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搜索文档
守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经济日报· 2025-05-07 05:57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现状 - 中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已达8400万人 且仍有增长趋势 该群体被视为就业"蓄水池"[1] - 多地推出保障举措 如贵州省实施"十个一批项目" 四川省推出专项互助保障计划 减轻医疗费用负担[1] 现存问题与挑战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临劳动关系模糊 社会保障不足 职业伤害风险增加 平台算法束缚 维权渠道不畅等问题[1] - 平台企业通过签订合作/承揽协议 或利用转包 注册个体工商户等方式逃避法律责任 导致维权困难[3]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措施 - 推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社保体系 建立健全劳动报酬机制 明确计价规则 收入分配规则 规范支付标准/形式/周期[2] - 完善社会保险参保机制 探索适应新就业形态的社保制度 设计弹性缴费档次 提升制度适配性[2] - 针对外卖骑手 快递员等高风险群体 增加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建立专门机制 明确伤害认定标准 赔偿流程[2] 企业用工规范强化 - 需明确平台企业用工责任边界 细化用工规范指南 引导签订劳动合同/书面协议 厘清权利义务[2] - 加强企业用工培训 通过政策宣讲 案例解读提升合规意识 规范用工行为 增强风险预防能力[2] 纠纷解决机制优化 - 组建专业调解队伍 处理薪资拖欠 工伤赔偿等高频纠纷 制定标准化调解流程[3] - 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定期开展平台企业专项检查 依法查处侵权行为[3] - 畅通举报投诉渠道 提供电话 邮箱 在线平台等多种方式 方便劳动者反映问题[3]
“劳动者在哪,工会驿站就开到哪”——天津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打造温馨港湾
中国经济网· 2025-05-01 20:15
工会驿站建设与服务 - 天津市总工会因地制宜建成6015家工会驿站,服务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1] - 驿站提供手机充电、休息如厕、饮水、急救药品、针线包、打气筒、食物等实用服务 [2] - 河西区建成60个数智工会驿站,采用"智能化+自助式"模式,后台实时统计功能使用率并按需提供服务 [2] - 驿站24小时开放,云端服务帮助劳动者查询就近分布 [2] 智慧化与设施配置 - 驿站配备智能柜,扫码即可获取免费饮水、充电等服务 [2] - 南开区时代奥城商圈驿站配备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电器,家具由爱心企业捐赠 [3] - 商业区采用流动车、智能柜、爱心亭等"小快灵"驿站形式 [3] - 旅游区驿站与游客服务中心结合,提供寄存行李、免费充电饮水、共享雨伞等服务 [3] - 司机服务区建成115个工会服务司机之家 [3] 平台企业参与 - 美团天津工会是美团在总部型城市外成立的首家工会,已有500多名会员 [4] - 美团将共享充电宝等服务下沉进驿站供免费使用 [4] - 天津已有17家平台企业及其合作商建立工会组织 [4] - 这些工会为职工提供权益保障、大病救助、困难帮扶等多维关怀 [4] 行业规模与影响 - 天津有2663家新就业形态建会单位 [4] -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达74.61万人 [4] - 快递员万海波日均派送500件快递,其"益锋小哥"志愿队一年上报办结380多个社区隐患 [4]
事关外卖小哥交通事故等问题,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4-30 17:42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4件典型案例,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及责任承担规则,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 - 案例涉及外卖骑手职业伤害赔偿、网约货车司机劳动关系认定等核心问题 [1][2] 外卖骑手职业伤害保障 - 骑手阚某办理健康证明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法院判定保险公司需赔付餐饮配送公司,因该行为与业务相关 [1] - 案例鼓励企业通过商业保险保障劳动者及第三方权益,明确非送餐时段但属业务相关的活动应纳入保险范围 [1] - 骑手冯某被小区电动门撞伤,法院支持物业公司赔偿,强调第三方侵权责任不因劳动者已获职业伤害保障而减免 [1] 交通事故赔偿与保险责任 - 骑手张某送餐途中撞伤陈某,法院允许将承保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并判其直接赔偿受害人 [2] - 明确保险法条件下受害方可直接向保险人索赔,简化赔偿流程 [2] 网约货车司机劳动关系认定 - 某运输公司与网约货车司机杨某的劳动争议案确立标准:存在用工事实及支配性劳动管理即认定劳动关系 [2] - 案例为网约货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提供司法依据,强化平台用工合规性 [2]
最高法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30 14:3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典型案例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明晰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及责任承担规则,旨在平衡劳动者、受害者与企业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1] 案例分类总结 劳动关系认定标准 - 案例1明确:网约货车司机与企业存在用工事实且受支配性劳动管理(如接单审批、奖惩规则、收入依赖)应认定劳动关系 [1][5][6] - 裁判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法》第七条及指导性案例237号、238号,强调实质审查用工管理特征 [6][7] 责任保险纠纷处理 - 案例2判定:外卖骑手办理健康证明(法律强制要求)属于"业务有关工作",保险公司需按雇主责任险赔付7.1万元 [8][9][10] - 认定标准需结合企业经营范围、行为必要性及企业指派因素 [9][11] 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 - 案例3确认:外卖骑手因第三人侵权受伤后,职业伤害保障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与侵权赔偿(残疾赔偿金)可并行主张 [12][13][16] - 法院明确第三人侵权责任不因社保待遇减免,物业公司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13][15] 劳动者致第三人损害赔偿 - 案例4裁决:外卖骑手配送中致人损害,保险公司需直接向受害人赔付(依据《保险法》第六十五条),不足部分由用工企业承担 [17][18][19] - 法院支持将承保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以提升纠纷解决效率 [19] 行业影响 - 典型案例为平台经济用工关系提供司法指引,强调商业保险(雇主责任险、第三者责任险)对新业态风险分散作用 [2][11][19] - 推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与侵权责任制度衔接,强化劳动者"职有所安" [15][16]
保障新就业劳动者权益 “新职伤”守护“车轮上的奋斗者”
新华网财经· 2025-04-29 17:37
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 国家自2022年7月起在北京、上海、四川等7省市的美团、货拉拉、曹操出行等7家平台企业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计划将试点省份从7个增加到17个并逐步全国实施 [2] - 货拉拉在试点中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保险覆盖160万司机,协助1000多名司机申请理赔,单起案例最高赔付超百万元 [2] - 试点覆盖北上广深、重庆及四川、海南、江苏等8个省区市,通过优化参保流程和政策宣传提升参与度 [5] 试点成效与案例 - 货车司机荀师傅因货物砸伤获赔4万元,陆师傅交通事故获赔5万多元,理赔流程分别耗时半年和四个多月 [5] - 司机反馈显示职业伤害险有效缓解医疗费和误工费压力,提升职业安全感和保障水平 [5] - 160万货车司机参与试点表明制度接受度高,赔付案例证明其减轻经济负担的实际效果 [5] 行业风险与制度创新 - 货车司机面临交通事故、身体疲劳、装卸受伤等多重风险,但灵活就业性质使其无法纳入传统工伤保险 [6] - "新职伤"突破劳动关系限制,在参保机制、缴费方式和管理流程上与普通工伤保险形成差异 [6] - 制度填补新业态群体保障空白,提升社会保障包容性,是数字经济下的必然选择 [6][7] 平台企业保障措施 - 货拉拉建立风险预防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安全教育、实时天气预警、"防疲劳"驾驶提示等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9] - 公司设立司机关怀基金,2024年帮扶49位困难司机,累计援助128个司机家庭 [9][10] - 专家建议平台加强入职培训、安全教育、心理支持等预防性措施,将保障从补偿转向预防 [9] 行业发展意义 - 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有助于规范平台用工、履行社会责任、稳定从业队伍并改善整体劳动条件 [8] - 制度实施推动行业良性竞争,为新就业群体提供职业尊严和风险防范能力 [8] - 保障体系完善将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使劳动者在更安全环境中贡献经济价值 [10]
货运行业算法公开向前一步 千万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引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6 17:52
文章核心观点 - 货拉拉3月13日发布公告公开核心算法规则,成为货运行业首个公开核心算法规则的平台,多家行业头部平台也推出算法透明措施,2025年平台算法透明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提高平台算法透明度、保护从业者合法权益或成平台竞争新路径 [2][4][8] 货拉拉迈出第一步 - 货拉拉3月13日发布公告披露分单机制、定价规则及司机权益保障措施等举措,成为货运行业首个公开核心算法规则的平台 [1][2] - 货拉拉承诺不做数据“杀熟”算法,确保同一时间同一起止点线路个人用户价格一致,坚持“司机自主,就近优先”分单原则,90%以上订单按此原则分配 [4] - 货拉拉承诺加大订单补贴和降抽佣力度,采用自动降抽佣算法,根据订单供需情况等确定实时降抽佣幅度 [5] 平台算法透明度提升进行时 - 平台经济连接新就业从业者和消费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其规范健康发展,提升算法规则透明度有助于减少误解和舆情,利于大众监督优化算法 [6] - 2024年底美团宣布八项算法改进举措,2025年初抖音集团拟推出10项措施推进算法和平台治理透明化,货拉拉将汇总意见、组织恳谈会、定期公布成果 [7] 事关千万货车司机的权益保障 - 平台经济时代劳动关系有新变化,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通知防范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完善相关算法 [9] - 我国货车司机群体庞大,货拉拉2024年调整规则减轻司机成本负担约5亿元,相当于降低收费约3.36% [9][10] - 货拉拉利用AI与算法识别风险订单,借助关键词、大模型识别违规订单,重点关注的违规载人和危险品运输识别准确率达95% [10][11] - 货拉拉推出“防疲劳”机制,规范引导司机工作时间,防止疲劳驾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