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改革

搜索文档
聚合优化 在地深耕 共建共享——南方报业全面启动系统性变革
南方农村报· 2025-07-04 12:01
系统性变革启动 - 公司推出20项改革计划及56条具体举措,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并强化用户服务 [1] - 未来三年将以南方日报、南方+、South为旗舰,聚合优化传播平台和新媒体IP,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传播阵地 [1] - 目标打造内容生产传播和全媒体人才"双一流"高水平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巩固广东传播主平台及大湾区外宣旗舰地位 [1] 平台与内容优化 - 坚持扎根广东、深耕湾区、辐射全国、联通世界的战略定位,突出四个维度改革(自我革命、用户服务驱动、体制机制改革、传播效果评价) [3] - 巩固"四个一体化"融合机制(内容生产、传播运营、技术支撑、经营统筹),强化精品内容生产 [4] - 旗下各媒体差异化定位:南方日报强化头版引导,南方杂志聚焦党建传播,南方网主攻政务新闻,南方农村报服务"三农",南方周末打造知识产品线,南方都市报深耕深度报道 [4] 新媒体矩阵升级 - 南方+客户端定位为广东传播主平台,强化民生服务 [4] - GDToday升级为South客户端,打造大湾区对外传播旗舰 [4] - 南都新闻与N视频合并为南都N视频客户端,提供民生类、年轻态内容 [4] - 首批推出15个融媒工作室及20个新媒体IP(如南方读+、观天下等),覆盖教育、健康、国际报道等领域 [5] 评论与舆情管理 - 构建"南方评论高地",整合24个视评栏目及评论IP(如粤海听风、方舟评论)聚焦社会热点 [5] - 联动南方+、南方网、南方都市报的辟谣栏目(如"捉谣记""AI破谣局"),构建广东网络辟谣主平台 [5] 区域化服务拓展 - 深耕"省市县镇村"五级区域,构建"线上全媒体+线下多场景"服务格局 [6] - 在医疗、教育等领域打造"+游广东""在+上课"等实用平台,连接政府与用户 [6] - 建设"粤政通"政民互动平台及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融入五级区域发展 [6] 技术驱动与开放生态 - 建强南方智媒云技术底座,推出南方AI智能体工具,打通三级融媒体资源 [7] - 运用AI创作沉浸式短视频及百部微短剧,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7] - 开放协同生产模式:专业记者+职业写手+AI写作,联合用户共建内容(如组建群组、兼职评论员队伍) [8]
德国大储市场重磅利好!2037年大型电池装机容量约为24GW
鑫椤储能· 2025-07-03 09:21
德国储能市场政策动态 - 自2026年起德国输电系统运营商将向电池储能系统支付惯性服务费用 为储能项目开辟新收入渠道 [2] - 惯性服务合同期限2-10年 采用固定价格机制 首次采购窗口定价细节将于2026年1月28日前公布 [2] - 提供四种差异化产品 按惯性响应方向(正向/负向)和可用性要求(基础30%/优质90%)区分 [2] - 定价机制考虑市场状况和技术发展 包含投资激励和降价因素以鼓励早期参与 [3] 电网费用改革 - 德国拟重构电网收费机制 考虑将网络建设成本分摊至电源侧 现行政策仅由终端用户承担 [5] - 改革方案包含固定费用/容量计价/动态网络费率等多种选项 储能设施当前享受费率豁免至2029年 [5] - 监管机构计划建立反映储能对电网成本贡献的新费率机制 不限制其参与电力市场活动 [5] 储能发展规划 - 德国计划2037年实现小型电池装机67GW/大型电池24GW 2045年目标分别提升至98-113GW和43-54GW [6] - 拟在电网规则中引入"储能与发电"强制比例 要求新能源电站配套建设最低容量储能系统 [6] - 气候目标实现需依赖高比例储能装机 电力系统灵活性被列为必要条件 [6] 重点储能项目进展 - Schoenergie 21MW/55MWh项目配套光伏电站 预计2025年10月投运 [8] - 道达尔能源221MW项目覆盖6站点 配套6.5GW海上风电开发 计划2026年完工 [8] - RWE集团220MW/235MWh项目中151MWh已於2024年投运 [8] - Neoen公司45MW/90MWh项目计划2026年上线 [8] 储能补贴政策 - 联邦层面提供低息贷款(年利率1%)和税收优惠(首年额外20%折旧) [9] - EEG法案对共址储能提供阶梯式电价补贴 按三种使用路径区分 [9] - 地方层面补贴力度差异明显 巴伐利亚州提供500-1000欧元/kWh补助 柏林标准为400欧元/kWh [9][10] - 多个州设立资本支出补助 比例从20%至40%不等 部分针对虚拟电厂参与给予额外激励 [10]
纪委书记谈监督丨统筹联动增强监督实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7-02 09:06
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 -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纪委监委通过整合监督力量、构建联动机制、强化系统施治增强基层监督实效 [1] - 对内优化内设机构改革和派驻机构集中办公 将更多力量向监督执纪执法一线倾斜 全区划分为四个协作区由纪检监察室牵头联动派驻机构与乡镇纪委 [1] - 对外构建"纪检监察+职能部门+村居监督力量"协同机制 协调审计机关及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专业力量 在村社区设立监督"前哨"由区纪委监委统一管理 [1] 监督体系贯通协同 - 深化纪检监察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贯通联动 建立线索移送、措施配合、成果共享机制 [2] - 强化"纪巡审"联动监督 纪检监察机关与审计机关建立"绿色通道" 综合考虑巡察间隔和审计频次提升联动质效 [2] - 与财政部门建立智慧化共享协作机制 打造"数据筛查预警—线索定向推送—精准核查处置"闭环模式 对公共资源交易、民生补贴等重点领域常态监测 [2] 系统治理长效机制 - 坚持标本兼治和"全周期管理"理念 加强典型个案剖析和类案分析 针对行业性突出问题强化部门联动施治和源头治理 [3] - 完善纪检监察建议提出、督办、反馈和回访监督机制 推进以案促改促治常态化 [3] - 开展"分层分类+精准施策"警示教育 联动区委宣传部、区妇联等部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 开展"家庭助廉"和廉洁文化"四进"活动 [3]
国常会: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快讯· 2025-06-27 19:19
科技创新政策 - 国常会强调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推动科技发展 [1] - 政策方向聚焦"补短板、锻长板",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1] - 巩固和提升优势领域领先地位,把握发展主动权 [1] 科技成果转化 -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1] - 目标是将科技成果切实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
为促改革谋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全国政协常委围绕“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协商议政
新华社· 2025-06-25 13:32
经济体制改革 - 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 加强竞争执法和合规引导 完善要素市场化体系建设 [1] -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1] 科技成果转化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技术转移体系 创新利益捆绑机制 精准对接供给需求 [2] - 探索定制化研发服务模式 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2] 财政与金融改革 - 规范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设置 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 [2] - 推动转移支付向财力薄弱地区倾斜 [2] - 创新"贷款+外部直投""投贷保担联动"等科创服务模式 [2] - 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保险和证券化"三位一体"机制 [2] 未来产业培育 - 对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等创新领域创新"风险分层定价"工具 [2] - 设立国家级科技创新风险补偿池 [2] 农业技术改革 -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管办分离 设立农技服务创业扶持基金 [3] - 建立农技服务保险制度 推行"农民点单 机构派单 专家接单"服务模式 [3] - 建设全国统一农技服务大数据平台 [3] 人才与就业 - 推动国有企业和公共部门就业资源向高校毕业生倾斜 [3] - 发挥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潜力 [3] - 调整学科专业设置 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育全过程 [3] 外贸与外资 - 吸引外资重点转向高端服务业 鼓励本土优势制造企业出海 [3] - 在重点国家设立多层次"海外商务服务中心" [3]
朱鹤新:外资近期买入境内股票有所增多
证券时报· 2025-06-18 13:19
外汇市场与人民币汇率 - 未来外汇市场将保持平稳运行 主要基于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国际收支基本平稳 市场韧性增强等因素 [2]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 今年以来对美元升值1.6% 对一篮子货币总体稳定 [3][8] 跨境投资与外资动向 - 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处于较高水平 近期买入境内股票有所增多 [3][8] - 将稳健拓展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 便利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 [5] 外汇管理政策改革 - 加强外汇管理改革创新 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4] - 推动银行外汇展业改革 优化事前调查 事中审核 事后监测的管理框架 [4] - 健全外汇管理政策评估机制和外汇生态评估机制 增强政策含金量 [4] 外汇领域开放与安全 - 建立健全更加便利 开放 安全 实惠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 [6] - 加强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管理 维护市场稳定和经济金融安全 [6] 绿色金融创新 - 开展绿色外债政策试点 鼓励企业借用外债用于绿色项目 [7]
5年1200万,国自然公布40岁以下青年科研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06-17 14:28
导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创新研究群体项目(B类),资助31个青年团队共1200万元,旨在培养科技新生力量。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设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B类)完成评审,在650个申请团队中, 31个 经过激烈角逐脱颖而出,获得 五年 1200万元 资助。评审专家普遍反映,这些优秀的青年团队展现出扎实的研究基础、前瞻的创新思维和明显的发展潜力,让大家看到了中国科 技的希望。 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把宝贵的科技资源投向最具创新活力的一线科研人员,在人才资助培养方面推出改革"组合拳",设立创新研究群 体项目(B类)就是重要举措。通过 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单设赛道 ,给予其早日承担重要项目的机会,鼓励他们挑大梁、担重任,推动早 日脱颖而出。为了确保改革成功,遴选出最优秀的青年团队,自然科学基金委在评审机制上做了许多创新。在团队组成上,要求1名学术带头 人和不超过3名参与者组队申请,使结构更加紧凑、合作更加紧密;在评审方式上,要求提问交流时间长于汇报时间,且学术带头人和参与者 均要 ...
王长田谈电影行业困境:成本上升快而片方收益低
第一财经· 2025-06-15 12:54
在上海举办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这几年其实非常大 的问题就是电影的成本上升太快。而我们的市场没有能力去消化,所以必须改革电影的生产机 制。"而对于电影行业的利益分配问题,王长田认为,要重新调整分配关系,让利益向制片方倾 斜。"我们的片方只能拿到100元票房中的38-39元,而去掉发行等成本之后,投资方和制作方拿到 大概33元。" ...
王长田谈电影行业困境:成本上升快而片方收益低
第一财经· 2025-06-15 12:53
在上海举办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表示,"这几年其实非常大 的问题就是电影的成本上升太快。而我们的市场没有能力去消化,所以必须改革电影的生产机 制。"而对于电影行业的利益分配问题,王长田认为,要重新调整分配关系,让利益向制片方倾 斜。"我们的片方只能拿到100元票房中的38-39元,而去掉发行等成本之后,投资方和制作方拿到 大概33元。" ...
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刘青松:探索教育科技人才 体制机制改革新路
深圳商报· 2025-06-15 00:52
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 - 国家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化推进,体现整体战略考量 [1] - 教育、人才与高科技发展构成相互依托的"三螺旋关系" [1] - 传统科教融合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需平衡专业知识与通识教育,培养科学知识与人生观兼备的人才 [2] - 需平衡知识宽度与深度,避免人才"窄化"或"书呆子"困境 [2] - 理想大学应培养学生宽广视野、持续学习精神、深入探究动力和扎实基础知识 [2] 产业界与大学知识融合 - 推动高科技企业(如华为、大疆)先进知识与大学知识体系贯通 [2] - 形成更强知识流,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