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果业从产量竞赛迈向价值突围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43
行业发展趋势 -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果业正从产量竞赛迈向价值突围的发展新阶段,品种从单一转向多样,口感突出、营养丰富 [1] - 国产果业在多个品类上已形成涵盖品种培育、种植养护、采摘分选、冷链运输等环节的成熟产业体系,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成功实现"国产化" [4] - 水果产业整体处于厚积薄发的积累阶段,经济价值较高的小果品已初步形成较强竞争力,未来有望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 [8] 精细化经营 - 西瓜种植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经营,通过生态种植技术让水果回归原本味道,引领产业走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3] - 江苏盐城百果园泉氏BLOF西瓜种植基地通过现代化种植大棚、精准采摘和科学运输,保证西瓜最佳口感,24小时内可到达华北地区门店 [2] - 南通金诺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引入BLOF生态和谐型种植技术,改良土壤健康程度,提升水果风味和营养,形成稳定市场竞争力 [3] 品牌培育 - 蓝莓产业经过多轮品种更迭和市场适应,已完成落后品种淘汰,产业化栽培推进使供给规模屡创新高,2024年栽培面积143.82万亩,总产量78万吨,比2020年增加197% [4][5] - 行业需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以持续的品种创新培优、标准化生产体系满足市场需求,通过高质高效高标托举有竞争力的果业品牌 [5] - "企业+果农+金融机构"的大基地生产模式代表未来趋势,企业把握技术市场,果农稳定品质规模,金融机构提供长期金融支持 [5] 国际市场拓展 - 大连樱桃品牌"艺树家"登陆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新加坡市场单斤售价达美国进口樱桃近2倍,打破国产水果低质低价印象 [6][7] - 2024年我国水果累计出口8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从原产出口转向品牌输出是重要方向,广西水果出口地由2015年17个增至2023年26个 [8] - 国产水果在品种创新、种植技术、冷链物流方面取得突破,培育出国际叫得响的品牌,但需解决高品质、规模化、稳定供给的短板 [7]
为生态农业注入产业动能!方家铺子与福建青创达成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签约 - "生机地球"项目由福建青创发起,致力于扶持新农人以生态友好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坚持严格的绿色生产标准[1] - 方家铺子与福建青创达成战略合作,标志着"青年创业力"与"百年实业魂"的深度联动,为生态农业注入新产业动能[1] - 合作将形成"新农人+新品牌"范式,方家铺子提供品牌传播、销售渠道、产品研发等核心能力支持[2] 方家铺子企业背景 - 方家铺子是百年中华老字号企业,专注东方滋补行业,主营药食同源、贵细滋补等产品[2] - 公司产品远销港澳台及欧美、东南亚国家,连续7年蝉联京东南北干货销量第一[2] - 获得滋补干货全国销量、粉丝数、好评率、高端销量"四项第一"荣誉[2] 合作具体内容 - 方家铺子将为生态农人项目提供资源共享和市场接入,助力产品拓宽销售渠道[2] - 合作产品销售所得部分将捐赠用于生态农人培育和乡村项目持续发展[2] - 福建青创将整合本地农业资源与青年农创力量,推动生态农业在全国落地推广[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新农人"正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力量,"品牌化"和"平台化"是其可持续发展关键路径[3] - 合作将为"新农人+新品牌"协同发展模式树立示范样本[3] - 未来将在产品共建、品牌共创、渠道共营等方面开展全方位融合[3] - 目标打造可推广复制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创造更多"生态样板"[3]
浙江衢州:新农人绘制智慧化“共富”农业蓝图
中国青年报· 2025-05-28 06:13
智慧农业转型 - 衢州市淘谷居生态农业基地采用AI巡检机器人进行果实成熟度和病虫害监测,形成产量地图和病虫害地图传递至后台 [1][2] - 基地负责人饶胜男通过数据地图精确调控蓝莓采摘区域和产量、配置用工数量、防控病虫害 [1] - 2021年建成占地50亩的数字化、智能化农业基地,配备环境综合传感器、植物气孔摄像机等设备全天候监测调控温室环境 [2] - 2023年投入使用218亩现代化农业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智能化环控、水肥灌溉一体化等先进技术 [3] - 公司正在研发适合中国的农业数字化管理方案,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量 [5] 茶产业升级 - 开化县御玺明代贡茶园采用"生态+数字"模式,种植5000多棵银杏树引鸟防虫并改善光照条件 [6] - 茶园配备太阳能杀虫灯、防霜风扇等7种数字化设备监控土壤和气象环境 [6] - 使用声波能防控害虫设备阻止小绿叶蝉交配繁殖,并安装摄像头24小时记录数据传递至省农业农村厅 [6] - 茶园成立御玺茶艺培训学校,已培训3万余人,帮助1700余人上岗就业 [11] - 通过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辐射带动4个村落2000多亩茶园,1400余户农户增产增收,茶叶收购价高出市场价10%至20% [9][10] 竹制品产业复兴 - 龙游县"一盒故乡"共富工坊重振竹编工艺,展示销售千余种竹制品 [12] - 工坊聘请4位老师傅并招募年轻人学艺,创新设计竹龙等产品打开市场 [13][15][16] - 2021年设计的亚韵竹制茶叶罐被选为杭州亚运会特供伴手礼 [17] - 创立"大师带导师,导师带工匠,工匠带农户"模式,扶持100多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人 [17] - 通过订单分包带动周边一镇三乡1000多户增收,全年开展电商助农直播销售农特产品 [18] 人才引进与培养 - 衢州市实施共富合伙人计划吸引青年人才、农创客、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1] - 开化县成立农创客发展联合会,为45岁以下农业领域年轻人提供全方位支持 [8] - 团开化县委组织暑期三农游学活动,每年吸引30名高校学子返乡了解产业发展 [7][8] - 团龙游县委指导成立溪口青春联合会,聚拢近200名返乡创业青年 [18]
农家吃上生态饭
人民日报· 2025-05-23 06:02
高山晚熟葡萄产业 - 徐万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3个高标准基地、1个产业孵化中心和1个2000平方米的产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年均生产葡萄650吨,收购农户葡萄1500吨左右,去年销售额突破2700万元 [1] - 公司注册了"玄恋""云颠"等8个品牌,产品畅销全国,还远销韩国、日本等国 [1] - 周宁县高山晚熟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5500亩,年产值达8800万元,参与种植的企业和合作社达70余家 [1] 高山冷凉花卉产业 - 福建盛周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年培育菊花950万株,涵盖40多个品种,去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2] - 多头小菊喜凉耐寒,花色鲜亮、花瓣厚、香气足,备受市场青睐,还出口海外市场 [2] 产业发展模式 - 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惠及万千农户 [2] - 纯池镇莲地村果农凌良华种植阳光玫瑰,去年产值约200万元 [2] - 浦源镇上洋村村民李芬在盛周公司的花卉基地打工,年收入3万多元 [2] 周宁县生态农业发展战略 - 立足"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资源禀赋,深挖高山冷凉气候优势 [1] - 高山晚熟葡萄、高山冷凉花卉等特色产业蓬勃兴起,成为引领周宁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1] - 下一步将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葡萄、花卉等特色富民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
沙漠玫瑰迎来采摘季 小花朵带来大产业
央视网· 2025-05-22 00:36
沙漠玫瑰种植产业 -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成功种植7万余亩玫瑰花,兼具生态和经济效益 [1] - 玫瑰花分为花瓣和花蕾两类采摘,花瓣用于制作玫瑰花酱(需避开高温时段),花蕾用于制作花茶和精油(最佳采摘时间为清晨5-9时) [3] - 当地玫瑰花交易市场每日玫瑰花瓣交易量可达30吨,交易时段为上午9点至晚上8点 [6]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于田县拥有2000余户玫瑰种植户,成立3家合作社,生产加工玫瑰花馕、玫瑰纯露等产品 [7] - 种植户通过销售玫瑰花瓣实现增收,例如村民木娜为·买提如孜已收入1万多元,并计划扩种4-5亩 [7] - 当地文旅部门推出玫瑰花主题沉浸式打卡、采摘体验等活动,吸引摄影和绘画爱好者创作 [7] 生态效益与品种创新 - 玫瑰花植株密集形成花垄,有效阻挡风沙,减轻地表侵蚀,助力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锁边合龙" [9] - 于田县培育出耐旱、适应性强的沙漠玫瑰品种,种植行距为3米,可固定沙土防止流动 [9]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时种植的玫瑰花开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1 18:01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玫瑰产业发展 产业规模与种植情况 - 于田县玫瑰种植面积达7.2万亩,拥有2000余户种植户 [7][11] - 当地培育出耐旱、适应性强的沙漠玫瑰品种,存活率达90% [7][9] - 玫瑰花采摘季每日花瓣交易量可达30吨,价格较往年上涨 [9][11] 产业链与经济效益 - 成立3家合作社,加工玫瑰花馕、玫瑰纯露等产品,提升附加值 [11] - 玫瑰花采摘高峰期带动7000余人次季节性就业,日工资120-150元 [13] - 村民采摘效率为30-50公斤/人/天,花瓣与花蕾分用途采摘 [1][3] 生态与文旅价值 - 玫瑰植株密集形成花垄,枝叶阻挡风沙、根系固沙锁土,防风固沙效果显著 [9] - 文旅部门推出采摘体验、摄影绘画等活动,"文旅+"模式延伸产业链 [5][15] - 非假期仍吸引游客赏花打卡,形成沉浸式文旅消费场景 [5] 技术与管理创新 - 清晨5-9点采摘花蕾(制茶/精油),避开高温时段采摘花瓣(制酱) [3] - 种植区外围搭建防风网,配合滴灌带管护提升成活率 [7] - 10万株玫瑰苗成功种植于沙漠锁边工程区域,实现生态修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