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热管理

搜索文档
飞龙股份(002536) - 002536飞龙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6:56
公司概况 - 公司始建于1952年,有70多年发展历史,是热管理系统方案解决的上市公司 [1] - 发展分两阶段,2017年前着力汽车热管理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开拓海外业务;2017年至今开拓非车领域客户和市场 [1]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上海、芜湖、内乡和西峡四个研发中心 [1][2] - 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出口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已批产国内外客户200余家,服务全球超300个工厂基地 [2] 投资者互动问题解答 原材料价格波动应对 - 密切关注价格走势,集中和招标采购,制定合理采购计划,低价时建库存,通过海外销售合同约束、新材料试验应用应对风险 [2] 涡壳产品市占率 - 2024年涡壳产品销量位居国内前列,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 [2] 电子泵系列产品客户 - 主要客户及建立联系的超120家,包括奇瑞、理想、广汽埃安等 [2] 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情况 - 每台新能源汽车大约需要2 - 5只电子水泵,主要用于电机、电控和电池 [2] 机器人领域进展 - 机器人零部件领域业务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会加大新能源热管理部件研发与生产,开拓民营领域新产品、新客户和新市场 [2] 美国关税影响及应对 - 2024年度对美国市场出口额约占收入的10%,现阶段对整体经营影响可控 [2] - 应对措施:加速客户谈判建关税分担机制;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调整产能布局;深化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3] 民用领域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竞争优势 - 先发优势:在民用领域深耕近10年,有超100个项目进行中,部分已量产 [3] - 客户优势:供货及建立联系的客户超70家,包括HP项目、申菱环境等 [3] - 应用场景拓展:应用于汽车、充电桩液冷等多个热管理相关领域 [3]
【2024年年报点评/银轮股份】2024Q4经营整体稳健,全球化发展持续推进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4-21 23:4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02亿元,同比增长15.28%,归母净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28.00% [2] - 20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34.97亿元,同比增长15.57%,环比增长14.51%,归母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6.40%,环比下降10.91% [2] - 2024Q4毛利率为20.24%,环比提升2.50个百分点,主要因2024Q3会计准则调整导致低基数 [3] - 2024Q4期间费用率为11.27%,环比提升1.68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环比大幅提升2.74个百分点至1.55% [3] - 2024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84亿元,信用减值损失0.46亿元,短期拖累利润 [3] 行业与下游表现 - 2024Q4国内重卡行业批发21.90万辆,环比增长22.69%,国内狭义新能源乘用车行业批发432.20万辆,环比增长33.85% [3] 核心竞争优势 - 研发:集中资源打造全球化研发体系,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方向 [6] - 产品:新能源热管理领域形成"1+4+N"全面布局,并提前布局工业及民用市场 [6] - 布局:国际化战略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建立属地化生产及技术服务平台 [6] - 客户:覆盖国际知名电动车企业、CATL、吉利和蔚小理等优质客户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0.70亿元、13.09亿元、15.6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8元、1.57元、1.88元 [7] - 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47倍、15.91倍、13.29倍 [7] - 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预测为155.46亿元、184.36亿元、213.8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39%、18.59%、15.97% [8]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36.51%、22.37%、19.72% [8] - 2025-2027年毛利率预测为20.73%、20.96%、21.24%,归母净利率为6.88%、7.10%、7.33% [8]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2024年流动资产114.94亿元,非流动资产68.69亿元,总资产183.62亿元 [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12.05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9.0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1.30亿元 [8] - 2025-2027年资本开支预测为13.86亿元、14.06亿元、14.01亿元 [8]
46页深度 | 银轮股份:热管理先行者,数字能源、机器人新领域加速拓展【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3-24 22:29
公司概况 - 银轮股份是国内热管理头部企业,换热器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国内第一,核心业务为乘用车、商用车及非道路、数字能源热管理板块,2023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9%/41%/6% [2] - 公司在北美、欧洲实现属地化生产,海外经营体盈利持续改善,2024H1北美经营体净利润1785.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31] - 2022-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目标明确,2023年已顺利完成,2025年考核目标为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0.5亿元,营业收入不低于150亿元 [36] 新能源热管理业务 - 新能源车热管理单车价值量达5850-7350元,较燃油车(2150-2450元)提升近3倍,主要因新增电池/电机电控热管理及热泵系统 [66] - 2027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市场空间将达1197亿元,2024-2027年复合增速18%,全球市场空间达1581亿元 [67] - 公司已获得北美著名汽车品牌6134.4万美元散热器订单、欧洲品牌3915万欧元电池冷却板订单等重大突破 [84] 数字能源业务 - 数字能源业务覆盖储能/数据中心/重卡超充三大领域,2027年市场空间预计分别达171/794/108亿元 [108] - 储能液冷渗透率持续提升,数据中心液冷技术PUE可降至1.1以下,重卡超充受益华为全液冷超充场站建设 [90][100][103] - 公司成立数字能源事业部,2023年该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6.3%,已配套ABB/格力/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 [21][76] 商用车及机器人布局 - 2025年商用车行业迎来替换周期,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突破9%,公司长期配套康明斯/戴姆勒等全球龙头 [6][76] - 人形机器人供应链与车端高度重合,公司新增AI数智产品部并获多项专利,卡位特斯拉引领的产业化机遇 [7][8] - 商用车业务基本盘稳固,2023年收入占比41%,新能源化带来增量机会,海外市场实现重点突破 [6][21]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15-2023年营业收入CAGR达19.1%,2023年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59.7%,净利率从2021年3.4%提升至2023年6.4% [38][41] - 研发费用率稳定在4%以上,2022-2023年新增专利292项(含国际专利22项),在欧美设立三大研发中心 [19][79] -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从2019年5.3%降至2023年2.6%,管理费用率从7.2%降至5.5%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