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大模型

搜索文档
超100款新品集中亮相!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8日北京启幕
环球网资讯· 2025-08-03 12:37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 [1] - 大会由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参展,带来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 [1] - 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主办,28家国际机构支持,国际机构数量创历史新高 [1] 行业现状与趋势 -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2/3,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持续突破 [3] - 中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跃居全球第三 [3] - 工业机器人应用覆盖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 [3] 大会活动与亮点 - 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400位顶尖科学家、企业家参与交流 [3] - 博览会设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3大展馆,汇聚ABB、库卡、埃斯顿等国内外企业前沿展品 [3] - 赛事包括共融机器人挑战赛等三大赛事,吸引全球10余国家6000余支赛队、10000余名选手竞技 [4] 人形机器人发展 - 中国人形机器人百人会成立,旨在研判技术趋势、汇聚资源资本,推动产业生态建设 [4] - 大会将展示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在工业制造、医疗护理、家庭服务等场景的创新成果 [5] 配套活动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步举办"E-Town机器人消费节",涵盖机器人购物体验、特色餐饮等4大消费场景 [5]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人形机器人整体水平处全球第一方阵
新浪财经· 2025-08-02 21:55
科技创新 - 中国人形机器人在运动性、灵巧性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整体水平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1] - 机器人大模型、智能协同控制、人机交互、多模态感知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 [1] - 通过AI控制算法的优化,国产机器人可实现毫秒级动作响应,稳定性、灵活性、连贯性持续提升 [1] 产业发展 -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由2015年的7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30.2万套,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1] -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 [1] 应用场景 - 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景,成为推动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1]
“小米系”具身智能大模型创企,完成新一轮亿级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7-18 01:56
小雨智造融资动态 - 公司完成约亿元A+轮融资,由滴滴领投、北京信产基金追加投资[3] - 累计完成4轮融资,包括2023年3月/6月种子轮/天使轮(小米集团、雅瑞资本等参与)、2024年11月A轮(北京国管和科大讯飞联合投资)[5] - 融资前股权结构显示北京国管为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9.8684%),小米集团持股0.7849%[5] - 滴滴成为继华为、腾讯、京东后2025年第四家入局具身智能领域的科技大厂[6] 公司背景与团队 - 成立于2023年1月,专注工业领域大模型机器人技术,开发"一脑多形"具身智能解决方案[10] - 创始人乔忠良为小米初创成员,主导MIUI 9-12开发;联创王文林曾任小米软件系统平台部总经理,主导"小米大脑"研发[11] - 核心团队来自小米、华为、微软等企业,具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智能硬件研发背景[11] 产品与技术 - 研发"Xiaoyu Brain"通用机器人大脑,具备自学习、自优化能力,提升工业任务执行效率[14] - 自主机器人大模型解决方案覆盖智能感知决策、高精度运控、动态实时闭环控制等模块[15] - 滴滴加入将强化大模型训练能力,提升"一脑多形"智能化水平[16] 商业化进展 - 与唐山松下合作开发智能焊接机器人,已获某重工企业100台订单[17] - 与重型机械、建筑结构领域龙头达成合作,覆盖航空航天、船舶制造场景,锁定10家"灯塔客户"[18] - 某国家级车企集团即将展开深度合作[1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2025年谷歌、OpenAI等国际大厂转向本体制造,国内蚂蚁、京东等跟进,美团领投多家企业(如自变量机器人数亿元A轮)[7] - 全球具身智能企业超200家,国内多同时涉及大模型与本体(如千寻智能),国外专注大模型企业更受资本青睐(如Physical Intelligence)[19] - 软件算法成为商业化关键壁垒,资本从投本体转向投具身智能大模型[20] - 软硬件一体全栈路线受推崇,智元机器人认为需同步迭代才能长期竞争[21] 行业延伸动态 - 小米系其他创业案例:阿米奥机器人(刘方创立)完成两轮融资,灵足时代科技(王勃等创立)获数千万天使轮[13] - 小鹏人形机器人Iron商业化进展领先,小米CyberOne(铁大)已淡出公众视野[13]
机器人产业跟踪系列2025第19期
2025-05-25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汽车、激光雷达、机器人大模型、机器人操作系统及相关软硬件技术 - **公司**: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金冠、福达、龙溪、豪能股份、赛力斯、美湖股份、龙盛智能、金盾科技、金阳股份、三联锻造、速腾聚创、禾赛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机器人产业链发展趋势 - 产业链重心从炒作新概念转向关注实际应用场景,如纺织、物流和康养机器人,T-box 产品需求增加,可加大布局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大票,关注金冠、福达、龙溪和豪能等新票[1][3][4] - 激光雷达成本大幅下降,成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机器人视觉感知标配传感器,应用普及,速腾聚创与库玛科技签大单,禾赛科技是小米 SU7 独家供应商[3][19][20] - 机器人大模型快速发展,海外大厂进展值得关注,Nvidia 开源开发工具将加快发展,数据和模型架构演变对机器人产品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至关重要[3][21] 各公司业务亮点及进展 - **赛力斯**:汽车业务问界 M8 上市 32 天大定订单超 8 万辆,预计销量有望突破 2 万辆,M9 稳态月销超 3 万台,新款 M7 预计第三季度上市;机器人业务持续推进,2023 年 12 月注册凤凰智能智创公司,2024 下半年密集招聘智能控制工程师,2025 年 3 月与北航成立北京赛航巨升智能公司,4 月底在港股提交 A1 报告[1][5][6] - **美湖股份**:2024 下半年起布局机器人领域,2025 年 3 月公告开展美湖制造西部生产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 7 亿,一期 2 亿,位于重庆,预计 2025 年底投产,谐波减速器年产能规划 20 万套[1][8] - **豪能股份**:机器人零部件业务客户包括 TL one、赛力斯、小米等,涉及多种类型,一季度业绩超预期达 1 亿元,全年业绩预期超 4.2 亿元,在璧山区投资 10 亿建基地[1][9][10] - **龙盛智能**:在灵巧手和谐波减速器领域发力,谐波减速器通过 TR one 测试样品,第二代灵巧手可能由其提供,正开发第三代灵巧手[11] - **金盾科技**:传统主业优秀,机器人领域涵盖行星减速器等多产品,与北美客户和国内人形机器人厂商对接,包括小米[12] - **金阳股份**:完成股东整合后将与小米在国华深度合作,涉及谐波执行机构及核心零部件总成,6 月有股权落实和实体生产产线到位看点,此前做电池结构件产品,正扩展业务范围[13][14][16] - **三联锻造**:专注金属合金件锻造,服务汽车行业,预计 2025 年收入同比增长 20%,已向机器人本体公司送样行星减速器,计划 6 月向海外大客户送样丝杠,自制锻造设备领先[17][18] - **速腾聚创**:与库玛科技签订未来三年交付 120 万台带激光雷达割草机器人合同,预计收入至少 20 亿,将提升整体收入和巩固市场地位[20][24] - **禾赛科技**:是小米 SU7 独家供应商,需求端明确,合作将推动业务增长,增强市场竞争力[20][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本周五机器人板块整体表现较好,扭转前几天悲观情绪,催化因素一是赛力斯机器人内部有序推进并与业内公司进行大模型领域合作,二是区块链领域新预期,国内 Tier 1 厂商可能扩展部件制造,机器人价值量可能翻倍[2] - 市场对机器人操作系统及相关软硬件技术关注度增加,但因标的受限,人们在寻找潜在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科技领域机器人发展速度快[23]
人形机器人产业更新:智元机器人及其产业链梳理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人行业 - **公司**:志愿(智源机器人)、恒宫精密、比亚迪、软通、上级、复林精工、东阳光、沃隆电区、科大讯飞、沙海灵感、蓝丝科技、领域制造、博众金工、奥比众光、颗粒传感、均胜电子、东华测试、华一科技、天准科技、绿迪协波、布科股份、军胜智能、三花、大业、河川、金眼、超捷股份、金阳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 行业处于加速前夕,各环节竞争激烈,产业链节奏受特斯拉影响 [1] - 大模型与机器人结合程度将加深,今年结合速度可能加快,如Helix出现后产业在该方面有进展 [2][3] - 产业链各组件价格将下降,从几千元可能降至几百甚至几十元 [3] - **志愿(智源机器人)情况** - **模型发布**:可能发布首个通用的巨声奇缩模型“志愿起源大模型”,具有基于VLM和MOE架构、适合数据稀缺领域、一脑多行、采讯推一体化、持续进化和人类视频学习能力等特点 [4][5] - **仿真框架发布**:2月25日发布大型机器人仿真框架AGI Bot,具有高保真模拟、全自动生成、海量数据开源等特点,访问数据集丰富,未来会进一步开放 [6][8] - **产业链标的合作情况** - **合作持股**:恒宫精密、比亚迪、软通、上级参股;复林精工、东阳光成立合资公司;沃隆电区、科大讯飞、沙海灵感战略合作 [9][10] - **供应链**:代工环节有蓝丝科技、领域制造、博众金工;传感系统有奥比众光、颗粒传感、均胜电子、东华测试、华一科技;控制系统有天准科技;执行系统有绿迪协波等多家公司 [10][11][12] - **公司特点与发展成果** - 高举高打、全战布局,全产业链覆盖,有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 [12] - 今年1月累计下线1000台机器人,今年整体量将达数千台 [13][15] - 提出巨神智能G1 - G5引进路线和全站人形机器人四域革新,并在四域做了布局,提出巨型智能大脑框架 [16][17] - **三次开源情况** - 第一次:2024年9月开源AMD RT中间件,受欢迎,上线首月STAR总数超850个,总复数超120个 [18] - 第二次:整机开源(0cxc全站开源) - 第三次:2024年2月30号发布百万条真机数据解开源项目AGI Bot World,2月25号开源仿真数据 [19] - **机器人大模型数据使用路径** - 特斯拉路径靠真实场景采集,耗时耗力,Helix出现后可用少量数据支持训练,国内厂商后续在该方面的发展值得关注 [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五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升至1135%,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好 [4] - 志愿灵犀系列核心组件套件一套总价约五万四千八百元,可在官网购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