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补贴

搜索文档
Trump's Bill Would End EV Subsidies: Is Rivian in Trouble?
The Motley Fool· 2025-06-15 04:05
公司发展计划 - Rivian Automotive计划从2026年初开始生产三款价格低于5万美元的新款平价电动汽车,这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1] - 公司当前两款豪华车型定价在7万至10万美元之间,与特斯拉早期推出Model S和Model X的策略相似[4] - Rivian拥有47亿美元现金储备,并与大众集团达成可能带来数十亿美元额外资金的合作协议,为平价车型量产提供资金保障[4] 行业竞争格局 - 北美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尚未推出平价电动车型,Lucid Group等竞争对手现金储备不足20亿美元,面临更大资金压力[8] - Rivian在平价车型开发进度上领先Lucid,更有可能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9] - 特斯拉通过Model 3和Model Y两款平价车型实现销售爆发,这两款车型目前占特斯拉汽车总销量90%以上[1] 政策影响分析 - 特朗普提出的取消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法案可能使电动车价格上涨4000-7500美元,短期内抑制需求[2][7] - 税收抵免取消可能削弱Lucid等资金紧张竞争对手的发展能力,长期或为Rivian创造更大市场份额[10] - Rivian部分依赖汽车监管积分实现毛利率转正,但这些积分主要来自加州等州级项目,短期内被取消风险较低[7] 财务与运营前景 - Rivian已实现毛利率为正,财务状况优于Lucid等竞争对手[9] - 平价车型推出将显著扩大潜在客户群体至数千万消费者,并改善运营杠杆和利润率[3][4] - 即使取消税收抵免,Rivian仍有足够资金实现增长目标,预计销售增长不受政策变化影响[5]
蔚来李斌,2025年最惨的人?
商业洞察· 2025-06-14 15:46
核心观点 -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经历多次创业起伏,从易车网成功到蔚来汽车面临巨额亏损和质疑,再到合肥政府注资挽救,目前正通过组织变革和品牌多元化寻求突破 [5][6][54][57][62][66] - 新能源汽车行业受政策影响显著,2019年补贴退坡导致行业销量下滑4%,引发行业洗牌 [38] - 蔚来采取高举高打策略,定价对标豪华品牌,但高研发投入和换电模式导致持续亏损,2024年平均每卖一辆车净亏10.09万元 [30][57][63] - 2025年公司启动全面变革,包括管理模式调整、换电站投资回报优化、推出中低端子品牌,目标实现季度盈利 [58][60][63][66] 李斌创业历程 - 1990年代北大期间创立南极科技,月收入达数十万元,后参与当当网初创但因股权结构退出 [13] - 2000年创立易车网,2010年纽交所上市时市值5亿美元,个人持股20%实现财务自由 [16][18][19] - 2014年押注1.5亿美元个人资产创立蔚来汽车,获马化腾、刘强东等投资,刘强东10秒决策投资 [24][27][28] 蔚来经营表现 - 2019年Q2单季亏损32.85亿元,平均每车亏损92.5万元,股价濒临1美元退市红线 [39][43] - 2020年获合肥70亿元注资和104亿元银行授信,当年销量增长112.6%至4.37万辆,营收162.6亿元 [54][55]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亏损68.91亿元,资产负债率达92.55%,销量4.2万辆落后于小鹏(9.4万)、理想(9.3万) [6][58] - 2024年亏损224亿元,单车收入26.24万元但净亏10.09万元,同期理想已实现80亿元净利润 [63] 战略调整 - 推出乐道(20万区间)和萤火虫(10万区间)子品牌,与主品牌(30万+)形成价格矩阵 [63][65] - 2025年计划推出9款新车,Q3发布乐道L90,Q4目标月销5万辆(蔚来2.5万+乐道2.5万) [66] - 换电站建设改由区域销售团队基于ROI决策,要求各部门精确计算工时和产出 [59][60][61] - 李斌预测Q2销量环比增长70%以上,目标2025年Q4实现盈利 [67]
特斯拉,大跌!一夜蒸发一个比亚迪
第一财经· 2025-06-06 13:26
特斯拉股价大跌 - 美东时间6月5日特斯拉股价单日收跌14 26%至284 7美元/股 市值蒸发超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万亿元) [1] - 此次暴跌与马斯克和特朗普公开骂架及"大而美"法案通过有关 [1] - 2025年3月10日曾因"抵制特斯拉"运动导致股价单日跌超15% [5] "大而美"法案影响 - 法案将逐步取消电动汽车补贴 7500美元新车税收抵免2026年取消 4000美元二手电动车抵免2024年底取消 [2] - 摩根大通分析显示 取消税收抵免将导致特斯拉2025年利润损失12亿美元(占2024年EBIT 19%) [4] - 若加州零排放车辆积分销售计划终止 可能再造成20亿美元利润损失 [4] 特斯拉销量下滑 - 2025年一季度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13%至33 67万辆 创2022年Q2以来最低 [4] - Model 3/Y交付量同比下降12%至32 38万辆 [4] - 中国5月批发销量61662辆 同比下降15%且连续8个月下滑 [4] - 欧洲市场5月销量全面暴跌:英国-45% 德国-36 2% 法国-67% 意大利-20 32% [4] 马斯克与特朗普关系影响 - 2024年11月特朗普当选时 特斯拉股价单日大涨14 75%至288 53美元/股 [5] - 近期两人公开决裂导致市场担忧 马斯克称"没有我特朗普会输掉选举" 特朗普威胁取消政府补贴 [2][5]
马斯克特朗普撕掉万亿
36氪· 2025-06-06 12:13
终于,马斯克和特朗普撕破脸了。 骂战持续升级,多家外国大媒体甚至开了专门的页面,实时更新战况: 从电动车补贴政策、SpaceX和美国政府的合约,到特朗普赢下大选到底是不是拜赐于马斯克的帮助,再到特朗普嘲笑 马斯克几天前的诡异黑眼圈、马斯克暗示特朗普和爱泼斯坦案(所谓"萝莉岛"事件)有关联……两个人的口水仗越打 越激烈,也越来越泛化。 激烈到就连马斯克的孩子妈之一、作家阿什利·圣克莱尔 (Ashley St. Clair) 都喊话特朗普:如果你需要分手建议,请给 我打电话! 而利益相关人士,尤其是政治人士纷纷开始站队,或对马斯克的激烈言论耸耸肩、表示可以理解,或像是终于挣脱了 束缚,对马斯克极尽批评之能事。 纷纷扰扰之间,最惨的还是特斯拉。 战局激烈到就连一向爱"搞事情"的说唱巨星坎耶·韦斯特(人称侃爷)都出来拉架,说兄弟们不要再打了,拥抱一下 吧! 刚刚看到CEO回归公司日常管理的曙光,特斯拉就因为这场骂战股价大跌,市值暴跌1500亿美元,创下2020年疫情以 来的纪录。 A 这一切都发生在几个小时内。 导火索是马斯克在X(前推特)发布的一条信息:"对不起,我实在受不了了。这项规模庞大、荒唐可笑、夹带私货的 ...
马斯克和特朗普彻底撕破脸,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一个比亚迪
第一财经· 2025-06-06 12:09
消息面上,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公开决裂,以及"大而美"法案将带来的电动汽车补贴削减预期,都可能对 特斯拉接下来的发展带来直接影响。 美东时间2025年5月22日,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大而美"减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以215票对214 票的微弱优势得以通过。特朗普称这是"让美国再伟大"议程的重大胜利,但该法案却遭到了马斯克的强 烈反对。 两个男人的"恩仇录"。 昨夜,与特斯拉CEO马斯克与特朗普公开骂架同时发生的,还有特斯拉(TSLA.US)股价的大跌。 继在今年3月10日经历"黑色星期一"后,美东时间6月5日,特斯拉股价遭遇了"黑色星期四",当日收跌 14.26%,报284.7美元/股。这一夜,特斯拉总市值蒸发了超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万亿元),这相 当于比亚迪的A股总市值。 摩根大通分析师Ryan Brinkman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大而美"法案以及其他拟议中的立法(包括取缔加 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会威胁到特斯拉2025年超过一半的利润。Brinkman解释道,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 约占特斯拉2024年息税前利润的19%,其取消将带来12亿美元的利润损失风险。终止加州零排放 ...
跌怕了?马斯克暗示:愿意和解
观察者网· 2025-06-06 11:01
当地时间6月5日,在马斯克批评"大而美"法案的攻击的第三天,特朗普也下场对线,双方骂战持续升 级,"昔日盟友"关系彻底破裂。当日晚间,马斯克透露出愿意和解的态度。 当地时间5日晚,美国亿万富翁对冲基金经理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在X网站呼吁称:"我支持特 朗普和马斯克,他俩应该为了我们伟大国家的利益和解。我们团结起来的力量远大于分裂的时候。" 马斯克随即在下方回复:"你说得没错。" 随后,马斯克在X发文回击称:"如果没有我,特朗普就会输掉大选,民主党将控制众议院,共和党将 在参议院以51比49的票数险胜。真是忘恩负义。" 这一言论似乎进一步惹怒了特朗普,两人随后在各自的社交媒体平台上隔空"对骂"。 在"真实社交"平台,特朗普连发三文痛批马斯克,"埃隆'已磨损殆尽'(wearing thin),所以我让他卷 铺盖走人,我取消了强制要求所有人购买他明知大家都不想买的电动汽车的法令(而这件事他已经提前 几个月就知道了),他就开始发疯。"他还威胁将终止马斯克的政府补贴与合同。 马斯克则在没有提供证据的情况下称,特朗普的名字"在爱泼斯坦的档案中",并说这才是相关档案尚未 公开的"真正原因"。他也抨击了特朗 ...
马斯克回应:“随便”你砍电车补贴 法案我一次都没见过
快讯· 2025-06-06 00:40
金十数据6月6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今日表示,他对马斯克感到失望,并称马斯克对法案非常了解,其 之所以感到不满,纯粹是因为电动车强制销售规定被取消。对此,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回应: "随 便"(特朗普政府)在草案中保留削减电动汽车和光伏激励措施的条款,但(他们)却对石油和天然气 补贴分毫未动(这太不公平!)。而且这项法案从来没有给我看过一次,它是在深夜被迅速通过的,国 会几乎没有人能读懂它!纵览整个文明历史,不存在"既大又漂亮"的立法。要么搞一个"大而丑"的法 案,要么搞一个"瘦而美"法案,而后者才是出路。 马斯克回应:"随便"你砍电车补贴 法案我一次都没见过 ...
特斯拉欧洲市场遭遇“寒冬”:4月新车注册量同比腰斩
环球网· 2025-05-28 09:51
特斯拉欧洲市场表现 - 4月新车注册量仅为5475辆 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2.6% 创近两年单月销量最大跌幅 [1] - 前四个月累计注册量同比下滑约46% 市场表现持续低迷 [1] 销量下滑原因分析 - 欧洲本土电动汽车品牌加速崛起 宝马 大众 Stellantis等传统车企推出高性价比车型抢占市场份额 [3] - 供应链瓶颈与交付延迟问题未完全缓解 柏林超级工厂产能爬坡速度低于市场预期 [3] - 消费者对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个人言论及行为不满 争议性表态及X平台内容审核政策调整引发品牌价值观质疑 [3] - 欧洲市场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调整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均衡带来挑战 [3] 应对措施及市场前景 - 公司通过降价策略试图刺激需求 但效果尚未显现 [3] - 若无法短期内修复品牌形象并提升产能弹性 欧洲市场份额或面临进一步压缩 [3]
正视汽车价格战
第一财经· 2025-05-27 23:51
汽车行业价格战分析 - 比亚迪启动"6·18"限时促销活动,涉及数十款车型,最高补贴达5.3万元,并连续3个月开展限时补贴活动,覆盖车型从10款非智驾扩展至22款智驾车型 [1] - 吉利、上汽等车企跟进降价,汽车价格战再度升级 [1] - 资本市场反应消极,26、27日汽车股承压收绿 [2] 价格战的行业意义 - 价格战反映中国汽车行业发达程度和活跃水平,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3] - 历史案例表明价格战能促进行业增长,如本世纪初中国家电行业通过价格战实现崛起 [3] - 价格战加速行业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突破 [3]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成熟,政策扶持或可退出,价格战表明企业无需依赖公共政策激励 [4] - 建议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和优惠政策,如购置税减免、以旧换新补贴等 [4]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具备国际竞争优势,比亚迪等车企成为全球市场重要玩家 [5] 汽车商业生态变革 - 汽车消费从商品买卖转向可持续服务,成为移动多场景消费堡垒 [5] - 新能源车智驾趋势推动功能丰富化,衍生消费场景拉长,服务成为核心价值 [5] - 未来商业运营模式将从商品销售转向服务满足,可能出现"买服务送汽车"新模式 [5] 价格战的未来展望 - 价格战承载行业与时俱进、求生谋变的内容,需警惕恶性竞争但非全盘否定 [6] - 市场本质是破坏性创新,需明辨价格战是否侵害其他主体权益或具有创造性 [6] - 公正合法的竞争是行业壮大的必经之路,应拥抱变化并包容市场竞争 [6]
一财社论:正视汽车价格战
第一财经· 2025-05-27 22:15
应该如何看待这次价格战? 价格战能在中国汽车行业频繁打响,这本身就反映出近年来中国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上的巨大进步, 证明了中国汽车行业的发达程度和活跃水平。 不论是中国行业发展史,还是世界经济发展史,都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佐证了价格战聚敛的是行业核 心竞争力。如本世纪初中国家电行业频繁启动的价格战,用事实说明了,企业竞争力,行业向上的增长 力,都是靠公平竞争的价格战打出来的。当年的价格战没有影响中国家电行业的蒸蒸日上,反而造就了 中国制造的一次崛起。 我们当然要警惕价格战发展到"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地步,但并非所有的价格战都是"内卷式"竞争。 汽车市场再次刮起了价格战。 23日比亚迪宣布启动"6·18"限时促销活动,数十款车型在促销之列,最高补贴达5.3万元。3月底以来、 比亚迪连续3个月开展限时"一口价"或者限时补贴活动,通过厂家补贴、现金补贴等方式降价,涉及车 型从10款非智驾车型延展至22款智驾车型。26日吉利、上汽的部分车型开始跟进,汽车价格战再度硝烟 四起。 面对车企价格战重启,资本市场上26、27日两日汽车股承压收绿。 因此,有关部门可以明确,价格战与国家补贴不能鱼与熊掌兼得,打价格战就不应享受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