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热潮
icon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中企扎堆上市外资疯狂“扫货” 港股募资额登顶重塑全球资本图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1:37
每经评论员 杜恒峰 新的国际贸易格局正在重构,商品流的变动将带动资金流的变动。中国企业出海需求旺盛,国际资本多 元化配置资产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两者"双向奔赴"催生出了这轮港股IPO的繁荣,这不仅重塑着全球 资本流动的图谱,也预示着中国资产从"价格洼地"向"价值高地"跃迁。 5月20日,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登陆港交所,募资净额达353亿港元,创下年内全球最大IPO(首 次公开募股)纪录。这一标志性事件成为今年港股IPO市场的高光时刻。事实上,在此之前,港股IPO 市场已呈现出火热态势:一季度募资额177亿港元,同比激增超过270%,超越新加坡股市跃居全球第 四;截至5月20日,年内港股IPO募资总额已超过650亿港元,位居全球第一。目前,还有151家企业排 队上市,业界预计港交所全年募资规模将突破1500亿港元。 本轮港股IPO热潮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A股龙头企业成为主力军。除宁德时代外,恒瑞医药、海天 味业等近20家行业龙头已启动"A+H"双平台战略。内地公司密集于港交所上市,背后是企业出海的资金 需求驱动。以宁德时代为例,其港股募资将主要投入匈牙利工厂建设,对接欧洲电动汽车产业;恒瑞医 药则计划将募 ...
A股龙头掀H股上市潮,港股IPO近一年募资1450亿港元|市场观察
第一财经· 2025-05-22 19:14
A股龙头H股上市潮 - 过去10个月内A股龙头企业掀起H股上市热潮 美的集团、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不同行业龙头相继登陆港股 [1] - 港股当前IPO热潮与2019-2021年中概股回归潮形成对比 前者是A股公司主动赴港 后者是中概股被动回归 [1] - 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重新定价推动香港市场走热 A股公司赴港旨在抓住海外资金涌入机会 [1] 港股IPO募资数据 - 近一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450亿港元 同比激增270% [2] - 宁德时代和美的集团募资额领跑 内地企业贡献总融资规模的75% [2] - 2019-2021年港交所IPO融资规模超万亿港元 其中2019年3127亿港元居全球之首 2020年3960亿港元 2021年3313亿港元 [2] 市场表现与预期 - 港股自4月9日以来累计上涨近5000点 短期或有震荡但中长期仍将受益资金涌入 [1] - 标杆企业"赚钱效应"形成示范 预计更多优秀企业将加入港股市场 [1]
港股IPO近一年募资1450亿港元,融资前十大公司吸金超千亿
第一财经· 2025-05-21 21:10
港股IPO市场概况 - 近一年港股IPO募资总额达1450亿港元 同比激增2.7倍 [1][2] - 2025年前5个月已有23家公司赴港上市 募资653亿港元 超过2024年前三季度总额 [2] - 首发募资前十名中内地企业占比75% 合计募资1086亿港元 [2] 头部IPO项目表现 - 宁德时代以410亿港元募资额居首 上市首日上涨16.43% [4] - 美的集团募资356.66亿港元 首日涨幅7.85% [4] - 第二梯队企业地平线机器人-W(60.87亿港元)、顺丰控股(58.31亿港元)、华润饮料(57.74亿港元)首日均收涨 [4] - 消费类企业蜜雪集团(39.73亿港元)和毛戈平(26.88亿港元)首日分别大涨43.21%和76.51% [4] 产业链龙头企业上市动态 - 恒瑞医药以44.05港元定价上限募资98.9亿港元 5月23日挂牌 [6] - 三花智控拟赴港募资用于全球研发及海外工厂建设 [6] - 蓝思科技提交申请 计划扩大越南/泰国/墨西哥生产基地 [7] - 歌尔股份分拆歌尔微电子赴港上市 持股比例83.4% [7] - 赛力斯和奇瑞汽车分别公告拟赴港上市 用于全球化布局 [8] 资金流向与市场环境 - 香港金管局5月累计注资1166.14亿港元应对港元需求 [9] - 南下资金加速流入 宁德时代等标杆企业形成示范效应 [10]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 降低A+H股上市门槛至10%或30亿港元市值 [12] 行业趋势分析 - "A+H"双平台成为企业全球化战略标配 [1][5] - 港股被视作中国资产价值发现的核心平台 接轨国际估值体系 [10] - 美元弱势周期下 港股作为美元计价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9][10]
车企抢滩港股上市,新一轮资本热潮来袭?
搜狐财经· 2025-05-13 19:41
宁德时代港股IPO进展 - 公司计划募集最高410亿港元(约53亿美元),每股发行价上限为263港元,发行规模为1.179亿股H股,有望成为2021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上市案例之一 [1] - 募资主要用于海外产能扩张及国际业务拓展,重点投入方向包括匈牙利电池工厂(投资73亿美元)以及印尼、西班牙等地的新项目 [1] - 公司采取"A+H"双重上市策略,以获取更广泛的资本支持 [1] 汽车及相关企业港股上市热潮 - 美的集团已在港交所募资306.7亿港元,资金用于全球研发投入、智能制造及供应链管理升级、分销渠道扩展和自有品牌海外销售提升 [1] - 均胜电子筹备港股上市,旨在满足智能汽车领域全球化发展需求并提升国际市场认知度 [1] - 三花智控于1月15日提交港股上市申请,计划筹资至少5亿美元,以提升国际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2] - 科大讯飞等企业也选择登陆港交所,目的是在海外市场构建更高品牌认知度并增强国际供应链竞争力 [2] 新兴车企港股上市动态 - 赛力斯于4月28日递交上市申请,预计募资超10亿美元,2024年营收突破千亿元且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上市旨在加速出海和强化全球市场布局 [2] - 奇瑞汽车于2月28日递交招股书,计划筹资约15亿美元,这是公司实现多年上市梦想的关键一步,也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吸引海外投资者的战略举措 [4] - 广汽埃安筹备2025年港股IPO,目前正积极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4] 港股IPO政策环境 - 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一系列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4] - 香港联交所与证监会联合声明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特别是加快了A股上市公司的审批速度 [4] - 港股上市流程相较于A股更为简便高效,吸引奇瑞等多次尝试A股上市未果的企业 [6] 企业赴港上市动机分析 - 对于首次赴港IPO的车企如奇瑞,上市是实现IPO梦想的机会,且公司基本面因销量大幅增长已显著改善 [6] - 对于已在A股上市的企业如宁德时代、赛力斯和均胜电子,赴港IPO主要源于海外扩张带来的巨额资金需求 [6] - 中国汽车出口量持续增长,海外扩张需要大量资金用于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和充电设施建设,促使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力量 [6]
100多家内地企业排队IPO,港交所火了!
搜狐财经· 2025-04-30 20:36
港股IPO热潮 - 2025年一季度港股新增51家上市申请 其中近四分之一为A股上市公司 截至4月30日共有149家公司在港交所排队IPO 内地企业超100家 [2] - 排队企业包括奇瑞汽车 沪上阿姨 周六福 老乡鸡等消费品牌 以及宁德时代 蓝思科技等寻求"A+H"上市的科技制造企业 [2] - 已提交申请的A股上市公司中 宁德时代总市值超10000亿 恒瑞医药 海天味业市值2000-4000亿 东鹏饮料 蓝思科技等市值超1000亿 [3] 行业分布特征 - 半导体行业集中度高 瀚天天成 隆明宗教 江波龙等3家半导体企业同期申请主板上市 [3] - 消费板块占比显著 包含蜜雪冰城 古茗 遇见小面 沪上阿姨等餐饮品牌 以及周六福 老乡鸡等零售企业 [2][6] - 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活跃 厦门海辰(新能源发电) 中润光能(电子元件)等企业同步申请上市 [3] 市场表现驱动因素 -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达26% 恒生指数涨18% 创三年新高 领跑全球主要股指 [4] - 新股认购火爆 蜜雪冰城创下5324倍认购倍数 1.84万亿港元认购金额的纪录 上市后市值一度达1500亿港元 [6] - 2025年已上市19只新股总融资额212亿元 同比2024年增长287% [5] 政策环境优化 - 港股IPO审批时间中位数从2022年61天缩减至28天 效率提升超100% [7] - 证监会与香港推出5项新措施 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7] - 高市值A股公司可走快速通道 推动宁德时代等企业选择"A+H"模式 [7] 中概股回流预期 - 美国SEC曾将拼多多 京东等120家中概股列入预摘牌名单 近期美媒再次炒作退市风险 [9] - 若中概股被迫从美股退市 香港将成为首选替代上市地 [9] - 当前港股破发率约30% 2024年创五年新低 显示市场波动风险仍存 [10]
储能IPO狂欢?首航新能首日涨两倍,正力新能火速接棒
行家说储能· 2025-04-03 17:30
储能行业上市动态 - 正力新能启动港股IPO,拟全球发售1.22亿股H股,发行价8.27港元/股,预计4月14日上市 [2][5] - 首航新能4月2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首日收盘价40.65元/股,涨幅244.49%,总市值167.63亿元 [5][7] - 行业出现IPO回暖信号,三大交易所发审全线重启,硬科技企业密集登场 [9] - 海辰储能、双登股份、力高新能等多家储能企业处于IPO排队阶段 [10] 公司业务与财务数据 正力新能 - 募集净额约9.28亿港元,80%用于产能扩张(2024年底电芯设计总产能25.5GWh,目标2026年达50.5GWh) [2] - 2024年储能收入2.13亿元,同比下滑32.38%(2023年3.15亿元) [3] - 储能销量下降23.40%(2024年575.2MWh vs 2023年751.0MWh) [3] - 售价连续下降:2022年0.89元/Wh → 2023年0.42元/Wh → 2024年0.37元/Wh [3] - 2024年储能毛利率11.5%(2023年8.1%),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及按需生产策略 [3] - 产品覆盖电芯、模组、系统和电池簇,推出314Ah大容量储能电池,循环寿命预计达12000次 [6] - 获得江苏省工信厅钠离子电池产业项目资助,开发钠离子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和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双技术路线 [6] 首航新能 - 2024年上半年储能业务营收6.84亿元,占总营收46.6% [7] - 主营业务毛利率34.87%(2024年1-6月),较2023年31.52%有所提升 [7] - 储能逆变器毛利率47.1%,储能电池毛利率28.4% [11] - IPO募集资金投向包括首航储能系统建设(1亿元)、新能源产品研发制造(7.72亿元)等 [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储能市场竞争激烈,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存在不确定性 [6] - 正力新能与储能产品客户的销售协议一般为期一年,无积压订单 [6] - 首航新能凭借海外市场(储能逆变器毛利率超47%)实现高估值 [12] - 正力新能面临市场价格战压力,但通过技术升级维持盈利 [12] 储能企业IPO进度 - 海博思创:2025年1月27日科创板上市 [14] - 西典电气:2024年1月11日上交所主板上市 [14] - 艾罗能源:2024年1月3日科创板上市 [14] - 双登股份:2025年3月11日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15] - 海辰储能:2025年3月25日递交港交所聆讯资料 [14]