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

搜索文档
昂利康涨2.00%,成交额2.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16.6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1 11:19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50.41元/股 成交额2.15亿元 换手率2.34% 总市值101.6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16.6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637.26万元(买入占比2.03% 卖出占比5%)大单净卖出379.37万元(买入占比18.98% 卖出占比20.75%) [1] - 年内累计涨幅286.05% 近5日/20日分别下跌9.37%/22.09% 近60日上涨134.92% [1] - 年内13次登龙虎榜 最近8月12日净卖出5978.67万元(买入总额8171.05万元占比9.55% 卖出总额1.41亿元占比16.55%)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制剂43.46% 原料药39.82% 特色中间体12.44% 药用辅料0.56% 其他3.72%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24亿元(同比减少14.52%) 归母净利润6592.51万元(同比减少3.1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08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85万户(较上期增加50.49%) 人均流通股10037股(较上期减少33.55%) [2] - 十大流通股东新增6只公募基金: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持股643.73万股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持股616.06万股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A持股528.25万股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持股380.22万股 富国精准医疗混合A持股246.40万股 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持股238.79万股 [3] - 兴业医疗保健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 - 属于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熊去氧胆酸/高血压防治/幽门螺杆概念/维生素/创新药等 [2]
塞力医疗跌2.02%,成交额3.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120.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11: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32.48元/股 成交额3.19亿元 换手率5.05% 总市值62.0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120.4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888.99万元(买入占比2.65% 卖出占比5.43%) 大单净卖出2232.41万元(买入占比14.58% 卖出占比21.57%)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349.8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3.37%/8.19%/165.36% [1] - 年内3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6日龙虎榜净买入1.46亿元 买入总额4.89亿元(占比18.85%) 卖出总额3.43亿元(占比13.22%)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2004年2月成立 2016年10月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医疗检验集约化营销服务、体外诊断产品代理及自研产销 [2] - 收入构成:集约化SPD占45.10% 集约化IVD占33.43% 单纯销售占21.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概念板块包括SPD、精准医疗、体外诊断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87亿元 同比下滑40.75%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432.09万元 同比下滑553.66% [2] - 股东户数4.66万户 较上期增长52.46% 人均流通股4099股 较上期减少34.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07.41万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
昂利康跌2.04%,成交额3.0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83.8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1:1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4%至51.80元/股,成交3.03亿元,换手率3.11%,总市值104.5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83.85万元,特大单净卖出965.56万元(买入1398.59万元占比4.61%,卖出2364.15万元占比7.80%),大单净卖出1718.29万元(买入5130.67万元占比16.93%,卖出6848.96万元占比22.60%)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6.69%,近5日涨4.75%,近20日跌0.38%,近60日涨209.85% [1] - 年内1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8月12日龙虎榜净卖出5978.67万元(买入总额8171.05万元占比9.55%,卖出总额1.41亿元占比16.55%)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收入构成:原料药48.60%、制剂35.57%、特色中间体13.01%、其他1.61%、药用辅料1.21%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减少15.31%,归母净利润1590.61万元同比减少43.6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8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1.23万户,较上期增加10.23%,人均流通股15104股较上期减少9.28%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兴业医疗保健A(011466)持股110.06万股(第八大股东),较上期减少28.83万股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属于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行业,概念板块包括熊去氧胆酸、高血压防治、幽门螺杆概念、合成生物、创新药等 [2]
一品红跌2.01%,成交额2.2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46.74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6 10:4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6日盘中下跌2.01%至68.11元/股 成交额2.28亿元 换手率0.78% 总市值307.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46.74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0.28%卖出占比8.98% 大单买入占比16.45%卖出占比14.4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9.2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4.79%/-8.85%/31.41% [1] - 年内5次登龙虎榜 最近7月21日净买入6557.61万元 买入总额3.05亿元占比20.96%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84亿元 同比减少36.02% 归母净利润-7354.22万元 同比减少258.30%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儿童药61.12% 慢病药22.71% 其他业务16.17%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7月31日股东户数2.13万户 较上期增加24.22% 人均流通股19650股减少19.50% [2] - 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混合A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36.61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基础信息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概念板块含疫苗/高血压防治/中药/创新药等 [2] - 注册地址广州市黄埔区 成立日期2002年2月4日 2017年11月1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自有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及代理药品销售 [1]
信立泰涨2.01%,成交额1.7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6.0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5日盘中股价53.80元/股 上涨2.01% 总市值599.77亿元 成交额1.78亿元 换手率0.30%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6.08万元 特大单买入518.69万元(占比2.91%)/卖出367.21万元(占比2.06%) 大单买入3692.21万元(占比20.70%)/卖出3929.77万元(占比22.04%)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76.80%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7.71%/9.46%/18.40%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17日龙虎榜净买入-4198.85万元 买入总额1.14亿元(占比12.79%) 卖出总额1.56亿元(占比17.49%)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制剂81.69% 器械8.54% 原料7.17% 其他2.5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概念板块包括高血压防治/抗癌治癌/抗癌药物/养老产业/大盘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2.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6.4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40万户 较上期减少0.79% 人均流通股46,403股 较上期增加0.80%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为第二大流通股东 持股2,616.30万股(较上期增加1,209.72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1,530.73万股(较上期增加110.32万股) [3] - 工银前沿医疗股票A(001717)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1,500.00万股(较上期减少60.00万股) [3] - 南方中证500ETF(510500)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826.14万股 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A(001417)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1.31亿元 同比增长4.32% 归母净利润3.65亿元 同比增长6.10% [2]
华海药业涨2.05%,成交额3.7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59.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11: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上涨2.05%至22.39元/股,成交额3.79亿元,换手率1.19%,总市值335.2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59.09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9.68%和10.28%,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9.82%和25.98%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7.06%,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5.36%、1.68%和30.93%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27万户,较上期增长22.34%,人均流通股23402股,减少18.26%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381.34万股,较上期减少2037.99万股 [2]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基金持股1739.99万股,较上期增加200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3.69亿元,同比下降5.21% [2] - 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10.7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89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10.16亿元 [2] 公司概况与业务领域 - 成立于2001年2月28日,2003年3月4日上市,总部位于浙江省临海市汛桥 [1] - 主营业务涵盖仿制药、生物药、创新药及特色原料药研发 [1] - 属于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行业,涉及AI医药、高血压防治、细胞治疗等概念板块 [1]
高质量控压 享安稳人生
人民网· 2025-05-19 11:35
高血压的全球挑战与现状 - 全球约有14亿高血压患者,中国患者数量接近3亿,脑卒中发生率较高,但高血压达标率仅为10-15% [1] - 高血压直接威胁患者健康,导致大量医保支出和严重并发症如出血、脑梗、心梗和肾功能不全 [1] - 全社会需共同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1] 高血压的精准测量与管理 - 精准测量是高血压有效控制的基础,需确保标准化和规范化 [2] - 建议采用多种测量方式包括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 [2] - 测量时应保持安静休息状态,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注意测量体位和袖带松紧度 [2] - 新诊断或调整用药的患者应增加测量频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高血压的控制目标与治疗策略 - 高血压管理的核心是有效控制血压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2] - 患者应努力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并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降压目标 [2] - 除药物治疗外,还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 [2] - 强调平稳降压的重要性,24小时内血压波动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2] 特殊人群的高血压管理 - 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应小于130/80mmHg [3] - 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降压目标 [3] - 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 [3] - 夜间高血压对心脑血管危害更大,需关注夜间血压变化 [3] - 存在夜间高血压风险的人群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积极去除诱因并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3] 高血压防治的社会呼吁 - 高血压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患者的积极配合 [3] - 通过精准测量和有效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 [3]
专家:重视高血压药物及技术创新 促进早发现早控制
人民网· 2025-05-19 10:11
高血压患病现状 - 中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5%,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控制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 - 高血压呈现年轻化趋势,与不良生活方式和社会节奏等因素密切相关 [2] - 中青年高血压具有隐匿特点,建议定期进行血压测量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2] 高血压诊治进展 - ARNI类药物在临床得到越来越多应用,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尿钠排泄等作用,并可对心脑肾等靶器官进行保护 [3] - 创新晶型的国产ARNI药物上市将进一步提升该类药物的可及性 [3] - 可穿戴设备可实现连续、无感知的血压监测,有助于有效的血压管理 [3] - 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可通过肾动脉消融手术控制血压 [3] 高血压药物研发 - 仿制药替代是全球大势所趋,可大幅降低价格使治疗公平可及 [4] - 应坚持仿制和创新并重,加强创新药物研发以加速惠及患者 [4] 高血压预防与管理 - 预防高血压需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控盐控糖限酒和定期释放压力等 [4] - 建议每周规律运动5次,每次30分钟以上,并做好体重管理 [4] - 高血压预防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 [4] - 已确诊患者需在正规医院进行全面筛查诊断和专业评估后进行系统规范化治疗 [4] - 患者需做好日常血压监测和管理,成为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 [5] 高血压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方案应在专业医师评估下调整,不可私自停药、加药、减药 [5] - 不同个体的血压达标值不同,管控手段也不尽相同,医护长期随访与并发症防治同样重要 [5]
科学防治高血压 警惕年轻化
央视网· 2025-05-17 23:34
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 - 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为27.8%,患病人群达2.45亿,65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接近50% [4] - 中青年群体发病率增长显著:20-39岁人群2015年较1991年增长144.4%,40-59岁人群增长87% [4] - 高血压分类中95%为原发性高血压 [4] 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 - 理想血压定义为高压<120mmHg且低压<80mmHg [5] - 高血压前期范围为高压120-139mmHg或低压80-89mmHg [5] - 确诊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高压≥140mmHg或低压≥90mmHg [5] 高血压危害性 - 心血管疾病70%归因于高血压,可导致脑出血、脑梗、心梗及肾衰等并发症 [7] - 疾病具有隐匿性,会逐步损害身体器官 [7] 高血压防治措施 - 建议每日食盐摄入≤5克,减少高油高糖饮食,保持运动、戒烟限酒及充足睡眠 [8] - 需严格遵医嘱长期用药,联合用药方案可提升效果 [10] - 临床药物经严格试验验证,肝肾副作用轻微,民间偏方如芹菜汁/三七粉疗效有限 [10] - 饮酒超二两会导致血压波动,次日反射性升高增加脑血管风险 [12]
世界高血压日:关注血压健康,科学防治是关键
新华网· 2025-05-16 15:29
高血压患病现状 - 全球高血压患者约13亿人 其中近半数未得到有效控制 [2] -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超过27% 且呈现年轻化趋势 [2] - 高血压病因多样 包括高钠饮食 缺乏运动 肥胖 烟酒嗜好及精神压力等 [2] 疾病危害 -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动脉硬化 心肌肥厚 增加心梗 脑卒中风险 [2] - 肾脏或肾动脉受损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 眼底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2] - 我国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许多患者未能及时就医 [2] 防治误区 - 高血压早期症状不典型 需通过定期测量识别 尤其高危人群 [3] - 血压升高对身体的损害持续存在 即使无症状也会对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伤 [3] - 原发性高血压可通过控制饮食 体重 压力等因素改善 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治疗原发病控制 [3] - 降压药需长期服用维持血压稳定 自行停药可能导致血压反弹 但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3] 治疗手段 -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后 可能出现明显血压下降 可减少药物 [4] - 原发性高血压可采用介入治疗手段 如肾动脉去神经术 以减少用药负担 [4] 生活方式干预 - 日常预防需采取饮食干预 运动干预 减压减重 严格戒烟 限制饮酒等综合措施 [5] - 高血压患者应增加富钾食物 清淡饮食 少吃高脂肪 高胆固醇食物 多吃蔬果和膳食纤维 [6] - 适度运动如太极拳 八段锦可疏通气血 增强脏腑功能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6] - 中医建议保持良好心态 通过穴位按摩 耳穴压丸及膳食养生等方法辅助治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