 湖南地图出版社展示智慧点读电子地图 采用"触碰即读"交互模式 [1] 区域发展成果 - 河南文化加科技发展成果显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走在全国前列 [1] - 河南日报社推出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 展现商代文化场景 [1] - 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与数博会同期举办 形成"数字出版向中原汇聚 全民阅读在中原升温 中原文化向世界出发"的整合效应 [2]
ST广网: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21:14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58%至6.47亿元,净亏损3.60亿元,同比减亏0.85%,主要由于传统有线电视业务持续下滑及财务费用高企,但通过降本增效和业务结构调整部分缓解亏损压力 [7] - 公司持续推进"有线+5G"融合转型,在广电5G用户发展、文化数字化、融媒体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进展,但面临用户流失、技术迭代及财务风险等多重挑战 [3][6][7] - 股票自2024年7月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需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满12个月后申请撤销 [2][24]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47亿元,同比下降24.58%,主要因有线电视用户流失及商品销售业务收缩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亿元,同比减亏0.85%,降本增效措施部分抵消固定成本压力 [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0亿元,同比下降33.27%,因销售回款减少 [7][19] - 总资产105.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1%;净资产17.13亿元,下降17.39% [3] - 财务费用1.24亿元,同比增长7.43%,因有息债务利息支出增加 [7][19] 业务运营 - 有线电视主终端488.89万个,其中"秦岭云"智能终端125.20万个;个人宽带终端128.37万个 [12] - 广电5G用户达81.77万户,上半年新增25.10万户;5G共享基站总量14.04万个 [12] - 专网专线新增1471条,数据业务及云网类收入占比提升 [13] - 应急广播覆盖全省89个区县、1.4万余个行政村,在灾害预警中发挥关键作用 [13] - 文化数字化业务新落地项目30个,文化专网接入近60家单位,数据库资源超100GB [15] 战略与转型 - 围绕"一二三四"工作部署(聚焦利润、提升业务统筹与内控能力、三条主线、四项重点),推动传统广电向融合媒体运营商转型 [7] - 布局低空经济、算力网、微短剧等新赛道,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并筹备无人机平台建设 [16] - 完成5个市级融媒体平台建设,推进数字乡村平台功能升级 [14] - 对8家子公司拟定"关停并转"方案,完成1家子公司注销,优化投资结构 [17] 行业环境 - 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6亿户,基本稳定;广电5G用户超3500万户,进入"质态提升"阶段 [6] - 行业受IPTV、互联网视频冲击,用户收视习惯向移动端、短视频转变,传统广电面临普遍竞争压力 [3][24] - 政策要求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整合,推进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推动"全国一网"整合 [3][6] 风险与挑战 - 传统业务下滑与转型新业务接续不足,导致连续亏损 [23] - 应收账款余额及账龄增长,资产负债率高,财务压力显著 [7][19] - 技术更新迭代加快,基层技术团队能力与转型要求存在差距 [24] - 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需待2025年10月后申请撤销 [2][24]
主流文化语料库将为数文产业发展带来什么
齐鲁晚报· 2025-08-26 11:10
语料库建设背景与政策支持 - 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核心资源 与算法和算力并称为"三驾马车" [2] - 2025年2月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 会议落实"人工智能+"行动 [2]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2025年3月表示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持续增加数据供给 [2] 主流文化语料库定义与特点 - 通过标准化分类系统和专业标注平台解决格式不统一、质量不齐等问题 [3] - 具备准确性、完整性、丰富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五大特征 [3] - 一期聚焦山东优秀文化 已上线5万对问答语料和2000万篇基础语料 [3] - 正在建设孔子学术研究、孔子画像等多个高质量数据集 [3] 语料库应用价值 - 增强AI对行业术语和场景化表达的理解力 提升应用效能 [3] - 加速AI技术与垂直领域的深度融合 驱动产业升级 [3] - 推动文化大模型性能跃迁和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3] 数据标注平台功能 - 提供数据采集、清洗、预标注、标注、增强、审核等一站式全链路服务 [5] - 支持问答、图片、视频、音频、文件、图谱等多类型数据标注 [5] - 采用标准化流程:数据采集归集→清洗筛选→自动标注→人工精校审核 [5] 平台技术优势 - 构建高效无缝衔接的数据处理闭环 各流程兼顾用户导向与智能驱动 [6] - 支持多人协作上传和标注 智能清洗保证数据不重复 [6] - 专有AI识别映射关系体系使关系梳理一目了然 [6] - 支持一键发布至目标大模型 实现模型能力即时更新与增强 [6] 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 贯彻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要求 [4] - 2027年底前在省内建设5个成效明显、特色鲜明的数据标注基地 [4] - 平台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旨在构建包容开放共享的AI语料新生态 [7] - 后续将推出山东文化数据交易平台 提供文化数据集交易服务 [7]
京港大学生齐聚故宫博物院 共话双城文化交流
中国新闻网· 2025-08-25 08:52
活动概述 - 第四届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分享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 16位京港大学生与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对话[1][2][4] - 活动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主办 聚焦青年视角下的文化区未来发展议题[1][4] 参与群体与行程 - 16位参与者来自香港和北京知名学府 涵盖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等院校[2] - 交流计划覆盖香港、北京和上海三地 8月下旬将前往上海进行文化考察[2][4] - 计划自2022年推出以来累计吸引近150位京港大学生参与[4] 文化发展建议 - 香港学生提出西九文化区需改善游客停留时长 当前平均游览时间仅20分钟左右 建议设计五行主题定制化游览路线提升体验[2] - 强调文化区应注重在地化联结 结合本地历史资源与基层社区 促进文化共融与社区参与深化[2] - 借鉴故宫数字化经验 通过科技手段盘活文化资源 增强群众联系与文化传播效能[2] 机构战略方向 - 故宫博物院定位超越文化遗产守护 致力于推动文化创新与跨地域对话[4]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倡导通过创意与创新思维推动可持续城市文化发展[4] - 上海阶段将组织跨界文化座谈会 汇聚前滩太古里、浦东美术馆等机构领袖分享多元文化生态发展经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