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经济
搜索文档
广西“宝藏凉县”玩转“清凉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09:00
避暑旅游市场趋势 - 行业推动避暑旅游从“躲清凉”向“玩清凉”转变,通过丰富业态点燃“避暑经济” [1] - 行业通过全方位挖掘、多角度创新、多场景呈现,持续打造特色避暑产品,推动“避暑经济”高质量发展 [5] 乐业县旅游发展 - 作为广西海拔最高县城,夏季平均气温稳定在20℃至22℃,近两月大石围天坑群景区接待游客1.81万人次,悬崖帐篷营地入住率超70% [1] - 公司以大石围天坑群为核心,结合地质奇观与休闲避暑,开发高山露营、森林徒步、夜览星河等生态避暑项目 [1] 金秀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 - 地区森林覆盖率超82%,夏季均温21℃左右,将文旅与康养产业融合,打造瑶医药康养避暑旅游新体验 [1] - 瑶医药特色康养中心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瑶药种植与避暑康养等多业态协同发展 [1] 南丹县旅游发展 - 公司7月将音乐会搬进天然洞穴,吸引上万游客,特色项目有效提升景区游客首游率和复游率 [2] - 地区将避暑与研学、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开发森林康养、洞穴音乐会等特色产品 [2] 资源县旅游发展 - 地区夏季均温不超23℃,6月至7月接待游客129.5万人次,通过“高山避暑+亲水漂流+乡村体验”多维布局推动“凉资源”向“热经济”转化 [2] - 公司将继续深化业态创新,打造华南知名避暑目的地 [2] 靖西市旅游发展 - 地区以山水为文章,主打通灵大峡谷纳凉、古龙山漂流等品牌,下一步将引入观瀑宿集、瀑布咖啡等业态推动避暑旅游提档升级 [3] 融水苗族自治县旅游发展 - 地区元宝山、贝江一带的“果冻水”成为热门打卡地,上半年接待游客469.09万人次,推出划竹排、漂流、叠瀑抓鱼等避暑项目 [5] - 公司下一步将打造“果冻水”IP,构建以贝江亲水走廊、元宝山森林圈、苗寨文化圈、梯田云海圈为核心的避暑旅游网络 [5]
消费新观察丨“凉资源”催热避暑“热经济”
央广网· 2025-08-17 20:48
三亚暑期旅游经济 - 三亚利用滨海资源、山林秘境和低空飞行等新兴业态将凉资源转化为热引擎 绘制清凉经济火热图景 [1] - 塔赫跳伞基地因低纬度、长日照时间和每千米海拔降温6摄氏度的气候优势 成为低空旅游热门项目 [3] - 暑期跳伞客单量明显增加 每位游客平均带动4-5倍客群前往三亚 [3] 旅游消费新业态 - 游客除跳伞外还计划体验潜水等上天下海项目 反映多元化旅游需求增长 [3] - 后海村冲浪项目受到游客青睐 海风自带清凉属性带来舒适体感 [5] - 海棠区推出"清凉一夏 暑趣棠游"活动 通过实体旅行护照串联旅游文化企业和餐饮业态 [5] 政府产业支持 - 海南省发放4000万元夏季清凉补贴 覆盖7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 [6] - 以"上山、下海、入馆、悦文"四大主题开展全方位推广 开启高品质文旅供给新模式 [6] - 文旅部门推动高端酒店推出特色清凉活动 结合夜间海风与表演提升游客体验 [5]
清凉经济正当“夏” “绿水青山”释放文旅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8-17 17:24
贵州避暑旅游 - 贵州毕节百里杜鹃管理区桥头社区凭借平均海拔1600多米和夏季平均气温19℃的宜人气候成为避暑旅游热门选择[1] - 当地将停车场临时调整为房车露营地,配备标准化车位及水电补给等配套服务,已接待700辆房车[3] -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吸引中小学生开展喀斯特地貌探索和生物多样性学习活动[5] 福建寿宁乡村旅游 - 寿宁县韶托村通过生态修复和水系治理重现水清岸绿生态,盘活绿色资源发展避暑游[6] - 小托水库环湖滨水步道与森林栈道建成后,湖光山色吸引大量游客[8][10] - 废弃水库管理房改造为咖啡厅,荒塘打造露营区,引入垂钓等业态,今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12] 江苏太仓荷花经济 - 太仓双凤镇勤力村300亩荷塘进入采挖旺季,藕农单日采收量达1500斤[13][15] - 民宿推出荷花宴,以嫩藕、鲜莲子等为食材开发创意菜品[17] - 荷花主题咖啡馆和夜市带动消费,农产品每亩增收2000元,年集体收入达120万元[19][20][22]
暑期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出入境客流显著增长 文旅消费活力迸发
央视网· 2025-08-16 11:22
文旅市场整体表现 - 上海口岸暑期日均出入境人员数量达12 9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4% [1] - 上海豫园上半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超2000万人次 7月单月客流突破450万人次 [4] - 全球最大室内雪场暑期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5万人次 境外游客占比大幅提升 [6] 商圈及景点创新举措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通过二次元主题活动拉动客流 杜莎夫人蜡像馆暑期客流同比提升近30% [3] - 豫园推出夏日奇幻夜特色活动 老字号与国漫IP联名产品销售额预计达4000万元 [4] - 外滩设置暑期限定水上乐园 临港室内雪场推出京剧主题滑雪秀 [6] 消费业态亮点 - 新世界城通过装置艺术构建动漫主题沉浸式体验空间 [3] - 杜莎夫人蜡像馆打造"三体"主题异次元互动场景 [3] - 雪场配套酒店和餐饮订单因客流增长同步提升 [6]
浙产消暑品海外走俏 5-7月出口劲增三成
每日商报· 2025-08-15 06:22
行业出口表现 - 浙江省消暑产品5-7月出口额达1.2亿元 同比增长30% [1][2] - 产品覆盖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中亚、东南亚及欧洲市场 [1][2] - 啤酒类产品出口量实现约20%增长 [2] 企业生产与创新 - 浙江天鹰聚能食品冰淇淋年出口量超1万箱 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实现精准配比与机械臂作业 [1] - 杭州千岛湖啤酒新增白啤等特色产品 通过智能化灌装产线提升产能 [2] - 企业根据海外客户需求优化产品标识 如醒目保质期提醒等个性化设计 [2] 政策支持与通关效率 - 钱江海关提供针对性出口标准指导 解决不同市场准入差异问题 [1] - 推行"提前申报""即报即验"便利措施 缩短通关时间以抢抓订单 [2] - 海关专家团队协助企业优化标签内容布局 确保符合出口市场管理要求 [2]
游客挤爆贵州、云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8:52
记者丨 肖夏 实习生候朝霞 编辑丨骆一帆 "看到北京40℃高温预警又弹窗了,我立刻下单买了去贵阳的机票,整个过程不到3分钟。" 师女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起一周前的决定,语气里还带着一丝逃离"火炉"的庆幸。 一周前,师女士正挤在北京闷热的地铁里,突然刷到了一条点赞超175万的贵州高过河漂流视 频——橡皮艇俯冲险滩,水花四溅,配文"体感温度仅十多度,透心凉!"正中所想。 今年夏天,全国各地"高烧"不退。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7月以来,华北、华东、川渝及华南等地高温日数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多 5-10天,重庆、杭州、福州等地多次突破40℃,局地地表温度甚至高达70℃。用一句方言形 容,"热麻了!" 为躲避酷热,全国游客纷纷涌入了贵州、云南。 贵州今年6月以来平均温度仅有24.2℃,云南入夏以来平均温度更是仅有21.9℃,比往年同 期更低,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避暑天堂,汹涌人潮远超往年。 黄果树瀑布景区入口排队长达3小时,在猴耳天坑悬崖秋千凌晨三点还有游客排队,贵阳龙洞 堡机场、昆明长水机场单月客流双双刷新同期历史峰值,贵阳热门酒店价格一周内飙升数 倍,"一房难求"甚至引发当地官方文旅下场喊话,五百多万人口的云南曲 ...
游客挤爆贵州、云南!避暑游今年怎么这么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5:57
行业趋势 - 全国高温天气持续 华北华东川渝及华南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 重庆杭州福州等地多次突破40℃ 局地地表温度达70℃ [2] - 避暑旅游需求激增 游客涌向贵州云南等清凉地区 贵州6月以来平均温度24.2℃ 云南入夏平均温度21.9℃ 成为避暑天堂 [2] - 体验式旅游项目崛起 漂流露营瀑降悬崖秋千等新兴项目吸引年轻游客 贵州漂流类视频在抖音播放量超8亿次 [3][6] 目的地表现 - 贵州避暑游呈现爆发式增长 黔东南位列国内玩水避暑目的地榜单第二 贵阳同时上榜 [3] - 云南传统旅游目的地持续火热 昆明大理丽江为暑期顶流 昆明长水机场7月旅客吞吐量472万人次 丽江三义机场103万人次 德宏芒市机场28万人次 均创单月历史峰值 [12] - 景区接待量创新高 黄果树瀑布排队达3小时 乌蒙大草原日均接待超2万人次 单日峰值2.6万人次 猴耳天坑秋千需提前15天预约 [2][8][9] 消费特征 - 年轻客群成为消费主力 桃源河漂流景区00后游客占比超35% 乌蒙大草原吸引重庆成都长沙等火炉城市00后游客 [5][8] - 人均消费水平提升 乌蒙大草原露营项目人均消费约500元 包含住宿餐饮活动等衍生服务 [9] - 周边产业链被激活 漂流河道出现流动商贩销售饮用水食品及防水装备 草原地区发展出牵马体验特色餐食星空摄影等配套服务 [6][9] 运营挑战 - 住宿价格剧烈波动 贵阳酒店出现大幅涨价现象 同房型从6月142元涨至8月1087元 涨幅超7倍 [19] - 交通运力面临考验 大理出现打车难问题 游客需等待半小时以上且排队超百位 云南客流高度集中于核心景区造成运营压力 [13][16] - 接待能力受季节性冲击 贵州旅游热度高度集中于夏季 7月以来机场车站景区接待量较5-6月呈现爆发式增长 对交通运力和景区承载力提出挑战 [17] 监管应对 - 地方政府加强价格监管 贵阳市监部门立案调查麗枫酒店曼克酒店亚朵轻居等涉嫌哄抬价格企业 [21] - 官方倡导行业自律 贵州文旅部门公开发文呼吁酒店业禁止无节制涨价 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21] - 完善服务机制 贵州开展"痛客行"活动鼓励游客投诉 云南实施交通联动机制 开行接驳大巴并加强景区巡逻疏导 [23]
重庆江津石门镇:富硒美食撬动夏日消费新热点
搜狐财经· 2025-08-12 18:37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江津区石门镇通过发展以富硒资源为基础的特色美食产业 成功撬动乡村产业升级并带动农民增收 形成一股“清凉经济”热潮 [1] 曹氏凉糕 - 曹氏凉糕作为当地解暑凉品 通过短视频形式全景呈现制作工艺 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超7000次 [3] - 短视频营销有效拉动产品销售 带动凉糕日均销量提升30% 并促进周边餐饮和零售消费 [3] 富硒脆鱼 - 依托长江上游优质水源和天然富硒土壤 石笋山村脆鱼养殖基地发展特色水产养殖 [5] - 脆鱼生长在22℃恒温富硒流水中 其氨基蛋白 原纤维蛋白和胶原蛋白比例分别比普通草鱼高出60.9% 18.7%和36.7% 总氨基酸含量为16.8克 [5] - “硒水渝”公司脆鱼养殖场获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富硒脆鱼有10余种做法 曾获江津区富硒餐饮大赛第二名 [5] 荷花豆花 - 当地农家乐创新推出“荷花豆花” 采用新鲜荷叶作为碗底盛装豆花 形成独特风味 [7] - 以荷为媒 “豆花经济”成功串联起种植 餐饮与旅游 激活乡村消费链 游客在赏荷后消费豆花并购买莲蓬等产品 [7]
“清凉资源”变“热经济”:中国避暑旅居持续升温
新华网· 2025-08-12 14:35
行业趋势 - 避暑旅居从清凉资源升级为融合文化、疗愈、研学等复合体验的产业模式 [7] - 气候适应型旅游成为未来趋势 为全球应对高温天气提供创新思路 [9] - 旅居经济规模化发展 从小众选择升级为产业 推出自然科考营、森林瑜伽等特色项目 [6] 市场规模 - 2025年上半年云南旅居人数达280.3万人次 同比增长45.4% [5] - 云南暑期长租订单同比增长67% 平均租期达45天 [5] - 2024年曲靖接待避暑旅居游客200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236亿元 [5] 客群特征 - 跨区域特征明显 主要客源地为广东、浙江、黑龙江等省份 [5] - 中青年群体占比超过80% [5] - 旅居游客在云南人均停留91天 同比延长11天 [5] 商业模式 - 居民将空置房屋租给旅居公司统一装修运营 提供床位及三餐服务 [2] - 旅居者通过长租住房融入社区生活 显著提升旅游目的地消费留存率 [5] - 餐饮消费占比达40% 远超观光游客的10% [5] 区域发展 - 云南推出滇西北、滇中、滇东方向避暑旅居地 [5] - 贵州习水县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发展生态度假旅居 6个乡镇28个项目入住3.6万户外地业主 [2] - 曲靖利用"19.7摄氏度夏天"气候优势发展旅居产业 [2] 配套服务 - 景区推出"清凉地图"APP和"避暑指数"实时查询系统 [9] - 带动餐饮、交通、文化体验等周边产业发展 [5] - 民宿实现近乎满租状态 为房东带来稳定收入 [5]
清凉经济新动能丨江河“凉”方,看25公里滨江岸线如何“点水成金”
新华网· 2025-08-12 14:24
亲水活动与市民参与 - 江西南昌免费开放赣江25公里天然泳场,吸引数万市民亲水,浅滩区供家庭嬉戏,深水区进行竞技角逐 [1] - 亲水活动带动周边商业,摊店日销售额激增,桨板租赁店营业收入实现翻倍增长 [1] 水上运动赛事与文旅融合 - 江西通过举办亚洲皮划艇锦标赛、国际龙舟赛(吸引1500名中外选手)及国际水上运动周等大型赛事活动,推动体育与文旅融合 [3] - “亲水游”已成为江西文旅发展的新趋势,形成体育与文旅双向促进的格局 [3] 生态资源的经济转化 - 江西实现了从“沿江不见江”到“近水更亲水”的转变,使水这一公共资源成为普惠民生的重要部分 [5] - 通过发展桨板、帆船等水上活动,江西探索出“活水淌金”的转化模式,将生态资源持续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