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消费
搜索文档
浙江,又走到了全国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1 21:20
春秋假政策发展 - 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省份 其11个设区市均已发布相关文件 [2] - 杭州市早在2004年就率先启动中小学春秋假制度 经过20年探索 假期时间基本固定为在"五一"和国庆两大假期前各延长3天 [2][6] - 2013年《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发布 是首个国家级相关政策 允许地方政府探索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8] - 2024年9月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措施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以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 [2][8] - 除浙江外 湖北恩施 广东广州 佛山等地已不同程度探索 江苏 四川成都等地在新政策出台后也释放跟进信号 [9] 春秋假实施模式与特点 - 杭州市春秋假模式为"一学年二学期四学段"的新教学方式 春假曾长达16天 后调整缩短至3天 [6][8] - 浙江省内各市注重"错峰"放假 例如杭州安排在国庆前 宁波在11月12日至14日 衢州在11月19日至21日 温州则在11月期中考后由各县区自定 与周末相连形成5天假期 [12] - 政策实施前提是不改变放假总天数和教学时间总量 旨在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机会 [8] 春秋假对消费的拉动效应 - 春秋假能显著拉动休闲消费 专家分析短期(1至2年)可贡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0.4%至0.6%的增量 长期(3至5年)可提升至约1%至1.66% [11] - 杭州出现"杭州小学生研学团"现象 今年"五一"期间北京地铁 故宫和环球影城聚集大量杭州小学生 科技主题研学产品咨询和报名人数翻番 [9][11] - 浙江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位居全国前列 休闲及相关产业发展迅速 为休闲消费奠定坚实基础 [11] 家长配套措施与社会适应 - 针对家长"孩子有假我没假"的焦虑 杭州市今年4月发布通知 参照暑期托管提供免费春秋假托管服务 今年春假期间共开设278个免费托管点 服务7274名学生 [18] - 杭州市衍生出针对春秋假的研学项目 学校组织宣介会 有的家长选择用年休假陪孩子出行 有的国企家长带孩子到单位学习甚至单开会议室作为自习室 [9][16][18] - 绍兴市在推行春秋假时 一方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引导用人单位弹性错峰休假 另一方面提供公益托管服务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18] - 经过20余年实践 杭州家长已普遍形成惯性 多数愿意用请年假等方式陪伴孩子度过假期 [19]
“十一”假期福建泉州文旅火爆创新高,累计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新京报· 2025-10-11 20:37
泉州文旅市场表现 - 2025年“十一”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 [1] - 游客旅游总花费超90亿元人民币 再创历史新高 [1] - 每日接待游客均超150万人次 接待人数超30万人次点位超15个 [1] 文旅活动与产品创新 - 推出“123十百千万”漫游泉州计划 包含百项优惠、千场活动、万份好礼 [1] - 发布10条精品线路攻略及宣传片 形成全域有戏、漫游有味、昼夜精彩的消费氛围 [1] - 举办闽南文化非遗周和戏剧周 囊括上百场非遗活动 [1] - 全国首创“戏剧盲盒”《偶遇世界.因为刺桐》 打造沉浸式文旅盛宴 [1] 产业融合与业态拓展 - 以“文旅+”串联多元业态 形成全域有景、全时可玩、全链消费新格局 [1] - “+美食”寻味闽南烟火 “+文博”掀起观展热潮 “+科技”赋能创新场景 “+体育”丰富赛事活动 [1] - 开展“十泉十美”文旅消费季 推出超40场文旅促消费活动 [2] - 各县区以“一县一特色”解锁慢生活消费密码 [2] 服务优化与惠民措施 - 优化暖心服务 赠送泉州文创好礼超10万份 赠送文旅联名款拖鞋11598双 [2] - 全市开放免费停车泊位超2万个 开通免费公交线路及跨区域旅游接驳专线72条 [2] - 提供门票减免、套餐套票、一卡通行等超百项优惠措施 [2] - 联合美团上线“美在泉州”千万消费福利 推出近百项折扣福利和惠民出游大礼包 [2] 对台交流与文化互动 - 泉州、台湾两地同胞开展10余项共同参与的文化交流活动 [2] - 交流活动围绕非遗、民俗、艺术、体育等领域 共话佳节、共叙亲情、共享团圆 [2]
旅游消费双破亿!看四川宣汉如何燃爆“双节”
搜狐财经· 2025-10-11 17:13
旅游消费表现 - 双节期间宣汉县接待游客108.6万人次,同比增长31.2% [1] -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23.4% [1] - 社消零总额达8.16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36% [1] 核心营销活动与成效 - 利哥群星演唱会举办两场,吸引近10万人次,相关话题播放量达8.1亿次 [3] - 演唱会带动周边商户营业额增长3倍,直播带货总额突破500万元 [3] - 创新打造川超联赛第二观赛现场,单日销售额突破50万元 [5][6] - 通过直播带货、汽车家电促销等方式实现销售总额3410万元 [9] 多元化消费场景构建 - 以全领域、全时段、全人群理念构建多元消费矩阵 [1] - 活动涵盖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体育竞技、商业消费 [1] - 在月亮坪、巴山大峡谷、洋烈水乡等景区设置观赛点及特色活动 [5][6][8] - 推出景区联动优惠,如凭川超门票享月亮坪树冠云廊免票等 [5] 品牌与文化推广策略 - 持续擦亮“巴国故都 巴适宣汉”文化品牌 [1] - 通过演唱会植入文旅元素宣传月亮坪森林秘境、巴山大峡谷等景点 [3] - 设计助威口号,配备助威道具,组织300名球迷现场观赛 [5] - 县融媒体中心开通投票通道,发布球员代言海报,网红主播现场直播 [5]
跨区域流动创新高 电影票房遇冷?10+热门城市双节消费反差与亮点
搜狐财经· 2025-10-11 13:10
国庆中秋假期整体出行与消费趋势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日均超3亿人次,同比增长6.2%,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旅游消费方式更趋多元,错峰出行、分段度假、深度体验等新形态逐渐普及,显示出中国旅游市场正向“品质升级”转变 [1] - 电影票房整体表现不佳,国庆档票房为18.35亿元,同比下跌13%,观影人次5007.9万,同比下降4%,平均票价36.6元,为近5年最低,且档期内无影片票房过5亿 [1] 重点城市消费数据亮点 - 北京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实现销售额95.1亿元,新首钢园、北苑等商圈客流量同比增幅显著,夜间客流量增长23.3% [3][5] - 成都市接待游客2862.3万人次,旅游总花费293.5亿元,同比增长13.4%,线上线下消费合计767.5亿元,同比增长11.0% [5][7] - 上海市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796亿元,同比增长3.0%,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南京东路等核心商圈增幅超20% [7][9] - 西安市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199.59亿元,文博场馆接待游客238.54万人次,主题街区及夜间消费增长显著 [9][11] - 重庆市接待国内游客2701.59万人次,国内游客花费196.14亿元,同比增长11.4%,重点景区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大型演唱会直接拉动关联消费约5.2亿元 [12][14] 新兴消费业态与增长动力 -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活跃,北京市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六成,上海市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 [5][9] - 文商旅融合与夜间经济成为重要增长点,西安市大唐不夜城营收同比增长64.66%,上海市夜间消费地标增长显著 [11][9] - 首店经济、特色展览与大型活动有效拉动客流与消费,武汉市多家商业体通过首展、首店吸引大量客流,武商梦时代日均客流超18万人次 [15][17] - 体育赛事与消费场景深度结合,南京市借助“苏超”赛事热度,重点商圈在比赛日实现交易金额8.7亿元,同比增长6.4% [27] 区域市场具体表现 - 深圳市接待游客920.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同比增长17.6%,重点商圈客流量达1997.5万人次,营业额平均增长约20% [18][20] - 广州市接待游客1738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156.5亿元,同比增长18.1%,中国国际漫画节等大型活动带动消费超3.8亿元 [20][21] - 杭州市消费总规模达296.71亿元,湖滨、钱江新城等核心商圈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19%,餐饮消费笔数同比增长17.1% [28][31] - 长沙市接待游客1079.52万人次,游客总花费85.49亿元,五一商圈核心区累计客流超716万人次,宴席经济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增长 [31][33] - 洛阳市接待游客879.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63亿元 [33]
国庆假期辽宁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7.54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8.20
人民网· 2025-10-11 09:22
全省紧扣"踏秋赏枫 醉游辽宁"主题,系统部署系列特色文旅活动,聚焦文化体验、视听盛宴、秋 色畅游三大主题板块,通过提供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文体旅产品与服务矩阵,全方位满足游客多元 化、品质化、个性化出行需求,在全省范围内成功营造欢乐祥和、热烈浓厚的节日氛围,有效激发文旅 消费市场活力。 今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叠加,形成连续八天的超长假期。据综合统计,十一假期截至10月8日15时, 辽宁省累计接待游客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20%。10 月5日至7日,全省共有23家博物馆积极响应公众文化需求,推行延时开放服务,有效释放文化场馆公共 价值,取得良好社会成效。全省9家一级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同比增长34.62%。 ...
假期销售总额八千多万,潍坊奎文打造文旅消费新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10-10 12:22
营造金秋浓厚节日氛围 公共文化场馆"节日不打烊" 国庆中秋假期,潍坊市奎文区文旅产品供给丰富, 文旅假日市场消费热情高涨。据初步统计,假期8天, 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潍坊泰华城客流量突破160万人次,实现销售额8099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 长12%和30%;潍坊1532文化产业园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实现综合营业收入150.2万元,较去年同期分 别增长22.45%和2.52 %;4A级景区金宝乐园共接待游客2.01万人次,实现综合营业收入约89.02万元。 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 联动提振消费活力 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金宝乐园西域风情嘉年华活动,推出骆驼骑乘体验和西域特色表演等环节,同时聚 焦亲子游乐及民俗文化展演开设场院文化玉米乐园体验、卡通动物主题巡游等特色互动游玩项目,打造 文旅体验新场景;1532文化产业园推出了"十全十美"生活节和首届体育嘉年华,打造"体育+文化+旅 游"的节日盛宴。园区通过露营轰趴、探秘打卡、童趣亲子等多元活动,持续集聚人气,激发多元消费 活力;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泰华城,水上非遗火壶表演与水上音乐节相遇,探索非遗技艺的场景化 与时尚化表达。 白浪河巨型明月、半糖主义甜品节、青年创业 ...
萧山文旅市场“火”出圈
杭州日报· 2025-10-10 10:28
萧山区国庆假期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全区共接待游客448.3万人次,同比增长14.4% [1] - 省外游客占比46.7%,显示对远程客源吸引力增强 [1] - 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35.4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其中入境游客0.26万人次,大幅增长81.5% [2] 重点景区及项目运营数据 - 重点景区及乡村旅游项目接待游客66.2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491.93万元 [1] - 4A级景区接待游客29.24万人次 [1] - 东方文化园因活动新颖吸引游客3.9万人次,同比大幅增长556% [1] -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举办演唱会吸引2万名观众,带动综合消费近亿元 [2] 文旅活动与消费促进举措 - 湘湖景区推出国潮市集、音乐快闪等活动,东方文化园“济公”NPC互动在社交平台成为热门焦点 [1] - 杭州乐园、长乔极地海洋公园等推出门票优惠及全新演艺项目 [1] - 遐也空间山顶露营、进化及河上等古镇老街成为游客青睐的新兴目的地 [1] - 与滴滴出行合作推出“十一游萧山”活动,发放千万元出行消费券,并推出“一票游萧山”优惠政策 [2] 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表现 - 萧山图书馆假期到馆读者2万余人次,借阅图书近万册,并举办国庆主题音乐会 [1] - 萧山博物馆等推出陶艺手工体验活动,萧山非遗星空间“钱塘潮涌·星空市集”接待观众近4万人次 [1] - 空手道公开赛、百姓运动会篮球赛等赛事相继举办,区内主要体育场馆在10月1日至3日免费开放,共接待超3万人次 [2] 住宿业市场情况 - 宾馆酒店平均入住率达65.5% [2] - 开元森泊度假酒店、太虚湖假日酒店等高品质酒店客房入住率超过90% [2]
文旅消费如何告别“假日依赖”?
人民网· 2025-10-10 09:49
文旅市场的火爆,展现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但在热闹背后,仍需破解过度依赖节假日、业态融 合不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如何让"一时热闹"转化为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多位行 业专家接受了记者采访,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思路。 街巷深处的市集灯火闪动,文博场馆的文物展台前人潮涌动,乡村古道上民俗展演次第登场......这个国 庆中秋"双节"假期,文化旅游市场展现出的蓬勃活力,为我国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汩汩暖流。 数据更为直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庆中秋假日8天,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较2024 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 亿元。 文旅消费不仅是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更是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文化繁荣、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引 擎。"文旅消费能够促进产业融合创新,推动文化魅力与消费活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可以提供大 量就业机会,有利于改善民生。"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开发与规划教研室主任王新越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表示,文旅消费以广泛的拉动效应,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韧性。 为点燃假日文旅消 ...
国庆中秋假期青海接待国内游客357.74万人次 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92%
证券时报网· 2025-10-10 07:55
国庆中秋假期青海省旅游市场表现 - 行业呈现文旅融合、市场繁荣、消费升温、安全有序的特点 [1] - 行业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57.74万人次,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92% [1] - 行业实现旅游花费34.39亿元,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7% [1]
“最好的地方”就在这里!
搜狐财经· 2025-10-10 07:35
演唱会经济热度 - 今年以来深圳演唱会经济持续升温 1-8月已举办5000人以上大型演唱会85场 吸引超过140万人次到场观演 [2][3] - 王力宏巡回演唱会于9月30日至10月4日连续举办五场 刷新其个人连开场次纪录 成为国庆假期市场现象级热点 [3] - “为一首歌 赴一座城”成为文旅消费新常态 演出经济产生直接收益和可观消费乘数效应 [4] 演唱会带动消费效应 - 王力宏演唱会期间 大运中心周边三大重点商圈总人流量达132.1万人次 环比增长85.27% 营业额突破1.08亿元 环比增长80.94% [6] - 演唱会带动周边餐饮业繁荣 数十家商户推出专属优惠并延长营业时间至午夜 深圳中海凯骊酒店国庆假期前三日日均售房318间 创下185万元年度单日收入峰值 [6] - 孙燕姿演唱会前一个月 龙岗区酒店预订热度月环比激增超300% 场馆3公里内经济型酒店一房难求 [8] - 玛丽亚·凯莉演唱会门票收入据测达2000万元以上 刀郎演唱会周边产品单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粉丝应援投入超1000万元 [8] 行业发展趋势与政策支持 - 深圳大运中心上半年已举办60多场大型赛演活动 下半年预计还将举办32场音乐盛宴 演唱会经济将为深圳注入长期稳定消费动能 [8] - 演唱会经济被视为推动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软基建”与“新引擎” [8] - 深圳发布政策明确提出推动会商文旅体融合 着力发展演唱会经济等消费新爆点 [9] - 广东省出台专项措施支持广州、深圳打造“国际演艺之都” 推动审批权限下放和审批时限压缩 为演艺市场注入信心和活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