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长预期

搜索文档
花旗:中国经济 - 回归解放前基线,上调25年GDP增长预期至4.7%
花旗· 2025-05-16 13: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5阶段协议超预期为进一步降低关税铺平道路,中美迅速撤销解放日以来加征的关税和报复性措施,预计未来三个月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关税税率将从目前估计的39%降至约20% [1][3] - 上调中国出口和GDP预测,2025年GDP增速预测从4.2%上调回解放日前的4.7%,25Q2出口增速预测上调至3.6%YoY,GDP增速预测上调至5.0%YoY [1][4] - 政策回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不再预期对今年NPC批准的财政预算或政府债券配额进行修订,若后期需要更多支持可能来自政策性银行或其他准财政工具,预计25H2仅降息10个基点、降准50个基点,增长压力缓解可能增加供给侧改革2.0的可能性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关税情况 - 日内瓦协议为进一步降低关税铺平道路,中美迅速撤销解放日以来加征的关税和报复性措施,包括削减最低关税、放宽稀土出口管制等,即将到来的中美领导人通话可能开启芬太尼问题讨论,预计未来三个月美国对中国的有效关税税率将从目前估计的39%降至约20% [3] 经济预测 - 因美国加征关税,4月初将2025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下调至4.2%YoY,现调回解放日前的4.7%YoY,预计关税路径大致相当于此前假设特朗普政府2.0时期直接加征15%关税的情况,不确定性下的前置效应将推动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增长,25H2 - 26H1可能出现一定放缓,25Q2出口增速预测上调至3.6%YoY(此前为 - 6.5%),GDP增速预测上调至5.0%YoY(此前为4.1%) [4] 政策走向 -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且国内经济表现良好,潜在刺激措施可能暂停,不再预期对今年NPC批准的财政预算或政府债券配额进行修订,若后期需要更多支持可能来自政策性银行或其他准财政工具,考虑到PSL利率刚刚下调,针对性措施如育儿补贴和进一步放松房地产政策仍在推进中,货币政策方面,预计25H2仅降息10个基点、降准50个基点,回归解放日前的水平,增长压力缓解可能增加供给侧改革2.0的可能性 [5]
高盛上调韩国经济增长预期至1.1%
快讯· 2025-05-16 12:36
韩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 - 高盛将韩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0 7%上调至1 1% [1] - 上调原因包括中美降低商品关税的贸易协议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提振 [1] - 韩国政府预算支出新法案及未来可能的财政刺激措施预计将支撑GDP增长 [1]
高盛上调2025年韩国和越南GDP增长预期
快讯· 2025-05-16 11:18
高盛上调韩国和越南GDP增长预期 - 高盛上调韩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0 7%修正至1 1% [1] - 高盛上调越南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5 3%修正至5 5% [1] - 上调原因包括美国关税风险降低及对美中GDP预测的近期调整 [1]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2025-05-15)
金十数据· 2025-05-16 10:04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90天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将大幅增长。因为在双方谈判人员努力达成进一步协商进 展的同时,企业将竞相加大力度储备库存,尤其是美国进口商可能将再度发起一轮新的抢购潮。鉴于美 国进口商未来三个月将迎来进口成本大幅降低的明确窗口期,高盛分析师Philip Sun表示,"未来90天, 中国的出口将爆火。'抢先'(Frontrunning)将成为关键词"。 2. 高盛预计四季度,中国央行再次"双降" 国外 1. 高盛预言:未来90天中国出口将爆火 5月13日,高盛在最新发布的研报中上调了对中国出口增长的预测,预计2025年实际出口增速与2024年 基本持平,此前的预测则是同比下滑5%;经常账户盈余占GDP比重也从1.7%上调至2.3%。货币政策方 面,高盛在同日发布的另一篇研报中认为,继中国央行近期"双降"(降准与降息)后,预计第四季度将 再次"双降"(50个基点降准+10个基点降息),2026年或追加两次各10个基点降息。综合对中国2025年 出口增速以及货币政策的假设,高盛还上调了中国今年二季度及下半年的GDP环比增速,并上调2025年 全年实际GDP增速。(证券时报) 3. 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的超 ...
一周两次上调中国股市目标价!高盛:沪深300还有17%上涨空间
华尔街见闻· 2025-05-15 16:37
贸易缓和带动市场反弹,高盛一周内两次上调中国股市目标价,重回4月2日前预测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高盛在不到一周内第二次上调指数目标,此前在4月初因相互加征关税曾两次下调目标价。 关税降低带动市场回暖,股市收复4月2日来失地 据商务部,12日,中美各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这一降幅超出市场预期,中国股市已完全收复4月2日来13%的跌幅。 高盛表示,截至5月14日收盘,中国股市已完全收复4月2日后的跌幅,中国离岸市场股票和在岸市场分别收复了13%和7%的跌幅。MSCI中国、沪深300和 恒生科技指数现在较4月初高点上涨2-4%。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由于关税谈判情况超预期,截止5月14日,中国股市已完全收复4月2日前的跌幅,MSCI中国、沪深300和恒生科技指数较4月初高点上 涨2-4%。 相应地,高盛维持对中国股票的超配评级,将中国股市12个月目标价调整至4月2日前预测水平,MSCI中国和沪深300指数目标分别为84和4600点,隐含 11%和17%的上行空间。此前,高盛经济学家上调了美国和中国GDP增长预期。 从板块表现看,硬件科技、工业和消费板块领涨,新兴市场出口商和国内受益 ...
野村首席观点 | 陆挺、David Seif: 中美关税调整对两国经济影响几何
野村集团· 2025-05-15 15:55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 - 中美经贸会谈取得重大进展 双方关税大幅回调 并就芬太尼问题达成共识 [3][5] - 美国和中国将采取积极行动阻止芬太尼和其他前体从中国流向北美的非法毒品生产商 [5] - 双方同意建立贸易磋商机制解决遗留问题 [5] 中国宏观经济影响 - 美国针对芬太尼问题对华加征的20%关税后续可能调整 但针对其余10%的基础互惠关税可能会长期保留 [5] - 由于4月出口商可能暂缓对美发货 大幅降税可能刺激被压抑的出口潮 [5] - 中国二季度GDP增长预期存在上调可能 [5] 美国宏观经济影响 - 中美同意在90天内将对等关税税率下调115个百分点 下调幅度超出预期 但仅涉及美国进口商品的6.5% [7] - 基准情景下 美国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至0.8% 同时下调通胀预测 [7] - 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12月之前维持利率不变 [7] 关税调整细节 - 美国对华加征的"对等关税"叠加芬太尼问题关税 累计税率将降至30% [7] - 中国对美关税税率下降到了10% [7] - 预计美国将继续实施针对特定行业的关税措施 半导体、铜、木材等商品可能面临额外关税 药品除外 [7] 全球贸易展望 -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协议推进相对缓慢 10%可能成为难以突破的关税下限 [7]
面对经济前景的复杂性 英国央行采取谨慎降息策略
新华财经· 2025-05-09 08:38
英国央行提高了对2025年的GDP增长预期至1%,高于之前的预测值0.75%。与此同时,2026年和2027年 的增长率预计分别为1.25%和1.5%。通胀率预计将在第三季度达到3.5%的峰值,低于先前预测的3.7%, 主要受益于能源价格下降。长期来看,到2027年初,通胀率预计将回归至目标水平2%。 此外,英国央行警告称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仍然是影响英国经济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美国关税政策 的变化可能会给英国带来额外的成本和经济活动的冲击。 就在同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英之间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这是自今年4月对英国商品加征新关 税以来首次与受影响国家签订的相关协议。特朗普宣称,该协议"全面且深入",涵盖大量新增市场准入 机会,并强调英国将取消许多针对美国产品的非关税壁垒。 然而,英国政府对此表现得更为谨慎。唐宁街10号发言人表示,谈判正在加速进行,并承诺首相会适时 提供更新。发言人重申首相斯塔默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并视美国为重要的经济和安全盟友。分析 人士认为,鉴于缺乏具体条款说明以及英方的审慎态度,外界对这份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和执行前景持保 留意见。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
美国抢黄金,抢出了“经济恐慌”?
华尔街见闻· 2025-03-03 19:37
美国经济活动数据疲软与GDP预期调整 - 近期美国经济活动数据疲软 消费者支出1月份略有下降 贸易赤字大幅扩大 初请失业金人数显著上升 [1] - 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第一季度GDP年化增速降至-1.5% 较之前下降超过4个百分点 [1] - 高盛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1.6% 高于亚特兰大联储预测 维持2025年第四季度GDP增长预测2.2% 略低于最初2.4%预期 [1][3] 黄金进口对贸易数据的扭曲效应 - 自2024年11月以来 美国贸易逆差扩大主要因黄金进口增加 1月份商品贸易逆差占GDP比例超6% [2] - 1月份黄金进口额约250亿美元 占贸易赤字扩大额310亿美元的绝大部分 [2] - 黄金进口主要来自欧洲 为应对潜在关税风险的保险措施 这些进口在GDP计算中通常被剔除 [2] 其他数据失真因素分析 - 1月份消费者支出疲软可能受寒冷天气 季节性因素及2024年下半年消费增速过快后回调影响 [6] - 年初失业救济申请数据波动大 季节性调整困难 近期类似激增情况曾很快回落 [6] - 综合考虑黄金进口等因素 市场对近期数据解读可能过于悲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