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结构优化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新能源机制电价“价格锚”正式落地,背后信号几何?
齐鲁晚报网· 2025-10-14 19:58
竞价结果核心数据 - 2025年山东风电项目机制电量为59.67亿千瓦时,机制电价为每千瓦时0.319元 [1] - 2025年山东光伏项目机制电量为12.48亿千瓦时,机制电价为每千瓦时0.225元 [1] - 风电机制电价达到竞价区间上限0.35元/千瓦时的91%,光伏机制电价仅达到上限的64% [3] 政策背景与行业意义 - 此次竞价是全国首个落地的新能源机制电价,标志着行业从“靠政策补贴”转向“靠能力竞争” [1] - 2025年被视为“新能源电价改革元年”,国家政策明确新能源电量原则上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1] - 机制电价为“动态价格保险”,市场均价低于机制电价时企业获补偿,高于时企业退还超额收益 [2] 风电与光伏的差异化表现 - 风电机制电量59.67亿千瓦时显著高于光伏的12.48亿千瓦时,风电机制电价0.319元/千瓦时也高于光伏的0.225元/千瓦时 [2] - 差异源于山东新能源消纳现实,光伏出力高峰在午间电网负荷低谷,易出现“发用错配”,而风电出力在夜间和清晨能与光伏形成互补 [2] - 价格信号意在引导光伏产业平稳发展,吸引更多资本投向风电领域,推动能源结构从“光伏一家独大”转向“风、光、储协同发展” [3] 电价改革组合拳:发电端与用电端 - 发电端通过机制电价引导能源结构调整,用电端通过“五段式”分时电价促进新能源消纳 [3] - “五段式”分时电价将一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实行高峰电价高、低谷电价低的差异化定价 [4] - 2024年通过分时电价引导,山东中午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583.87万千瓦,晚高峰用电负荷转移225.51万千瓦 [5] 对市场参与者的影响与要求 - 新能源收益逻辑从“有保障的稳定收益”转向“基于市场价格的竞争收益”,倒逼企业聚焦成本控制和科技创新 [3] - 发电侧需加快“灵活性改造”,用电侧需推动“需求侧响应”,系统侧需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以提升效率 [7] - 未配置储能的光伏电站资产价值将大幅缩水,但构网型储能、新能源配建储能等领域将迎来发展机遇 [7] “山东样本”的全国性影响 - 山东通过充分竞争形成的风电与光伏机制电价,为全国新能源投资市场立起了“参照物” [6] - 山东样本为资源、市场情况相似的地区提供了项目投资回报率测算和竞价规则设计的可参考标准 [6] - 新能源发展已从“拼规模”进入“拼质量”阶段,电价变革正在重塑投资生态,负荷为王时代开启 [7]
叶巴滩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 首批机组发电进入倒计时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15:41
项目里程碑 - 叶巴滩水电站于10月13日成功下闸蓄水,标志着首批机组投产发电进入运行准备阶段 [1] - 项目计划于2025年底实现首批机组投产发电 [2] 项目规模与技术参数 - 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24万千瓦,水库总库容为10.8亿立方米 [2] - 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至今未发现温度裂缝,并成功取出38.1米长的混凝土芯样,打破国内同类坝型纪录 [2] - 电站蓄水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将水位抬升至死水位2855米,第二阶段预计明年10月抬升至正常蓄水位2889米 [2] 项目背景与建设挑战 - 叶巴滩水电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也是我国在建海拔最高的双曲拱坝电站,平均海拔3000米 [1][2] - 工程建设克服了高原高海拔、低压缺氧、严寒干燥等恶劣环境,以及高坝抗震、冬季连续施工等技术难题 [2] - 项目建设过程中遭遇两次白格堰塞湖溃堰洪水灾情影响 [2] 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 - 电站投产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超过102亿千瓦时 [3] - 年发电量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近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37万吨 [3] - 所发清洁电能将通过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 [3] 战略意义 - 叶巴滩水电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建设的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重要组成部分 [2] - 项目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环球财经】巴西2025年电价预计涨幅超通胀水平
新华财经· 2025-09-30 14:58
电价预期与民生影响 - 2025年巴西电价预计上涨约6.4%,高于同期4.8%的通胀预期水平[1] - 电价上涨幅度超过通胀将加剧家庭预算紧张,尤其影响贫困群体生活[1] - 电力支出是巴西低收入家庭除食品、住房和饮水外的主要负担之一[1] 能源结构现状与风险 - 巴西能源结构中约90%来自可再生能源,其中水电占比55%,风能和太阳能约占25%[1] - 电力系统高度依赖降雨情况,承担全国约70%发电量的水电站水库蓄水量仅维持在50%左右[1] - 风能和太阳能受自然条件制约,发电不稳定,且巴西缺乏大规模储能技术支撑[1] 行业发展与投资方向 - 业内专家认为需优化能源结构以缓解电力涨价压力[1] - 行业需推动储能、电网升级及多元化投资以降低对水电的过度依赖[1] - 增强能源体系韧性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
突破1万公里!我国万里海底“能源动脉”夯实高质量发展底气
央视网· 2025-09-28 20:19
央视网消息:9月28日,随着滨海109铺管船将最后一节海管终止封头铺设到渤海南部海域,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一万公里,跃居 世界前列。按照规划,到2030年我国海底管道总长度有望突破13000公里,进一步织密海洋能源输送网络。在新能源转型背景下,这些管道还 具备兼容输送氢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的潜力,为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灵活支撑。 我国海底管道装备技术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海洋油气开发的"生命线",海底管道工程是集设计、建造、安装、运维于一体的高精尖领域,不仅技术体系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对 技术装备提出了严苛考验。随着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与国产化成果落地,我国海底管道工程装备技术已实现跨越式发展。 海底并非一马平川,海山、海丘、海沟复杂交错,海底管道内部输送介质多为高温高压油气,外部面临风浪流、台风、泥沙迁移、地质断 层等极端海洋环境及恶劣地质条件,要确保其在20年乃至更长的服役过程中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极具挑战。 中国海油海油工程设计院副院长 何杨:通过联合技术攻关,成功掌握稠油及高凝油长距离多相混输、恶劣海况及复杂地貌下海底管道自 主设计安装的成套关键技术,建成3000米级超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等系列 ...
我国风光装机已突破17亿千瓦
人民日报· 2025-09-26 11:18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概况 - 截至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6.9亿千瓦,同比增长18.0% [1] -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11.2亿千瓦,同比增长48.5% [1] - 风电装机容量为5.8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1] - 太阳能和风电装机总量已突破17亿千瓦,相当于70多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1] - 1至8月份太阳能和风电新增装机合计超过2.8亿千瓦 [1] 国家能源发展目标 - 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目标为30%以上 [1] - 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 - 2024年7月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12.1亿千瓦,超过煤电装机规模,提前6年实现2030年目标 [1] 新能源技术与产业竞争力 - 主流n型TOPCon光伏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5.4%,屡次刷新世界纪录 [2] - 陆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达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达26兆瓦 [2] - 风电零部件产量占全球70%以上,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全球占比超75% [2] -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产品出口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完整产业链供应链和充分市场竞争使新能源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 [2]
吉林开建全省最大容量输变电工程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20:31
项目概况 - 吉林松原扶余(万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于近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27年6月竣工投产 [1] - 工程将新建全省容量最大的500千伏变电站,并在松花江上架设吉林省最高、跨度最大的输电铁塔 [1] 技术规格与规模 - 工程规划建设主变压器3组,总容量为1200兆伏安,配套建设输电线路长度为174.8公里 [1] - 扶余500千伏变电站占地面积为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吉林省规模和容量最高的变电站 [1] - 松花江大跨越工程的铁塔高度为128.9米,跨越档距为1208米,两项数据均创下全省纪录 [1] 产能与环保效益 - 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输送绿色电力约40亿千瓦时 [1] - 每年输送的电力相当于减少128万吨标准煤消耗和3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1]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该工程被纳入吉林省"四横四纵、东西互济"主干网架建设,旨在优化能源结构并增强电网调节能力 [1] - 项目投运后将缓解新能源消纳受限问题,提升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外送效率 [1] - 工程将为东北地区的能源供应和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1]
聚焦项目突破 巩固向好态势 攻坚决胜全年
陕西日报· 2025-08-28 07:07
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增长 - 1至7月全省固定投资增长4.6%,工业投资增长19.1%,工业新增产能项目释放产值967亿元 [1] - 高质量项目建设支撑经济持续向好,深化"三个年"活动并聚力打好"八场硬仗" [1] 重点项目投资与类别 - 视频观摩12个重点项目涵盖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能源化工与新材料、现代农业三大类别,总投资超300亿元 [1] - 汉中复杂刀具产业链项目聚焦精密高端换代产品生产,为首个获支持的"两重"领域产业化项目 [1] - 榆林中煤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聚焦高端专用料生产并注重绿色低碳示范效应 [2] - 杨凌本真农业项目构建种养循环生态链条,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减少农业污染 [2] 区域产业布局与项目进展 - 关中地区落地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加速产业集群成型 [3] - 陕北推进能源清洁利用与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优化能源结构并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3] - 陕南发展消费品制造与旅游康养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并加快绿色循环发展 [3] 地方产业战略与产能释放 - 麟游县提升煤炭产能并推进精细化工园区认定,推动工业项目投产 [4] - 潼关县聚焦黄金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快重点项目以突破产值 [4] - 子长市围绕"稳煤扩油增气兴电"目标释放产能并扩大投资 [5] - 商南县发展文旅产业,加大特色民宿供给并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 [5] 项目规划与机制建设 - 省发改委将健全督帮服务机制,结合"十五五"规划储备高质量项目 [4] - 建立县(市、区)委书记季度交流机制,通过调度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4]
川气东送二线首段顺利投产
科技日报· 2025-08-26 11:01
项目概况 - 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段顺利进气投产 每年新增输送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1] - 管道总长度约4269公里 途经四川 重庆 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 浙江 福建8省市[1] - 首段投产段为安岳气田上载点—铜梁压气站段 全长56.15公里[1] 产能与输送能力 - 全线投产后年输气能力将达200亿立方米[1] - 四川盆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万亿立方米[2] - 项目为川渝天然气资源外输增添新通道 保障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2] 战略意义 - 项目属于国家"十四五"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工程 是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1] - 作为"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骨干管网"重要组成部分[1] - 实现与全国主要干线管网互联互通 汇入"全国一张网"[2] - 解决中东部地区资源调峰需求 促进沿线能源结构转型[1] - 服务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促进国内大循环[1] 基础设施网络 - 天然气可通过铜梁压气站接入中贵天然气管道[2] - 川气东送管道 中贵天然气管道等途经南川 涪陵 忠县 江津 铜梁等重要产气区[2] - 国家管网集团着力打通西南地区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堵点 提升管道互联互通水平[2]
特朗普没想到,连老天都在帮中国,中企官宣的新项目让美无可奈何
搜狐财经· 2025-08-25 13:11
中国能源供应结构优化 - 中国石化旗下江汉油田红星页岩气田获自然资源部批准 探明储量达1650亿立方米 位于湖北和重庆两省 地形复杂开采难度大 公司组建专门攻坚团队提升产量 [1] - 中国境内多个油气田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山东新兴油田 重庆复兴油田 柴达木英雄岭页岩油及玛北页岩油 这些发现优化了能源结构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3] 中俄能源合作深化 - 中国紧急调整能源供应链结构 低价引进俄罗斯原油主力品种 8月以来进口乌拉尔原油规模几乎翻倍 达到日均7.5万桶 此前日均维持在4万桶左右 [3] - 俄罗斯作为全球能源出口大国 能源贸易是其经济支柱 中国以折扣价增加进口既解决俄罗斯能源出口问题 也满足自身能源需求 [5] 中美能源贸易现状 - 中国自6月起基本叫停与美国能源企业的合作 美国通过贸易谈判向欧盟 韩国等盟友出售价值数千亿美元能源 但长远仍希望重新打开中国市场 [6] - 中美第三轮贸易磋商联合声明未提及能源合作 美方试图谈判能源合作事宜但中方未松口 [5] 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耗国 国内产量仍无法满足需求 同时是全球主要能源进口国 合作伙伴包括俄罗斯和沙特等国 [3] - 通过国内油气田开发和多元化进口渠道 形成短期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 长期依靠国内资源的能源安全体系 [8]
每年新增输送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 川气东送二线建设全面提速
新华财经· 2025-08-25 10:48
项目概况 - 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安岳气田上载点—铜梁压气站段于8月25日进气投产 每年新增输送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 [1] - 管道总长度4269公里 途经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西、河南、浙江、福建等8省市 [2] - 全线建成投产后年输气能力达200亿立方米 可实现与全国主要干线管网互联互通 [2] 战略意义 - 作为"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骨干管网"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国内大循环 [2] - 解决中东部地区资源调峰需求 促进沿线能源结构转型 [2] - 有力保障四川盆地天然气外输 川渝地区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近3万亿立方米 [2] 基础设施建设 - 投产段全长56.15公里 起自四川安岳气田上载点 止于重庆铜梁压气站 [2] - 天然气通过铜梁压气站接入中贵天然气管道 汇入"全国一张网" [2] - 国家管网集团完成普光首站正反输流程改造 打通能源动脉双向通道 [3] 区域影响 - 保障川渝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 提升重庆及沿线天然气资源利用率 [2] - 川气东送管道、中贵天然气管道途经南川、涪陵、忠县、江津、铜梁等重要产气区 [2] - 集团推动潼南电厂、大唐电厂等支线专线管道建设 助力西南区域能源结构优化 [3] 运营能力 - 持续推广"管网通、气液通、一站通"等产品 提升天然气保供和应急调峰能力 [3] - 在气源调配方面发挥强劲支撑作用 为沿线提供持续能源动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