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脱贫攻坚
icon
搜索文档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精神坚持严字当头整治突出问题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严格落实带头过紧日子要求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信长星主持并讲话
新华日报· 2025-06-10 07:34
教育发展 - 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教育发展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一体化 [1] - 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 培养爱党爱国 勤奋好学 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1] 作风建设 - 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重点整治违规吃喝 收送礼品礼金 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2] - 强化督导检查 推动整改整治动真碰硬 形成震慑 [2] 财政与节约 - 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严控财政支出 建设节约型机关 [3] - 优化财政资金使用 优先保障发展需求和民生领域 [3] 乡村振兴 -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落实就业和产业帮扶政策 促进低收入群体稳定就业 [3] - 推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制定常态化帮扶措施 [3] 区域协同发展 - 加强长三角区域协同 支持上海龙头作用 深化与浙皖联动 [3]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合作 提升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水平 [3] 规划编制 - 科学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 结合地方发展特征 广泛征求民意 [4] - 加强调研论证 确保规划编制高质量完成 [4]
洛古有格:致富永远在路上
中国青年报· 2025-06-08 08:16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前段时间播种的3000亩青贮玉米田已经长到筷子那么 高。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洛古有格说,这些土地是村合作社流转的村民土地,这批玉米将 作为饲料,专供村里的肉牛养殖场。 脸庞黝黑、不善言辞,这个彝族小伙年纪不大,返乡创业却有10多个年头。他深谙三河村的村情民情, 也能和村民打成一片,因为他是这个村子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 不愿意放弃的洛古有格重新走出大山,学技术、找销路,这个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从零开始, 一点点摸索养猪的那些事。幸运的是,项目得到当地政府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合作社开始一步步走向正 轨。 从50头到2000余头、从12户到168户,三河村的乌金猪养殖渐成规模。合作社从当初仅有6间简易猪圈的 养殖场,逐步发展成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场。 2017年,洛古有格被选为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这个村里致富"领头雁"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如何带领村 民共同致富,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抱着"致富永远在路上"的信心和决心,洛古有格在经过市场调研后,决定带领村民探索发展西门塔尔牛 养殖,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 ...
我省14.82亿元资金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日报· 2025-06-03 05:50
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 - 江苏省财政下达2025年省以上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82亿元,支持实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1] - 2025年省财政安排衔接资金预算12.8亿元,连续四年实现增长[1] - 资金分配向经济薄弱、革命老区等重点地区倾斜[1] - 支持重点县区产业发展3.6亿元[1] - 支持苏中、苏北地区开展农村厕所革命3.56亿元[1] - 支持六大片区重点工程建设3亿元[1] - 支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2.4亿元[1] - 支持革命老区相对薄弱乡镇发展1.2亿元[1] - 支持黄茅老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0.6亿元[1] - 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0.3亿元[1] 黄茅老区建设项目 - 泰州市姜堰区组织申报2025年度省级黄茅老区建设项目,由蒋垛镇投入用于"绿色果蔬深加工项目建设"[2] - 蒋垛镇近年来致力于特色园区创建,但面临产业配套用房紧缺问题[2] - 一期项目总投资预算约17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财政资金980万元,泰州市兴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720万元[2] - 项目建成后8个村可享受产业配套用房租金及财税分红约115万元[2] - 项目直接吸纳就业50名以上[2] - 各村每年将从租金收益中提取5%作为扶贫基金用于低收入农户防返贫或增收[2] 资金管理与监督 - 省财政厅将衔接资金全面纳入转移支付预算执行的常态化监督范围[2] - 制定负面清单,严禁用于负面清单事项和建设形象工程[2] - 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科学设置绩效目标[2] - 加强绩效执行监控,组织开展绩效评价[2] - 评价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衔接资金分配的重要因素[2]
振兴三题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 昌汉白村脱贫户24户56人,其中因病致贫15户,因学致贫3户,缺技术致贫2户,缺资金致贫3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 [4]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住院医保平均报销比例70%,普通门诊报销60%,特殊病门诊报销90% [4] - 旗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应急救助资金,构建6道防线(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社会救助、应急救助)防止因病返贫 [4] - 教育帮扶政策覆盖各学段,包括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免学费住宿费+助学金、中高职/大学雨露计划+滋蕙计划+助学金,村集体还发放大学奖学金 [5] 产业振兴与销售模式创新 - 规模化种植甜糯玉米1000亩,亩均产值较普通玉米增加2000元 [9] - 发展订单农业:3200亩马铃薯由内蒙古农业公司订单收购用于深加工(年产36万吨马铃薯全粉/薯片),计划在杭锦旗打造20万亩种植基地 [11] - 建设辣椒加工厂延伸产业链,生产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 [10] - 多元化种植模式:19个大棚同时种植甜糯玉米、甜瓜、西瓜、辣椒等,通过订单试种南瓜新品种 [11] 人才振兴与返乡创业 - 常住人口从2017年1580人锐减至520人,60岁以上老人占比60% [14] - 村"两委"班子配备3名大学生+1名"乡招村用"大学生,储备3名后备干部 [15] - 返乡创业案例:退伍军人赵云成立合作社带动11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万元,5年累计助销农产品180万元 [15] - 盐碱地改良项目:袁占飞投资600万元流转1040亩地养殖南美对虾(售价20元/斤)并种植水稻,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突破技术难题 [16] 基础设施与集体经济 - 高标准农田改造使沙化荒地变为稳产水浇地,配套节水灌溉管网 [9] - 村集体通过特色果蔬种植实现年度分红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 [15] - 巴拉贡镇计划在三盛公水利风景区设展销柜台并开设助农直播间 [10]
刘国中强调 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
快讯· 2025-05-29 20:52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工作会议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强调要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 - 会议指出要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 [1] - 提出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的目标 [1]
刘国中: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
快讯· 2025-05-29 20:44
智通财经5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29日在京出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长 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刘国中强调,过渡期后要接续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 态化帮扶。要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坚持分层分类、精准帮扶,把开发式帮扶作为重中之重,优化 完善帮扶政策,确保平稳过渡和无缝衔接,构筑更加牢固的防止返贫致贫防线。 刘国中:毫不松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平稳有序衔接过渡到常态化帮扶 ...
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经济日报· 2025-05-26 06:21
推动乡村骨干产业错位发展。针对一些地方乡村产业同质化严重的现实问题,大力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 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科学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在县域内统筹考 虑城乡产业发展,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层级分工明确、功能有机衔接的格局。促进镇村联 动发展,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加工车间等,实现加工在镇、基地在 村、增收在户。支持镇(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有条件的村建设农工贸专业村。 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金融支持。大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和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服务农 民增收、农业生产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探索农村整体授信 模式,将农户授信额度与所在村两委建设状况、村内主导产业、农民人均收入、村风民风、个人收入状 况等多项指标挂钩,探索采用无抵押授信的形式进行放贷,更加贴近农村和农民实际。由商业保险公 司、农村联保互助组织、具有政府性质的农业再保险公司等机构协同构建商业性保险与政策性保险互为 补充的农业保险体系。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研究优化 区域 ...
向着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迈进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解读省委一号文件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5月20日,2025年省委一号文件正式向社会公布,文件聚焦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 兴这一主题,再度释放出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那么,2025年我省"三农"工作着力点主要有哪些? 本报特约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孙巍峰对文件精神进行解读。 "两确保"协同发力 守牢"稳"的底线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不容有任何闪 失,我们必须始终守住守牢。"孙巍峰表示。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和粮食生产核心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扛稳扛牢 粮食安全重任。2024年,全省克服极端灾害天气影响,粮食总产量1344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 以上。 "今年,全省将继续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深入 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孙巍峰介绍。 为此,今年要坚持稳面积提单产,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大力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 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融合 ...
聚焦“两持续”“四着力”“两强化” 陕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着力"即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进农村三产融 合、强化产业联农带农,培壮县域富民产业,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要以优化县域城乡规划布局为前提、以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为重点、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为保障,点线面结合、软硬件齐抓,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完备度和人居环境 舒适度;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要既注重正向引导,又抓好问题整治,既强化综合施策,又注重为基 层减负,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安宁;着力加强要素保障,要围绕资金、人才等核 心资源进行安排部署,引导更多资源要素投向"三农"领域,加快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业转移人口 市民化进程中的各类政策保障,汇聚起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实施意见》共8部分33条,总体框架可概括为'两持续''四着力''两强化'。"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 村厅厅长孙矿玲说。 "两持续"即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意见》从大 面积单产提升、耕地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9方面作出部署,全面夯实耕地 保 ...
出悬崖记——大凉山悬崖村搬迁五年间
新华社· 2025-05-11 07:43
脱贫攻坚与易地搬迁 - 悬崖村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藤梯、钢梯过渡到楼梯,生活条件显著改善[4][9][11] - 昭觉县共搬迁5.45万名贫困群众,悬崖村282户1219人全部迁入新居[9][19] - 搬迁后居民住进100平方米三居室,家电如洗衣机、热水器等成为标配[11][19] 基础设施建设 - 2016年悬崖村藤梯升级为2556级钢梯,上山时间缩短1小时[9] - 2024年乐西高速昭觉至美姑段通车,昭觉进入"高速时代"[11] - 未来悬崖村计划建设观光缆车、观景平台和彝族文化体验馆[24] 产业发展与就业 - 悬崖村发展55亩脐橙和315亩油橄榄产业,进入丰果期[20] - 昭觉县为搬迁群众提供12000多个公益性岗位,组织技能培训如中餐宴会摆台精培计划[19] - 2023年启动悬崖村"天空之谷"景区项目,2024年游客中心和民宿开业,吸纳村民就业[22] 教育与社区服务 - 安置点建成13所学校,包括5所幼儿园、4所小学和3所中学[16] - 社区设立便民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4点半课堂"[14] - 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如楼栋长,并加入绣娘工坊等灵活就业项目[14][19] 经济数据 - 凉山州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474.9亿元,较2020年增长741.75亿元,排名四川省第9[11] - 2025年凉山州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重点发展短平快增收项目和庭院经济[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