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船舶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圆满收官
海南日报· 2025-07-13 07:22
行业活动与论坛 - 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场活动在琼海市举行 为期三天 吸引全球航运界人士参与交流合作 [1] - 活动期间举办18项高规格论坛及研讨 130多位权威专家和企业代表聚焦绿色航运 新能源船舶 船舶温室气体低(零)碳排放等议题 [1] - 航海日活动组委会发起博鳌倡议 号召行业推动航运绿色低碳智慧发展 助力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 [1] 技术创新与展示 - 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亮相琼海市龙湾港 具备自主航行和自动靠泊功能 成为科普热点 [2] - 中国航海博物馆博鳌数字馆开馆 通过数字化与实物结合展示中国航海技术从郑和宝船到2025年智能巨轮的演变 [2] 文化传播与项目合作 - 郑和研究会与海南日报报业集团启动"和礼"文化项目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面向东盟国家推广中国航海文化 [2] - 海口 儋州 琼海等沿海城市举办专场推介会 差异化展示城市优势 签约多项投资合作协议 推动海南自贸港航运产业发展 [2] 历史传承与行业变迁 - 琼海老船长黄家礼家族传承400余年渔业经验 编纂《驶船更流簿》抄本 反映传统航海导航技术 [1] - 现代AI技术与传统更路簿形成对比 体现我国航海技术从木帆船到智能船舶的巨大进步 [1][2]
家门口“新出海”?新一代海事海商律师跨界破解“小而散”丨律新调研
搜狐财经· 2025-07-12 08:46
宁波港海事法律服务现状 - 宁波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69376 6万吨(增长3 2%) 外贸货物吞吐量41199 2万吨(增长4 6%) 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 但本地海事法律服务机构数量严重不足 形成"大港小所"局面 [4] - 宁波海事法院2024年受理案件超5000件(涉外案件量高于上海) 但本地百人规模律所仅8家 远低于上海(63家)和杭州(20家) [4] - 本地律所主要服务地方经济 在IPO 海洋工程投融资 国际贸易救济等高端涉外业务领域参与度低 国际化程度不足 [4] 行业代际发展特征 - 第一代律师(1980-2000年代)专注传统领域 擅长提单 运输合同等规则适用 业务集中于船舶碰撞 保险赔偿等纠纷解决 [9][10] - 第二代律师(2000-2020年代)突破专业边界 将海事法律与融资租赁 国际贸易等结合 服务模式从"法律工匠"转向"综合服务者" [11] - 第三代律师(2020年代后)面临AI 区块链 无人船舶等技术冲击 需从规则解释转向价值创造 角色扩展至技术解读者 风险预判者和生态构建者 [14][16] 区域协同发展实践 - 炜衡宁波办公室通过联动上海 杭州 香港 东京等分所 形成跨区域协作机制 成功承接破产 海洋工程等重大案件 [6] - 行业需构建三大核心能力:国际化品牌矩阵 复合型人才梯队 跨国合作网络 跨行业协作成为高端业务拓展关键 [6] - 跨区域协作产生乘数效应 突破地理壁垒的同时推动知识共享和服务标准升级 [7] 人才培养体系挑战 - 高校教育存在三大滞后:课程偏重私法(占比超70%) 实践教学缺位(真实案例接触不足) 国际视野培育不足 [18][19] - 律所推行"案例实战+行家研析+国际交流"培养模式 通过项目制训练缩短成长周期 要求年轻律师年均参与3-5个重大案件 [20] - 未来人才需具备法律 技术 商业三重知识结构 能够处理智能合约 碳排放交易等新兴领域问题 [16][19]
深圳首部系统规范船舶安全航行行为管理规定出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7:27
据深圳海事局副局长曲义江介绍,深圳港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四的港口,承载着华南地区重要航运 枢纽的功能,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航运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新网深圳7月10日电 (记者 索有为)记者10日从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深圳首部 系统规范船舶安全航行行为的管理规定《深圳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下称《规定》)出台,并将从 2025年7月20日起正式实施,聚焦解决通航难点痛点。 据介绍,《规定》包括总则、一般规定、航道和航线、桥区水域、其他区域、附则等六个章节,共49项 条款。从船舶航路航法、航行安全操作、特定水域规则等多方面对船舶在深圳水域的航行、停泊、作业 行为进行体系化规范,其中还填补了多项深圳通航管理空白,诸如:首次划定内河通航水域,首次设定 富余水深和富余高度,首次明确安全条件核查范围,首次实施分区限速管理等。 《规定》中内河通航水域划分的主要参考依据为《广东省航道规划2020-2035》,该规划将茅洲河和深 圳河划定为内河航道,结合航道船舶交通流量及区域发展规划,《规定》划定了内河通航水域的范围: 深圳河水域以河口河海分界线以内至布吉河口的主干流水域为内河通航水域。茅洲河水域以河口 ...
凤凰航运:拟拆解“长亮海、长晶海”,预计实现处置收入约7000万元
快讯· 2025-07-11 16:51
凤凰航运(000520)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拟拆解"长亮海、长晶海"的议案》。两艘船舶 的废钢处置收入合计约3000万元,政府补贴收入合计约4000万元,预计可实现处置收入约7000万元。交 易预计产生利润总额约-1800万元,对公司当期收益存在负面影响,但有利于改善现金流状况,降低船 舶后续运营成本。公司将通过市场船舶替代该两艘船舶,拆解事项不影响现有生产计划。 ...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5万亿,较上个交易日同期放量约2000亿;上证指数现涨0.55%,券商、稀土永磁、船舶制造、软件开发、多元金融、CRO等概念涨幅居前,银行、PCB、游戏、电源设备、城市更新等概念走弱;全市约3400股上涨,1800股下跌,主力资金净流出约70亿元。
快讯· 2025-07-11 14:33
市场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1.5万亿,较上个交易日同期放量约2000亿 [1] - 上证指数现涨0.55% [1] - 全市约3400股上涨,1800股下跌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约70亿元 [1] 行业表现 - 券商、稀土永磁、船舶制造、软件开发、多元金融、CRO等概念涨幅居前 [1] - 银行、PCB、游戏、电源设备、城市更新等概念走弱 [1]
上证指数涨幅收窄至1%以内,此前涨幅达1.27%;稀土永磁、船舶制造、券商、多元金融、CRO、软件开发等概念涨幅居前;水泥建材、电源设备、消费电子等概念走弱;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14亿,较昨日放量约1400亿;全市约2800股上涨,2300股下跌,主力资金净流出约44亿元。
快讯· 2025-07-11 13:20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涨幅收窄至1%以内 此前最高涨幅达1 27%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约1 14万亿元 较昨日放量约1400亿元 [1] - 全市约2800只个股上涨 2300只个股下跌 主力资金净流出约44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强势板块 - 稀土永磁 船舶制造 券商 多元金融 CRO 软件开发等概念涨幅居前 [1] 弱势板块 - 水泥建材 电源设备 消费电子等概念走弱 [1]
沪深300早盘涨幅扩大至1%,上证指数现涨0.92%;船舶制造、稀土永磁、大金融、软件开发、数字货币等概念涨幅居前;工程咨询、房屋检测、水泥建材等房地产相关概念日内走低;全市约2500股上涨,2600股下跌,主力资金净流出约90亿元。
快讯· 2025-07-11 10:41
市场表现 - 沪深300早盘涨幅扩大至1% [1] - 上证指数现涨0 92% [1] - 全市约2500股上涨 2600股下跌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约90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船舶制造 稀土永磁 大金融 软件开发 数字货币等概念涨幅居前 [1] - 工程咨询 房屋检测 水泥建材等房地产相关概念日内走低 [1]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27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中国特色向海图强之路 [1] - 科技创新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需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1] - 近年来中国积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深远海养殖创新 - 温州洞头区采用周长384米的超大圆形网箱养殖大黄鱼,提升鱼类品质 [2] - 采用改良高密度聚乙烯网箱和叉合式多点锚泊系统,抗风浪能力显著增强,成功抵御15级台风 [2] - 智能化养殖系统实现水质实时监测,自动清淤频率达每天4-8次,大幅降低鱼病发生率 [3] - 无网声波海洋牧场面积达160亩,采用声波屏障技术模拟野生环境 [3] - 2023年温州大黄鱼养殖产量1.7万吨,产值突破15亿元 [4] 海上风电发展 - 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357.4兆瓦,采用59座风机 [6] - 福建海上风电理论蕴藏量超1.2亿千瓦,截至2025年5月装机容量达383万千瓦 [6] - 长乐外海项目创新采用"吸力式导管架基础",创造单日安装3个四桩导管架的施工速度 [6] - 漳浦六鳌项目批量化使用国产16兆瓦风机,实现高端装备制造突破 [7] - 福建已形成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实现装备本地化生产 [7] 海藻高值化利用 - 明月海藻集团从海藻中提取组织工程级海藻酸钠,1克价值超1000元 [8] - 2020年建成首条年产200公斤超纯海藻酸钠生产线,打破国外30年垄断 [8][9] - 海带加工价值链:原料8000元/吨→海藻酸钠1.6万元→敷料240万元→超纯产品2亿元 [9] 绿色船舶制造 - 新时代造船建造34艘LNG双燃料动力船,降低CO2排放20%,硫氮化物近100% [10][12] - 自主研发B型燃料舱技术,突破零下163℃极低温工况40年寿命要求 [11] - 靖江船企清洁能源船舶占手持订单70%,生产计划排至2030年 [12] 海水淡化产业 - 天津南港工业区建成国内首座栈桥式取水大型海水淡化项目 [14] - 项目一期日产淡化水15万立方米,年替代淡水资源超5000万吨 [14] - 采用双膜法技术,单套RO装置日产3万立方米创国内纪录 [15] - 淡化水生产脱离子水转化率达91%,成本优势显著 [16] - 构建"海水淡化-提溴-绿电-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