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保供

搜索文档
奋力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56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油气行业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在国内油气产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约50%和67% 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业务 风光发电装机达2000万千瓦 地热供暖面积超9000万平方米 并持续推进国际化运营 在120多个国家运营近90个油气合作项目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连续6年稳定在1亿吨 [1][3] 产量与规模 - 2024年公司油气保障突破5亿吨规模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连续6年稳定在1亿吨 国际贸易量保持5亿吨以上规模 [1] - 公司形成并持续巩固国内原油 国内天然气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三个1亿吨"格局 [3] - 塔里木油田超深油气年产量达2000多万吨 探明超深层油气储量占全国75% [2] 历史发展 - 1949年我国原油产量仅12万吨 1978年后石油工业率先拥抱改革开放 新时代建成一批千万吨大油气田 乙烯产能突破1000万吨/年 炼油能力保持全球第二 加油站数量超2万座 [2] - 公司发展历程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 75年来通过几代石油人艰苦创业实现行业重塑 [2] 技术创新 - 深地塔科1井成功在地下10910米完钻 成为亚洲第一垂深井 创全球陆上钻井突破万米最快纪录 [2] - 塔里木油田累计完钻8000米以深钻井占全国50%以上 [2] - 公司大力实施"数智石油"战略 投入智能巡检 智能生产 智能销售设备和智能运营中心 [3] 新能源与转型 - 2024年公司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国内能源供应比例达7% 发出绿电48亿千瓦时 [3] - 新材料产量连续3年保持50%左右增长 [3] - 公司向"油气热电氢"和"炼化生精材"综合性国际能源与化工公司转型 [3] 国际合作 - 公司海外业务覆盖油气勘探开发等全产业链 国际合作模式更趋灵活多样 国际化运营能力明显提升 [3] - 坚持从"走出去"到"走上去" 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再升级 [3] 改革与管理 - 公司持续推进事业部制改革 三项制度改革等改革工作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3]
用电量连续两月突破万亿千瓦时,新经济增长点涌现
第一财经· 2025-09-24 10:25
今年夏季我国电力负荷不断创新高,但电力基本保持平稳运行,充分反映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与韧性已 经达到较高水平。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24日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十五五"是我国如期 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决胜期,在全国能源电力消费总量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的情况下,保安全、促转型任务 艰巨,要持续扩大新能源供给,稳步提升新能源电量占比,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消纳,加快推动第二、 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 新经济增长点涌现 刚刚过去迎峰度夏,全国经历了大范围高温、暴雨洪涝和台风等极端自然天气,同时我国经济持续回升 向好,对能源保供提出更高要求。7月,我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这1万亿相当于日本全 年的用电量总和。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光伏产业制造用电量都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 继7月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后,8月用电量再度创下新高,连续两个月突破万亿。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其中全国制造业用电 量同比增长5.5%,是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6%。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与数智部副主任蒋德斌 ...
山西持续做好度夏能源保供 前8个月生产原煤近9亿吨
新华社· 2025-09-21 15:50
为了确保夏季电力需求得到满足,能源大省山西全力以赴做好电煤保供工作。记者9月21日从山西省统计部门获悉,今年1至8月山西原煤总产量约为86256.7 万吨,同比增加5.2%,占全国同期产量的27.3%。 在山西朔州中煤平朔集团东露天矿开采现场,工作人员在装运煤炭。(新华社记者 王飞航)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负荷4次突破历史新高。面对这场 高温大考,山西煤炭行业的保供行动从井下开采到终端配送环环相扣,成为支撑钢铁、化工等多产业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初秋时节,天气转凉。走进晋能 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的干燥车间,一股热意扑面而来,3台直径2米多的干燥机缓缓转动,管道内的煤泥经过烘干,进入精煤运输仓,随后装车运出,发往 北方港口……地处山西省北部的塔山煤矿,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在当前稳产保供的背景下,这座矿井每天外运的煤炭,能装满8公里长的重载列车 车厢。作为全国综合能源基地,山西强力推进煤炭稳产保供,以长协价保障24个省份的电煤需求。随着今冬明春供暖季将至,山西不少煤炭企业都在积极备 战迎峰度冬,一批智能开采、绿色开采、固废综合利用新技术的应用,成为山西筑牢煤炭"压舱石"的重要力量。(记者王飞航) ...
内蒙古:坚持煤电油气风光并举 扛牢能源保供责任
内蒙古日报· 2025-09-17 15:17
煤炭供应保障 - 高标准建设蒙西和蒙东煤炭供应保障基地 优化煤炭开发布局 对安全高效煤矿产能核增实行即报即审[1] - 高头窑和乌海等2处矿区总规 纳林希里和苏布尔嘎等2处新建煤矿 长滩和玻璃沟等13处产能储备煤矿获国家批复 天赐源和刘胡梁等6处煤矿实现复工复产 共计涉及产能1.26亿吨/年[1] - 上半年煤炭产量6.4亿吨 同比增长0.7% 其中约60%运往东北 华北 华东等主要消费地区[1] 电力供应与绿能发展 - 新增电力装机1191万千瓦 总装机达2.7亿千瓦 发电量4167亿千瓦时 增长4.7%[2] - 蒙电外送1656亿千瓦时 增长7.7% 占全国跨省区外送电量超六分之一 其中绿电占比达29.6% 较去年同期提高9个百分点[2] - 优化调整蒙西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12项举措 修订绿电交易实施细则 新增跨省区绿电交易机制 完善多年期绿电交易机制[2] 油气资源开发 - 原油产量165.7万吨 增长2.9% 天然气产量168.8亿立方米 同比持平 煤层气产量263.5万立方米 增长30.4%[3] - 蒙气外供占产量比重超60% 保障区内及京津冀地区民生用气需求[3] - 推动内蒙古地矿集团与中国石油 中国石化深化合资合作 共同开发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3] 电网基础设施建设 - 蒙西至京津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获国家发改委核准[3] - 新投产500千伏工程10项 110千伏及以上智能变电站5座[3] - 铝都—兴安平川500千伏电网工程全线贯通 支撑蒙东电网建成七横一纵主网架结构[3]
内蒙古能源集团:激活班组“细胞”筑牢能源保供安全防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12 17:11
核心观点 - 内蒙古能源集团通过创新班组管理模式 强化安全生产和效能提升 实现技术 管理和文化三维赋能 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运营成果 [1][2][3] 技术管理创新 - 运行班组采用科技与人文结合管理模式 实时监控机组参数(如再热汽温566℃ 振动值0.03mm)确保能源枢纽稳定运行 [1] - 组建跨班组技术攻关小组 优化蒙西电网调频策略 连续11个月创效3545.8万元 通过节水技改节约成本88万元 [1] - 推行集团首套"精益检修管理平台" 实现检修作业全要素标准化和流程化 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 [2] - 电建集团项目部创新"理论授课+有奖竞答+现场考核+问卷调查"培训模式 确保295名新进场人员100%合格上岗 [3] 安全生产体系 - 构建立体化防护体系 实现机组连续安全生产820天 重大操作正确率和隐患闭环整改率均达100% [2] - 严格执行"三层晨会体系" 累计开展班组级站班会150余次 通过"三查三交"机制强化风险管控 [3] - 实施"小缺陷不过班 大缺陷不过夜"原则 缺陷处理全流程责任到人 消缺率达100% [2] - 高风险作业(如风机吊装)采用"线上+线下"双重管控 通过视频监控和现场巡查及时消除隐患 [3] 组织与文化赋能 - 全面施行"党员责任区"制度 形成"党员带头查隐患 全员参与筑防线"格局 [1] - 打造安全文化传播体系 通过事故案例宣讲等教育方式深化安全理念 [1] - 聚焦"师带徒"传承与仿真机实战演练 精准设计机组跳闸等故障场景 提升人员应急能力 [2] - 推进星级班组建设 各班组每周自查评以实现持续改进 [2] 行业标杆成果 - 锡林热电公司1号 2号机组在全国火电机组能效对标中分获3A级和4A级优胜机组 成为集团首个"双机同登榜"发电企业 [2] - 电建集团在火电与新能源工程项目中实施标准化管理 使班组成为安全生产的"坚固堡垒" [3]
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召开
陕西日报· 2025-08-27 07:54
安全生产政策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 全面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 省政府工作安排 坚持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树牢底线思维 极限思维 坚决扛牢安全生产政治责任 [2] - 保持高度警醒 扛牢压实责任 深化排查整治 及时消险除患 靠前协同发力 强化末端落实 全力以赴做好重大活动 重要节日期间安全防范工作 [2] - 持续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一体推进人防 技防 工程防 管理防各项措施 强化特殊时段安全防范 高危行业隐患治理 重点地区安全整治 [2] 工作落实与能力建设 - 抓实专家指导帮扶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主动靠前履职 强化协同联动 狠抓末端落实 把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2] - 统筹抓好安全生产 防汛备汛 稳增长 能源保供等各项工作 努力交好实施十四五规划答卷 协同谋划好十五五时期重点目标任务 重要政策举措 重大工程项目 [2]
中国7月用电量首破1万亿度,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
财联社· 2025-08-26 13:23
能源消费与供应保障 - 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 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2] - 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2] - 建立完备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 油气"全国一张网"加快形成[7][8] 农村能源基础设施 - 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亿元 带动农网投资超8000亿元[3] - 户用光伏装机达1.8亿千瓦 年均为农民增收140亿元[3] - 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 加大边远地区电网延伸力度[3] 可再生能源体系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4] - 2024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超80%[10] - 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 光伏转换效率等刷新世界纪录[5] 新型储能与技术创新 - 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5] - 智能微电网 虚拟电厂等新业态快速发展[5] - 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5] 能源工业投资 - 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16% 累计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10%[9] - 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速超20% 居全社会投资前列[9] - 2024年新型储能 充换电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近2000亿元[10] 充电基础设施 - 建成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网络 车桩比达5:2[4] - 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 为"十三五"末10倍[11] - 组织车网互动试点 推动电动车参与削峰填谷[11] 电力市场改革 - 电力市场注册主体达97万家 为2020年的5倍[6] - 市场交易电量从10.7万亿千瓦时增至23.8万亿千瓦时[12] - 市场交易电量占比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12] 民营经济参与 - 出台能源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6] - 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多数为民营企业[6] - 风电整机制造企业超60%为民营企业[6]
7月我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
人民日报· 2025-08-26 10:43
能源供需形势 - 全国经历大范围高温、暴雨洪涝和台风等极端自然天气[1] -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对能源保供提出更高要求[1] - 迎峰度夏结束后电力供应平稳有序 能源保障"顶住了峰、兜住了底"[1] 电力消费表现 - 7月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1] - 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量总和[1] - 用电量数据引发国内国际媒体高度关注[1]
吴庆文会见中国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董事长胡珣
苏州日报· 2025-08-24 08:31
公司战略合作 - 中国石化与苏州市政府深化央地合作 重点推进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 [1] - 合作领域包括天然气供气与储备能力提升 加氢加气站建设 新型储能装机 光伏充电等 [1] - 中国石化将围绕"油气氢电服"转型探索场景 加快拓展网点布局 [1] 行业发展重点 - 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被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1] - 中国石化作为能源领域国家队 在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保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1] - 合作旨在增强绿色能源保障供给 筑牢城市韧性安全底座 [1] 区域布局规划 - 苏州被中国石化列为战略布局重点区域 因其营商环境优越和创新氛围浓厚 [1] - 公司持续深耕地方市场 主动对接苏州发展需求 [1] - 双方致力于打造标杆型项目 实现互利共赢 [1]
战高温保供电 山东能源行业全力打好迎峰度夏攻坚战
中国发展网· 2025-08-21 16:38
发电企业应对措施 - 华能山东公司通过优化机组运行模式和强化调度提升顶峰发电能力 并完成35台机组自主检修工作[2] - 华电山东公司加强生产调度管理和设备运维 通过煤炭市场研判制定科学采购策略保障机组满负荷运行[2] - 大唐山东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专项隐患排查 东营发电公司强化高温区域管控 滨州发电公司建立线上线下巡检联动机制[3] 新能源企业消纳策略 - 国家能源山东新能源公司利用低温时段全面巡检设备 通过动态调整风机运行提升发电效率 光伏场站定期清洁板面确保最优转换效率[4] - 山能新能源集团开展智能化运维 渤中海上风电90万千瓦项目和阿拉善等50万千瓦项目同步推进设备排查维护 提升机组可靠性与可用率[4] 煤炭企业保供行动 - 兖矿能源集团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故障预判 停机率同比下降15% 优化煤流系统并配备防暑物资保障矿井满负荷运行[5] - 济宁能源集团梁山港建成铁水直连项目 煤炭贸易储备量达4000万吨 作业效率较去年同期提高25% 提升煤炭应急保障能力[5] 行业整体态势 - 山东全省用电负荷居高不下 电网承载量屡破纪录 能源行业全面进入迎峰度夏攻坚阶段[1][5] - 发电企业 新能源企业和煤炭企业通过多维度措施共同筑牢能源保供防线[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