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

搜索文档
立白集团董事长陈泽滨:民营经济促进法让我们更加坚定做百年企业的信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7 10:10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1] - 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保障市场准入、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等权益 [2] - 强调"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原则,消除不合理限制,增强企业竞争信心 [2] 公司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依托公平市场环境突破外资技术壁垒,解决"卡脖子"难题 [2] - 公司推进"数智化+绿色化+全球化"三轮驱动战略,年研发投入超销售收入3% [4] - 行业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精细化,对产品功效、环保等要求提升 [7]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自2015年布局数字化转型,深耕绿色化发展 [3] - 公司拥有行业唯一的中国轻工业绿色洗涤用品重点实验室,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7] - 推出"日化智云"平台,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 [8]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提出净零目标,加大绿色科技投入,打造绿色全产业链 [4] - 以浓缩可降解理念贯穿产品全周期,引领行业向生态优先转型 [4] 品牌出海与国际布局 - 加速国际化布局,深度调研各国需求,促进品牌文化与当地文化交融 [5] - 强化全球化运营,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助力民族品牌站稳国际市场 [5] 自主创新与差异化发展 - 公司通过多品类多品牌发展、科技创新驱动产品革新实现差异化 [8] - 精准差异化抢占细分赛道,绿色化引领行业可持续标准 [8] - 发布"日化智云"平台,提升产业协同效率,优化品牌结构 [8]
第三十三期山东干部讲堂开讲
大众日报· 2025-07-05 08:22
民营经济促进法 -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兆前深入阐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背景、基本原则和重大意义 [2] - 系统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并提出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建议 [2] - 报告具有理论指导性、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 [3] 民营经济发展方向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部署 [2] - 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目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原则 [3] - 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3] 政策落实机制 - 完善企业诉求闭环解决和惠企政策落实工作机制 [3] - 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 - 加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 [3] 实施保障措施 - 加快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 [3] - 着力提高民营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3] -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3]
菏泽鹿鸣宴技术开发中心董事长刘学仁: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 企业研发创新更安心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17:16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作为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该法对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 法律明确规定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和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 [1] - 法律实施后 民营企业将获得更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机会 金融机构也将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并降低融资成本 [2] 菏泽鹿鸣宴技术开发中心发展 - 公司董事长刘学仁专注于药食同源食品研发 已取得多项专利技术 但此前因缺乏法律保障面临技术被滥用风险 [1] - 公司创新性地融合中草药泡制 药膳异味抵消等技术 研发出能有效去除梅花鹿肉草膻味的中草药配方和低温异味消除技术 [1] - 随着法律实施 公司将更加积极地研发药食同源食品 为大健康产业做出贡献 [1] 药食同源食品行业前景 -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提升 药食同源食品凭借天然 安全的特性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 [1] - 该行业被视为大健康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为民营企业参与该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 行业将受益于法律保障的公平竞争环境和融资支持 有望实现更快发展 [2]
★促制度闭环、强执法威慑 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实现良法善治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施行 旨在激励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大胆发展 [1] - 法律涵盖公平竞争 投融资 规范经营 权益保护等多个领域 需与《公司法》《反垄断法》《民法典》等专门法律衔接形成制度闭环 [2] - 当前存在与《商业银行法》等部分法律不完全协同的模糊地带 如小微企业差异化监管政策需明确操作标准 [2] 法律衔接与修订 - 需修订《反垄断法》以明确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设置的"变相垄断"类型 修订《证券法》引入适应民企融资特征的注册与豁免机制 [3] - 结合《民法典》《行政诉讼法》出台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司法解释 明确财产征收 行政处罚与民营财产权的边界 [3] - 法律第三十八条要求民企组织形式与《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协调 需形成制度闭环 [1] 配套政策推进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已出台 为民营企业破除隐性壁垒 提供公平竞争环境 [3] - 国家发改委正完善民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支持民企在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布局 [4] - 需动态修订交通运输 能源等重点领域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清理隐性准入壁垒 [4] 执法与司法强化 - 法律要求规范异地执法行为 但缺乏实施细则和惩戒措施 需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补充修订强化 [5] - 第八章法律责任未细化具体形式 需通过司法实践增强威慑力 如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 [5] - 专家建议设立统一"涉企行政执法投诉与反馈平台" 实行限时处理与结果反馈机制 [5] - 需出台实施条例细化监督程序 申诉渠道 追责机制 并制定典型案例指引 [6]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谈民营经济促进法:民企要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创新动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5:53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确立了民营企业的平等地位 [3] - 该法系统破解民营企业面临的痛点问题 如政策预期不确定性 市场准入隐性壁垒 创新成果保护不足等 [3] - 法律从"政策宣示"迈向"法治护航" 体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真重视 真支持的态度 [3] 名创优品的发展战略 - 公司提出"兴趣消费"理念和"中国供应链+全球IP"战略 依赖持续的产品研发与品牌建设投入 [3] - 公司在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 法律提供的海外权益保护和统一市场准入机制为其全球化发展提供支持 [3] - 公司强调应"卷品质 卷创新 不卷价格" 用颠覆性思维创造新需求 开启品质零售新时代 [5] 行业竞争环境变化 - 法律通过制度设计为反内卷提供保障 强调"公平竞争"原则 要求预防和制止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5] - 法律将科技创新作为反内卷关键路径 通过政策倾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提供差异化发展空间 [5] - 行业应避免传统领域同质化竞争 企业需要回归零售本质 服务消费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 [5]
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谈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利于更好稳定民营企业家发展预期
中国经济网· 2025-07-01 14:53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意义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具有里程碑意义[1] - 法律从公平竞争、科技创新、投融资支持等六大方面完善制度,直击民营经济发展痛点[1] - 法律为民营企业提供系统性法律制度支撑,增强企业家法治信心和安全感[1][2] 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 - 民营经济贡献全国90%以上企业数量和80%以上城镇就业[1] -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的主力军[1] -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1] 法律对民营企业的具体支持 - 法律设专章强化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增强制度刚性和权威性[2] - 支持民营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投资创业[2][3] - 鼓励民营企业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2][3] - 支持民营企业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在海外合规开展投资经营活动[2][3] 传化集团的实践案例 - 传化集团正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3] - 巩固化学化工、智能物流等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3] - 从"市场出海"向"战略出海"升级,推动全球一体化布局[3]
民营经济人士谈民营经济促进法: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中国新闻网· 2025-07-01 12:09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环境,使民营企业能够与央企、国企在同一舞台上竞争,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2] - 法律通过固定和完善政策,为民营企业创造稳定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减少政策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 [2] - 法律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确定性,使民营企业家能够放开手脚专注于解决发展问题 [3] 对科技企业的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措施,包括研发资金补助和税收优惠,减轻科技企业研发投入负担 [1] - 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科技企业提供坚实后盾,使其更放心进行技术研发并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1] - 小鹏汽车将AI辅助驾驶作为全球市场核心竞争优势,法律的支持有助于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取得新成就 [1] 对建筑装饰行业的影响 - 金螳螂作为建筑装饰行业佼佼者,已享受到民营经济促进法带来的实际利好,如项目回款速度加快 [2] - 法律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竞合"方式与同行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优化行业生态 [2] - 企业需坚持长期主义,做专而精,以实现长期稳定发展 [2] 对灵活就业服务行业的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民营企业规范经营,云账户作为灵活就业服务企业,将坚持合规发展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3] - 云账户为超过1.1亿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服务,法律有助于推动厘清新业态合规边界 [3] - 合规经营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就业和收入,是企业发展的底线 [3]
安永黄寅:制度性“刚性保障”护航民企行稳致远|新粤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22:3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我国首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提供制度性"刚性保障" 明确市场准入公平对待民营企业 [2] - 围绕科技创新全方位赋能 支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降低创新门槛 [2] - 覆盖政策制定 服务保障 合规管理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包括政企沟通 人才服务 合规管理等维度 [2] 民营企业战略调整方向 - 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对接科研机构申请技术合作 借助AI 大数据 区块链提升"含新量" [3] - 善用政策化解资金难题 申请专项信贷支持 关注政府融资担保项目和创新绿色金融工具 [3] - 优化内部管理与合规经营 完善治理结构 提升决策 资金管理 风险防范科学化水平 [3] - 拥抱可持续发展 将ESG融入战略规划 通过低碳和循环经济实践增强长期韧性 [4] 市场准入环境改善 - 规定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禁止歧视性条款和隐性壁垒 [5] - 不同地区政策执行不一致问题仍存在 影响民营企业享受政策优惠的整体效果 [5] 民营经济发展历程 - 2005年国务院意见奠定民营经济平等地位 后续"民间投资36条" "民营企业28条" "民营经济31条"等政策持续释放红利 [6] - 高端制造 新能源等行业快速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民营企业开辟新蓝海 [6] - 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 民企积极参与"丝路电商"和"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7] 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 - 出海进入3 0阶段 从单兵作战转向产业链整体出海 对全球化战略布局要求更高 [8] - 专业服务机构需提供战略规划 市场进入 合规管理 财税尽职调查等综合化国际化服务 [9]
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刘伟: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民企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经济网· 2025-06-30 10:48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智慧交通行业的影响 -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施行 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具有里程碑意义 [1] - 法律明确支持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创新 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发展 增强了企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的信心 [1] - 法律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改造 特别是在AI 大数据等技术应用领域 将加速智慧交通技术发展 [1] - 政策消除招投标中的隐性壁垒 提升民营企业市场参与度 数据要素开放共享条款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问题 [2] 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公司在上海建成全球首个超大城市数字孪生系统 覆盖1 9万公里道路 日均监测400多万辆车 部分道路高峰通行效率提升18% [3] - 行业面临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障碍 基础设施改造和技术标准不统一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等挑战 初期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 [3] - 建议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如企业债券发行吸引社会资本 推动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 [3] 公司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将加大在人工智能 大模型 工业控制 大数据等领域研发力度 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 [4] - 公司计划在智能硬件 数据平台 城市基建等领域协同创新 提升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市场竞争力 [4] - 公司希望发挥"链主"作用 促进政府 产业链企业 科研院所深度合作 推动技术与各行业融合创新 [5]
中小企业多项指标回升向好,工信部明确下一步政策举措
第一财经· 2025-06-29 14:34
中小企业经济表现 - 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 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8个保持增长 [3] - 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达32.6万亿元 计算机及通信电子设备、电气机械等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4] - 5月中小企业出口指数为50.7% 连续1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5] - 5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9.5 较4月上升0.3点 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趋势 [6]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已培育数字化服务商3500余家 打造"小快轻准"技术产品1万余项 支持超4万家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 [6] - 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超60万家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 [9] - 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初创企业加速技术研发 [11] 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 - 17个部门推出73项惠企服务举措 覆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等5个方面 [12] - 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 40余家产业链链主企业与中小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13][15] - 发布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 组织出海服务专项行动 [14] 发展战略方向 - 推动中小企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建设特色产业集群 [2][11] - 加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12] - 消除制度性壁垒、完善市场准入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优化公平竞争环境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